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客家文化(音频) | 邓茗月:阿婆的月光光(信宜新宝客家话)

甘于恩 语言资源快讯 2020-01-18

阿婆的月光光





“月光光,秀才郎,骑白马,过莲塘……”每当熟悉的音律响起,仿佛回到很多很多年前,在我呀呀学语的时候,阿婆在我耳边哼唱的这首童谣。那年的夏天,夜色漫漫,澄黄的灯火摇曳出一段静谧的时光,蒲扇轻轻,全是阿婆的月光光……

不知道我的同龄人是怎的。生于客家,长于客家的我,《月光光》算得上是我的第一首启蒙童谣,数不清多少个炎热的夏夜,就是在阿婆的哼唱中酣睡梦乡的。小时候听的是语调韵律,长大渐渐揣摩出了不一样的感觉。


月光光

秀才郎

骑白马




客家人是出了名的崇文重教,从一首简单的童谣就可窥见一斑。



广府民系也有童谣《月光光》的传唱,但两者之间的明显区别在于,广府童谣首句是“月光光照地堂”,纯粹地写景,而客家童谣首句则是“月光光秀才郎”,既写景也叙人,而且这个“人”还是“骑白马”的“秀才”呢。


“骑白马”三字也是意蕴深长。唐代诗人孟郊进士及第后有诗云:“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那是说不尽的志得意满,壮志酬筹。白马是身份的象征,当然只有金榜题名的读书人能“身骑白马”。这“过莲塘”也是讲究的。客家的传统建筑是围屋。围屋的前半部为半圆形的池塘,就像倒映在地上的半月,后半部是半圆形的房舍建筑。莲塘就在归家的必经之路上,“秀才骑白马过莲塘”的画面跃然纸上,格外的生动形象。



“亲家面前一口塘,打条鲩鱼八尺长;大头拿来熬汤食,尾巴拿来入学堂。” 莲塘里的鲩鱼也是被安排的明明白白。客家人喜食鱼,鲩鱼又称草鱼,是客家地区最常见的一种塘鱼。“以形补形”的观念深深地印在客家人的心中,对此他们深信不疑。集聚智慧的“大头”自然要熬汤为秀才郎补脑,而所谓的鱼尾“入学堂”,我觉得还有一个隐喻的典故。古代学生与老师初见面时,必先奉赠礼物,表示敬意,被称为“束脩”。《论语·述而》有记载,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在童谣中,“鱼尾巴”就是作为一种“束脩”投师的。“束脩”原意为肉干,又称肉脯,有点类似现在的腊肉。而后借喻拜师的费用,也可理解为学费。

只是一首启蒙的童谣,《月光光》的背后凝聚了客家人对孩童教育的良苦用心。小时候可能不懂,长大了慢慢就懂了。



阿婆出生在旧社会,没有念过多少书,吃了不少没文化的苦头。但对于我,她念叨最多的就是“阿妹要好好读书,不要像阿婆,不识字真的十分辛苦”。二年级之前,我在县城读小学,因为学校地势低洼,校门口的排水设施又不完善。每次大雨过后,积水都能没过小腿。我个子又矮,爸爸妈妈工作忙,那段积水的路,阿婆不知道背着我走过了多少回。风里来雨里去,我上学从来都没有迟到过;后来,由于爸爸工作调动,我们搬到了市区。家离学校有段距离,那时阿婆腿脚还利索,视力也不错,不管是炙热的夏天还是吹着呼呼北风的冬天,阿婆都是雷打不动的来接送我。



再后来阿,过了初中、高中,三年又三年,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在外求学,每次回家,阿婆总有一番唠叨,唠叨她的眼睛越来越不好了,看不清东西,腿脚也不如以往利索,上个楼梯总要分几段,还喘气。唠叨的越来越细碎琐杂,但每次都念叨“我的阿妹长大了呀,看着你从一个小娃娃,一转眼就成大学生了……”。到返程前一个晚上,总会偷偷地给我塞几张纸钞,让我改善一下伙食、买学习资料。




如果说小时候的《月光光》是对旋律的追逐,那长大后的它就成了生命的羁绊。无数个听着阿婆哼唱“月光光,秀才郎”入睡的夏夜,是我身在异乡求学日子最深的回忆与念想。

撰文:邓茗月,就读于广州航海学院

诵读:陈敏华,就读于暨南大学

方言点:信宜市新宝镇客家话

                  编辑:宋依琳
                       审读:杨寿山
                          责编:老 甘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