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方言与民俗(音频)| 随州民间谚语的文化解读(一)

刘村汉 语言资源快讯 2020-01-18


随州位于湖北省中部北缘,地貌以丘陵为主,兼有山地和冲积平原,气候温和,雨量充足,物产丰富,旱涝保收,向称鱼米之乡。随州是神农故里,农业文明开启甚早,发育完备,衣食足用,人民安土重迁,没有土地腾空、大批移民交替的记载。在小农经济时代,社会相对封闭。随州的方言口语特色鲜明,跟周边方言虽说没有交流的障碍,但是难以求得心理上的认同。随州所辖曾都区和随县,主体方言的语音略有差异,但是认同度高,且相互吸收,不分彼此。

随州民间谚语很是丰富,用随州特有的方言土语和表达方式,保存了祖先留下来的认知成果、生产经验、生活知识和传统习俗,处处闪现出随州人的人生智慧和精神追求。日常言谈中经常像经典一样引用,在茶余酒后,场院树下,田边地头,甚至有随意的小型比赛,专门说谚语(以及歇后语),以消除疲劳,振奋精神。我们看重的是这些土俗谚语中包含的睿智哲理。古人有言:“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要留好样与儿孙。”随州谚语说:“前人不讲古,后人没得谱。”“天地和谐万事兴。”“干净的是沁水,进骨的是俗话。”“进骨”指精辟,入木三分。这些话语的经典,是一份丰厚的文化遗产,值得继承,留给子孙,永世宝用。(本文以所收随州民间谚语为解读对象,用仿宋体标明;跟普通话完全相同的谚语不在解读之列。) 


一  道法自然,尊重规律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生天地间,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感恩思想油然而生。“天生人,地养人”,“到处的黄土出白米”,“人的命,天管尽。”随州每家每户的家神开头写的就是“天地”,年节供奉,没有妈的孩子在生活的磨难中成长,也认为是老天福佑:“无娘的儿天照应。”天就是公理:“人恶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这与流传各地的“人在做,天在看”的说法高度吻合。

然而,随州人敬天并不迷信,认为“敬神迷鬼,捏到鼻子哄嘴。”“只见活人烧纸,不见亡人用钱。”“道场做到别人看,管他升天不升天。”随州人的天命观,与春秋早期随国思想家季梁“民为神主”的民本思想不无关系,敬天而不靠天,取的是现实主义的态度:“天无绝人之路,总要自己去走。” “天生的,地长的,不如自己攘的。”这与孔子“敬鬼神而远之”的敬而不信的儒家观念一脉相承。老百姓都说“信神神就在,不信神不怪。”人生不过一过客,“人是一世,草是一春”,“黄泉路上无老少”,无须恐惧。安天乐命不是屈服,而是一种不作非分之想的明智的生活态度:“知福福长在,随缘缘自来。”

在随州人的观念中,天地不过是自然的具体名称。随州人把天体有规律的运动所形成的气象状态叫做“天道”。随州曾侯乙墓出土过中国最早的星象图。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随州人体察天地阴阳化育万物所形成的春种夏耘秋收冬藏的周期性变化,总结出与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有关的天道阴晴冷暖、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凝结成谚语,用来指导生产活动和预测收成。

曾侯乙墓星象图


“春寒有雨夏寒晴,秋寒就要下连阴秋雨连绵。”

“春风如栅刺围种在门前当篱笆的荆棘,冻死告花子乞丐。”

“春焐秋冻冬裹季节性穿衣规律

“春五夏三秋八遍雄鸡报晓的遍数,十冬腊月无数遍。”

“二月有九,粮食到手;二月无九,粮食倒走歉收

“有钱难买五月旱,六月连阴吃饱饭供应稻谷灌浆的雨水。” 

“一黑一亮,大雨一丈;一亮一黑,大雨下不彻下不赢,指大雨急促而至

“指东指西寒冬身穿棉衣;指南指北盛暑,热到睡不得。” 

“大山回音响,天晴又凉爽。”

敬畏天地,尊重自然规律,“生成的骨头长成的肉”,又要因应条件,灵活变通。“草随风倒水随弯”,“一时不跟一时同,一时韭菜一时葱”,“由他萝卜自家长生长。”守分安命,顺时听天,这就是随州人天命观延伸出来的旷达的人生态度。

随州民谚未完待续


(文:刘村汉,广西师范大学教授;诵读:朱熠奇,武汉纺织大学研究生,湖北随州市随县厉山镇人) 










图文编辑:小明

责任总编辑:老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