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讲义 | 甘于恩:粤语词汇与南粤民俗

甘于恩 语言资源快讯 2020-10-10

讲义 | 粤语词汇与南粤民俗

                        主讲人丨甘于恩

“词汇是语言诸要素中最敏感、最活跃的部分,也是最紧贴社会发展的脉搏,最能够及时反映社会各种发展变化。特别是社会文化发展变化的‘传声筒’。”“从解码地域方言的词汇入手,我们就有可能了解该方言所承载的特色文化,从而领略该特色文化的精华所在。”[1]以下从自然地理环境与地名文化、避讳习俗和饮食文化三节来讨论粤语地域文化特色。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与地名文化

一、自然地理环境

岭南地区大都处于亚热带,终年不见冰雪的气候条件使说广府话(粤方言)的人分不清“冰”和“雪”这两个不同的概念。体现在粤方言的词语中就是有关“冰”、“雪”的词语都说成“雪”。例如:

雪糕——冰淇淋

雪条——冰棍

雪水——冰水

雪柜——冰箱

雪屐——溜冰鞋

雪藏——冰镇

雪猪肉——冰冻猪肉

岭南地区气候炎热,人体容易出汗,天天都要洗澡降温,因而把“洗澡”叫做“冲凉”,甚至还把洗热水澡叫做“冲热水凉”,这当然也是岭南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在粤方言词语中的体现。由此也滋生了一批反映粤人养生之道的词语,如“去湿热”“饮凉茶”“煲靓汤”等。

海洋文化带来众多与之相关的词语,体现出广府地区长期与海为邻,伴水而居的自然地理环境造成心理上形成的一些特殊思维,延伸到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许多事物,产生“水”族类的方言词,彰显出广府文化的特色。例如:

水浸街——街上发大水

水脚——路费

水客——掮客

磅水——要钱,原是黑社会向人勒索钱财的用语,现已在社会上广为使用。

醒水——警觉

心水——心事,又指心爱的,合意的

散水——解散,分头走,又指逃命

威水——神气,好“帅”

整色水——装模作样

半桶水——一知半解

水皮——质量差,能力差

水头——指钱财,钞票

放水——泄密,打假球,又指去小便

睇水——望风

回水——退钱

一头雾水——情况不明,糊里糊涂

水过鸭背——形容学习不专心,左耳进右耳出,听不进去的意思

猪笼入水——指财源滚滚

车水过田——指从甲得来的钱马上还给乙

此外,粤语中有一些词语并不直接用“水”做语素,却在词语中加入水产品或相关器皿、行为等,仍然是直接或间接地透露出海洋文化的气息。突出的例子如形容一个人粗心大意,口语中常说“大头虾”,类似的词语如“咸鱼翻身”“炒虾拆蟹”“借艇割禾”“大石迮死蟹”……。

二、广府地区的地名用字

广府地区水网交错,有不少粤方言中特有的与水有关的地名用语,也体现出这种自然地理文化的特色。例如:以“涌(小溪流)”“滘”“沥”“塘”“沙”“坑”“湴(烂泥)”“氹”等作为地名用字的在广府地区显得特别多。就以广州市为例,在已通车的十条地铁沿线,就可以看到许多带有这类字眼的地铁站名,如:

大塘、燕塘

窖口、沥滘、厦滘、

东涌、低涌、沙涌

横沙、沙贝、河沙、沙园、磨碟沙、大沙地、海心沙

坑口

长湴

还有广州市内的“新滘”、番禺的“新涌”、香港特区的“东涌、葵涌、鰂鱼涌”、澳门特区的“氹仔”、顺德的“北滘”、东莞的“麻涌”等等,也都是带有此类用字的特色地名。

此外,有不少反映岭南独特地貌的地名,如“朗(塱)”指“江湖边上的低洼地”,这类地名有香港的“元朗”,广州的“西朗(原为“西塱”)”“柯木塱”等;“陂”指“池塘”或“山坡、斜坡”,如“车陂”“黄陂”等。

广州虽然是广府族群占据优势,但亦有少量客、闽居民移居其地,有些地名可能反映了这种事实,如“围屋”为客家民系的传统建筑,地名称“围”者在客家地区非常多见,可是在广州白云区就有“罗冲围”“黄金围”等地名,暗示这一带早期可能是客家移民生活的区域。事实上,在大片的粤语区中,这种母语转移的情形并不罕见,例如番禺大岗镇的“客家村”原先应该通行的是客家方言,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广东东江一带客家人迁徙至此建村,开始说的无疑是客家话,但现今已完全放弃,可作为佐证。

三、南粤地名中的底层词

岭南地区还有不少极具南粤特色的地名,它们是粤语中壮侗语底层词的见证,尤其以粤西至广西、海南一带为多。

清初广东番禺学者屈大均在《广东新语》卷十一《文语·土言》中曾记载:“自阳春至高、雷、廉、琼地名,多曰那某、罗某、扶某、过某、牙某、峨某、陀某、打某。黎岐人姓名亦多曰那某、抱某、扶某,地名多曰那某、湳某、婆某、可某、曹某、爹某、落某、番某”[2]。民国时期的民族学教授徐松石在他的《粤江流域人民史》一书中也提及岭南地名与壮侗语的关系,其中特别研究了几个常见的地名冠首字,如遍布两广的含“那、都、思、古、六、罗、云”等字的系列地名。据其联系壮侗语考证,“那”即壮语的“田”,有时异译写作“南、纳”,如台山的“那扶”“那洞”、开平的“那竹”、新会的“那伏”、恩平的“那吉”“那朗”“那芬”、阳江的“那棉”“那贡”“那西”“那栋”、阳东的“那顿”“那洛”“那梢”、阳西的“那湖”“那厚”、阳春的“那位”“那留”“那柳垌”“南垌”“南木垌”、湛江的“那洪”、吴川的“那亭”“那蒙”“那郭垌”、茂名的“那庄”、电白的“那霍”“那楼”“那贞”;“都”字与壮语村落单位相关,有时也作“洞、峒、垌”,如云浮的“都骑”、高明的“都权”、台山的“田洞”、开平的“下垌”、阳东的“高垌”“黄垌”、阳春的“小垌”“高垌”、高州的“新垌”、电白的“水垌”;“思”即壮语的“寨”,有的亦作“仙”,如信宜的“思贺”、新兴的“思来”;“古”即壮语“山”,有些写作“岵、高、歌、姑、过”等字,如中山的“古镇”、鹤山的“古劳”、恩平的“古楼”“高朗”、吴川的“古流坡”;“六”在壮语中表“幽深山地”,有些异写作“禄、渌、绿、菉、陆”或“陇、弄”,如茂名的“六双”、高要的“禄步”、台山的“陇门”、阳西的“陇石”、百色的“弄劳”;“罗”字部分与“六”字通,也有少部分与“那”通,如高明的“罗丹”、鹤山的“罗洞”、云浮的“罗定”、阳春的“罗银”;“云”字壮语指“村”,与“板(版)、万、慢”等字相通,如云浮的“云安”、高明的“云勇”、鹤山的“云独”“云益”、恩平的“云礼”、化州的“云马”,高明的“版村”等[3]。

 

     第二粤语词汇化(略)

 

第三节 粤语词汇与饮食文化

中华美食天下闻名,粤菜更是中华饮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不但体现了中华美食的优良传统,更是有所创新和发展。其中粤菜的用语便相当丰富精彩。

一、多姿多彩的地方特色美食名称

食俗作为民俗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一个地方的民性,也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方言的特色。广府人以食为上,其丰富的食品,在每个节庆习俗中都得到充分的反映,如令人目不暇接的过年食品(油角、煎堆、崩沙、萝卜糕、马蹄糕、松糕等)、名扬中外的端午粽子(裹蒸粽、碱水粽、豆沙粽、咸肉粽、火腿粽等)、做工精细的中秋月饼(莲蓉月、五仁月、双黄月、冰皮月、七星伴月)。但是广府食俗并非单指广州的饮食习惯,广府食品其实包含着有一定的地域差异性,因此地方色彩强,表现为各地都有一些制作精良、有代表性的食品、菜肴。如沙河粉(简称“”,如牛河、斋河)、佛山熏蹄、大良崩沙、九江煎堆、顺德双皮奶、顺德伦教糕、陈村粉、中山濑粉、中山杏仁饼、澳门葡挞、元朗蛋卷、东莞排粉、白云猪手、湛江鸡、清远鸡、阳江炒米饼、阳江豆豉、江门咸干花生、鼎湖上素(肇庆)等,反映了各地不同的饮食文化。

二、粤菜多样性的反映——各显其妙的烹调术语

粤菜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烹调技艺考究,刀工操作精细,常见的烹调手法有:煲(茄子煲、豆腐煲、猪手煲、狗肉煲)、炖(鲜奶炖蛋、炖水蛋、炖乌鸡)、焗(盐焗鸡、焗禾花雀)、煀(煀鸡、姜葱煀鲤鱼)、蒸(清蒸鲈鱼、清蒸多宝鱼、豉汁蒸排骨)、扣(香芋扣肉、南乳扣肉)、扒(鹅掌扒菜胆、红扒鱼肚)、浸(油浸鲳鱼)、灼(白灼虾、白灼爽肚、白灼螺片)、煠(煠鹅肉、煠鸡蛋)、滚(生滚鱼片粥、生滚肉片粥)、烧(烧乳猪、烧鹅、烧乳鸽)、蜜(蜜汁叉烧)、生(鱼生、虾生)等20多种。三、养生用语形象生动,贴近生活粤菜的第三个特点是注重质量,讲究养生,随着季节的变化,粤人会应时调整食谱的构成。如春季多雨潮湿,粤人讲究炖汤祛湿,夏季炎热,则有各种各样的清凉解毒汤,注重降火功效,如老火汤;岭南气候炎热容易导致肝火旺,喝粥可以护肝,故粤地粥品极其丰富;秋冬是进补的季节,汤及菜肴都加进温补热补的材料,秋季特别干燥,所以要喝各种各样的滋润“糖水”和炖汤(如白榄炖猪肺);冬天阴冷、春季湿冷,所以为了驱寒祛湿,要“打边炉”(鸡窝、牛肉窝、羊肉窝、杂锦窝),要吃“煲仔饭”。不少俗语谚语,都反映出粤人的这些习俗。如“狗肉滚三滚,神仙企唔稳”、“秋风起,三蛇肥”。广府文化对饮食的讲究,在日常生活中得以充分体现,并形成固定的习俗。如粤人喜饮茶,围绕着饮茶,形成了一些固定的程式和丰富的方言语词,如“饮茶”“一盅两件”“茶楼”“较茶”等,粤式点心、小吃其实与饮茶习俗也是息息相关的,如烧卖、肠粉猪肠、牛肠、斋肠、猪腰肠、鲜虾肠、珍珠肠)、叉烧包、豆沙包、鸡球大包、三星大包)、笑口枣、酥饼榴莲酥、叉烧酥、蛋黄酥、蝴蝶酥、核桃酥、豆沙酥)、糯米鸡、虾饺、粉果、蛋挞、炒河粉、粥品(艇仔粥、鱼片粥、皮蛋粥、及第粥、猪腰粥、猪润粥、柴鱼花生粥)以及诸多品种的糖水等,举不胜举。

  岭南气候炎热潮湿,也催生了凉茶的发达,除了祛湿茶,还有斑痧凉茶、喉症茶、消滞茶、五花茶、菊花茶、感冒茶、清热茶、夏桑菊等。

 四、菜式清淡为主,新式粤菜催生粤语创新

粤菜的第四个特点是相对于其他菜系,口味偏于清嫩,但也讲究味道的变化,故有“五滋六味”之说。“五滋”是指“清、香、酥、肥、浓”,“六味”是指“酸、甜、苦、辣、鲜、咸”。味道随季节而有所变化,夏秋求清鲜,冬春偏浓郁。整体风格以清鲜嫩脆为主,但清而不淡,鲜而不俗,脆而不焦,嫩而不生。以“生炒水东芥菜”最为典型。

粤菜与粤地其他民系的文化形式类似,都是博采众长、不断吸收外来菜式的优点发展起来的,比方新派粤菜就大量使用西式或外族汁酱,使其风味更加多样化,如“芝士焗龙虾”,还有马来西亚广府人创新的粤菜“马来风光”(一种用虾酱等调料烹制的炒空心菜)。五、粤语饮食类词语的转指现象粤语不仅拥有丰富、生动的饮食类词语,而且这些词语不断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去,成为转指人品、行为等方面的形象用语,这也是饮食文化发达在粤语中的体现和衍生。例如粤语善于取食物外形特点(形状或颜色)的相似性来对本义进行引申转指:如“茨菰椗”,由于茨菰顶部肥大,外形有点像男性生殖器,所以把“茨菰椗”引申转指为“男婴”;粤语也追求表达的幽默感,如“卖剩蔗”、“箩底橙”(指无人问津的人物)、粉肠形容面目可憎或令人讨厌的人)、“炒鱿鱼”(解雇);还有使用谐趣的译法,以增加粤语的表达力,如“食叉烧”指的是排球运动中“把握机会得分”,其中“叉烧”乃是英语chance的译音,显得极其风趣。


[1]詹伯慧、甘于恩《广府方言》,暨南大学出版社,2012, 86页。


[2]屈大均《广东新语》,中华书局,1985年。第340

[3]参见徐松石《民族学研究著作五种•粤江流域人民史》,广东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89-203页。


本期编辑 | 和树美

本期审读 | 章   策

本期责编 | 甘于恩

投稿邮箱:jnufyzx@163.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