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与文化|广府有文化,就在你身边【转发】
The following article comes from 广东教育出版社 Author 广府仔
随着“小粤剧家”的结课,为期六天的“广府文化小使者”活动课圆满落下帷幕。由广东教育出版社和广州购书中心联手奉上的这顿文化大餐终于完整地呈现在了大家面前。
菜式一 :广绣
同学们来到广州绣品工艺厂,先欣赏了绣品,然后进入作坊,观摩绣品制作过程,并聆听了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梁桂开老师的耐心讲解。原来,广绣的一股线有16丝,且纯手工编织;绣品的制作是先深色再白色,每针用多少线也有讲究。绣品一般是先由名画家作画,然后数码影印出来,绣工再按图片一针一线地绣出来。
菜式二 :广府民俗
在广东省广州市正高级教师林健老师生动的讲授中,孩子们熟悉了具有广府文化特色的新年年俗活动:年廿三:谢灶、年廿四:开炸、年廿五:蒸糕、年廿六:扫屋、年廿八:洗邋遢、年廿九:贴春联、年三十:吃团年饭、行花街、卖懒;端午节的来源和吃粽子的习俗。到了孩子们热切期盼的手工活动时间,不只孩子们,家长们都非常感兴趣,一起参与其中,帮助学生亲手制作纸灯笼和油角,感受了节日的欢乐气氛。课堂活泼生动,讲授和体验结合,孩子们都喜欢得不得了。
菜式三 :广府建筑
我们把“广府建筑”的课程选在了陈家祠。
陈氏书院,俗称陈家祠,筹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二十年(1894)落成。它被誉为“岭南建筑艺术明珠”,集中了广东民间建筑装饰艺术之大成,巧妙运用木雕、砖雕、石雕、灰塑、陶塑、铜铁铸和彩绘等“七艺”,是一座民间装饰艺术的璀璨殿堂。
同学们在讲解老师的带领下,了解了陈家祠的历史,近距离欣赏了“七艺”,大家无不被其高超而精美的技艺所折服。据说,陈家祠中各种建筑雕塑饰件多达284件,其中的故事很多,想要学习透彻,还得多去几次才成啊。
菜式四 :粤语童谣
童谣是一部“留声机”,留住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快乐。广府童谣浅白易懂,节奏感强,能诵能玩,“落雨大 水浸街”“月光光,照地堂”“氹氹转 菊花园”“咕噜咕噜”的童谣声中,广府文化的精髓便植入心田。
本次的粤语童谣课,是由暨南大学语言资源保护中心的培训讲师谭惠敏老师担任主讲。课上,谭老师结合生动有趣的例子、视频,向同学们介绍了相关的粤语文化,例如生动有趣的“水文化”词汇;还与同学们边学童谣,边玩游戏,寓教于乐。孩子们现场边学边玩,开心互动、气氛热烈,亲身体验了粤语童谣的乐趣和魅力。
菜式五: 粤语讲古
讲古人抚尺一拍,书场安静,一张案、一块帕、一团扇、一把抚尺,讲古人或怒目圆睁、或插科打诨、或持“扇”横挑、或沉着温婉,用说、用“南音”“白榄”等技巧,台下观众听得如痴如醉。这是经典的讲古场景。
“广府文化小使者”活动的“小讲古家”课程由曾获“金扇奖”市民讲古大赛冠军的羊城新一代“古王”彭嘉志老师给同学们授课。在同学们期盼的眼神里,彭老师拉开架势,声情并茂地给同学们讲了粤语“讲古”的知识,包括什么是“讲古”、“讲古”与“说书”的关系、粤语“讲古”的起源等,介绍了“说书”的祖师爷柳敬亭、羊城“讲古”大师、“讲古”的两大分类和两种形式。
菜式六 :通草画
通草画课程由通草画传承教育导师蔡汉龙讲解,年轻而又幽默风趣的蔡老师从看、听、动手等多角度让小使者们感受、了解通草画,教授他们学习通草画的创作方法和技巧。蔡老师精彩的讲课深深吸引了他们,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同学们认真地在通草纸上作画,创作的通草画作品都充满了童真。
菜式七 :粤剧
“小粤剧家”活动课的授课老师是:马颖怡,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会员,广州市音乐家协会会员,2015、2016、2017年度获得广州市音乐家协会颁发的羊城优秀音乐家称号。梁永健,广东粤剧院著名演员,长期为广州市越秀区大南路小学粤剧兴趣班上粤剧课,还为星海音乐学院学生提供粤剧基础知识及表演辅导。
在“小粤剧家”课上,同学们先在老师的带领下感受了粤剧的唱和念两项技艺,了解了粤剧面谱的知识,动手画了面谱。
之后,在梁永健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了天、地、日、月、夜、风、云、雷、雨、雪、您、我、来、去、转等做功,更拿起器械、穿上戏服,过了一把粤剧演员的瘾。
好一次广府发现之旅,好一顿丰盛的文化盛宴!本次课程可说是短小精悍,精彩纷呈。当然,广府文化绝不仅于此,更多的是融在日常的点点滴滴之中,我们真心希望,此次的课程在小朋友的心灵种下广府文化的种子,希望这种子能发芽并茁壮成长;也希望有更多的广府文化小使者加入到我们的行列中来。
【本文转自公众号“广东教育出版社”】
2.方言与景点(音频)|小郭:南风古灶(广东佛山话)
3.转载 | 广东话俗语由来,你知唔知放飞机、扑街、一蚊鸡呢d词的由来?
图文编辑:杨玉婷
图文审读:老 甘
责任总编:老 甘
投稿邮箱:jnufyzx@163.com
▼保护母语方言,你我共同努力▼【苹果用户赞赏专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