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论 | 骆嘉鹏:台灣客家话四縣及大埔腔字音對應規律及其應用
台灣客家語四縣及大埔腔字音
對應規律及其應用
駱嘉鵬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台中市西區民生路 140 號、04-22183916)
flybird601028@gmail.com
摘要
台灣客家語腔調複雜多樣,雖其使用人口相距懸殊,但在文化傳承和情感維繫方面,各種腔調都具有保存、研究和推廣的價值。由於四縣腔使用人口獨占多數,日常使用機率較高,有利於大眾的學習與理解;至於其他腔調的傳承,相對而言,即顯得比較困難。
依照客家委員會分類的臺灣客家語六大腔調,其音韻雖有明顯的區別,有些甚至可能造成溝通的困難;但因為彼此同源異流,只要經過適當的比較研究,仍然可以理出系統性的對應規律,這對不同腔調之間的溝通和交互學習而言,將可高度提升其效率。
本文以教育部《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①收錄的四縣及大埔腔詞目音讀為研究範圍,首先拆解四縣及大埔兩腔所有詞目音讀,分別歸納其聲韻調系統及其音韻搭配限制;其次進行完整的兩腔字音對應規律統計,並進一步說明此對應規律在彼此交互學習方面可資運用的規則。
關鍵字:四縣腔、大埔腔、字音對應規律、第二語言習得。
1 前言
本文以教育部《客語辭典》四縣及大埔腔詞目音讀為研究範圍,首先拆解四縣及大埔兩腔所有詞目音讀,分別歸納其聲韻調系統及其音韻搭配限制②;其次進行完整的兩腔字音對應規律統計,並進一步說明此對應規律在彼此交互學習方面可資運用的規則。
1.1 語料來源與數量
本研究語料依據《客語辭典》四縣及大埔腔的詞目音讀,各腔通用詞的主檔 15,456 筆之中,四縣腔共計 15,272 筆,大埔腔共計 14,556 筆;附檔則有大埔腔詞目 1,347 筆,分別與主檔之中 861 筆詞目對應。經過分析歸納之後,挑選兩腔共用字進行比較,做為本研究的基礎數據,其資料筆數統計如下表 1:
1.2 研究方法與步驟
本研究的語料處理程序如下:
1.2.1 挑選兩腔共用字
《客語辭典》詞目音讀資料分屬兩個資料檔,主檔收錄四縣和海陸腔詞目,並將其它各腔同形詞併入;副檔則收錄其它各腔與四縣、海陸腔異形詞,兩檔並以詞目號建立關聯。主檔如下表 2:
上表顯示四縣與大埔腔不說「阿妗」,相對詞義的大埔腔說法則收錄在副檔。例如下表 3:
主檔與副檔以詞目號建立關聯,根據上表可知海陸腔的「阿妗」,大埔腔說成「叔姆」或「阿叔姆」。本研究先依據詞目號將主檔和副檔中的四縣和大埔腔詞目音讀並列在一起,其次篩選兩腔共用漢字及其音讀,做為後續處理的基礎語料。
1.2.2 歸併同音紀錄
挑選出四縣和大埔兩腔共用漢字音讀之後,透過 Excel 樞紐分析功能,將各腔同字同音之紀錄歸併,可以得知兩腔字音類型及其使用次數如下表 4:
1.2.3 拆解音節並分析聲韻調屬性
完成字音歸併統計之後,接著進行音節剖析。除將聲母、韻母和聲調拆解到各別欄位之外,並對其聲韻屬性進行細部分析,結果如下表 5:
1.2.4 歸納雙語聲韻調系統
完成音節拆解作業之後,即可利用 Excel 樞紐分析表功能,歸納各腔聲韻調系統並製作音節系統表。四縣與大埔腔聲韻調系統參見次節說明,完整的音節表及各音節字數統計表,詳請參見本研究語料檔。
1.2.5 製作雙語對應關係統計表
根據上表 5 所示的四縣與大埔腔字音對應關係表,利用樞紐分析表功能,即可分別製作雙語之間各聲韻調類及各音韻屬性對應規律統計表。聲韻調類對應關係統計結果參見第 3 節說明,各聲韻調類屬性對應關係統計結果,詳請參見本研究語料檔。
1.2.6 分析主要對應與次要對應規律
完成雙語字音對應關係統計表之後,即可根據表中所呈現的數值,判斷其主要、次要以及例外對應關係;部分次要對應關係,可以進一步進行統計,探索其分化的條件。不論主要、次要抑或例外對應關係,皆可點按對應數據查看所有原始資料內容。
2 四縣與大埔腔的音韻系統比較
2.1 聲母
根據本研究語料歸納所得的台灣客語四縣和大埔腔聲母系統及其字音筆數如下表 6:
根據上表 6 可知,四縣與大埔腔聲母大多相同,其主要差別如下:
(1) 就發音部位而言,四縣腔有舌面音,而大埔腔沒有;大埔腔有舌尖面音,而四縣腔沒有。⑦
(2) 就發音方式而言,四縣腔零聲母,海陸腔多讀舌尖面濁擦音 /ʒ/。⑧
2.2 韻母
根據本研究語料歸納所得的台灣客語四縣和大埔腔韻母系統及其字音筆數如下表 7:
根據上表 7 可知,四縣與大埔腔韻母大多相同,其主要差別如下:
(3) 四縣腔 /ï/ 元音可與鼻音或塞音韻尾組合成韻,大埔腔則只能單讀成韻。⑨
2.3 聲調
四縣和大埔腔聲調系統及本研究字音筆數如下表 8:
四縣與大埔腔聲調的主要差別如下:
(4) 大埔腔有陰平有 33 和 35 兩種調值,後者字數較少,本文稱為超陰平,四縣腔則無超陰平調。四縣腔合調僅有「分佢」的合音「畀」,大埔腔合音之後併入陽平調。⑪
(5) 四縣腔變調僅出現在陰平調,其變調條件為其後接同調 (陰平) 或高平調 (去聲、陽入) 時。⑫
(6) 大埔腔變調規則如下:
(i) 陰平 (33) 後接陽平 (113)、上聲 (31)、陰入 (21) 調時,變為超陰平 (35)。
(ii) 陽平 (113) 後接陽平調時,前字變為陰平 (33)。
(iii) 去聲 (53) 後接上聲 (31)、去聲、陰入 (21)、陽入 (54) 調時,變為高平調 (55)。⑬
3 四縣與大埔腔的音韻對應
3.1 聲母
根據本研究所有語料全面統計,四縣和大埔腔聲母對應關係如下表 9:
3.2 韻母
四縣和大埔腔韻母亦如聲母,大多相同。以下依照韻母類型,分別說明其差異。
3.2.1 開尾韻部分
四縣開尾韻和大埔腔韻母對應關係如下表 10:
3.2.2 鼻尾韻部分
四縣鼻尾韻和大埔腔韻母對應關係如下表 11:
3.2.3 塞尾韻部分
四縣塞尾韻和大埔腔韻母對應關係如下表 12:
3.2.4 聲化韻部分
四縣聲化韻和大埔腔韻母對應關係如下表 13:
聲化韻字數相對稀少,例外對應僅有 3 筆:嗯 n1-m9、嗯 n2-m2、你 ŋ5-hn5,可以個別記憶。
3.3 聲調
四縣和大埔腔聲調對應關係如下表 14:
根據上表,可見四縣和大埔腔聲調大多相同,其差異主要如下:
(22)四縣陰平調相對的大埔腔大多亦讀陰平調,另有少數讀為超陰平,或陰平與超陰平兩讀。超陰平並無特殊音韻條件,但相對的四縣腔大多為「仔」尾詞的詞幹。例如:刀 to1-to9、包 pau1-pau9。
除上列特殊對應之外,四縣腔各調與大埔腔聲調相同者皆超過 85%;其餘異調對應者,並無特殊音韻條件,可以個別記憶。
4 結論
本文討論台灣客語四縣和大埔腔的字音對應規律及其應用。透過本文的比較分析,可見兩腔雖然明顯有別,但其聲韻調之間的對應規律,其實並不複雜。透過兩腔的字音對應規律,偶或參考華語音韻類別,探尋可資學習者利用的規則,對於雙語之間的交互學習,應可發揮實質的輔助效果。本文僅由四縣腔出發,探討各聲韻調對應的大埔腔音韻類別;相對的,從大埔腔出發,也可以整理出各種規則,以輔助學習。限於篇幅,在此不再贅述。
本期编辑丨何倩欣
本期审读丨陈紫璇
责任编辑丨甘于恩
保护母语方言,你我共同努力
投稿邮箱:jnufy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