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专题 | 耶律楚材:古人如何看待方言和普通话【转发】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说咱闽南话 Author 说咱闽南话

 

耶律楚材 / 文

汉语自古以来就是一种内部差异很大的语言,各个时代汉语都存在着不同的方言,古往今来,来自祖国不同地区的人在互相的交流中也意识到了方言的差异,并发展出了各个时代的汉民族共同语,并也有了很多这方面的思考,我们今天来聊聊老祖宗们是怎么看待方言、共同语的。





唐人贺知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今人都能成诵,这可能是古人对方言的记述中最为知名的。古人很早就意识到了方言的存在,出外的人都会意识到外地的人说的话和老家人是不一样的,会形成对方言差异的朴素认识,池鱼思故渊,思念故乡是人之常情,思念故乡的同时也会对故乡的方言怀有思念的情感,这一点上,祖先和我们是一样的,是故贺知章写出了那首脍炙人口的诗。

但古人并非完全对方言抱有正面的情感。民族共同语形成之后,因为得到国家行政和文教力量的加持同社会的客观需要,加上儒家价值观的影响,很长一段时间,方言是被视为民族共同语匡正的对象的,被视为是不正确、标准的:南朝人颜之推就推崇金陵、洛下的方言为正音,说北方部分地区的方言杂有“夷虏”语言的成分,南方的方言则染上了“吴越”语言的成分。颜之推的说法还算客气的,孟子就毫不留情地发明了“南蛮鴃舌”这个词——至今仍然被一些北方人用来讥讽南人“语音不正”。在当代社会,歧视别人的方言或者对自己的方言感到自卑都是不可取的,这点想必不用多说。

就这两点来看,中国人的方言观还是具有一定延续性的。但古今有一个非常大的不同,那就是古人没有系统的方言保护观念,相比起来,不少古人可能更热衷于学习共同语。对方言的研究在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中所占的地位实际上不高,成果也不太被社会主流和政府所重视:就算是在元代基于首都语音编写的韵书《中原音韵》在清代《四库全书》的编撰过程中也都只归在集部的词曲类——只服务于唱北曲;明清南方不少地方有出现一些学官话的教材,或者教授官话的机构,甚至出现了热衷于说官话的人,但系统记录本地方言的著作则少很多,方言文学的规模和影响力也都有限。对方言的保护观念主要还是在近代西方语言学传入中国后,人们意识到方言的价值,加上体会到方言受到普通话的冲击的社会现实逐渐发展出来的,最终形成并成为较为广泛的社会共识可能是在近二十年。

汉民族共同语历史悠久,早在先秦就有“雅言”的称呼,论语就记载了孔子在正式场合会使用“雅言”,杨伯峻在其《论语译注》中直接把“雅言”解释为“普通话”。古代知识分子对于共同语几乎是清一色的赞叹、追捧甚至美化:前面就提到了颜之推的心态,此外,从古人对共同语的称呼就很容易看出这种心态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中国人曾把共同语叫做“雅言”、“正音”、“正字”,在许多古人心中,共同语就是“雅正”的,和方言被称为“乡谈”、“白话”、“白字”相对应,这些名字不仅被士大夫使用,“正音”、“正字”也是明清两代闽语区不少地方社会各阶层常见的对共同语的称呼,可见,我国古代社会对共同语的态度总体上来说还是非常正面的

研究和实践都表明,共同语和方言的关系绝对不是二元对立的,完全是有共存共荣的可能的。部分古人对方言怀着的“匡正”心理——不管是以自己的方言还是共同语出发,都是不可取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言,都有自己无改的乡音,这种带有偏见的观念,我们绝对不应该继续延续,不管是为了方言的保护还是全国人民的团结;而古人对共同语的推崇虽然可能过头了点,强调共同语的“正“,而不是我们今天强调的”普遍共通“(普通话),但对我们也有不少启示:共同语是一个国家内部交流、团结的重要基石,象征着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身份:如果一个国家没有共同语,各地的交流都将成为问题,甚至从泉州到福州都需要翻译,这样一来,社会动荡、分裂的机率也会大大增加。我们在学好方言的同时也应该学好普通话,说好普通话的同时也不要忘记自己的方言。

【注明:转自公众号“说咱闽南话”】

本期编辑:杨   洋

本期审读:章   策

责任编辑:老   甘

投稿邮箱:jnufyzx@163.com

往/期回顾

1.专题丨亲近乡土,培养“根”的意识——暨大方言中心与贺州学院本土语言文化中心在三家滩村共建乡土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基地

2.专题 | 林春雨:浅谈粤东闽语声母的特点【转发】

3.专题 | 甘于恩:留声计划,用音频保留家乡的声音【转发】


扫码关注我们哟

【保护母语方言,你我共同努力】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