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语言战略研究》∣ 张天伟:美国国家语言服务团案例分析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语言战略研究 Author 张天伟

《语言战略研究》2016年第5期


国家语言能力指政府处理在海内外发生的涉及国家战略利益事务所需的语言能力(文秋芳 2016),或指一个国家掌握利用语言资源、提供语言服务、处理语言问题等方面的能力总和;国家语言能力既是软实力,也是硬实力,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李宇明 2013;赵世举 2015;文秋芳等 2011)。国家语言能力的核心问题是语言资源问题,即国家如何培育、掌控和支配语言(人才)资源。国家对语言资源掌控的前提是对语言资源进行调查,包括需求调查和现状调查等;对语言资源支配的有效途径是建立语言资源数据库,尤其是语言人才资源数据库。美国是世界上国家语言能力较强的国家之一。“9·11”事件后,美国政府意识到国家语言能力的严重不足及其危害,以项目集群(initiatives)等方式,大力建设国家语言能力,特别是建设了不同类别的语言人才数据库。美国国家语言能力的建设和发展,反映了美国现阶段的国家安全语言政策(Wible 2013),是美国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的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本文将以美国国家安全教育项目(National Security Education Program,简称NSEP)中的国家语言服务团(National Language Service Corps,简称NLSC)(以下简称“服务团”)为个案,概括与总结后“9·11”时代美国在项目集群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特点和经验,为发展与提升中国国家语言能力提供积极建议和对策分析。


本文偏重实践性和应用性的探讨,侧重评析美国服务团的实践机制。美国服务团建设是反映美国“语言研究要为国家服务”和语言应急服务的典型案例,这与中国国家语委关于语言应急和援助服务的建设理念是一致的。


一、建设背景与概况


现阶段,以国家安全为导向的美国语言战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英语如何输出的国际战略;二是关键语言战略。关键语言战略与美国的国家发展战略密切相关,奥巴马在2014年的各种讲话中,不止一次提到“美国是不可或缺国家,必须领导世界”。美国要实现其全球战略,传播美国意识形态,需要精通对象国语言和文化的人才,用对象国能接受的语言去传播美国思想、文化观和价值观等。在美国关键语言战略的语种选择中,对其全球领导地位形成挑战和威胁国家的语言是首选语种,并呈动态发展的趋势,如早在1959年,美国教育部公告中就提到关键语言建设项目,当时的急需语言是阿拉伯语、汉语、法语、德语、印度斯坦语等。美国关键语言战略不仅是国家传统安全领域的需要,更是非传统安全领域的需要,其实质是语言问题被安全化。美国关键语言战略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历经各种事件,最终促使政府高层决定在国家层面实行顶层设计。梅仁毅认为美国历史上主要有三次事件,促使美国政府逐步意识到语言和文化对于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性。①


一是二战期间,“珍珠港事件”后,出于国家安全等政治方面的考虑,美国对在美国本土的日裔美国人和日本人实施集中居住的封闭政策。1942年1月19日罗斯福总统颁布第9066号行政命令,开始实施封闭政策。美国政府在加州西海岸建立了一定数量的安全区,并要求日裔美国人到安全区集中居住。随后几个月内,全美超过11万的日裔美国人,大多数是第二、第三代的日裔美国人,被送往在中西部特别修建的10个永久性重新安置营,这些人被剥夺了原有家园、工作及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Simkin 1997)。美国实施封闭政策的背景是美国对日本的语言和文化不了解,不能有效区分日裔中的不同类别,而对在美国本土的日本人和日裔采取敌对的政策。若干年后,美国政府为这一政府行为道歉。二是越战期间,美国政府和军方缺乏精通越语及其文化知识的人员,制约了政府决策和军事行动的开展。三是“9·11”事件前,美国已经获取相关的情报信息,但是由于缺少精通对象国语言和文化的情报人员,没能及时梳理出情报间的关联,因而未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和行动。


在上述背景下,“9·11”事件后,美国政府意识到关键语言人才的储备与培养对于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性,着手建立国家语言服务团。服务团是在“9·11”事件后美国政府应对国家语言人才资源不足、不能满足政府急需的背景下启动的,从对服务团的可行性研究到服务团获得法律地位,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始于2003年《情报授权法案》(Intelligence Authorization Act)要求国防部专家开展的可行性研究;第二个阶段始于2007年国防部正式启动的服务团试点工作;第三个阶段始于2013年服务团法律地位的确立,时年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签署《国防授权法案》,确立服务团的法律地位(文秋芳 2013)。服务团历经十余年建设,运行机制、经费来源、服务对象、团员条件、团员来源和招募程序、团员待遇和工作时间等都具有了比较成熟的模式和保障机制。至今,服务团已有语言志愿者7100多人,分布于世界各地,可提供超过330种语言的口译、笔译、培训、文化咨询等服务,服务对象包括军方、政府机关、民间机构、商务团体乃至社区民众。美国国家语言服务团运行方式独特,政府投入小,国家收益大,为维护美国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提供了多方位的即时保障。


服务团由民间语言人才志愿者组成,政府对服务团进行集中管理。服务团的主要职责是招募语言志愿者,在国家急需时,能够提供即时服务。服务团的目的在于提供并维持一个与国家安全相关的关键语言团队,并能为政府的应急任务提供短期服务。服务团的宣传口号是:“语言为大众服务”(language for the good of all)。服务团是一个公共民间组织,由随时准备着用各自不同的语言技能帮助社区和政府的双语志愿者组成。服务团的目标是提供和保证一支由获得语言认证并立志在国家安全中起重要作用的个人组成的召之即来的民间团队(NLSC 2013)。


(一)可行性研究和试点工作


服务团建立的基础是可行性研究和试点工作。2003年《情报授权法案》要求国防部组织专家开展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构建军事后备人才模式;研究民间语言志愿者后备团(Civilian Linguist Reserve Corps,简称CLRC)的结构和运行机制;探讨对志愿者语言能力和职责的等级要求,以及对志愿者语言技能维持和训练的要求。具体信息如表1所示。

 


2006年国家语言服务团进行了试点工作,计划完成时间是3年。试点工作的重点是:(1)选择目标语言;(2)预计未来服务团规模;(3)在与国家安全相关的政府机构协作下,完成试点工作。试点工作主要考虑了以下几个要素:管理、语言、服务团的规模、需求用户、开支与消费、团员认定、安全因素、技能维持与训练。在准备服务团可行性研究和试点的过程中,国防部拟定了与国家安全相关的150种语言作为关键语言。国家语言服务团在进行可行性研究和项目试点时选取了47种语言为主要语言,将其划分为高需求、中度需求和低需求三个层次,其中阿拉伯语及相关方言、印地语、日语、朝鲜语、汉语普通话、普什图语 / 达里语、波斯语、俄语、土耳其语和乌尔都语为高需求的重点语言。试点工作选取了9种语言作为招募语种人才工作的试点语种,如高需求的阿拉伯语、汉语和俄语,中等需求的乌兹别克语、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和印度尼西亚语,低需求的维吾尔语、斯瓦希里语和泰米尔语。


(二)架构和运行机制


经过多年建设,服务团已经形成了较成熟的架构和运行机制。服务团的架构和运行机制如表2所示。

 

二、 特点与建设成效


服务团在宏观构架和微观建设等很多方面值得中国借鉴。本节主要聚焦于特点和建设成效两个角度,对服务团的性质、使命、特色等进行评析。


(一)国家主导的公共民间组织


服务团虽然是一个公共民间组织,但其建设却是政府行为,由国防部主导和管理,由政府财政资助。服务团的管理自成体系,特别是2012年国防语言与国家安全教育办公室(Defense Language and National Security Education Office)成立后,服务团的管理体系如图1所示:


历经10年发展,取得卓越建设成效与顶层设计和政府主导密不可分。国防部国防语言与国家安全教育办公室强力推动服务团的建设与发展,并将其纳入国家安全教育项目中,投入了大量的资金。此外,国防部还负责对服务团进行监管,服务团每年都要提交年度报告,对服务团的建设情况、预期发展进行总结和规划。服务团的管理体系凸显了美国较为系统和缜密的国家语言管理能力。


(二)语种多、质量高、凸显为国家安全服务


目前服务团拥有7176名成员,能够提供330多种语言的服务。服务领域包括:语言分析、口译、笔译、语言训练和语言教学等。服务团的建设以为国家安全服务为主要使命,为相关政府部门提供语言常规和应急需求服务。以2013年服务团的建设成效为例,2013年《国防授权法案》的颁布,确立了国家语言服务团的法律地位。国家语言服务团提升了国家掌控语言资源的能力。2013年,国防语言服务团参与了美国搜寻美军海外失踪人员的行动,直接为美国国防部战俘及战斗失踪人员联合调查司令部(Joint POW/MIA Accounting Command)、劳工部、美军中央司令部和太平洋司令部等部门提供服务。服务涉及的区域既有佛罗里达州、夏威夷州等国内地区,也有卡塔尔、德国、塔吉克斯坦、越南等国外地区。例如服务团团员曾协助美军在越南寻找失踪的美军人员和失事飞机遗骸等。2013年服务团参与了政府各部门近70次行动,为32个政府部门或机构提供了29 000小时的服务,如表3所示。




服务团的高效服务,引起了越来越多相关政府部门的注意。一些政府部门纷纷表示,2014年将加强与服务团的合作,并向服务团提出了自己的潜在需求和预期行动,如表4所示。




(三)兼顾个人素养的提升


服务团十分重视提升志愿者的个人素养。志愿者的作用除了提供语言服务外,还协助联邦、州和地方机构改善跨文化交际。志愿者可以接受额外培训,如赴对象国参加相关语言和文化技能的培训、获得认定证书等。如果被录用为正式团员,根据提供服务的工作量,还能得到相应的经济补偿。

 

三、 中国人才库的需求与建设现状


(一) 建设需求


在当前国家“一带一路”和“高铁走出去”等倡议、方略的实施和建设下,国家和社会对高端语言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有学者粗略统计,“一带一路”建设涉及国家的国语或国家通用语有近50余种,再加上这一区域的民族语言或重要方言,不下200余种(李宇明 2015)。而中国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的外语语种目前还不到70种,并且在实际外语教学中,教育部拟开的若干语种,难以落实。国外名校语种开设比较多,如哈佛大学开设95个语种,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开设93个语种。但据调研统计,以北京为例,开设语种最多的院校北京外国语大学还不到75种,且大部分专业不能连年招生。北京大学近五年来招收语种种类不足23种,而其他招收语种相对较多的院校,如北京师范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中国传媒大学等招收语种种类更少,且存在“小语种稀缺、大语种过度重复建设”等情况。事实表明,现阶段语种建设不仅难以满足“一带一路”方略的需要,更难以满足与中国建交的174个国家的外交和经贸往来需要。


“其势已成,其时已至”,中国语言志愿者人才库的建设将能满足部分高端人才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国家安全方面的需求。人才库建设有利于中国军方及外交部门及时调用中国现有的语言人才资源,为国家安全提供全方位的语言服务。在涉及国家安全的各类国际事务中,语言人才资源特别是稀缺语种和复语人才资源,常常会直接影响到中国外交战略和政策的实施。这一问题在突发事件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例如索马里海盗事件、利比亚撤侨、中国公民在苏丹和菲律宾被绑架等。二是公共服务领域的需求。人才库有利于各级政府机关及时调用中国现有的语言人才资源,为各类大型国际活动提供全方位的语言服务,提升中国政府机关的国际形象。如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共有各类志愿者约上百万人,对这些志愿者所进行的外语培训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人才库建设可以解决这些耗时、费财、费力等问题。三是社会服务领域的需求。人才库可为各地民间机构、商务团体等有效开展国际合作提供及时的语言服务。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进,各地民间机构、商务团体对外交流越发频繁和深化,对语言人才的需求成为日益突出的问题。特别是一些中小型企业或民间机构,无力长期雇用专职语言人才,却又阶段性地需要语言人才。人才库可为各地民间机构和商务团体提供短期的外语人才服务,为中国企事业单位的国际利益和国际形象提供保障。


(二)建设现状


《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国家语言应急服务和援助机制。建设国家多语言能力人才资源库;推动社会建立应急和特定领域专业语言人才的招募储备机制,提供突发条件下的语言应急服务;及时为国家有关部门就中国海域、疆域等相关地名和天体命名提供语言文字方面的支持和服务;发挥语言社团作用,建立语言志愿者人才库,广泛吸纳双语、多语人才,为社会提供语言援助”(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2012)。国家语委将“国家语言志愿者人才库建设”列为2013年度重大招标项目,并明确了项目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建设“国家语言志愿者人才库”的可行性,包括该人才库的运行和管理模式,以及语言志愿者的招募和筛选方法,提交高质量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根据可行性研究结果,提出该人才库结构的初步设想,设计能够显示该人才库结构和运行方式的网站方案,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试点。经过专家匿名评审和会议答辩评审,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梁茂成教授竞标成功。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如表5所示。




2014年4月24日,课题组在北京外国语大学召开了课题的开题会,与会专家们为课题建设纷纷献计献策,对课题预期进展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了探讨。这些问题包括:建库涵盖类别问题、人才入选标准问题、人才库的服务对象问题、人才库的服务内容和如何整合资源等。此外,在第七批“中国外语教育基金”课题目录中设立了高校外语志愿者调查的子课题,将作为本课题研究的个案之一。目前,人才库的数据结构和平台设计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志愿者人才招募工作拟在外语类高校初步试点。


四、 人才库建设的问题与启示


人才库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不断积累经验,长期建设。在这个过程中,也会面临一些现实问题。例如,一是语言志愿者的语种来源,除了高端通用外语人才、稀缺非通用外语人才外,还要包括少数民族语言人才和个别汉语方言人才等。不同语种的人才如何细化分类并分步招募?采用何种标准测试志愿者的语言能力?二是志愿者的招募范围,除了来自高校外,还要吸纳社会的语言资源,如华裔侨民、在华留学生、中国大都市外国人聚居区的外国人等。在涉及国家安全等问题时,如何保证社会语言人才的忠诚度?三是数据库的持续维护和志愿者团队管理,需要大量财力投入和专业管理机构。此外,如何建立人才库的长效化、常态化机制,如何建立集招募、筛选、岗前培训、技能维持、服务认定和监督考核为一体的模式,如何完善人才库管理体系,都是需要研究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开展可行性研究和试点工作


借鉴美国经验,人才库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是可行性研究和试点工作。可行性研究要论证建设人才库的可行性,包括人才库的运行和管理模式、语言志愿者的招募和筛选方法、人才库的数据库结构等。基于可行性论证,提出数据库结构的初步设想,完成高质量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研究中重点对美国国家语言服务团的运行和管理模式进行分析,为中国语言志愿者人才库建设提供借鉴;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提出的数据库结构设想,设计网站,服务于人才信息的提交、存储、查询和报表生成。鉴于数据库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动态过程,本研究拟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试点,建成初步可用的数据库平台。试点工作可分批分期进行,先在北京市高校范围内试点,一期工程可依托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高校资源,重点建设外语志愿者和少数民族志愿者子库。可行性研究和试点工作的关键不仅仅是建库问题,还有人才选拔问题。在共青团系统青年志愿者工作部等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做好人才库的招募宣传工作。例如可以向社会发布公告,鼓励大家踊跃报名,突出高校和科研院所等重点人群;严格制订招募标准和程序;对志愿者的选拔、管理、监督和生活保障等建立制度,出台政策,为后续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制度保障和政策依据。


(二)结合国情建设人才库


中国国情与美国存在差异。中国不是一个移民国家,不像美国一样拥有丰富的移民语言资源,可以实施祖籍语者英语提升项目(English for heritage language speakers)等(张天伟 2014),但拥有跨境语言、少数民族语言和诸多汉语方言资源。人才库的建设应该结合中国国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首先,加大对中国外语人才的培养,对外语教育进行合理规划,重点培养非通用语种人才;其次,对中国的跨境语言进行全面摸查,尽快建立跨境语言人才子库,避免与非通用语种人才的重复建设;再次,在已有少数民族语言资源和方言资源的基础上,建立相应的人才子库;最后,人才库的建设要满足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需要,在建库的同时,要与国家战略,如与关键语言战略和“一带一路”发展方略相契合,国家有关部门应该尽快确定中国的关键语言种类,并制定关键语言的发展战略。国家语言能力的基本要素之一是语言资源的种类和质量(文秋芳等 2011),人才库的建设要围绕两要素展开和推进。


(三)利用人才库进行理论探索


人才库建设不仅具有实践价值,还可以服务于学术研究,进行理论性思考。首先,有利于中国政府建立和完善国家语言能力的有效管理体系。目前中国对国家语言能力的理论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尚不成熟。文秋芳(2016)认为衡量国家语言能力的一级指标包括国家对涉及国家战略利益的语言事务管理能力、国家对语言人才资源的掌控能力、国家对语言人才资源的创造能力、国家对语言处理技术的开发能力和国家对增强中文国际影响的拓展能力,其中国家语言管理能力是核心,管理能力又具体表现为组织力、规划力、执行力和应急力。美国对语言资源的管理表现为系统性、科学性和有效性,通过美国国家语言服务团的个案管理模式可见一斑。这种管理模式也值得中国政府借鉴和思考,以便形成中国国家语言能力的有效管理体系。其次,对国家语言志愿者人才库的建设与个案研究,将进一步完善国家语言能力的理论体系,检验国家语言能力的理论框架并弥补其不足,有利于对国家语言能力理论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更深入的研讨,对其各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更清晰的界定与阐述。最后,为制定中国的语言政策,特别是“关键语言”战略服务。通过人才库的前期调研和试运行,探析中国实际需要的“关键语言”,并结合政治、经济、综合国力、教育、信息安全、地理位置、语言自身特点等因素加以分析,最终确定中国急需的“关键语言”种类,为政府部门调整中国现有的语言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五、 结 语


目前中国急需建设语言应急服务和援助服务机制,大力提升国家语言能力。国家语言志愿者人才库的建设利国利民,美国语言服务团的建设经验为中国提供了诸多启示。对于美国服务团的建设经验,中国应该适当借鉴,其中美国服务团建设的方法、措施、运行机制和评估手段值得中国学习。人才库的建设任重道远,需要“政府主导、学界参与、社会支持”,在政府的顶层设计下,委托专门的政府部门负责,广泛征求专家意见,汲取专家智慧,有计划、有重点、分期分批逐步建立起来。


注  释


①本段部分观点承蒙梅仁毅、李宇明、王建勤教授在2014年11月16日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博士论文开题答辩会上的点评启发,谨致谢忱。


参考文献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2012 《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2—2020年)》, http://www.china-language.gov.cn/14/2013_1_5/1_14_5299_0_1357369703676. html。

李宇明 2013 《国家的语言能力问题》,《中国科学报》2月25日。李宇明 2015 《“一带一路”需要语言铺路》,《人民日报》9月22日。

文秋芳 2013 《“实施建设‘语言志愿者人才库’计划的建议”咨询报告》,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咨[2013]01号,2月。

文秋芳 2016 《国家语言能力的内涵及其评价指标》,《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期。

文秋芳、苏静、监艳红 2011 《国家外语能力的理论构建与应用尝试》,《中国外语》第3期。

张天伟 2014 《美国祖籍语者英语提升项目:启示与思考》,《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第2期。

赵世举 2015 《语言与国家》,北京:商务印书馆、党建读物出版社。

NLSC. 2013. About NLSC. n.d. 17 Jul. 2016. http://www.nlscorps.org.

NSEP. 2003. Civilian Linguist Reserve Corps Feasibility Study. n. d. 29 Jun. 2014. http: / / www. nsep. gov/ docs/Civilian Linguist Reserve Corps Feasibility Study.pdf.

NSEP. 2014. National Security Education Program: Annual Report 2013. n.d. 29 Jun. 2014. http://www.nsep.gov/content/archive.

Simkin, John. 1997. Japanese American and the War. N. d. 10 Dec. 2014. http://spartacus-educational.com/USAjapanact.htm.

Wible, Scott. 2013. Shaping Language Policy in the U.S.:The Role of Composition Studies. Carbondale: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


作者简介


张天伟,男,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教育研究中心 / 国家语言能力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句法学、语言政策。


《语言战略研究》第5期目录




◆  ◆  ◆  ◆  ◆  


微信公众号:yyzlyj



电话:010-65523102 65523107

传真:010-65523101

电子邮箱:yyzlyj@cp.com.cn

投稿地址:http://yyzlyj.cp.com.cn

地址:北京朝外大街吉庆里14号佳汇国际中心1509

邮编:100020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