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美食 |罗鑫: 捶丸啵丸【转载】
The following article comes from 老米鴿 Author Law Him
转载自公众号 老米鴿
肉丸,梅县话叫“捶丸”,兴宁话叫“啵丸”(梅县畲江、水车亦然)。“啵丸”的“啵”是个假借字,读作bòk[pɔk5],本字为“撲(扑)”。“撲”和“捶”,实际都是对传统肉丸制作过程中最重要的一道工序——手工捣打——的描述。
现在不少人把“捶丸”“啵丸”理解为猪肉丸,这是有历史原因的。以前嘛,农耕社会,客家人讲求“耕读传世”,牛不仅是家庭的经济支柱,更是儒家精神的象征,绝对吃不得。唯独猪肉,养来就是拿来吃的。
一开始,猪身上最好吃的部位是不拿来做肉丸的。唯独那些不怎么好吃的部位,食之不悦,弃之可惜,不知怎么处理为好。聪明的客家人很快想到,何不把它们捣碎,再混点好的肉进来做成聚成一团做成丸子呢?这样一来,既看不出原料,又改善了口感,“啵丸”就这么诞生了。
与此相类似的,是梅县白宫的“米粉丸”。好看的线状的粉条大家都喜欢吃,又短又碎的米粉渣子看着都没胃口,但是扔了又怪可惜的啊。所以干脆就把它们拼凑在一起做成丸子,既改观了品相,又节约了粮食。
据说潮汕的牛肉丸就是受客家“啵丸”启发而出现的,笔者接触过不少老一辈的客家人、潮汕人,大都认为肉丸就是从客家传过来的。潮汕地区当然也有不少人务农、读书,但靠海的环境使得潮汕人对牛的感情比较淡薄。从整体来看,牛在潮汕谈不上是家庭的经济支柱,其地位和猪相差无几,不过是肉源而已。所以潮汕人从小就爱吃牛,也很会吃牛,现在全国这么多地方主打牛肉料理,潮汕的牛肉火锅能跻身前列、驰名海外不是没有缘由的。
潮汕人做肉丸直接就用牛身上最好的肉来做,并根据食客口味的需求和变化在工艺上不断地加以改良,很快便后来居上,名声盖过了客家的“啵丸”。
民国以后,西方的饮食文化吹遍大江南北,随着经济条件和环境的改变,以农为本的客家人也逐渐接受了吃牛肉,现在客家大本营的梅县,牛肉火锅店、牛扒店鳞次栉比,可与“全猪汤”一决高下。但跳出来看,我们不难发现,吃牛肉比较出名的客家地区,大都是与潮汕、闽南比较接近的,如梅州丰顺、大埔和永定下洋。
扫码关注我们↑
往期导读
学术探论丨范萍、顾文涛、刘卫国:汉语帕金森症患者的语音声学特征分析【转发】
本期编辑:阿6
本期审读:余裕
责任编辑:老甘
投稿邮箱:jnufy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