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林展霆:重庆魔幻建筑情意结

2017-12-20 林展霆 狮说新语


中国早点-山城打望


“波浪系”公路近来似乎成了山城最火的设计主题,从两个月前最先曝光的物流园区“波浪车道”、到某区县造型充满童趣的“彩虹S形”公路,到最近某大学城被形容“像玩耍场地”的“波浪路”,可谓“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这些建筑奇景不仅让外地人津津乐道,早已习惯重庆地理环境的不少本地人,也对这些街景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放眼重庆官方和自媒体,对于各类“怪建筑”的报道源源不绝,人们总爱戏称重庆是座充满“魔幻建筑”的“立体8D城市”,让人看得有些傻眼之余,也不得不佩服重庆建筑师的胆识和创意。


实际上,这些造型出众的建筑已成了重庆的旅游名片,来重庆除了吃火锅和打望美女,接下来就是要看看“魔幻建筑”,体验在山城迷路苦中作乐的滋味。


在重庆生活了八个月,我想我能够明白重庆人对“魔幻建筑”这一份自豪感。对我而言,重庆没有首都北京宽大笔直的马路,也比毗邻的成都少了现代感,但可贵在于各式建筑风格与空间并存。


从穿越住宅大楼的轻轨,到13层楼高的行人天桥,山城的崎岖地势意味着统一规划并不实际,这里的风景线因此奇幻多变,造就了一种许多中国城市找不到的杂乱美感。


过去两周,正当一些人对重庆最新的“波浪路”发出惊叹喝彩的同时,北京拆除广告牌匾的城市治理政策则闹得沸沸扬扬,引发民怨声连连。


这场为打造美丽天际线而展开的治理运动,强调的是规范有序、空间协调、视觉清朗的城市空间环境,但从舆论的强烈反弹看来,许多北京人其实并不希望看到一切变得整齐划一,觉得哪怕一些招牌摆放在不协调或突兀的位置,也无损一座城市的整体活力与美感。


北京的“序”让我愈加珍惜重庆相对的“乱”。这所谓的“乱”,指的不是肮脏或危险的城市环境,而是一种接纳并欣赏各种突兀与不协调的胸怀,这体现在山城“魔幻建筑”林立的风景线中。


就拿“波浪车道”来说,它在过客眼里或许只是个趣味噱头,但据园区负责人透露,波浪设计其实是为了克服平地的匮乏和地势的高差;将长下坡修成波浪状,则是为了减低车辆的安全隐患。它的建成,何尝不是地方生活的真实体现,并也是民间运用创意突破局限的成果?


再来,重庆天际线里各个奇形怪状的魔幻建筑,其实也不失为一种生活趣味,为城市生活添加活力和朝气。从城市的“软形象”看来,一座懂得自嘲“进得去出不来”“导航会放弃操作”的城市,想必要比一个试图让建筑外貌规范统一的城市来得个性鲜明,也更为平易近人。


有城市研究学观点指出,中国城市过去几十年的高速与高效现代化,离不开对城市的规范与控制,但随着现代化进程接近完成,国际化的需求变得更加迫切,这样的治理模式是否合乎时宜,也值得探讨。


或许有人担心,一座广告牌东歪西倒的城市不符合国际大都市的形象,但时下大都市讲究的越来越是创意思维与经济,一座建筑招牌字体大小和材料都必须严格规定的城市,是否还能提供放胆创意创新的土壤?


重庆相对的“乱”,很大部分是先天地理条件使然,但其衍生出的多元城市面貌,却也让人看出一座城市“乱”的价值。建筑反映文化,当一辆轻轨从住宅大厦“穿楼而过”时,我感觉到的是城市人的创意、豁达和灵敏,这和一座方方正正的城市所散发的气息,是截然不同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