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客家文化 | Law Him: 闲话兴宁话【转发】

The following article comes from 老米鴿 Author Law Him

转自“老米鸽”公众号


我发现,很多外地人一听到兴宁话就很开心,好像兴宁人天生就是幽默大师似的也难怪,兴宁话具有大量其他南方汉语所少有的翘舌音(所以兴宁人讲起普通话来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加上迅疾的语速和别致的抑扬顿挫,听起来格外与众不同。

还有就是现在网上随便一搜“客家话搞笑视频”,发现十有八九都是兴宁网友的杰作。

觉得兴宁话逗趣的,咱绝非第一人。明朝《正德兴宁志》就记载了这么一段有关兴宁话和吴语对比的文字:

其声大率齐韵作灰,庚韵作阳,如“黎”为“来”,“声”为“商”,“石”为“铄”之类,与江南同,乃出自然,益信昔人制韵释经之不谬。亦有“杨”“王”不辨之陋,如“天王寺”为“天洋”之类,至有姓王者自呼杨,问之,云:“王乃吾上,避不敢犯。”此尤可笑尔。

大家猜猜写下这段文字的人是谁?

没错,就是与唐伯虎并称“江南四大才子”,鼎鼎大名的祝允明,也就是祝枝山。

正德九年(1514)秋,祝枝山赴京谒选,获授兴宁知县一职(当时的兴宁属惠州府管辖)。祝枝山在第二年也就是1515年来到兴宁上任,一待就是七年,直到1522年,明世宗朱厚熜登基,改元嘉靖,祝枝山被调往南京应天府通判为止。

当时祝枝山来到兴宁不过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对兴宁话如此印象深刻,忍不住留下了那么一段文字。

从记载的内容来看,当时的兴宁话与今天的兴宁话已然有了很大的区别,祝枝山的笑点也与今人完全不同(他笑的是当时的兴宁人避讳“王”,改称“洋”“杨”),但其趣味性却一直不减。

兴宁话的有趣,与兴宁数百年来发达的商业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站在今天的角度,绝大多数人都羡慕富商巨贾,都喜欢去商业发达的地方,但在古代,商人的社会地位却一直不怎么高,“士→农→工→商”嘛。封建王朝为了维稳,采用“以农为本”“重农抑商”的国策。

在报名参加科举的时候,商人的身份甚至还不如农民。普通的农民自然没什么理由瞧不起商人,但要命的是客家社会不纯粹是个农业社会,而是个标榜“耕读传世”的半农半儒的社会。所谓“无兴不成市”比起一边耕田、种菜一边读书科考,兴宁人民似乎自古以来便更喜欢自己当老板做买卖。

对于“老实巴交”的农民而言,商人的形象是“天然黑”的,民间一直对“无奸不商,无商不奸”的说法深信不疑。现在当然大家都清楚农民未必就老实巴交,商人也不一定就老奸巨猾的,但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封建思想,很难一下子就彻底消除干净。

这正是不少外地人对兴宁心存偏见的远因,最典型的就是所谓的“兴宁拐哩毛肚脐”。这个我在以前说过,这句话纯属胡诌,“拐哩”是兴宁话的“介里(那里)”,和表示青蛙的“蝈”毫无关系。

老古谚语都有讲,一样米养百样人。舌头和牙齿都还有打架的时候呢,这个世界上哪有哪个地方的人完全同一副面孔、同一种道德水平的?说到底,偏见都是源于无知,都是因为自身的教养还不够。

兴宁人为客家社会作出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除商业外,在学术上更是建树颇丰。如果没有兴宁的罗香林先生(客家学集大成者,著有《客家研究导论》《客家源流考》《客家史料汇编》等名著),恐怕“客家”直到今天还被人误以为是“非粤非汉”的种群呢。


-end-

本期编辑丨龚沁怡

本期审读丨甘于恩

投稿邮箱:jnufyzx@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