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与景点(音频)丨王伊乔:登晏镜岭(茂名电白闽语)
由于微信公众号平台推出新功能,“语言资源快讯”左边显示的名称并非原作者,而是公众号管理者,原作者将于大标题和文末显示,感谢各位读者的谅解!
小时候,在大人们的口中,我经常能听到一个家乡的地名:“晏镜”,黎话不太灵光的我,一度以为是“暗镜”,怎么也想不明白:镜子黑乎乎的,要怎么照呀?跑去问别人,还因此闹了笑话。后来去小学读书了,偶然翻到一本写电白风物的书,我才知道,原来此“晏”非彼“暗”,可谓是离天隔海呀。其实,“晏镜”是电白南海的一条村,村子的旁边呢,有座“晏镜岭”。记得有一次,阿爸带我去一滩玩,指着附近不远的地方,和我说:“妹,看啊!那里是晏镜岭,风景也靓到不得了!等得闲了,带你去玩好不好?” 那时,天色晚了,我看得模模糊糊,并不觉得有什么特别的,也以为阿爸是车大炮,之后大概说不定就忘了吧。没想到去年夏天,真的成行了。
那日我们清晨出发了,日头不算猛。我向来是懒动的,所以对于爬岭,实在谈不上喜欢,阿爸阿妈兴致却很好。途中,阿妈还取笑我:“两三百米的岭头,你要都行不上去,以后还怎么捞食?”这么一说,我就很难受了。
驱车不多久,便到了岭脚。两旁多是麻黄树或松树,阴凉阴凉的,间中又杂了些我叫不上名字的灌木丛。从林荫里出来,视野瞬间开阔了。扑面而来的海简直望不到边,和天都要连成一线了,海水是乌青蓝的,礁石奇形怪状,有的似老人头,有的似牛鼻子,东倒一块,西又立一块。一束束雪白有力的浪花,直直地撞在石头身上,激起半米多高,“唰”的一下,散成大大小小的珍珠线。真是看懵了!定定地站在海浪边,幸亏阿爸在身后大喊了一声:“妹,去爬岭囖!”缓过神的我,猛跑过去。
上岭顶的路,据说有两条。如果想抄近道,得选崎岖的走。阿妈笑了一下:“这次就先放你这个‘豆腐兵’一马,走比较平的路,下次可没有这么好的戏唱了!”我心中暗暗庆幸。但阿妈口中比较平的路,也是相对而言的。由于未被开发,这隐约的小路,也是前人走出来的。晏镜岭虽不高,可回头往下一望,就是那乌青蓝的海水,深不见底,有许多暗礁,无渔船敢停泊在此。我问阿妈:“是不是掉下去头壳会烂的?”阿妈说:“你试试看囖?”听罢,我一下子就发怵了。不知不觉中,山越来越陡,坡度越来越大。手脚并用才能继续上去,间而有松动的小石子滚落下来。
图片:陈金珠
因为不想被挑懒筋,虽然腿在抖,到底还是一气爬到了岭顶。抬头一看,原来有一座灯塔呀!站在塔旁边,这才发现,登高望远,果然别有一番风景啊!澹澹海水,被晏镜岭一分为二,左边好险,急流涌动,暗礁群布,令人望而生畏,看久了脚不太稳。右边却风平浪静,归来的张张渔船飘在水面,此时日头正猛,晒得海水一闪一闪,金灿灿的,真好看呀!好似在画里头才有的样子。
图片:佚名pro
图片:杨嘻嘻
举目远眺可见南海的防风林带,曾听长辈们说,这附近是关山月先生《绿色长城》的创作地之一。
图源:关山月与《绿色长城》,《光明日报》( 2016年08月08日 15版)
我真的不愿意动了。只想静静坐在这里,看看树,吹吹海风,低头瞧瞧底下那些垂钓和拍婚纱照的人。
图片:陈金珠
图片:李天花
然而,此时阿爸来催我了:“要下岭了!跟那位阿叔讲好了,要不是等一阵过时候了。”原来,岭下面有位阿叔搭了个寮作饭店,游人们累了,就过来吃一煲海鲜粥。无奈,我只得急急往回走了。
文案: 王伊乔
诵读:王伊乔
图片:部分源于网络,侵删
审读 | 李泳思
责编 | 甘于恩保护母语方言,你我共同努力
投稿邮箱:jnufyzx@163.com
亲爱的读者:
做语言资源保护公众号不容易,每天更新公众号更不容易,而每天提供新语料尤其不容易。很多读者还没养成打赏习惯,提倡每个月打赏一元钱,积少成多,我们的事业就有希望。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