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俗语漫谈 | “一啖荔枝三把火”之常平话新解(殷柱华)
1
岭南佳果荔枝,自古以来备受人们的喜爱,不少文人墨客为之歌咏。唐代白居易描述荔枝“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细腻地道出荔枝与众不同的特征。明代陈辉的“南州六月荔枝丹,万颗累累簇更团”,描绘出荔枝林红绿相间的丰收美景。宋代杨万里的“掌上冰丸那能触,樽前风味独难忘”,更是把荔枝的鲜美说得诱人不已。不过,最有名还是唐代杜牧的“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让荔枝与杨贵妃齐名,千百年来家喻户晓。
2
据记载,南越王尉佗曾向汉高祖进贡荔枝,可见当时广东已有荔枝。目前关于东莞荔枝的最早记载,文史学家杨宝霖老师在《广东荔枝小史》中考证,是《永乐大典》卷一一九0七引《元一统志》的记述:“荔枝,番禺、南海、东莞、新会、增城并有之”。有关常平荔枝,杨老师在文中提到,“石龙、茶园、常平、东坑一带,在明代已盛产荔枝。”《常平志》也记载,近一百多年来,常平各自然村遍植荔枝。据1967年全县果树调查,常平有荔枝(建国前老树)18156棵,是名副其实的荔枝之乡。至当代,常平文化界老前辈袁伟民夫子曾作一对联祝贺常平新火车站大楼落成启用,联曰:“红荔千林,香飘京港;铁龙三路,枢会常平”,也可窥见当时常平出产荔枝的盛况。
尽管如此,对于荔枝,还是“有人欢喜有人愁”。爱吃的人百吃不厌,连宋代曾任南海簿的郑熊在其著作《番禺杂记》中就说过:“每食荔枝,几与饭相半”。但有节制的人吃上几颗,就会马上摆手,示意不敢再吃。问其原因,都是如此回答:“古人话‘一啖荔枝三把火’,食得多,好热气。”所谓热气,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上火”。明代医家李时珍认为:“荔枝气味纯阳,其性畏热。鲜者食多,即龈肿口痛,病齿及火病人尤忌之。”因此,很多人认为荔枝吃多了容易“上火”,把喉咙瘙痒疼痛、牙龈肿胀、口腔溃疡,甚至发烧等症状划到荔枝的名下。
众所周知,荔枝最大的一个特征是甜。现代医学研究指出,荔枝中含有大量的果糖,果糖需要在肝脏中转化为葡糖糖才能被人体利用,这个转化的过程也是需要消耗能量的。吃下大量的荔枝,虽然很有饱腹感,但人体却未能得到足够的葡萄糖。缺少了葡萄糖,包括大脑在内的身体部件的正常运转受到影响,于是有人会出现大量吃荔枝后的“上火”反应。当然,这不排除可能与个人的体质、身体免疫力的强弱以及肠胃的消化降解能力有关。研究还指出,过量食用荔枝会影响食欲,造成正常饮食量大大减少,人体所需的营养得不到有效补充,血液中的葡萄糖明显降低,进而导致所谓的“荔枝病。”
至于喉咙痛、发热、生疮之类的“上火”症状,有医学界人士指出,这与吃荔枝的数量不一定具备必然的联系,有可能是有些症状与大量吃荔枝同时出现。比如,某人吃了大量荔枝,碰巧暴晒了很长时间,因而很容易引起中暑、头晕等症状;又或者某人在吃了很多荔枝的同时,刚好得了感冒。于是,各种不适症状被转嫁到荔枝头上。值得一提的是,荔枝是夏季的时令水果,酷暑难当的夏天也是身体不适多发时期。很多身体不适,是由于天气所致,但有时也会被归咎于荔枝吃得太多了。
3
小结以上现代医学分析,荔枝所谓的“热性”,主要是因为果糖含量太高。所以,把荔枝与“上火”扯上必然的关系,未必是合理的。
基于此,还有没有更有力的证据来支撑这个观点呢?我们说,这个时候地道的常平话,可以挺身而出为荔枝正名。读者朋友不妨用常平话多念几遍“一啖荔枝三把火”,念着念着,你会马上联想起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的一句名诗——“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反复诵之,你肯定会拍拍大腿,惊呼一声,哎呦!在读音上,“日”与“一”相似,“百”与“把”相近,“颗”与“火”相同,“一啖荔枝三把火”,很可能就是“日啖荔枝三百颗”的误读,久而久之,以讹传讹,“食一啖荔枝”,自然会有“三把火”了。
本文原刊于《印象常平》(2017年第2期)
图片来源于网络
-长按关注-
图文编辑:小灰灰
责任总编辑:老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