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文化 | 彭咏梅:佛山城市发展演变及其文化特质
由于微信公众号平台推出新功能,“语言资源快讯”左边显示的名称并非原作者,而是公众号管理者,原作者将于大标题和文末显示,感谢各位读者的谅解!
由于微信公众号平台推出新功能,“语言资源快讯”左边显示的名称并非原作者,而是公众号管理者,原作者将于大标题和文末显示,感谢各位读者的谅解!
佛山城市发展演变及其文化特质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人文与教育学院 中文系
彭咏梅
历史沿革
•佛山古称忠义乡、季华乡,“肇迹于晋,得名于唐”,据考证,佛山的历史起源于现禅城区澜石街道区域,距今约4500-5500年。
•春秋战国时期,佛山属于百越地。
•秦、汉时期,现禅城、顺德、南海、三水属南海郡番禺县;高明属高要县。
•晋代,禅城称“季华乡”。
•590年(隋开皇十年),从番禺县分置南海县,因旧置南海郡得名。
•628年(唐贞观二年),季华乡称“佛山”,意为“佛家之山”,简称“禅”。
•五代十国时佛山、顺德属咸宁县,宋初重新并入南海县。
•1452年(明景泰三年),敕封佛山为“忠义乡”,属南海县。同年,置顺德县,意为“顺天威德”。1475年(明成化十一年)置高明县,因原有高明巡检司而得名。
•1819年(清嘉庆二十四年)置三水县,意为“三水合流”。
•1912年(民国初期)设立南海县府于佛山镇。
•1924年(民国十三年)设立佛山市政厅,三年后因贪污腐败而撤销。
•1934年(民国廿三年)改名佛山特别区,属下六个乡公所。
•1938年(民国廿七年)佛山沦陷后伪日时期。
•1945年(民国卅四年)抗日胜利,撤销佛山特别区,改六乡为三镇。
•1946年(民国卅五年)设南海县府,撤三镇为佛山镇,直至1949年10月佛山解放。
•1949年10月19日,高明县全境解放,高明县人民政府由合水移至明城。
10月29日,佛山军管会成立,并接管南海县;顺德县、三水县、高明县也分别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实施军事管制。10月31日,佛山市人民政府成立。
行政区划
1950年2月-7月
2月15日,成立三水县人民政府。3月1日,成立南海县人民政府。3月20日成立顺德县人民政府。7月1日,佛山改市为镇,归南海县管辖。
1951年6月26日
佛山镇改镇为市
1954年6月
中共粤中区党委、粤中行署由江门市迁入佛山市大福路10号。粤中行署辖24县),1市(石岐)和2省辖市(江门、佛山)。
1956年2月
成立中共佛山地委、佛山专区,辖13县(中山、珠海、番禺等),1市(石岐)和2 省辖市(佛山、江门)。
1958年
佛山、江门改县级市,由佛山专区领导。
1958年11月-1959年1月
佛山专区曾改称广州专区
1970年
佛山专区更名为佛山地区,佛山、江门改为县级市。佛山地区辖南海、顺德、三水等12县和佛山、江门两市。
1983年6月1日
撤销佛山地区建制,实行市领导县体制。佛山市辖中山、南海、顺德、高明、三水5县。
1984年6月
•佛山市辖汾江区(1986年易名为城区)、石湾区、南海、顺德、高明、三水县,代管中山市。
1992-1994年
•顺德、南海、三水、高明先后撤县设市(县级),由佛山代管。
2002年12月
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佛山市禅城区、南海区、顺德区、三水区和高明区五个区。
佛山市现辖5个市辖区:
禅城区、顺德区、南海区、三水区、高明区。
一、佛山城市发展演变——从乡村到巨镇
肇迹于晋,得名于唐
距今六千年前后,古人顺江而下,进入珠江三角洲。一部分人选择了佛山市郊石湾、澜石等地的冈丘定居下来,成为佛山乃至珠江三角洲最早的一批先民。
佛山河宕遗址:秦汉时期,佛山从城南的澜石,城西的弼塘到中部的普君已经形成了一些聚落。特别是澜石深村的东汉古墓出土的随葬品,有井、船、水田等模型。同时还出土有水稻谷粒一罐。
大约东汉建安十五年(210),东吴设置广州前后的时期,先后有越族“鸡”和汉族“田”、“布”、“老”四姓在佛山南部栅下大塘涌一带登陆,成为佛山最早的土著。
《佛山忠义乡志》中关于塔坡的记载
•佛山古称季华乡。
•东晋隆安二年(公元398年),剡宾国(现克什米尔)的三藏法师达毗耶舍带了三尊铜像来到季华乡,在塔坡岗上(即今塔坡街)建佛寺,传佛教。
•唐贞观二年(公元628年)某日,塔坡岗上异彩四射。人们在塔坡岗上发掘,竟掘出三尊铜佛,搬开佛像,便有一股清泉涌出。人们认为这里是佛家之山,于是将季华乡改名为“佛山”。
•“未有佛山,先有塔坡”
秦汉以后,至隋代前,佛山已经形成了十五村,分别是栅下、东头、石角 、山紫、上村、下村、孤村、六村、澳口等。至隋初,归并进季华乡。
据考古发掘,石湾制陶业在唐代之前已经形成。在唐代,广州是我国最大的贸易港市。西南涌、佛山涌都是西江、北江入广州的主要通道,便于大量陶瓷出口。以塔坡为中心,唐代已经形成了一个较有规模的“佛山乡",并具备了作为一个市镇兴起所必需的经济基础,和历史基础。
2
乡之成聚于汴宋
宋代北方战乱频繁,大批北方士民经由梅岭驿道南下到珠江三角洲(珠玑巷移民)。据族谱记载,霍、陈、李、梁等姓氏南迁至佛山南部栅下、桥亭等地。霍、何、林、庞、吴等10多个氏族避乱迁居石湾。
中原士民带来了稻作生产和种桑养蚕的先进经验,治理低洼沼泽地的先进技术,还带来了先进的手工业生产技术。
石湾的许多窑工都是宋元官窑和钧窑窑工的直接后裔。
宋代在佛山大塘涌设立了广州市舶司的分处“市舶务”,专管日益发展的进出口贸易。
北宋末年从广州出发的商船,满载石湾窑产品。志曰:“乡之成聚,相传于汴宋”。
佛山向有 “三圩六市”之称,三圩即表冈(大圩)、塔坡(普君圩)、盘古圩,六市即官厅市、公正市、早市、三元市、晚市、朱紫市等。
至宋代,这些墟市扩大联结起来,兴起为市镇。
3
天下巨镇,岿然居首
明清时期,随着佛山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佛山城镇逐渐走向繁盛。佛山位列明末清初天下“四大镇”和“四大聚”之一。
第一,从交通条件看,得益于西江、北江主航道的变迁。
明代至清初佛山以上的北江各支流相继淤塞后,佛山涌取代了官窑涌、西南涌的航运地位,成为西江、北江通往广州的主要航道,佛山正处在航道的重要位置上成为"东南一大咽喉"。所以称佛山"合西北二江之流,从外省来者,皆问途于此。"“扼省之吭”,以致“四方商贾至粤,率以是归”。
第二,从区域经济条件看,区域经济发展为佛山城镇繁荣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明清时期,佛山的冶铁业、纺织业、陶瓷业、成药业以及其他品种繁多的手工业相当发达,成为佛山城镇发展的经济支柱,并推动了佛山商业的发展。而繁盛的工商业,又促进了区域人口的集聚。 •明清时期,佛山逐渐成为了珠江三角洲重要的商品集散地,与广州并列成为"岭南二元中心市场",佛山与广州一起,同周围为市镇相互依存,构成珠江三角洲商业贸易网络,极大地推动了珠江三角洲的商品流通,促进了珠江三角洲工农业生产和社会的繁荣。
第三,从区域政策条件看,封建政府在文化经济方面的一些特殊政策为佛山城镇兴盛提供了重要保障。
梁广等人抵抗明景泰年间黄萧养农民起义有功,祖庙被敕封为灵应祠,并被列入官方祀典,梁广等22人还被旌赏为忠义官。
明代正统年间,广东洪水为患,农田失收,朝廷赋税不减,终于酿成1449年爆发的黄萧养起义。景泰元年(1450)二月,明将董兴率军队至,黄萧养兵败被擒,起义失败,佛山城围立解。景泰二年(1451),皇帝论功赏赐,封冼灏通等二十二人为“忠义官”,建“忠义流芳祠”,佛山赐名“忠义乡”,祖庙敕封为“灵应祠”,永享春秋崇祀 。
“逮正统间,黄萧养作乱围佛山,义士梁广等22人合当地八图人民击退之,敕赐忠义乡,蔚为天下巨镇,自是远近相宅兹土,闬闳相望,氏族之繁,不可纪胜。”
——民国《佛山忠义乡志》
☆工商业的发展
•两藩踞粤时,佛山“为四方商旅凑集之区,往来贸易,百货在足”,为了两藩的经济利益,佛山得以幸免屠城。
•在佛山设立“铁锅总行”。
•平藩之后,革掉两藩时设立的总行,“听从民间自行交易”。
•早在明代,由于佛山冶铁业工艺精良,广东官府对佛山炉户实行比较特殊的政策,佛山炉户虽非“官营”却是“官准”。佛山的冶铁业实际上取得了铁器生产的独占权。至清代,开始实施“官准专利”制度,以行政手段保证佛山原料的供应。
•民国《佛山忠义乡志》:“铁镬行,向为本乡特有工业,官准专利。”即官府规定两广所属的大炉,炼出铁块尽数运往佛山发卖。由佛山炉户一体制造铁锅农具。如在当地铸造,就属私铸,在稽禁之列。同私盐罪治之。
☆街巷的增多
•明景泰年间的佛山,已是“民庐栉比,屋瓦鳞次,几万余家”的佛山。
•特别是佛山堡为抵御黄萧养起义而划分的二十四铺行政区,打破了佛山原来以自然村落为基础的地理状况,标志着佛山城市雏形的形成。
•至清乾隆年间,市区增加到二十五铺,街巷有两百多条。道光年间,市区增加到二十七铺,街巷约六百条。
•民国初年市区扩展到二十八铺,同时市区空间还扩展至北部。四沙(鹰嘴沙、文昌沙、太平沙、聚龙沙),街巷数量已达1688条。
☆城市人口急剧增长:
•从明景泰二年到康熙十三年的223年中人口只增加了四万人左右 但是从康熙十三年至二十三年的10年中,人口就增加了四万人
•至道光十年,已是“人稠地广,烟户十万余家”,人口激增到约60万
•至清代中叶,佛山经济发展达到了全盛时期 “实岭南一大都会”,“会城百不及一也”
•明末清初佛山与朱仙、汉口、景德同列为天下“四大镇”。佛山和汉口头又同时被誉为"天下四大聚"(北则京师,南则佛山,东则苏州,西则汉口)。
二、人文荟萃的佛山文化
01
海洋性
广东南部沿海地区“广为水国,人多以舟楫为食” ,“逐海洋之利”,其人“习海竞渡角旺”—— 敢于冒险,向外开拓的海洋文化精神。
明代,佛山发明了独具一格的"红模铸造"技术,推动了佛山冶铁业发展,于是有了“冶铁之工,莫良于佛山”(王守基《盐法议略 广东盐务议略》)。 佛山石湾海口伦氏建造了既节省燃料,又能控制窑温的南风灶,取代了旧式龙窑,实现了一系列技术突破,烧制出鲜艳夺目的彩釉陶瓷,赢得“石湾缸瓦,胜于天下”的美誉(屈大均《广东新语》)。 南海华侨商人陈启沅创办中国第一家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继昌隆缫丝厂。 简照南、简玉阶兄弟创办“南洋兄弟烟草公司”。
02
商业性
佛山及周围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很早就孕育着商品经济的思维。
“百粤之地,其俗剽轻,猎浮淫之利,民罕著本”(《全唐文》卷七百六十四《萧邺:岭南节度使韦公(正贯)神道》) “广人与蛮人杂处,地征薄,多牟利于市”(《新唐书》卷一百七十《王锷传》)
重商性是佛山城市得以发展繁荣的重要基础,甚至打破了佛山宗族传统的价值观念。
传统四民观,以士为上,以农为本,以工商为末。“荣宦游而耻工贾” “士农工商,所业虽不同,皆是本职。”( 《南海佛山霍氏族谱》 )
03
世俗性
清末民初,佛山镇人有祠堂家庙368座,庙宇、寺庵道观和教堂233座,各种神诞庙会全年不断。北帝诞、出秋色和行通济等民间迎神赛会喜庆活动,更是全民参与的民间技艺综合展演和狂欢,极大地促进了各种民间艺术,民间工艺的创新和发展。
•佛山是粤剧的发源地
•南派武术的发源地和南狮的故乡
•龙船文化的兴盛地
•岭南中成药的发祥地
•在粤菜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佛山传统手工艺更是精彩纷呈,如剪纸、木板年画、石湾陶塑、狮头、彩灯、刺绣、砖雕、灰雕、木雕、石雕等。
叠滘龙舟因为精湛的弯道“漂移”技术名声在外,清代已有记载。1981年开始,每年端午期间,叠滘24坊会举行为期4天的龙船弯道竞速赛。
水乡叠滘的河涌水网绵延20多公里,其中多弯多桥,河道最窄处不过3、4米,平均不过6米的宽度。由于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全国包括广东在内的龙船,在宽阔笔直的河道进行比赛不同,叠滘涌窄弯多且急,龙船不可能并排比赛,只能单船计时,龙船在狭隘弯曲的赛道中比试速度和技巧,并在弯道处上演龙船“漂移”大战。与一般的直道龙舟赛不同,叠滘龙舟需要在狭窄河道上甩尾通过弯角实现"漂移",稍有不慎就会翻船,场面惊险刺激。而龙舟漂移的前提,就是速度的不断提升。
比赛分东胜、潭头、圣堂、茶基四个赛区的比赛,分为S型、C型、L型以及直道四种赛道, 叠滘四个赛区赛道,长度分别是648米、480米、628米和488米。
上下滑动观看图片
04
兼容性
佛山是一座由历代移民共同劳动创造的历史城市。包括了古越土著、明初佛山八图土著、清代佛山侨寓以及历代不断移入佛山的民众。
“(佛山)四面环海,气运所钟,商贾辐辏,人文奋兴,于今为盛。四方之迁者、侨者、从学而来者、宦成而归者、权缗笇以起家者、执艺事以自食其力者,咸以风淳俗美,乡有贤耆,梯航卢簦笈,麟萃云集,偕来而卜居焉。”——(吴荣光《佛山忠义乡志》)
佛山成为珠江三角洲人们向往的城市,佛山对于新移民的态度,是宽容和接受的,这就为人们在这里生活和创业提供了和谐的社会环境,促进了佛山社会经济和文化的繁荣。
三、佛山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
01
状元文化的精神核心:
修齐治平 匡扶社稷
宋明以来,书院、家塾和私塾等教育机构遍布佛山及其周边城乡,文风斐然,科甲鼎盛,人才辈出。
清代广州知府宋玮说:“(佛山镇)在昔有明之盛,文章甲第,笼踔一时。士大夫之籍斯土者,列邸而居,甍连数里。昔人所谓南海盛衣冠之气者,不信然欤!”(吴荣光《佛山忠义乡志》)
明成化十四年,会元梁储(官居内阁首辅、吏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太子太师)
南汉时,澜石黎涌村出了状元简文会;明弘治年间,又出了状元伦文叙
明代正德年间,石头出了会元霍韬(官居吏部右侍郎、礼部尚书、太子太保)
伦以训也考中会元 。
◇“五里四会元”
伦文叙一家父子四人,伦文叙为状元,其子以训为榜眼,以谅为解元进士,以诜为进士。有“父子四元双进士”之称誉。屈大均也称赞说:“海内科名之盛,无处其右。”
晚清时期佛山书院十分有名,在此就读后成名的人物
•戊戌变法的主要人物梁启超。
•署理邮传部大臣和交通系主要人物梁士诒
•著名谴责小说家吴趼人等。
02
民间传奇人物
•粤剧戏神张五先师(摊手五),
•著名粤剧演员、广东天地会领袖李文茂
•鸿胜馆创始人、蔡李佛拳大师张炎(别名张鸿胜)
•咏春拳王、武术大师梁赞(被尊称为“佛山赞先生”)
•洪拳大师、传奇英雄黄飞鸿
•咏春拳一代宗师叶问
•著名的民间中医师梁仲弘、冯了胜、梁信财、黄祥华和李众胜等。
“然天下之市镇不一处,豫有朱仙,楚有汉口,江右有吴城,其远近商贩肩摩踵接,率与佛山同。而佛山顾独有异于诸镇者,则以为忠义之区也。忠义著而货贝萃焉,天之所以报也;货贝萃而义不失焉,地之所以饶也;生近市而文行兴焉,不因利而移其性也。居接市而科甲峙焉,忘乎利而显其学也。且数百年来,贤士大夫类能秉忠蹈义、刚正廉清,是皆本先人之教,在市而无市心也。佛山之盛盖如此。彼仅视为市镇之雄者,乌足以言佛山哉?”
——(清乾隆)陈炎宗《佛山忠义乡志》
• end •
本期编辑 | 黄美琪
审读|老甘
责任编辑|老甘
投稿邮箱|jnufyzx@163.com
往期回顾
1.特别报道 | 百年老馆 焕发青春——暨南大学汉语方言学文献资料中心揭牌仪式侧记
长按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