其他

于泽远:国乒辉煌背后的危机

2017-06-28 于泽远 狮说新语

中国男子乒乓球队几名主力和教练几天前上演的罢赛大戏仍在牵动公众的神经。但随着公众的激愤情绪趋向平复,罢赛事件折射出的体制弊端和利益博弈开始更多地浮出水面。

6月23日,在成都举行的国际乒联中国公开赛上,运动员马龙、樊振东、许昕和教练员秦志戬、马琳突然退出比赛,迅即引爆舆论。中国运动员在国际赛事中极少罢赛,这下不仅罢赛,而且是几名“国球”的主力和教练一起罢赛,冲击力可想而知。舆论一时也找不着北了。

几名罢赛运动员都在微博上称,他们无心恋战,是因为想念中国乒乓球队原总教练刘国梁。换句话说,罢赛是对刘国梁不再担任总教练的抗议。

刘国梁就是那个被网民戏称为“不懂球的胖子”。从运动员到国家队总教练,刘国梁可谓战功卓著、声名赫赫,被视为延续中国乒乓球辉煌的“大功臣”。加上他的憨厚外貌和随和个性,刘国梁也一向受到观众喜爱。

很多人是通过罢赛才知道,刘国梁不当总教练了,改当中国乒协排名第十九的副主席去了,是被“明升暗降”了。公众突然意识到,可能再也看不到那个“胖子”在赛场边指挥中国乒乓球队摘金夺银了,人们的怀念和惋惜之情喷涌而出。

于是,马龙等人的罢赛得到多数人的理解和支持,甚至被赞为“有情有义”。同时,网络上充斥着“为什么要拿掉功臣?是谁做出这样的决定?”等等质问,很自然地将刘国梁“被黑”与中国国家体育总局局长苟仲文联系到一起。

这个联系应该没错。作为体育总局“一把手”,苟仲文对中国各项体育运动的管理体制改革拥有主导权。问题是:这次让刘国梁丢掉总教练位置的改革到底是官僚主义甚至权力斗争的产物,还是提高中国乒乓球队管理水平的实际需要?答案并不像网络上的一些断言那样简单。

6月20日,体育总局宣布中国国家乒乓球队不再设置总教练、主教练,刘国梁的国乒总教练职务由此寿终正寝。罢赛风波出现后,中国乒协在声明中解释称,通过中国女子乒乓球队原主教练孔令辉涉讼事件的调查,中国乒乓球队管理上的各种深层次问题逐渐暴露;为有效减少管理层级,中国乒协决定对国乒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希望刘国梁在中国乒协副主席这个更高的平台上继续发挥队伍管理、训练、比赛等方面的专业特长。

多年来战绩辉煌的中国乒乓球队都存在哪些“深层次问题”?中国乒协没有言明。但在不到一个月时间,中国乒乓球队就爆出孔令辉欠赌债事件、主力队员和教练员集体罢赛事件,确实让人们看到它辉煌的背后,也潜藏着危机。

尽管大多舆论对罢赛的马龙等人展示了同情,但罢赛严重违反职业道德、不尊重观众的本质无法改写。把罢赛说成是正义的反官僚主义行动,是在有意无意地混淆概念。即使刘国梁真的蒙受了冤屈,罢赛行为也应该受到谴责。因为,罢赛首先伤害了观众利益,暴露出有关人员缺乏必要的职业素养,以及国乒在管理体制上存在缺陷。罢赛不仅帮不了刘国梁,反而可能把他“带进沟里”。

更进一步看,中国乒乓球队多年的辉煌其实是建立在举国体制之上,刘国梁、马龙乒乓明星都是这一体制的受益者。虽然举国体制通过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可以培养出少数明星运动员、教练员去夺取金牌,但对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助益不大。

近期以来,中国体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用民间色彩更重的协会来主导各项体育运动的发展。比如,体制外的篮球明星姚明担任了中国篮球协会主席;官气浓厚的足球管理中心被撤销,中国足协与体育总局脱钩等等。这些现象显示,中国体育的举国体制正在改变,中国乒乓球队不可能也不应该置身事外。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