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方言趣谈 | 江南:贵岙人看来,听说都惊呆了【转发】

The following article comes from 大美温溪 Author 江南

本文内容皆转自“大美温溪”公众号



      贵岙乡在民国时期属永嘉县临江乡,民国37年也就是1948年1月划归青田县。1950年2月,建立贵岙乡。1956年4月,下贵与塘后乡并入贵岙。1958年改称贵岙管理区。1961年10月改称贵岙人民公社。1983年10月恢复贵岙乡称呼。1992年5月,孙坑乡并入贵岙乡。

      贵岙乡地处山区,是闻名的革命老区,其境内多山,地势南低北高,属丘陵地带,最高点在十八岗处,海拔在1000米左右。贵岙乡是温溪周边的大乡,全乡由共有45个村组成,其村落多分布在山坳、山弯、山僻等处。

      农村俗语,是汉语语汇里为群众所创造,并在群众口语中流传,具有口语性和通俗性的语言单位,是通俗并广泛流行的定型的语句,简练而形象化,大多数是劳动人民在生活与劳动中创造出来的。它反映人民生活的经验和愿望。俗语,也称常言,俗话。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老古书上讲或是土讲、老一辈人讲、早年先人讲等。贵岙乡的俗语听上去很有当地乡土气息,也具有很强的趣味与地域性。基于它的这些特点,所以更善于传唱与流传。

      小编对贵岙乡较为熟悉,在走访乡间与田野时,发现各村落老一辈流传在口头上描述村子的俗语较多。但现在村里住的人越来越少,这也意味着这些由先辈们创出的俗语慢慢会走出人们的生活,走向消亡。于是,小编将这些俗语进行了记录与改编。希望今后在细儿们中间,还能时不时听见贵岙乡的这些俗语。






贵岙乡四十五村,

养生福地爽儿孙。

贵岙村,路真长,

路边新屋真生好。

坑外坑外一个弯,

生来儿孙担柴排。

双坑儿单面劈,

生来儿孙会打铁。

上贵茅竹两头扔,

生来儿孙打菜篮。

塘后门前有个墩,

好女不出村。

塘后小学阿,

旁岸门前山。

后般降灵岩,

万水阿千山,

江口马鞍鸟。

尖刀的柴,鸟鸟的岩,

大双坑盖屋盖岩坦。

西山黄山真烂漫,

呈山下贵打垫卖。

叶坑双屋八个厢,

孙坑大屋盖溪边。

卓山三条岭,

一气通天顶。

东山一条峡,

囡儿往去闹。

后山一个劈,

家家有蜂蜜。

横田单面劈,

茅竹当门台。

占岙村民姓叶多,

泉坑冬天冷飕飕。

下坑杨梅甜又香,

干堂水库冷水坑。

荷寮早叫黄船地,

叉下岭上凤凰飞。

坑底坑边新屋起,

上寺下寺有老寺。

乌岩后面山岩黑,

铁山山上都是铁。

金窟山头老坟多,

上山降顶唱山歌。

大湾四面高山包,

垟坑羊儿吃草慌。

金龙隆,住山垅,

外屋基,冇人住。

吊船头,白云游。

洪岩头,钻红岩。

彭岭头,彭彭响。

上圳头,摊大垫。

金竹坑,生金竹。

菖蒲塘,有菖蒲。

田螺降,放岩炮。

罗洋哄,种菜蔬。

初下坪,有个坪。

银炭窑,传有银。

贵岙乡,真生好。

树林大,山水多。

每个村,溜一溜。

心情爽,心体好。

      文中标红的为正宗贵岙乡俗语,其它的都是小编进行改编的,如有不妥请指正。也恳请知道其它俗语的朋友们在留言区写下内容。谢谢!


(来源:“大美温溪”公众号)






原公众号内容请点击“阅读原文”哦~

               保护母语方言

               你我共同努力


往期推荐:

方言趣谈 | Lam:海峡两岸闽南话广播概况

方言趣谈 | 语情局:“绕着月亮转圈圈红”,陕北方言里这些可爱的重叠词你知多少?【转发】

方言趣谈(视频) | 安远老表


编辑 | 赵雪羽

审读 | 甘于恩

责编 | 甘于恩


没时间解释了,快长按左边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