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与地名 | 吴芳:追溯港澳街道名的近代史
香港与澳门曾作为英葡两国的殖民地被统治了很长的时间,英葡两国的语言文化也给这两个城市留下了很深的烙印,这里让我们以两地的一些街道名为例,来了解一下这种殖民文化影响。
先看香港,香港的许多街道都与英国殖民地有关。比如说“毕打街”,“毕打”是香港第一任海事法庭法官威廉·必打的音译词,很明显,这条街是为了纪念他而得名的。
另外还有一条街道叫“坚尼地道”,香港第七任港督叫“坚尼地”,这条街正是为他所开辟的一条道路。
香港有条街道叫“大笪地”,旧名为“水坑口”。从中文名来看,这个地名用的是方言字,其实这个地方有个英文名为“Possession Point”,意为“占领角”,是为纪念当年英军在港岛西北部海角登陆而命名的。
香港与澳门许多街道名都来自于音译词,是以粤语为中文翻译音,因此北方人听起来常常感到摸不着头脑。香港把普通话翻译的“好莱坞(Hollywood)”译成“荷李活”,港岛有一条马路叫“荷李活道”,正是以之命名。而像“狂欢节(Carnival)”,香港则译为“嘉年华节”。
再看看澳门。澳门曾是葡萄牙的殖民地,澳门的街道同样保留了许多葡语的音译名,这一般是官方名,有的相当长,像“路义士若翰巴地士打街”,中文读起来非常吃力,于是在民间,这些街道常被赋予一些俗名。像葡语“嘉路米耶圆形地”,老百姓因圆形地中央竖着三盏路灯,而把它称为“三盏灯”;曾作为荷兰俘虏收容所的“肥利喇亚美打大马路”被称为“荷兰园大马路”;曾作烧牡蛎贝壳的“罗飞勒前地”被称为“烧灰炉口”等等。
即使曾为殖民地,澳门到处保留着中华文化,街道名也能够体现。如以“龙”为名的“龙爪角海滨路”“金龙前地”“龙头里”等等,还有“北京街”“上海街”“佛山街”等,可见华夏民族文化的根,是很难被斩断的。
(吴芳,任教于深圳大学文学院)
图文编辑 | 魏倩文
文字 | 吴芳
责任总编 | 老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