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7型战机总师,30年坚持自主创新,杨伟走进中国科学院

2017-11-29 看航空 看航空

本文大概

1500

读完共需

6

分钟



11月28日,2017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结果公布,共有61人新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担任过歼20总设计师,“枭龙”飞机和歼10系列飞机总设计师的杨伟当选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院士。




杨伟现任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国防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中国航空工业航空报国特等金奖;先后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青年五四奖章、国防科技工业劳动模范、国防工业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荣誉。

杨伟与歼20的创新之路



歼20隐身战机


从2011年1月11日在成都实现首飞,到正式列装空军,歼20仅仅用了6年时间,使中国成为美国之外世界上第二个拥有先进隐身战斗机的国家。


杨伟曾说过:“歼20只是走向‘中国制造2025’途中完成的一个小目标。科技的发展推动着航空产品的更新迭代,而自主创新,就是科技发展之‘根’,掌握了科技创新的话语权,谁就能成为规则的制定者。”


中巴友谊新里程碑


杨伟与“枭龙”战机


2001年起,杨伟先后被任命为“枭龙”、歼10系列和歼20的总设计师。“枭龙”飞机从冻结技术状态到实现首飞仅历时23个月,创造了我国飞机研制史上的奇迹;还实现了我国军用飞机整机出口的里程碑式突破,被巴方赞誉为中巴友谊新的里程碑、巴空军的骄傲。2003年,“枭龙”成功实现首飞。


巴基斯坦总统为杨伟颁发奖章


2017年3月,在巴基斯坦国庆日期间,杨伟在伊斯兰堡总统府接受巴总统授予的“卓越之星”国家荣誉奖章,以表彰他在巴基斯坦国防现代化建设中所做出的突出贡献。


2017年4月27日,“枭龙”双座战斗教练机01架在成都成功首飞,这是“枭龙”飞机系列化发展的重大里程碑。“枭龙”双座机首飞成功,丰富了“枭龙”飞机谱系,增强了“枭龙”系列飞机在国际军机市场的竞争力,将打开“枭龙”系列飞机市场拓展的新局面。同时说明,中国航空工业走出了一条第三代外贸军机系列化发展的路子,提高了我国在世界军机市场的影响力,将为“一带一路”构想的实现做出更大的贡献。

梦想开始的地方


歼10战机


他自小就聪慧过人,初中毕业就破格参加高考。他35岁就成为我国航空工业最年轻的总设计师。杨伟,一直被冠以中国新一代歼击机电传飞控系统的组织者和开拓者。


1985年,22岁的杨伟从西北工业大学空气动力学与飞行力学专业毕业,获硕士学位。凭借在校期间就萌生的对歼10飞机的向往,他毅然放弃已经分配好的工作,执意进入歼10的“摇篮”——611所(现航空工业成都所),这里成为了他梦想启航的地方。


突出的才华和十足的干劲使他很快承担起“突破第三代战斗机关键技术之一——数字式电传飞控系统”的重任,并带领团队圆满完成任务。作为飞控系统总设计师,他成功主持完成第三代先进战斗机的全权限、三轴四余度、数字式电传飞控系统的研制,并以其高可靠性大量装备部队,该系统确保了歼10的安全飞行,创造了电传飞机的世界奇迹。


杨伟与宋文骢


1998年,35岁的杨伟受歼10型号总设计师宋文骢的委托,开始全面主持歼10飞机的设计优化、排故攻关和设计定型等一线研制工作,提出采用优化组合的试飞方案和要求,使定型试飞起落架数大大减少、周期有效缩短。同时对试飞数据进行快速分析,不断探索进一步拓展试飞有效方案。在他的主持下,歼10成为我国军机史上第一个实现当年定型、批量装备部队的型号,并不断改进改型形成系列化,成为空军在现代化战争中夺取空中优势的主力机种。


作为我国杰出的战斗机总设计师,30多年来,杨伟一直在科研一线从事设计与研发工作,为我国航空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在他的带领下,一批具有先进设计理念、掌握先进技术的优秀技术和管理人才,已经形成梯队,推动着我国航空工业科技持续创新、向前发展,并为航空工业走向国际市场积累了宝贵的管理经验。


资料来源:中国航空新闻网、航空工业微信公号

编辑排版:侯嘉麒 李美静

监制:王兰

往期精彩



总师吴光辉的院士之路


干货:外行人才说飞机,内行人叫什么?!

并非上钩挂索这么简单!歼15着舰背后的奥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