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方言传承丨新世纪童书绘:你仲记唔记得“氹氹转 菊花园”啊?[转发]

新世纪童书绘 语言资源快讯 2020-01-18


氹氹转 菊花园

炒米饼 糯米团

阿妈叫我去睇龙船

我唔睇 睇鸡仔

鸡仔大 捉去卖

卖得几多钱

卖得五百钱

卖得钱来起花园

……

陪住我地大噶歌仔

      听到这段熟悉的旋律,大家是不是脑海中都浮现了很多童年的画面?


      是小区公园大树绿荫下,吵吵闹闹的儿童乐园旁,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牵着你蹒跚学步,给你一字一句地哼唱,教你说着那口南方软糯的腔调。


      还是夜里,窗台映照着皎洁的月光,你躺在小小的床上眨巴着眼睛,母亲轻拍着床沿,温柔细声在耳边哼唱着的安眠曲。


只是随着我们慢慢长大,我们再也很少哼起,甚至是很少听到这些经典的粤语童谣。




      我们在学校学习的时候用的普通话,课间和同学交流也自然而然地说着普通话。


      工作后,在广州这个人口多元化的城市,遇到陌生人也总是礼貌性地开口就是普通话。不时,两个广东人也会不自觉地用普通话进行交流,相认后就爆发出尴尬地笑声。


       我们已经不懂得一些粤语独特的用词含义,已经无法知晓一些典故的由来,无法体会歇后语的精妙。


我们不禁发出疑问,在一辈又一辈人的传承下粤语会消亡吗?



“粤”来“粤”难

      诚然,粤语使用的人数减少,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比如说:人口流动相比过去越来越大,在正式场合普通话更加恰当、通用,推广普通话是学校教育和国家政策的要求。


      但我们不得不警惕,文化的消亡总是从语言的式微开始的。


      你走过广州的大街小巷,名胜古迹,已经不知道粤语是如何发音。很多时候粤语的发音来源,更是包含着很多名人典故和先人智慧。




      就拿最简单的对父亲的称呼来说:“父亲”是书面语表达,“爸爸”是口语化表达,而“老窦”是粤语表达。这个称呼的由来是和“五子登科”的故事有关。


      五代后晋时期一个叫窦燕山的人痛改前非发家致富后,对五个孩子言传身教要求严格,使得他们日后个个成才。世人尊敬他,视他为品德高尚、重视家教、乐于助人的好父亲典范,尊称他为“老窦”。久而久之,这就成了广府人对父亲的称呼。


       这只是其中一个例子,还有很多如“呈沉切(剪刀石头布)”、“唔使问阿桂”、“波罗鸡”等等的典故,还有多少人能够想得起说得出呢?


粤语其实“掂过碌蔗”


粤语不仅仅是方言,更是一种文化。


     粤语有着它独特魅力,它有九声六调,古韵犹存,很多唐诗宋词本身就是粤语的发音。用粤语朗诵诗词本身就带有非常强烈的音律感,朗朗上口,不易忘记,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唔会吟时也会偷”。


       同时,粤语由于其在港澳,东南亚以及北美等地的较高影响力,较早为西方人所接触,相较于别的方言,更是有Cantonese一词特指。

      粤语作为我们的母语,还有潮汕话、客家话等等,其式微即是一方文化的逐渐消亡。地方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方言正是在历史长河中承担着教化与传承的责任。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一口熟悉的乡音总是我们的根,在远离家乡的城市,听到乡音是多么的亲切,就像一套相互之间隐秘而默契的密码。


大家最难以割舍的不过是家乡情怀,是家乡文化,这些都值得我们一代代人去传承与守卫。



《童说岭南——听彭嘉志讲古仔》系列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行在广州”,各处历史古迹:五仙观、华林寺、纯阳观、海幢寺、波罗庙,每一条街巷,每一处风景,都隐藏着一段引人入胜的故事。“食在广州”早在一百年前就已享誉全球,你又是否知道,艇仔粥、鸡仔饼、咸煎饼、佛跳墙、泮塘五秀......藏着一段段或感人、或有趣的故事?


        本系列丛书一共6册,分别是《街巷探秘》《广饮广食》《小脚走古迹》《万水千山》《言之有物》和《名人小时候》, 丛书以独特风格的手绘漫画形式展现浓郁的岭南韵味。请跟随彭嘉志这位“讲古导游”,发掘广州这座有22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


《粤韵唐诗》《粤韵宋词》

      《粤韵唐诗》是一本适合5-12岁孩子及其家长阅读的古诗词文学经典,本书从脍炙人口的唐诗中,挑选运用粤语朗读显得更押韵、更容易理解的诗篇,配以由广东著名词作家梁天山深入浅出的诗词赏识解读,以及由著名音乐家陈辉权配乐并倾情朗诵,创造出奇妙的视听效果,让读者畅游在古典文学的意境中。


       《粤韵宋词》是《粤韵唐诗》的姊妹篇,从粤语的角度,赏析二十四首宋词与岭南语言的文化关系,配以精美插图以及粤语正音朗诵音频,将为读者带来更立体的文学意境。本书稿件架构分明,每首均是【宋词原文】 【作者介绍】 【诗文大意】 【看点赏析】 【“粤”读提示】5个小栏目,让读者有清晰的指引,适合小学生读者的阅读习惯。


《绘声绘色看方言》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这是一套对岭南地区三大方言(广府话、潮汕话、客家话)进行视觉化设计的丛书,是一套献给少儿和教育工作者的岭南方言图册,把非视觉的词汇图像化,将只能“听”的方言转化成“看”得见、“看得懂的方言。


      本书由在方言研究上颇有成就的专家学者,精心挑选地区经典童谣,介绍方言及民俗文化特色,并由知名画家配画,趣味展现潮汕文化的浓郁风情。书中对方言词汇的视觉化设计及附上的音频二维码,也为读者学习方言提供了“视听"结合的丰富体验。


本文转自“新世纪童书绘”公众号

详情点击“阅读全文”

编辑:刘若书

审读:王晓珊

责编:老    甘

投稿邮箱:jnufyzx@163.com

往期精彩

特别报道 | 陈燕辉:粤桂携手,共话乡土文化传承与创新

钱乃荣:上海方言的传承,关键要让新生代们讲上海话

岭南文化 | 甘于恩:《绘声绘色看方言》丛书序



扫码关注

语言资源快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