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行走田野杂记 | 广州地区粤方言语音研究(后记)

陈卫强 语言资源快讯 2020-01-18


广东地区粤方言语音研究(后记)



我的博士论文自2006年10月开题以来,经过田野调查、材料整理,然后执笔行文,数易其稿,至2008年4月定稿。从论文的选题、材料的收集整理到论文的撰写,恩师伍巍教授都经常和我讨论,提出许多建设性的建议,为我解答很多学术上的疑难。论文初稿交付后,老师又不辞劳苦,逐字逐句地仔细批阅,提出了不少针对性的修改意见,一直到最终定稿。可以说,论文能以今天的面貌呈现给大家,与老师的悉心指导是分不开的。伍老师勤勉、严谨、认真的治学精神让我敬仰,他常常和我们讨论学术问题,鼓励我们独立思考、大胆探索,他的言传身教将使我终身受益。老师和师母经常过问我的生活和家庭情况,他们的关怀时刻温暖着我的心田。还记得每逢时令节日,老师和师母都邀请我们到他家“开小灶”,师生欢聚一堂,愉快的情景至今历历在目。

我的硕士生导师邵慧君教授一直关心着我学业的进步,在生活上也给予我不少帮助。没有她的鼓励,我还在乡村中学里当一名教师,不会走上方言研究的道路。甘于恩教授给予我许多帮助,无私提供了不少材料,在此向他表示感谢。


詹伯慧教授是方言学界的老前辈,他多年的耕耘为我们后辈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文的写作如果离开了詹老师所积累的材料的支撑是不可想象的。邵敬敏老师、郭熙老师、彭小川老师的精彩授课开阔了我的眼界,实在是受益匪浅。论文开题的时候,有幸得到庄初升教授、陈晓锦教授、甘于恩教授、邵宜教授、刘新中教授和钟奇教授的指点,他们围绕选题的可行性、学术价值、应该注意的问题等等提出了许多启发性建议,使我在论文写作时少走了许多弯路。


很高兴在学期间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勤奋好学、热心善良的同窗好友、师兄弟和师姐妹们,他们的友谊给枯燥的学习生活增添了绚丽的色彩,感谢他们的关照。

我要特别感谢内子左金娣女士。没有她的理解体谅和鼎力支持,要顺利完成博士学业是难以想象的。为了圆我的博士梦,她付出了许多,但她不仅没有半句怨言,还不断地为我打气加油,尤为让我惊喜的是,她还为我们家贡献了一个聪明可爱的儿子。

出于种种原因,本文的出版显得有些仓促,本来我是打算在博士毕业后好好地再作补充调查和修改的,但是刚走上教学岗位,需要忙于应付繁忙的教学工作,而且本课题也迟迟未能得到立项,所以始终不能达成夙愿。在学期间,徐通锵先生的《历史语言学》和李新魁先生的《广州方言研究》两部著作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和影响。李先生对粤方言的演变作了比较深入的探讨,有不少精辟的见解,这激发了我的思考,促使我鼓起勇气沿着李先生的路子走下去,因此本文除了平面的介绍描写外,也尝试从历时角度探讨广州地区粤方言语音的演变过程。工作这三年来,本人时时查阅资料,思考有关问题。连续几个暑期,我都有幸参与到潘悟云教授的少数民族语调查项目和邵慧君教授的广东粤方言语音数据库项目之中,在调查实践中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对粤语的一些现象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这次修改,只作了小幅度的改动,其中都是本人在这三年来的一些研究心得。历时的演变需要通过共时的比较来构拟,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囿于本人的学力,这种构拟肯定还有不少欠妥和谬误之处,不过正所谓学海无涯,科研之路没有尽头,作为阶段性的成果也是可以凑合的吧。本书稿带着些许遗憾付梓,只希望能为粤语研究提供一些有用的素材,同时更希望得到各位方家赐教。

三年时间倏忽而逝,回想起电脑前苦思冥想的日日夜夜以及那些顶烈日,冒风雨,走村访寨的日子,真是百般滋味在心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方言研究虽然艰辛,但又乐趣无穷。一切苦乐皆已随风,不知不觉间,又到春花烂漫时。

 2008年4月于暨南大学真如楼宿舍

图文编辑:小明

责任总编辑:老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