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特稿 | 甘于恩:建设乡土文化教材

甘于恩 语言资源快讯 2020-01-18

建设乡土文化教材


甘于恩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意见强调在新的历史时期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文件明确指出,要“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保护传承方言文化。”

     这是地方文化的福音。但是,如何保护、如何传承,关键的一个因素是需要下一代来接棒,如果我们的下一代不接棒、不传承,那么,即使我们现在讲得再好,谈得再多,也依然无济于事。这个观点我在多篇文章中都已经讲过。语言的衰弱,乡土文化的淡化,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着,需要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

     我们所能做的,一个是抢救性保护(如教育部主导的“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另一个是在社会的各个层面,开展传统文化的传承工作。这个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便是编写成体系的乡土文化教材,并落实、推广到中小学。

     中华文化基因在哪里?有人说,在经典雅言中,在古典文献中,在使用标准语写成的规范性作品中,这固然是一个来源。但是,追根溯源,经典作品的养分,往往也来自民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所以如此精彩多样,乡土文化或地域文化功不可没。很难想象,没有了乡土文化,中华传统文化可以有今日的样貌。或者说,乡土文化本身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现在,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地域文化的重要性,呼吁并推动各种乡土文化教材的编纂。


              (《潮汕方言文化读本》全四册)   

    我的案头便摆放一套由由陈平原、林伦伦和黄挺三位教授主编的地方文化教材《潮汕文化读本》,从小学一年级至初中阶段共四册,以历史、语言、风俗、民情、文学、艺术为主体,由生动的童谣、故事与诗词、散文引发一个个知识点,组成了有关潮汕文化的百科知识文库,内容丰富,形式新颖。这是经广东省中小学教材委员会2016年批准的试验教材。可见,乡土文化教材(包括方言教学读本)是可以进入校园的。关键是要得到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得到各学校师生的认可,同时也得到学生家长的积极配合。

     传播地域文化,延续母语的香火,这是我们这一代人责无旁贷的责任,也应该引起宣传、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现在全国各地,都出现不少有一定质量的乡土文化读本,如浙江省的《潮起海盐·海盐乡土历史文化读本》(浙江教育出版社)已进入小学课堂,《上海乡土音乐文化》在闵行区100多所中小学使用。在广东省,由华夏出版社出版的《樵山人文》,宣传西樵山文化,但教材性质较弱,真正像《潮汕文化读本》适合中小学生使用的,并不多见。广东除了潮汕文化之外,广府文化、客家文化都很需要做系统的普及教育,前些年曾经议过编写广府文化的读本,后来不知何种原因,不了了之。暨南大学汉语方言研究中心和语言资源保护中心很愿意为此略尽绵薄之力,特在此呼吁组织人马,系统开展广东乡土文化教材的编纂工作,让我们的下一代通过了解乡土文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真正的有“根”的一代。

         (甘于恩,任职于暨南大学汉语方言研究中心)

                                                          图文编辑:陈东英

                                                          图文审读:宋依琳

                                                          责任编辑:甘于恩 

                                                          投稿邮箱:jnufyzx@163.com


地方文化读物 | 侯小英:关于编写客方言教材的思考 

乡土教材与读本 | 古承红:《客言 客文 客韵(选读本)》介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