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咱的家乡话 | 魏倩文:贵州方言与地戏--戴上为神,脱下为人
地戏俗称“跳神”,因演出不用戏台和苗台,就在村野旷地进行,故名地戏,是独有的一种头戴木刻假面的汉族民间戏剧。
在中国西南部贵州省的许多地区广为流传,较为集中在安顺一带。其产生来源于明朝初年,朱元璋“调北征南”“屯田戍边”时由来自安徽、江西等省的屯军带来,距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
地戏的演出以村寨为演出单位,演员都是地道的农民。一般一个村寨一堂戏,演员二、三十人,由“神头”负责。演出时间为每年的新春佳节和农历七月稻谷扬花时节。
成年与土地打交道的农民为了祈盼一年的辛劳获得丰收,为了来年风调雨顺村寨平安,农民戏班在寨中空地围场跳起了地戏。全村男女老少兴高采烈围场观看,娱神与娱人相得益彰。
演员头顶古傩,面罩青纱,背插小旗,手持刀、枪等兵器,在铿锵的锣鼓伴奏种相互唱、和、舞、打,场面热烈。演出程序一般由“开箱”、“请神”、“顶神”、“跳神”、“扫收场”、“封箱”等组成。
傩是一种古老的文化,发源于以鬼神信仰和驱邪祈福为核心的巫文化,以傩祭、傩舞、傩戏、傩歌、傩面具等为其重要载体。
地戏演员所佩戴的古傩(当地俗称“脸子”)为老将、少将、文将、武将、女将。男将豹眼圆睁, 女将凤眼微闭。在眉毛造型上, 讲究‘少将一枝箭, 女将一棵线, 武将如烈焰’。嘴部有天包地、地包天之别。天包地即上牙咬下唇, 地包天即下牙咬上唇;后者更显剿悍、凶狠。古傩头盔类型有平盔、尖盔等,盔头部分则饰以龙、凤、白虎、蝙蝠、鲤鱼、莲花、星宿等”。
傩的制作过程
傩的最终成品
地戏的剧本,俗称“跳神书”、“地戏谱”、“地戏书”。一堂地戏,一旦选定剧本后,雕制脸子,一演数十年,甚至上百年。
地戏演的都是战争中英雄故事,只演英雄风光的时候,不演他们倒霉的时候。这里有两个原因,其一是英雄崇拜,其二是新年伊始图吉利。
经典故事有以下:
商周时代:
《封神》、《大破铁阳》;
秦汉时代:
《楚汉相争》、《三国》;
隋唐时代:
《大反山东》、《四马投唐》、《罗通扫北》、《薛仁贵征东》、《薛丁山征西》;
宋代:
《初下河东》、《二下南唐》、《三下南唐》、《四下南唐》、《精忠岳传》;
明代:
《大明英烈传》、《沈应龙征西》;
2006年5月20日,贵州安顺地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时代的发展,安顺地戏在从区域走出了国门,曾到法国、西班牙、韩国、日本、新加坡演出。还多次到香港、台湾、北京、上海等地演出,所到之处其独特性和唯一性广受海内外人士关注,被誉为“中国戏剧活化石”、“中国戏剧历史博物馆”。
文字编辑 | 魏倩文
图片来源 | 网络
图文审读 | 怡然
责任总编 | 老甘
往期热文:
说说咱的家乡话(音频) | 林诺舟:话说晋江——福建晋江闽南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