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方言与美食(音频)丨柯坤良:长久不回家,最想印子粑(湖北阳新话)



阳新

隶属黄石市

位于湖北省东南部

素有“荆楚门户”之称

如果

谈起阳新的特产

那便是

印子粑




印子粑,晶莹透亮、黏而不腻、香而柔软,是流传于鄂东南地区的一种节日民俗食品,其中以我家阳新地区最为突出。这种粑以木刻“粑印”印制而成,故名。


“粑印”是做印子粑的模具,多选用质地坚硬的柏木雕刻而成。粑印整体长约30厘米,高约3厘米,底端为宽约10厘米,上为手柄下为模印。模印部分有1-3个空模,直径5-8厘米,里面雕刻有花鸟虫鱼等动植物图案。

马、羊、鸡、龙、牛、犬、鱼、鸟雀、花卉、虫草等动植物图案。

粑印

        在我的印象中,印子粑制作的时间多在过年期间,对小时候的我来说,最高兴的事情就是看我奶奶做粑了。腊月二十四前后,奶奶便会洗晾粑印,挑选日子,邀约帮工,准备制作印子粑。到选定的那天,奶奶把蒸笼和晒筐洗净,生好炭火,将籼米兑进适量的糯米,用碓舂成粉或以机器研磨成粉,待所有帮工到齐后,就可以做印子粑了。
       做印子粑时先用筛箩筛粉,加入提前做好的芡揉和成团,然后揉成条状并切成小块分发给帮工们进行印制。此时的帮工,围坐在晒筐前,每人手执一把粑印,面前放置一个粑印,将分下来的米团揉成模印所需形状,放置于模印里,用掌心压实压平,往身前的粑印一磕,一个个印子粑就出来了,然后一圈圈地摆在晒筐上。由于米团含有水分并有一定粘性,一个粑印用长了便会粘住使粑倒不出来,因而常两个粑印交替使用,即一个用于印粑,一个用于磕粑。在此起彼伏的敲打声中,一晒筐的印子粑就被制作出来了。因印粑的过程中有敲打这一动作,人们又把印制印子粑称作“打粑”。



做粑

两个粑印,

一个用于印粑,一个用于磕粑。

 待印完粑后,奶奶拿出蒸笼,把粑拿去蒸熟。蒸熟后的粑晶莹剔透,平摊于晒筐中,晾干冷却,点胭脂红。出第一笼粑后往往会先拿去供灶神爷,然后再分给孩子们,此时堂屋里,柴火声、敲打声、笑语声不断,一派温馨的气象。




蒸粑

印子粑有多种形式。最主要的是白粑,蒸熟后在粑中点红,代表丰收、喜庆和圣洁;其次是高梁粑,红色,代表日子越过越红火; 

 不管是白粑还是红粑,都包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而对我这个身处异乡的游子来说,一块小小的印子粑便是故乡最大的记忆。


撰文:柯坤良

诵读:柯坤良

方言点:湖北阳新

END



往期回顾

方言与美食(音频)| 叶晓芬:安顺的清明粑(贵州安顺城区话)

方言与美食(音频)| 韩世兰:听说巫山美食三绝,跟你有一个浪漫的约定(重庆巫山话)

方言与美食 | 余裕:酒杯上的兴宁




本期编辑|何倩欣

本期审读|李泳思

责任编辑|甘于恩

投稿邮箱:jnufyzx@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