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粤倾粤掂实践队:着力民心相通,塑造中国形象 | 采访专家,深入学习【转发】

幼稚园 语言资源快讯 2020-01-18

“粤倾粤掂”实践队

第五天全记录



2018年8月3号早上9点,实践第五天,“粤倾粤掂”小组来到暨南大学汉语方言研究中心,拜访甘于恩教授




于恩是暨南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华南师范大学岭南文化中心兼职研究员、全国汉语方言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他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汉语方言学、词汇学、地理语言学、应用语言学。著有《汉语南方方言探论》、《广府方言》等多部著作。



坐电梯到第二文科楼904教室,一出电梯便能看见汉语方言研究中心。敲门得到回应后,我们在推开门的瞬间却颇为惊讶:一排排桌椅,还有墙上的黑板,这分明就是一间教室,教室后部的隔间才是甘教授的书房。这是因为语言学的研究跟教学关系很紧密,所以甘教授在教室后面隔出书房,平时在书房看学术论文和资料,上课就能节约不少时间。书房里堆满了各种各样的书籍、杂志、报刊资料,无一例外都是跟方言研究、粤语研究有关的,这使我们颇为震惊与佩服。


接着我们来到一处僻静之处,准备好了专业的摄像器材,对甘教授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采访。

我们的组长首先介绍了我们前期的工作,例如在广州大学城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接着直接点出当今粤语的没落,询问甘教授的看法。接着来自江苏的同学以他的视角询问道:“广东与江苏的情况大相径庭,江苏的苏南苏中苏北差异巨大,人们分别讲着吴侬软语、江淮官话和中原官话,各地也分别有着吴文化、中原文化与齐鲁文化)。巨大的文化差异下当地人不会说当地方言,就比如我自己只能听懂,勉强能说吴语。那么粤语在广东既已如此广布,传承与保护是否显得过多,反而成了外地人想进入广东、融入粤语文化的一条不得不走的路。”



教授对我们的疑问一一解答,他解答时和蔼可亲、温文尔雅,我们很快融入了这样轻松的气氛。接着组长又就粤语的保护、未来传承形式、粤语正音字的相关问题询问教授。由于时间原因我们无法就我们所有准备的问题一一询问,但这些已经足够我们慢慢消化,慢慢感悟了。我们小组在后续会将整个采访的视频剪辑好以供大家学习。



下午三点,我们应甘教授之约,来到暨南大学汉语方言研究中心,参加他组织准备的第二期口语表达与方言文化暨第六期地理语言学培训班。出乎我们惊讶的是,这期培训班不仅有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有参加工作的,有大学生也有小学生,还有电视台的工作人员前来学习。


这次主讲的是伍巍教授,主题是口语表达刍议。教授首先抛出一个问题:“‘听’、‘说’这样无师自通的技能还要学吗?”接着引用了莫言的例子:“莫言在获得诺贝尔奖的新闻发布会上,被中国记者问道:‘你幸福吗?’莫言是这样回答的:“你是中央电视台的吗?我起码今天很幸福,因为有这么多读者来听我讲话。我看到这么多年轻的脸上神秘的笑容。因此我幸福。”教授一下子就把我们带入主题,点明“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的重要性。接着通过邀请两位学员上台描述所看到的“台海风云”,点明“说者”要顾及“听者”的重要性。接着教授又就重音、言语心理、言语逻辑等方面讲述,用生活中最常见的而又最容易被我们忽略的一些小细节,来慢慢揭开关于口语表达的真实面纱,给我们听众一个最真实最生动的感受。


我们的生命行李太琐碎,太繁重了。我们很少能将自己从繁忙的生活中抽离出来,去真正投入一番热爱的事业。而今天一整天给我的感受大致便是如此了。心思单纯地做一件事,将语言文化的传承与保护种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间,为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便也充实了。





文编 | 唐百川

美编 | 陈彦汝

图片 | 冯衍 等





(本文引自“幼稚园”公众号) 




长按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即可订阅新奇有趣的语言资讯


投稿邮箱:jnufyzx@163.com

保护母语方言 你我共同努力


图文编辑:泳思

图文审读:淑妍

责任编辑:老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