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探论 | 甘于恩、张钟晶、廖小曼:论语言资源与新媒体融合

甘于恩 语言资源快讯 2020-01-18


 

论语言资源与新媒体融合*

 

甘于恩1  张钟晶、廖小曼12

1.暨南大学语言资源保护暨协同研创中心、汉语方言研究中心,2. 暨南大学文学院,广州510632

 

         摘要:语言资源保护传播平台可以有很多,比如课堂教学(必修课、选修课)、传统媒体(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还可以包括新媒体,比如网站、户外广告、分众媒体、自媒体,其中手机客户端由于简便易行,是一个很好的发布平台。本文以“语言资源快讯”为例,讨论公众号的作用与运作。

         关键词:语言资源保护  新媒体  公众号  作用  运作

 

         语言是一种资源,无论是现代汉语标准语(普通话),还是现代汉语变体(方言),都各有其自身的价值。这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了。甘于恩(2016A)指出“语言资源保护,是涉及全社会的大事,不能光靠语言学者来支撑。”语言资源保护,可以是纯学术性的,也可以是应用性的,关键在于保护的目的是什么。但语言资源的本义,已经确定了它必须是活化的,因此,围绕着如何活化语言资源,就有许多重要工作需要开展,例如语言资源的采集和标注,语言资源采集的标准制定,语言资源的传播与应用,语言的代际传承与语言教学,语言资源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等等。

         语言资源保护传播平台可以有很多,比如课堂教学(必修课、选修课)、传统媒体(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还可以包括新媒体,比如网站、户外广告、分众媒体、自媒体,其中手机客户端由于简便易行,即是一个很好的发布平台。以下以“语言资源快讯”为例,讨论语言资源如何融入新媒体,探析公众号的作用与运作。

         暨南大学汉语方言研究中心作为广东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于20085月正式开始运作。20166月,暨南大学语言资源保护暨协同研创中心(简称“语言资源中心”)成立。语言资源中心成立后,着力塑造作为负责任的公众机构,注册公众号“语言资源快讯”,提升公众对语言资源的认知,线下也策划活动(如举办公益粤语培训班等),取得较好效果。

         “语言资源快讯”与其他公众号意义,其基本作用是相似的。那就是:传播信息,宣导理念,整合资源,开展远程教学。但作为提倡语言资源保护的公众号,其作用亦有特殊的一面。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点:

         (一)启蒙特性。公众号面对的是广大受众,他们对语言的认知有限,传统上将语言定位为交际工具,公众对语言的文化特性和资源特性认识不够,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要对多数人进行语言知识的启蒙宣传,引导他们提升语言资源保护、传承的自觉性。

         (二)持续特性。“语言资源快讯”是一个崭新的公众号(2016101日正式开通),社会对它的接受度还比较低,如果没有较大的推广力度,就不可能在众多的公众号中突围而出,欲取得好的传播效果就很难。

         (三)专业特性。语言资源保护工作中的核心学科(或支撑学科)是语言学,旁及民俗学、历史学、地理学等相关学科。所以,专业性也很强,毕竟读者中有许多是以语言学为专业的,需要向他们提供这方面的准确信息。专业性体现在某些特设的栏目,比如“小知识”(涨知识)、“学术探论”、“学术动态”、“学术前沿”,使专业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收获有用信息,为深入研究提供了引导。

         “语言资源快讯”运作历时一年多,既有成绩,也有不足和失误。如何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前进,凝练创意,是“语言资源快讯”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下面先谈运作的情况。

         (一)立足广东,突出特色

         “语言资源快讯”主要反映南方语言资源的保护、传承、研究及教学等状况,以广东复杂的语言资源为重心,所以“立足广东,突出特色”是公众号运作的中心思路(当然也不排斥全国其他语言资源),只有以岭南特色取胜,才有可能在众多的公众号中脱颖而出。我们的优势在于中心有广东、福建、广西、江西28个协作高校(实训基地)的支持,反映岭南语言资源的作品和推文源源不断(如年例、湛江东海岛的人龙舞、广府美食、梅州的上灯习俗、客家山歌等),确保“语言资源快讯”浓郁的地方特色。

         (二)形式生动,强调趣味

         网络每天有海量的信息,公众号亦无数。因此,如果用传统的方法来推送信息,“语言资源快讯”势必被淹没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之中。形式生动,强调趣味是运营公众号必不可少的手法。在现代社会中,每个人都是一个快捷的传播端,但如果形式呆板,传播效果势必大打折扣。

         我们强调音视频为主,以有趣的内容,生动的形式来吸引受众,在自然的状态下带入语言资源的保护信息。尤其从新年开始,每天推送视频或音频,例如2017126日我们推送台湾闽南话、客家话的贺年视频(苗栗白沙屯、新竹竹东乡、新竹湖口乡客家话),配上另一位台湾学者的地理语言学论文,相得益彰。在元宵节之际,则适时推出图文并茂的文章介绍粤西民俗“年例”,阅读人数达到创纪录的一千五百多,这对于当时创办才4个多月的公众号而言,是难得的。

     

                      

图1:粤西民俗“年例”推文         图2:“语言资源快讯”近期主界面

 

         (三)原创+转发,创意优先

         坚持原创,也是“语言资源快讯”强调的一点。从创刊词,到各类推文;从贺年视频、《南方语言学》各辑论文,到近期倡导的方言文化音频,无不体现出浓厚的原创色彩。

         当然,原创并不等于创意,通知、更正等信息可以都是原创,但与创意无法划等号。创意需要奇特思维,让受众可以在短时间留下深刻印象。我们在鸡年贺年视频就提倡创意,如说唱结合、多语贺年、现场拍摄、背景配乐,较好地塑造了多元的贺年形象。

         由于创意需要人力、物力和时间,为了保持一定的公众印象度,所以公众号也不排斥转发,不过转发是建立在不侵权的前提下,倘若涉及侵权,则宁肯舍弃。

         (四)整体构思,局部改善

         语言资源平台,必须考虑大众和专业学者的需求,但如何协调不同的阅读习惯和口味,需要有一整体的构思。

         “语言资源快讯”有三个基本板块:音视频板块,推文板块(如小知识等),论文板块,各自有不同的分工:音视频板块利用形象直观的语言素材、作品,来传播语言资源的保护理念,属于普及性质;推文板块介绍与语言资源内容相关的知识、信息,亦较为大众化;论文板块推送专业研究成果,面向对学术感兴趣的人群。三者虽有分工,但界线并不绝对。

         随着时间的推移,公众号亦注意研究其他公众号的做法和经验,进行局部的调整,并听取网友的建议,增设了“留言”、“赞赏”、“回复”等功能,互动性更强了。

         (五)持续推送,效果叠加

         典型的案例是语言资源中心策划的鸡年贺年视频。每逢新春佳节,网上的贺年视频众多,如何能做出特色,留下影响,确实颇费思量。我们决定从语言入手,以“方言拜年”为创意,慢慢形成了一个“南北结合,兼顾境外,持续推送,效果叠加”的方案,在推送过程中配合音乐和推文,取得较好传播效果。

         公众号从118日开始推送贺年视频,到214日最后一次发布,在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总共推出66个贺节(新年+元宵节)视频。第一条是白云区谢汉清老人的客家话贺年视频,不过是以附录的形式推送的,在这之后便以独立的推送条目发布,如127日推送福建晋江话和广东翁源话,配合中部的河南洛阳话(同时推送闽南话歌曲《爱拼才会赢》),129日推送广东廉江客话、白话,配合北部的黑龙江宁安话,导语是“这个春节,从南到北,都在拜年”;130日推送马来西亚华人学者的视频(一个人使用5种方言、1种语言),导语是“万水千山总是情!来自马来西亚华人的新年祝福”,同时推送粤语歌曲《万水千山总是情》,营造了浓厚的思乡氛围;25日推出台湾3种方言的贺年视频,同时推送《浪子的心情》;28日起开始推送贺元宵节视频,配合推文《梅州地区的上灯习俗》、《年例是啥?》、《广西北流年例》等。此外还推送了蒙古语(128日)、瑶语(22日)的贺年视频。这样一种立体的贺年攻势,令网友直观地感受到各地方言母语的魅力。

         公众号经历一年来的运作,不断成长,收获良多。我们认为,一个有责任的、有学术背景的公众号,不能埋头推送,仅仅关注阅读量,它还必须善于总结,善于从经验教训中升华自己,牢牢把握发展方向。以下几点尤其值得注意:

         (一)注重导向:“语言资源快讯”要体现严谨的学术机构的社会责任感,提倡优雅、通俗、平等的语言风格,推崇正面的教化导向,因此必须注意避免采用过于庸俗、恶俗、低级趣味的作品。例如网上【这里讲福州话】有个题为“在福州遇到这么能劝酒的人,不醉都难啊”的视频,若单纯从语言角度来看,人物发音地道,用词生动谐趣,很有福州味,不过视频的取向为不择手段地劝酒,负面性较大,因而在选材讨论会上最终被否决。

         反之,有些作品即使浏览量不大,但社会效果很好,亦值得推送。例如212日推送的广东雷州方言微电影《外婆》,反映转型期的农村现实,时长达24分钟,这对于公众号作品而言,是略微超限了,但仍有200多的阅读量。不少读者留言称赞影片,网友Crazy说“真的很棒,希望能将更多的雷州文化融入其中。”另一位网友说:“很感人,忍不住落泪……”,还有一位说:“我看了也是泪眼婆娑”。可见,方言文化的传播,需要多一些这种“润物细无声”的优秀作品。

         (二)讲求表达效果

         现在语保有种倾向,就是打“悲情牌”,在某种场合也许可以起到一定效果,但这种手法如果滥用,会起到负面效果。例如有个公众号在推送贺年视频时,有这么一段导语:

        你的家乡话或将衰亡,这些人正帮你留住它(附多地方言的新春祝福视频,看看有你家乡吗)


图3:某公众号推文截图

 

新春佳节使用“或将衰亡”的字眼,与整个吉祥喜庆的大语境不符,而且采取居高临下的表达方式,这是修辞策略的失误。在今后的推送中,应该引以为戒。

         (三)夯实学术

         语言资源类的公众号,要长期运作,必须依靠厚实的学术底蕴,力避流俗。我们有两本学术杂志:《南方语言学》(半年刊)、《语言资源通讯》(季刊),能保证每天推送一篇原创的学术论文(文章)而不中断,使得这种活泼+严肃的风格得以形成。重要的是,由于有学术性的支撑,也确保推文少出差错。

         有些热门推文,内容生动,但可能观点有问题,为避免误导网友,我们还是“忍痛割爱”。例如有一篇关于用粤语朗诵古典诗词的报道,里面提到“如果诗圣杜甫复活,佢讲紧嘅可能就系一口纯正岭南‘白话’。”(阿爆2017)这种似是而非的说法,由于缺乏学理性,故不能转发。

         如何在普及和提高之间找到合适的平衡点,也需要慎重考虑。不可否认,公众号在学术亮点的提炼上还有文章可做,缺乏亮点便吸引不了学人的注意,学界不注意,公众号就不能说是成功。今后可考虑策划专题来推送视频或文字,如“音变”在各个方言中的表现,亲属称谓在不同方言里有何差异,人称代词的不同(包括复数的说法),体貌标记的不同(如完成体的表现),处置句与处置标记,还有被动句和被动标记等等,都是很好的素材,需要花时间用可感的形式表达和提炼出来。

         (四)实事求是

         每天推送公众号,细节繁多,难免出错。关键在于对于公众,不能用掩盖的方式来处理问题,那会使读者远离,最好的办法就是及时更正。

         119日我们推送了泉州话的视频,但作者名字弄错一个字,我们更正后在123日重新推送,作者对此比较满意。126日推送三个台湾视频,其中一位作者名字有误,我们及时在127日刊出了更正启事。

         “年例是啥?”一文发出之后,有读者反映不仅粤西地区有这一习俗,广西亦可见,我们便在第二天补发了“广西北流年例”一文,以示修正。总之,秉承实事求是的态度,虚心接受读者意见,才能提升公众号的内在素质,将公众号平台打造成诚信、负责、受欢迎的传播阵地。

(五)强强联合

一个良性的互动进程对于公众号的发展至关重要:网友被公众号的内容所吸引,同时对公众号的运作、内容、板块设计等提出批评,公众号在此基础上闻过即改,提升质量,促使网友更深地参与公众号的运作,也帮助公众号有更广泛的传播。这样一来,吸引了很多优秀的新媒体平台与我们合作。目前,公众号与“触电新闻”、“广东教育出版社”、“羊城网”等多家媒体平台都有密切的合作与交流,很多原创推文在其它新媒体平台上转发,达到了更广、更深的传播效果,这种共创双赢的局面大大地提升了“语言资源快讯”的影响力。在这里,我们也希望与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新媒体加强合作与联系,促进融合与进步。

         (六)推陈出新

公众号自创办以来,始终坚持打造自己的品牌,在半年的前行路上,成长是有目共睹的。继特色系列鸡年贺年视频推送后,公众号也慢慢地找到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连续发出了“方言与美食”、“方言与民俗”、“方言与民谣”等栏目的征集通知,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投稿,反响良好。必须注意适时推出新栏目,在内容和形式上做出新意,这对整个公众号的运作团队都是一个巨大而持续的考验。

 

         笔者(甘于恩2016B)曾指出:“广东在社会语言文字的研究方面,落在许多省市之后,因此,许多问题亦无现成的经验,急需大家集思广益,解放思想,大胆尝试。”语言资源公众号的经营,其实也带出了许多研究课题或现实问题,比方许多热点问题涉及敏感的语言政策,要不要探讨,如何在公众号上予以引导?公众号只是热热闹闹展示一些趣味性的现象呢,还是寻迹进行理论研究?公众号的现实定位与语言资源中心的任务、责任如何有效地协调?如何拓展原创性的推送?这些将来可能需要以专题的形式来集中研究。在技术层面,我们也需要考虑很多问题。总之,新技术和创新是公众号运作永恒的主题,语言学界应该善于运用这一新兴的媒体,加强与社会的互动,提升本学科的研究及应用水平。

 

参考文献

甘于恩2016A:语言资源保护的社会化之路。第49届汉藏语言暨语言学国际会议论文,2016年11月,暨南大学。

甘于恩2016B:广东语言资源、语言生活与语言资源的保护。第二十一届国际粤方言研讨会论文,2016年12月12-13日,澳门理工学院。

阿爆2017:佢喺《中国诗词大会》用粤语朗诵,全场拍烂手掌!2017-2-14羊城网。

甘于恩、陈李茂2017:广东语言资源保护:策略与措施。学术研究,152-157,第3期。

(原载《第十届海峡两岸现代汉语问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香港商务印书馆,即出)



*本文原题为语言资源如何与新媒体融合》,在第十届海峡两岸现代汉语问题学术研讨会(2017年4月9-11日,澳门大学)上宣读,承蒙与会专家赐教,获益良多。尚存问题,由作者负责。

 




编辑:陈颖珊

审读:陈子沂

责任总编:老甘


往期回顾:

新闻语言研究 | 甘于恩:语言风格的平民化——《羊城晚报》俗语词的运用

学术探论| 詹坚固:广东客家人分布状况及其对客家文化发展的影响

群贤毕至,精彩纷呈——第十届海峡两岸现代汉语问题学术研讨会侧记


 

使用苹果手机的各位朋友们 

若有意给小编加鸡腿 

可以动动你们的小手 

扫描下方的二维码进行打赏哦!  

十分感谢一路上有你们的支持 

我们会继续努力献上更多有趣的内容!


安卓用户可以点击下方“打赏” 

给小编加鸡腿~ 

十分感谢!!!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