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美食地图(之77)| 小楼:闽南,藏着比台湾更亲切的古早味【转发】
The following article comes from 24季私享家 Author 小楼
台湾人的爱情大概是建立在吃吃吃上的。
暗恋她,带她去街边小店喝爱玉、芋圆、珍珠奶茶;欲拒还休的时候,一起去夜市吃鸡排、刈包、蚵仔煎;确定关系了,日料、越南菜就安排上了……
所以,一般人去台湾旅游的节奏就是这样的:做着偶像剧女主的梦来,结果带了一身膘走。
在看着台湾电视剧长大的一代里,只有一种人能对台湾数不清的美食免疫:闽南人。
你去台湾必吃的美食,其实来自福建
唱着「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偏」的闽南人,明清时期就已经渡海去台湾大开发了。
懂吃、会吃的闽南先民们,带着一大波传统美食,瞬间丰富了台湾土著的菜单,还奠定了现代台湾人的口味基调。
所以当你炫耀起去台湾吃过的美食,福建人总会略带高傲地说:「噢就这个啊,我们那里也有,干嘛跑台湾去吃?」
福建人活该被端上广东人的餐桌啊!芋圆、仙草冻、蚵仔煎、面线糊、姜母鸭、猪血糕……藏着这么多好吃的,居然还让台湾美食先火起来了?
打卡台湾美食的第一站,必须是夜市。
台北的士林夜市、饶河街夜市;基隆的庙口夜市;台中的逢甲夜市;花莲的自强夜市;高雄的六合夜市……夜市是当地美食的聚集地。
不逛夜市,都不好意思说去过台湾;而要是没吃过「蚵仔煎」,那这夜市也算白去了。
蚵仔煎,台湾人说「ô-ā-jiān」,有台湾美食家爱它爱得深沉,断言它是台湾小吃第一名。
其实,无论是在台湾、福建还是广东,蚵仔煎都是再平民不过的食物,原材料就四种:蚵仔、青菜、鸡蛋、地瓜粉。
蚵仔,就是牡蛎,在海峡两岸都是最便宜的水产;青菜则视季节搭配,茼蒿、小白菜都行;而纯地瓜粉兑了水、加鸡蛋,就能把这些食材统统汇聚在一起。
一份绝妙的蚵仔煎,有三重境界:一是润滑软糯的饼心;二是最外一圈酥脆的「蛋焦」;三是台湾人、厦门人都嗜好的甜辣酱。
海鲜、禽蛋搭配的复合鲜味,配上独门独户特调的甜辣酱,这就是台湾夜市小吃NO.1的味道。
NO.2是谁?竞争者实在太多,要不你选选看?
花枝烧、臭豆腐、鸡腿卷、猪血糕、棺材板、龙凤腿、仙草冻、鱿鱼羹、棺材板、木瓜牛奶、彰化肉圆、珍珠奶茶、青蛙下蛋、山猪肉香肠、轰炸大鱿鱼、大肠包小肠……
夜市的蚵仔煎虽然受欢迎,但绝不会在深夜或清晨出现;一到深夜,台湾最完美的宵夜才有机会惹人垂怜。
穿梭在凌晨的台湾,上个世纪亚洲四小龙的气息已然不再,开了锅面线的香味倒是能飘很远。
整条昏暗的街上,除了路灯、711便利店的光亮,就是挂着「卤味、鲁肉饭、鱼丸汤、大肠面线」招牌的深夜食堂。
「卤肉饭」和「大肠面线」,就是台湾最温暖的宵夜。卤好的大肠和卤肉,蒸好的米饭和热锅里的面线,早早就准备好迎接饥肠辘辘的旅人。
卤肉饭,带着粗犷且随意的闽南先民性格,有人烟处即有卤肉饭;大肠面线,也叫「面线糊」,泉州人加油条,拿它当早饭。台湾北部人加大肠、南部人加蚵仔,把它变成了从早到晚随时待命的美食。
一份完美的大肠面线可能看起来差强人意,但吃起来「糊而不乱、糊而不烂」,配上嚼劲十足的卤大肠,就是台湾美食家焦桐说的:「滑,滑中仍挽留着些咬感」。
不少店家还会配上刺激性的甜辣酱、香菜,于是包裹着你牙齿、温暖着你口腔的面线有了更丰富的层次,让人不断萌发再吃一碗的冲动。
在台北最热闹的商圈西门町,有家「阿宗面线」,专卖大肠面线。
店铺宽不过五米,并不提供座位,却照样顾客盈门。食客端着碗捧着烫嘴的面线,或站、或蹲,在骑楼下、在马路中间大快朵颐。
大肠面线店的深夜是这样的:夜行者骑着机车划破寂静,赶来狼吞虎咽地吃一碗面线,再「突突突」地匆匆上路。
而在一海之隔的泉州,吃面线则是件热闹的事情。伴着街边越来越喧闹的背景音乐吃一碗面线糊,是泉州人早上的经典场景。
闽南,藏着比台湾更亲切的古早味
泉州,大陆离台湾最近的地方之一。
这里孕育了闽南文化,在宋元鼎盛时被马可波罗誉为「光明之城」,也一直代表着闽南美食的最先进生产力。
▲ 泉州关帝庙。泉州港在唐朝时是世界四大口岸之一,宋元时期为东方第一大港,曾有「市井十洲人」、「涨海声中万国商」之盛景。
同时,这里也是赴台闽南人最主要的故乡。台湾汉族里有44.8%,约900万人祖籍就在泉州。
陈晓卿说:「许多台湾美食的根在泉州,尽管台湾美食形式上更精致,更具现代化特色,但真正的味道还是在泉州」。
这些真正的味道,闽南人和台湾人会用一个共同的词来形容——古早味。
比如市区东街的东街肉粽、六中附近的四果汤、西街的闽台圆元宵圆、金鱼巷的菜头酸、侨光电影院的小笼包、泉世兴牛肉馆的牛瑞香牛三宝、青阳好再来满煎糕和虎咬草……
这些地道的老字号,坚守着纯手工、原汁原味的做法和秘方,至今依然门庭若市。
台湾人吃惯了大肠面线,到了泉州会惊讶地发现虽然泉州人叫「面线糊」,比台湾的要稀,更清淡,像是「面线汤」;
而泉州版加青蒜的蚵仔煎估计台湾人也不会那么爱,可是,以蚵仔煎出名的台湾鹿港明明就有着「小泉州」的美称啊。
除了小吃,一道大菜姜母鸭,连接了泉州汉人的食补文化和台湾人的「补冬」、「转骨」观念。
近二三十年,各种以「霸王、霸味、帝王食补、皇宫、至尊」为名的姜母鸭专卖店流行在台湾街头,似乎吃了就能野性大发。
相比之下,泉州人则显得很淡然了。在季节交替、食欲不振又无节无庆时,循着老鸭的香味去满足口腹之欲才是极好的。
鸭子、姜、麻油、酒,可以被端上宴席的大菜原料也不过如此。
鸭子要100天以上的散养正番鸭,体型大、肉质丰厚、耐炖煮;老姜要在高山种植1年以上,方能辛而不辣;而酒和麻油则保证老鸭久煮不柴,越煮越香越甜。
最令人满足的是等待后揭开锅盖的一瞬间。
油脂和酒精在煲里发生酯化反应,酝酿已久的馥郁香气,带着老鸭的香味轰然而出,往往吃完一锅只剩骨头,人们才想起来拍照。
有个旅行家慕名吃了泉州的姜母鸭,久久不能忘怀,便在下一站厦门也去寻找评分高的姜母鸭解馋,结果大失所望,难怪泉州人说:「泉州的姜母鸭哦,那是一绝,是正统的古早味」。
厦门泉州两地尚且如此,不知道台湾的姜母鸭味道又有什么变化呢?
在受到日本、东南亚、欧美等多种文化影响的台湾,发展出了丰富的饮食文化,却对「古早味」的怀念尤为浓烈。
为了区分,台湾美食业者一定会在招牌里写上大大的「古早味」三个字;而台湾人追求亲切、古朴的古早味,其实就藏在泉州城的大街小巷里。
为什么福建美食存在感这么低?
老邻居广东人一定会说:「福建美食好不好吃不知道,福建人一定好吃」。
他们说这话是有根据的:越是珍贵、美味的食材,往往就产自环境最艰苦的地方。
在山里蹦蹦跳跳还吹着海风的福建人,肉质紧实,咬起来带着坚韧的弹牙感。
江浙有长江三角洲,可以说沃野千里;而福建的河流入海口大多破碎,最大的漳州平原也就和北京朝阳区差不多。
西部是连绵不绝的高山,北部和南部又是吴越人和百越人的地盘,福建人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既然无望逐鹿中原,福建人的征途就成了星辰大海。
闽菜有三大流派,分别是福州的官府菜、厦漳泉的闽南菜和沙县、龙岩的闽西菜。
这三兄弟里,只有把握住时机的闽西菜沙县小吃风靡全国,导致现在人们一提到福建美食,第一个就想到沙县的廉价小吃。
来自山野乡间的沙县小吃,在原材料上就没有福建沿海的丰富,其实不能完全代表福建。
而且福州菜和闽南菜的目光早就不放在国内。
福州,从明代起就一直作为福建的首府,始终代表着福建最深厚的历史底蕴。
闽菜也以福州菜为主体,选料丰富、制作讲究是它最大的特点。一道佛跳墙,号称「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在广州和香港都引起过轰动,在世界各地都掀起了佛跳墙热。
不仅流行在闽台地区,在海内外唐人街更是随处可见。
标榜「台菜」的餐厅,如果没有一道佛跳墙镇场子,那就不能算餐厅,只能算「百元热炒」了。
闽南的厦门、漳州、泉州三地总是放在一起讲,但就美食来说,泉州才是当之无愧的扛把子。
泉州人列美食从来不是按照TOP10,分分钟都能弄出几十种。
牛排、润饼、酥肉、咸饭、酥肉、麻糍、卤面、鱼卷、土笋冻、牛肉羹、元宵丸……「地下看西安,地上看泉州」,这里有最闽南的风味美食。
但是,在过去很长时间里,泉州与外界的交通来往不是特别密切,山区让这里长期与世隔绝。
除了明郑经略过福建沿海地区,几乎所有的中原王朝都不愿意管这块地方。
所以,闽南、潮汕地区菜系的基本样式得以保留至今,除了潮汕,泉州也是没人知道的古早味美食孤岛。
只不过移民到台湾的闽南人把这些美食经过本地化改良,形成了「台湾美食」,其实认祖归宗,都该找到福建。
✍️ 撰 文 / 小 楼
📷 图 片 / 网 络
🔍 主 编 / 易 小 婉
转载声明:本文转载自「24季私享家」,搜索「fanmei-1」即可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