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与歌谣(音频)| 容慧华:二十四节气歌(阳江话) 上
二十四
节气歌
容慧华
正月年新月又新,人人恭贺乱纷纷;
正月年新新个月,做工人仔赚金银。[ɐn]
二月惊蛰春分来,功夫逐渐拨无开;
有本耕田心事落,无本耕田心想呆。[ɔi]
三月清明谷雨时,山头草木尽开枝;
深水游鱼真得意,送仔入科教读书。[i]
四月立夏小满天,又爱下秧共插田;
手又驮泥脚带湴,十指连尖去插田。[in]
五月芒种望禾黄,个个担帮铲地堂;
铲好地堂早早碌,不久日头委落岗。[ɔŋ]
六月小暑大暑天,额头流汗浸身边;
口醫 下牙时转下膊,一春无得一春完。[in]
七月立秋处暑来,助好薯地趁天开;
助好薯地拨好坜,水仔溦溦正着栽。[ɔi]
八月白露系秋分,燕雀归巢雁到临;
雀鸟至知寒冷热,何况人生识五伦。[ɐn]
九月重阳霜降霜,满垌禾苗满垌黄;
逐渐禾黄逐渐割,谷米归家仓满仓。[ɔŋ]
十月小雪大雪天,割都禾趁早犁田;
犁转田时执觉睡,堆埋禾草过明年。[in]
十一月来之系冬,山头草木尽该㶶;
牛仔出栏腰䆔䆔,日日好天透北风。[oŋ]
十二月小寒大寒,日夜好天雪共霜;
衣裳被薄难当抵,总之系铁也难当。[ɔŋ]
一、逐句解读
“正月年新月又新,人人恭贺乱纷纷;正月年新新个月,做工人仔赚金银。”
【正月初,新年伊始,又是新的一月的开始,新春佳节,家家户户放鞭炮,人们相互拜年祝贺,到处鞭炮声声,人头涌涌,热闹非凡。新年一家团聚,欢乐无穷,但团聚的时间是非常短暂的,新年年景未过,几天过去,早则初三四,晚则十五元宵后,农村里的青壮年劳动力就要考虑继续外出做工,赚钱来养家糊口。此处描绘了农村过新年的喜庆景象和外出务工的工人们离家的目的及不舍之情。】
“二月惊蛰春分来,功夫逐渐拨无开;有本耕田心事落,无本耕田心想呆。”
【二月份惊蛰与春分到来,耙田、插秧、种花生等农活儿开始越来越多了,做都做不完;有本钱的人耕田、做农活心情很好,牛、谷种、肥料等样样事物都准备齐全,无需烦心。没有本钱的人想要种好田却这也缺,那也缺,整天愁眉难展。此处描绘了一年农事开始阶段,人们要面对的忙碌生活,并比较了不同经济条件家庭的情况。】
“三月清明谷雨时,山头草木尽开枝;深水游鱼真得意,送仔入科教读书。”
【三月份是清明和谷雨时节,天气和暖,山上的花草树木都拔芽长枝,生机勃勃。三月份也开始下雨了,池塘河沟里的水也满了,鱼儿游得自由畅快,有趣极了。三月份也是开学季,有适龄儿童的家长都会选择把孩子送到学堂去接受正规的教育和培训,让其像鱼儿一样,在学海中遨游成长。此处描绘了春意盎然的村野景象,以及人们尊师重教的教育理念。】
三月清明谷雨时
“四月立夏小满天,又爱下秧共插田;手又驮泥脚带湴,十指连尖去插田。”
【四月份是立夏和小满,在这个时节里,种田人既要下秧,又要插田。这个时候,人们的手脚通常都是泥浆,脏兮兮的。之所以会之样,是因为插田时需要一只手十个指尖并拢,从另一只手里拿取秧苗迅速地按插进泥地里,既要讲究速度,又要讲求效率。此处描绘了种田的具体情景。】
“五月芒种望禾黄,个个担䦁铲地堂;铲好地堂早早碌,不久日头委落岗。”
【五月芒种季节,禾苗茁壮成长,长势都很好,种田人都盼望着稻谷成熟,有个好收成,大家都拿起锄头去地堂铲土平地。早点把坑坑洼洼的地堂铲平整,就可以早些用石碌把地碾压结实(过去没有水泥地,都是泥地,必须经过这些工序,才能有平整的晒谷场来晒干谷物),光阴易逝,如果不抓紧时间做,太阳很快就会下山,一天的时间很快就会过去。此处描绘了人们对丰收的美好愿景。】
“六月小暑大暑天,额头流汗浸身边;口醫 下牙时转下膊,一春无得一春完。”
【六月是小暑和大暑天,太阳火辣辣地当空照着,人们还要干活,热得满头是汗,从衣领到衣脚,全身湿透。过去人们都是人工劳作,需要用肩膀来挑东西。重担在肩,很多时候,肩上的肉都磨破了,忍着疼痛、龇牙裂齿地把担子换到另一边的肩膀,两边肩膀轮换着挑,个中辛苦难以言说,只想早点把活干完,但每一造田的重活都是没完没了的。此处描绘了农村人的辛劳无奈。】
“七月立秋处暑来,助好薯地趁天开;助好薯地拨好坜,水仔溦溦正着栽。”
【七月份立秋和处暑到来,正是栽种红薯的好时节,要趁着不下雨的好时光把地翻整好。除了翻好薯地外,还要整理出一行行的泥坑沟,一切准备就绪,等到天下起蒙蒙细雨的时候,就是种薯的最佳时机了。此处以种红薯为例描述了人们巧妙利用时令气候来种庄稼的耕作情景。】
“八月白露系秋分,燕雀归巢雁到临;雀鸟至知寒冷热,何况人生识五伦。”
【八月白露和秋分时节,秋天到了,燕子都成群结队地由北方飞回来,找到去年的巢栖息下来,大雁也成群结队、浩浩荡荡飞过来了。鸟雀都知道根据天气冷热来采取相应的行动,而懂得忠、孝、悌、忍、善等人伦准则的人们,更应该知道世态炎凉,懂得感恩生活,珍惜生活。此处通过秋天候鸟南归的自然现象来折射做人的道理。】
“九月重阳霜降霜,满垌禾苗满垌黄;逐渐禾黄逐渐割,谷米归家仓满仓。”
【九月份是重阳节和霜降节气,开始下霜,天气转凉,一块块的稻田,禾苗吐穗,谷子开始变黄,放眼望去,一片一片,黄澄澄的,满眼的丰收景象。稻谷是一片接一片依次成熟的,人们根据其成熟的顺序来先后收割,把谷子拿到地堂里晒干,然后挑回家里堆放。一年以来,风调雨顺,家家户户粮食大丰收,家里的粮仓都堆得满满的,辛劳了一年的人们笑逐颜开。此处描绘了庄稼丰收的盛景。】
“十月小雪大雪天,割都禾趁早犁田;犁转田时执觉睡,堆埋禾草过明年。”
【十月份是小雪大雪节气,稻谷收割后还不能就此停歇,要及早把稻田里的地都翻一遍,田泥翻转经日晒可杀菌,禾根在底下可沤肥,翻过的泥土疏松、肥沃,明年栽种庄稼才有好收成。翻整好田泥后就可以舒舒服服睡大觉了,把晒干了的禾草堆放好,就可以有足够的可供烧火做饭用的柴草,直到明年都不用发愁了。此处描述了丰收过后人们继续为下一年的耕作和生活作准备的情景。】
“十一月来之系冬,山头草木尽该㶶;牛仔出栏腰䆔䆔,日日好天透北风。”
【十一月份就是冬天了,山上的草木枝叶都干枯了,像被火烧过一样,了无生意。此时天天都是好天气,太阳不猛,不会下雨,只呼呼地吹着北风,冷极了。小牛从牛棚里被牵出来,冷得腰都拱了起来,直打哆嗦。此处描绘了冬天的村野景象,与前面的春天景象形成了鲜明对比。】
“十二月小寒大寒,日夜好天雪共霜;衣裳被薄难当抵,总之系铁也难当。”
【十二月是小寒大寒节气,此时白天黑夜都是雪夹霜的天气,温度很低;白天穿的衣服和晚上盖的被子都太薄了,难以抵挡冷风寒意,总而言之,这样寒冷的天气,即使是钢铁也难以忍受。此处描绘了过去寒冬天气中贫寒无奈的农村人家生活——温饱尚可解决,贫寒难以抵御。】
二、全文赏析
阳江民歌历史悠久,蕴藏丰富。它讲求声律,朗朗上口,种类繁多,风格各异,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强烈的时代气息,深受广大阳江人民的喜爱。
《二十四节气歌》由来自阳东雅韶的70岁的杨秀玲女士提供并演唱出来,是其年轻时通过长辈口耳相传习得。该民歌未见于中共阳江市江城区委宣传部编的《阳江传统民歌选注》 ,在阳西县文联、阳江市作家协会合编的《阳江山歌选》里有首《节气歌》 ,与之结构相同,但在具体词句上稍有出入,应为阳东、阳西不同地区传唱版本的差异。
过去阳江人绝大部分是以耕田为生,尤其是种水稻,干各种农活是农村人的主要生活,二十四节气与农事活动密切相关,人们都懂得。《二十四节气歌》描述了各个时令的气候特征、自然景象及人们的农耕生活,有着浓厚、独特的地方色彩和意味,是阳江地区劳动人民长期劳作经验的积累和智慧的结晶。
该民歌是七言长歌,形式上四句为一小节,隔句押韵,每节换韵;句律不像律诗那样严整,但就总体而言,还是遵循平仄协调的基本规律,节奏明快,凸显了韵律感,具有一定的音乐性;歌词口语化,没有华丽的辞藻,语言朴实自然,采用“碌”、“口醫 牙”、“驮泥带湴”、“腰䆔䆔”等方言词,体现了阳江方言的特色。
该民歌贴近农村生活,内容丰富多彩,体现人们的做法和感受。词句里有农村里常见的草木鱼鸟、稻谷红薯、地堂石碌等具体事物,描写了生机勃勃的春天、酷热无比的夏天和谷稻成熟、遍野金黄的秋天,以及草木凋零、寒风蚀骨的冬天等四季景象,刻画了互相拜年互道祝福的新年习俗,反映了青壮年外出打工,妇女为主的劳动力在家根据天时气候耕田种地、辛苦劳作的地方民情,刻画了人们重视后代教育,熟知人伦道德,懂得感恩生活的淳朴民风。我们仿佛看到了在田地里劳作的男女老少,看到了他们下秧插田、平整地堂、割禾晒谷等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体会到他们无本耕田的伤感无助、农活不断的忙碌、渴盼收成的兴奋、庄稼丰收的喜悦、忙完农活的闲适、酷寒难挡的无奈等思想情感。“手又驮泥脚带湴”、“额头流汗浸身边”、“口醫 下牙时转下膊,一春无得一春完”、“衣裳被薄难当抵,总之系铁也难当”等词句令人潸然泪下。他们生活艰苦,但勤奋努力,积极乐观。听着这样的民歌,处在物质条件、精神生活如此丰富的当今社会,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呢?
该民歌对人们尤其是儿童具有明显的教育作用,它不但丰富孩子们的知识,启发他们的智慧,还加深了他们对自然现象的认识,使之间接获得了劳动经验。
阳江民歌在反映人们生活的同时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应该作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引起大家的重视,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让更多的人感受这独具特色的阳江方言文化的魅力。
录 音:杨秀玲女士
撰 文:阳江职业技术学院容慧华
方言点:阳江市阳东区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往期精彩:
图文编辑:阿嘎
图文审读:永兵
责任总编:老甘
投稿邮箱:jnufyzx@163.com
长按二维码关注
苹果用户赞赏专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