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例是啥?能吃吗?能!不仅能吃还能看!
题
记
年例文化源远流长,是粤西当地民间敬神、游神、祭祀社稷、祈祷风调雨顺、百业兴旺、国泰民安的一种活动。自始至终贯穿“爱”和“孝”,其中交织着对自然、对德泽的敬畏。这些内涵都在嬉戏、饮食、祭祀和民俗表演中体现出来。它涵盖到当地风情、习俗、水土、人文。
什么是年例?
年例是中国民间岁时习俗。春节过后,湛江各地的年例活动如百花竞放,遍及广大城镇乡村。年例与春节等传统节日不同,是粤西地区特有的以祭祀为主的群体性节庆,主旨是敬神、拜宗、祭祀社稷,以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形式丰富多彩,富有神秘色彩,甚至有"年例大过年"的说法。
年例最早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光绪高州府志,卷六舆地六风俗:“二月祭社,分肉入社,后田功毕作,自十二月至正月,民间多建平安醮,设蔗酒于门,巫者拥神疾趋,以次祷祀,掷珓悬朱符而去。神号康王,不知所出。乡人傩,沿门逐鬼,唱土歌,谓之年例。”
年例一般会维持三天,第一天叫“起年例”,第二天叫“正年例”,最后一天叫“年例尾”;也有部分村庄只有一天,分为游照,摆照,照尾。
起年例在年例开始前,各家各户就已经准备了鸡肉,猪肉,鱼做成一副“三牲”供菩萨享用,叫做“摆醮”。它是“年例”中最传统的节目,在过去被视为“年例”的重头戏。所谓摆醮,各户选取家中最肥的大阉鸡,去毛去内脏整个泡熟成金黄色,端正地放在托盘里,鸡的头部向上微弯,旁边添上一刀过煮熟了的猪肉和一条鱼,俗称“三牲”,为摆醮的主供品,伴有糖果、三茶五酒和香烛供奉在八仙桌上。摆醮活动多安排在夜间进行,这是延续下来的习惯,一般是在正月年例的夜晚,各家各户都集中在一处一起拜神,后是大放鞭炮。
正年例的早上6点放三响雷,菩萨出游巡村,十分热闹:放雷的、抬菩萨轿的、敲锣打鼓吹唢呐的、扛旗扛灯笼打大伞的、抬祭器和纸船、后面还跟着道士和做些小生意的小贩,一队出巡。如果村子很大,队伍就很庞大,上千米不是问题,菩萨就要从早到晚不停地巡,道士每到一个地方都要画符咒语,把鬼魅收到一条纸船上,也叫“封船”。
这一天还会有许多其它的节目,如木偶戏,舞狮,看大戏,放烟花等等。这一天主人还会邀请诸多亲朋好友,开怀畅饮,热闹非凡。
吃完年例后就有余兴节目“睇年例”又称睇大戏。传统上,年例最大的目的就是敬神,各种汉族民俗艺术表演竭尽所能都是为了表演给神看的,以讨得神的欢喜,以祈祷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年例尾到了第三天“年例尾”的早上,烧纸船。最好玩的是“送鬼”。一个道士先是一边在街上走一边念咒语之类的,然后拿来纸船,大喝一声:“请上船!”就意味着附近的鬼怪都挤上了这条纸船。紧接着,道士身后的吹喇叭的“呼啦”一声地吹响了喇叭,那道士似乎被吓着了一般,捧着那“船”,打着趔趄,惊惶地往河边跑去。到了河边,那道士就把这“船”往河里一扔,点着纸船,鬼怪就被烧死随“船”给漂走了。这便意味着这年这里的人们将不会受鬼怪的骚扰。直到送菩萨回庙,年例也就此结束。
年例的形成及历史演变
据地方史志记载,年例活动历史悠久,且非粤西地区独有。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钦州志》和清嘉庆《灵山县志》都记载了当地跳古乡傩闹年例的场面。但是,各地的年例活动中,粤西的年例活动却以其隆重、规模大、范围广、群众参与性强、流派众多等特点而独树一帜。
年例风俗由来已久,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广东通志》载:“雷州府于元宵鸣锣鼓,奏管弦,装鬼扮戏,沿街游乐。”记载了当时雷州府跳傩舞闹元宵的场景。
跳傩舞
廉江市吉水镇每年农历二月二的“伯公巡游”,据廉江《石城县志》记载,可以追溯至明朝,且明朝清官海瑞的老师梁逵就在吉水镇。直到今天,吉水镇每年农历二月二的年例巡游,还能看到《海瑞赴廉谢恩师》的木偶飘色表演。
飘色
光绪《茂名府志·风俗》卷六“风俗十二”篇记载:自十二月到农历二月,乡里人跳傩舞,沿门驱鬼,唱土歌,称之为“年例”,又或者是官员乡绅身着礼服迎神,选身体强壮者,戴着红色头巾,用红蓝色涂在脸上,穿着拼色的衣服,一手拿着长戈,一手拿着盾牌,手舞足蹈,好像在驱鬼的样子。城乡各居民以社为单位,按各自原定的社日集资举行祭社盛典,以祈风调雨顺,年丰人寿,俗称“做年例”或叫“祭社”。
关于年例的形成,中国民间存在三种比较广泛的说法。
说法一:
湛江年例由元宵节衍化而来。
这种说法的依据有两点:
一是各地做年例的时间主要集中在正月,一般从正月初二开始,至元宵节为高峰,清明之后淡去;
二是湛江很多地方的年例时都张灯结彩,颇具庙会性质。随着汉唐以后中原文化习俗逐渐渗透粤西大地,元宵节持灯嬉游的习惯也被接受,于是中国民间便把元宵节、庙会、社祭、地方祖先迁移落脚纪念日等等扩大化,每年都热闹地举办一回,后来逐步演变成现今隆重热烈、极受村民重视的民俗节庆——年例;
说法二:
年例的兴起
与冼夫人有一定定关联。
这种说法的依据有二:
一是有史料显示,“年例活动最初由冼氏家族兴起,长期演化后成为今天的年例”。
二是湛江有许多冼夫人庙,在湛江各地的年例游神常能见到“冼夫人”。据了解,生于广东省电白区的冼夫人是南北朝时期岭南百越族的著名领袖,率兵平定海南540年的兵乱,为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作出了卓越贡献,她对粤西及海南等地有深远的影响。
说法三:
做年例是为了驱瘟逐疫。
据说古时候有一个瘟神,常常作恶粤西人民,搞得民不聊生,于是,粤西人民自发开展驱瘟逐疫活动,但瘟神十分狡猾,当一个地方驱赶它的时候,它就跑到另一个地方,为此,智慧无穷的粤西地区人民便采取各地各村有“年例期”的做法驱逐瘟疫。
这种说法与传说中“年”的由来同出一辄,考究起来也非空穴来风。雷州半岛自古多雷,雷州古老的民俗“雷傩舞”,源自古代雷州古越族人对雷神的崇拜,举行的一种敬雷仪式,每年正月廿八日雷首公诞辰,雷州城乡举行盛大的诞期节庆,开展舞雷傩活动。
跳傩舞
而民俗专家的观点一致认为,年例是以祭祀文化为核心,由历史上多次南迁带来丰富多元的文化与土著文化交融为补充,不断发展演化而来的多元文化,再以民俗的形式传承下来。
关于历史上的迁徒,《雷州府志》有记载:“自汉末至五代,中原避乱之人多家于此。”移民远迁,把来自中原的释道儒多元宗教文化带到雷州半岛,再与雷民俗文化交融。
游神
原湛江群艺馆馆长、民俗专家朱卫国认为,年例是一种信仰文化,历史上几次迁徒,来自中原、福建、江西等地的各支各脉以习俗的方式保留了祖宗的习惯、信仰和图腾,传递着一种遥远的文化密码。
关于年例的起源,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设想:在遥远的古代,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征服自然的能力薄弱,对天地万物心存敬畏,于是祭祀之风盛行。
在偏远封闭的粤西地区,祭祀之风更盛,历代因战乱、官宦、贬谪、经商等原因南迁的中原汉族人,经过五次辗转来到这里落脚、生活、繁衍,生生不息,复杂的民系和越楚文化、汉闽文化、海洋文化与土著文化交融凝聚,相互渗透交融,形成了一个具有湛江特色的群体。
穿令箭
过火海
滚刺床
而由同一宗族发展而来的村落或者部族,会在每年初春或者清明前后农闲时节,举办一次大型的祭祀活动,祭天祭地祭神祭祖,然后大家聚在一起大吃一顿。为了丰富活动内容,还开展舞醒狮、燃社火、游神、演木偶戏,鸣铳炮、送瘟神、烧纸船、插彩旗等活动,祛除凶灾恶毒,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身体健康、国泰民安。这种约定俗成的活动慢慢演变成一种包括饮食、戏曲、民俗、祭祀等在内的大文化体,这就是年例。
木偶戏
年例的主旨是敬神、游神、祭祀社稷、祈风调雨顺、百业兴旺、国泰民安。当我们透过各种神和图腾等文化表象,仍可看到其背后的历史渊源——雷州文化由土著文化、越楚文化、汉闽文化与海洋文化交融而成。
雷文化是湛江较原生态的土著文化,雷州地区崇拜雷神,沿习了古越族人对自然多雷的崇拜。据史志记载,上古的雷州属南交,是古越族聚居之地,古越族的俚人崇拜雷神,善于铸造云雷纹铜鼓以酬雷,他们建雷公庙,用铜鼓举行祭雷酬雷仪式,以示对雷神的崇敬。
除了沿海口岸独尊妈祖庙外,雷州许多庙供的是雷神、妈祖与观音三神合一,这是宋代以后闽南人大量迁雷,妈祖文化在雷州广泛传播的结果。在年例之风最甚的吴川,康王、冼夫人、妈祖大行其道。这与吴川的历史形成有关。
康王是北宋抗辽名将康保裔,这位中原名将在吴川广被敬奉,梅菉祖庙供奉的就是康王。据文籍记载,康保裔是河南洛阳人,出身将门,战功显赫,最终战死沙场!中原地区的百姓为了纪念康王,建了许多康王庙。
随着北宋国力渐弱,人口不断向南方迁移,并把他们所敬奉的关帝、康王这些“神灵”人物一起带到了粤西地区。至于冼夫人与吴川则更有渊源。吴川秦属象郡,汉属南越,南朝归属高凉县,高凉文化是古南越文化的分支,至今,吴川仍有不少宗族源自高凉,为纪念夫人设冼太夫人庙。
在数百年的传承中,湛江的年例也经历着改变,甚至一度中断。据了解,明、清时期,年例已记入粤西的地方志,民国初年至解放初期比较盛行,在随后的“文化大革命”中,受破“四旧”(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影响,年例一度中断。
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飞速发展,粤西政通人和,国泰民安,于是中国民间开始恢复年例习俗。但是,由于年例的游神、祭祀等活动带有强烈的宗教色彩,在很长时间里被有关部门看作是“搞封建迷信活动”而被禁止,甚至拆除庙宇建筑,收缴神像、锣鼓、旗牌、香炉等。例如,麻章旧县正月十五跳傩舞闹元宵时,曾被公安部门禁止。
年例虽禁,却禁而不止,反而越禁越烈。许多地方通过改建“文化活动室”或“宗族祠堂”代替原名号掩饰而已;有些地方执法人员甚至在没收神像、锣鼓、旗牌、香炉等年例必需品时,甚至被当地村落全族人围攻袭击,终因“法不责众”,不得不重新审视年例的性质。
上世纪80年代中期,绝大部分地方恢复了年例活动,而且形式上除了传统的单纯游神祭祀,还扩大了宴请规模,增加了放映电影、大型文艺艺演出和中国民间艺术巡游等内容。
湛江白切鸡
龙虾
鲍鱼
烤乳猪
现代人文化生活的多元化,也促使“年例”这一古老而独特的中国民间习俗推陈出新,渐渐融入时代的生活气息,增加彩车、飘色、粤剧、轻音乐、电影、歌舞、杂技等文体活动,让“年例”成为老少咸宜的文化大餐。甚至有不少乡贤借“年例”返家之机,捐资修路、助学、敬老等。
特别声明:素材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图文编辑:廖小曼
责任总编辑:老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