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方言与美食(音频) | 干一碗信阳热干面

杜格格 语言资源快讯 2020-01-18

小知识:

信阳光山

       位于鄂豫皖三省交界的河南信阳,该地区的方言语音差异较大,多数县市属于中原官话,一些县分属江淮官话和西南官话。

       信阳光山方言,属于江淮官话黄孝片,该县有入声调,而无入声尾,去分阴阳。“书虚”同音,“篆倦”同音。历史上,曾有鄂东地区、赣北地区的移民,这对光山方言的影响很大。光山的特色词汇有:“肥气(回去)”、“里头的”(妻子)、“坡儿(地方)”、“搞么子”(干什么)等。



干一碗信阳热干面

  

  信阳,这两个美丽的字眼,当它在口中转动,读起来舌尖在口腔中划出优雅的弧线。一平一仄,一前一后,一张一合,仅两个字,就把这世间的众多变化集于一身。当它在眼里飞舞,有人,有口,有耳,有屋檐,有太阳。信阳人是生活在阳光下幸福的人,他们用嘴吃遍中国美食,并用智慧将其改造为适合本地人的风味;他们用耳朵聆听好山好水的呢喃,并将山之刚强与水之柔美溶于性格之中。当我把这两个音节烂熟于心,甚至于与生命融为一体的时候,“信阳”渐渐地也就幻化成“信仰”,照亮我的星空。





     自从那年踏上南下离家的火车,从此故乡只有冬夏,再无春秋。在外求学的游子对于故乡的思恋,伴着火车的汽笛声渐行渐远。此刻我在南方的艳阳里,最想念的除了故乡山川、妈妈的唠叨、儿时走过的路,还有最重要的一个就是信阳的热干面。这是在外飘荡的游子怎么也忘不掉的家乡味道,是回家必须要吃的食物排行榜永远的top 1,它像一条锁链,紧紧地牵着游子的心和家乡的情。


相传热干面最初起源于汉口,80年代传入信阳,信阳人民根据当地人的口味特点和饮食习惯加以改造,使之成为最受欢迎的早点食物。在信阳,早餐根本不需要考虑吃什么,热干面就是早餐的代名词,只需要考虑是配豆浆还是配粥。

   信阳热干面最重要的特点是重油、重盐、重芝麻酱。从滚烫的热锅里捞出热气腾腾、爽滑劲道的面条,有时也会根据客人需求加一点豆芽和千张(豆皮)一起煮,煮好用大勺颠两下,盛入碗中,面对面前瓶瓶罐罐的各种调料,师傅们按照最好吃的顺序逐一添加。麻油、榨菜、辣椒、胡椒粉、葱花、自家特制的酱,最后再淋上一勺最好吃的芝麻酱,一碗香气扑鼻的热干面就做好了。堆成小山丘的面上撒着翠绿的葱花和金黄的小榨菜,再配上一勺鲜红的油泼辣子,像是一群小精灵在山坡上起舞,跳动着挑逗你的味蕾。




奇怪,我在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

仿佛真的闻到了热干面的香气。



信阳人对于热干面的执念,也可以从几家很火的店略见一二。最具代表性的要数浉河区的老戴热干面和羊山的小朱孩热干面了。

老戴热干面开了近三十年,它像一位身怀绝技的老者,隐居在这闹市中,没有招牌,却有着让人甘愿排长队也要吃到的独特味道。夏日的清晨,迎着河风和青草的气息,沿着浉河边晨跑。结束时去老戴点一份热干面,配上一杯香甜的豆浆,便是最美好一天的开始。


我知道这家热干面是由一个忠实“老戴粉”强烈推荐的,她会在放假时本该懒洋洋的日子里一大早把我叫醒,骑20分钟电动车到盆景园,就是为了约一顿排长队的老戴热干面。一般现在市面上的热干面都是圆形横切口,但老戴热干面依旧选用老式压面机,所以面的切口是方形,面比较厚实也更有嚼劲儿。老戴的热干面调料不多,但每项都缺一不可。我有个朋友是不吃葱的,但是吃老戴热干面就一定要加上葱才觉得完美。







     羊山的小朱孩热干面应该是信阳名气最大的一家店了,在信阳可以说是远近闻名,一家小小的店面如今也做成了品牌效应,开了很多分店。小朱孩热干面与别家热干面不同,他们从不放芝麻酱,除了基本的调味料就只有榨菜和葱。因为没有芝麻酱,吃起来也会比较干,没有粘性。所以喜欢的人特别喜欢,讨厌的人也从来不吃。


朋友说上初中的时候家里离羊山很远,可是为了这碗热干面,也愿意早起赶路过来吃上一碗,再去上学,可见其魅力之大。而家住羊山的人呢,就可以起床后穿着拖鞋睡衣,悠然走过来,买一碗面,人多的时候干脆站在路边吃,再配上旁边店里刚出锅的焦黄的牛肉盒子,好不惬意。吃完还不忘记再打包一碗给家里还在熟睡的小家伙带回去。







我倒是觉得,这些“大牌店”偶尔吃几次就可以了,每天最常吃的还是离自己家最近的那一家店。只要是有人住的地方,就必定会有热干面的店。而且每家店的味道不同,面的筋道程度也不同,每家店都有自己一碗独特的秘制调料。渐渐地,顾客和店家相互影响,最喜欢吃的就是自家楼下的那家店了。


我家小区里的热干面店,老板和老板娘都很热情,小区里的人他们都认识,各家的家长里短也都知道。所以每次去吃面,气氛都是其乐融融,更多的是在拉家常,即使一个人去吃,也不会觉得尴尬。我每年放假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早起去吃热干面,叔叔从窗口看见我,会亲切地问一句:“丫头,回来了啊。”我笑着点点头,还没等我说要吃什么,他就会对旁边的阿姨说:“一小碗面,少加辣椒。”我会心一笑,站在窗边拿好筷子等着期盼已久的热干面。


  叔叔即使不知道我的名字,也认得我,知道我在广州上学,知道我的口味。对于其他人,应该也是一样的吧,他能准确得知道每个人的口味需求,甚至于家里鸡毛蒜皮的小事,只要你跟他讲过,他都记得。我想这不是靠多么惊人的记忆力,而是靠一种情怀。他在努力经营这份事业,把热干面当作一种沟通的桥梁,拉进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而此时热干面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过其本身,作为一种家的味道和牵挂,深深扎根于漂泊在外的游子心中。


            (文/图:杜格格 暨南大学文学院研究生

              朗读:吴中圭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研究生

             方言点:河南信阳光山县)



图文编辑:张钟晶

责任总编辑:老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