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普通话之外,我们为什么还要有方言?

甘于恩 语言资源快讯 2020-01-18

普通话之外,我们为什么还要有方言?


       这几天,有不少网友反映,广州有中小学禁止师生在校内说粤语,并要求在家中也说普通话。推广普通话,是我们国家的国策,理应得到切实执行。但是,这并不等于禁止方言,剥夺方言的生存空间。所以,我们要跟大家讲清楚,尤其是要跟那些采取绝对化措施的人士讲清楚,普通话之外,我们为什么还要有方言?

       现在国家强调文化的软实力,语言也是一种软实力。文化的传播,需要语言作为支撑和载体,其实语言本身也是一种资源。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世界各地学习汉语的人也越来越多,这里面不单有学习普通话的,还有不少学习粤语、闽语、客家话等地方语言的,因为传统文化是靠方言承载的,不懂得方言,就谈不上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更谈不上继承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要“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保护传承方言文化。”如何完整地认识两办的这个文件精神,需要各方面积极宣传,贯彻执行中央文件。

粤语和以粤语为载体的广府文化,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粤语不存在了,用粤语记录的民间文艺、民间文献,都将不复存在。如粤剧、粤语流行曲、粤语电影、粤语电视剧、粤语漫画、粤语歌谣、粤语吟诵等,都将失去传承和传播的基础。

       粤语还是一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汉语方言。港澳实行“一国两制”,粤语在港澳地区,无论在书面语上,还是口语上,流通广泛,无远弗届。在东南亚和世界许多国家,粤语的使用人数巨大,既有文化价值,又有重要的商业价值。此外,粤语还是沟通侨情、维系乡情的重要桥梁。一句乡音,将化解多少误解,慰藉多少乡愁!

       粤语和其他岭南方言,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是研究古汉语的活化石,也是我们探知岭南文化的重要窗口。古汉语的入声调及入声韵尾,在普通话和北方方言中,已经消失,但在粤、闽、客诸方言中还保留得比较完整,这在汉语史和方言理论研究上极具价值。另外,用粤语等南方方言吟诵古代作品,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古典文学作品的韵味,更具艺术感染力。

       进入21世纪,社会更加多元化,民众对语言服务的需求也更加多元化。像交通工具、窗口行业等,除了提供标准的普通话服务外,还要提供地方语言的服务。差别化的语言需求,也对语言培训提出更高的要求,这其中当然包括高品质的普通话培训,也包括各行各业对粤语的巨大需求,语言工作者要敏锐把握这个机遇,教育工作者亦不可等闲视之。

        著名语言学家詹伯慧教授多次指出,方言与普通话并非势同水火的对立体,而是彼此构成一种互相促进、互有作用、主次分明的关系,在正规的场合、在学校的教学语言中,提倡使用普通话,但应该允许在课下,在平时的交流中,使用地方语言,方言是地方文化的“根”。那种对方言采取绝对化围堵措施的态度,是不足取的。

       我们来到广州,广州就是我们的家,要爱护她的一草一木,也要热爱广州这里的文化,热爱广州这里的方言。在广东省各地的所有人士,对待地方文化,对待地方方言,也同样应该如此。

(甘于恩,任职于暨大汉语方言研究中心)


文字:甘于恩

编辑:董一博

责编:老    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