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府文化 | 许结玲:水乡农谚:岭南农耕文化的象征符号
由于微信公众号推出新功能,“语言资源快讯”左边显示的名称并非原作者,而是公众号管理者,原作者将于大标题和文末显示,感谢各位读者的谅解!
水乡农谚:
岭南农耕文化的象征符号
许结玲
(任教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
我国是农业古国,也是农业大国。在过去漫长的岁月里,农谚成为农民耕种的指南,在农耕文明时期对农业生产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农谚语言精练,音韵和谐,耐人寻味,道出了繁杂农事的本质。岭南水网发达,自古便是农耕文明、稻作文化、桑基鱼塘文化的荟萃之地,盛产与农业生产、农业社会生活息息相关的农谚,因此我们亦称之为“水乡农谚”。它因水而生,充满乡土气息,成为岭南农耕文化的象征符号。
岭南先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千百年来,岭南的先民们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辛勤耕作,见证了农耕文化的兴起与发展,也为我们留下了属于农耕文明的时代符号。水乡农谚虽寥寥数语,却蕴含着科学而深刻的道理。如“绿肥种三年,瘦田变肥田”,道出了绿肥能使田地更肥沃的特点。绿肥是指禾草、猪粪等养料,施绿肥的方法是“沤草”,即把干禾草铺在田地上,然后引水入田浸泡,使其腐烂用作肥料。这一农耕方法,其实古已有之。《礼记·月令》中就有烧草取灰,或沤草作肥的相关记载。言简意赅的文字背后蕴含着岭南农耕文化的精髓,彰显着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农田里的禾草
又如,“种田不养猪,定会有一输。”在农民看来,种田与养猪相结合可以发挥二者生态循环的最大效益。这种传统的耕养模式是将种植业与畜牧业有机结合,在农、林、畜、牧、渔等多模块间形成良性循环系统,可以看作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的雏形。汉代《氾胜之书》就有“树高一尺,以蚕矢粪之”的记载。佛山顺德、南海、高明等地的“桑基鱼塘”也是这种生态循环模式的典范。“桑茂、蚕壮、鱼肥大;塘肥、基好、蚕茧多”这一农谚描绘了珠三角岭南水乡最早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反映了岭南人在长期的生产中,创造出一套以生态平衡为基础,水稻、蔬菜、桑蚕、渔业相互促进的科学生产方法,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见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我国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农谚则是记录农业生产经验、农业文化的“活化石”。它不仅是劳动人民在田间地头生产劳作经验的总结,也是人们了解时令节气、农作物生长规律的重要途径。水乡农谚体现出生态文化与乡土文化的深度融合,如“四月四,芋头孭(背)仔去睇戏”这句农谚是说芋头一般是开春种下,到了四月初就发棵,芋头乸(指“母的”)身上开出多个芋仔,此时正是施肥松土季节,好让芋头乸更大更壮,芋头仔也更多,民间称之为“孭仔”。“去睇戏”则形容开心,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出芋头生长旺盛的样子。“云冚(掩)中秋月,雨洒上元灯,揾定竹篮摘花生”,这句农谚则是通过观察中秋、元宵节的天气状况从而推测花生的收成。若今年中秋有云雨,不见月光,那来年的元宵节也会有雨,预示着当年的花生歉收,因此只能用一个小小的花篮收花生。在端午节,岭南水乡还有“扒龙船”这一重要的民俗活动。与龙船有关的农谚也在岭南民间流传,如“小满过、龙舟起”“小满大满江河满”等农谚是说端午节前很多地方都有“起龙”的习俗,每逢小满过后河水猛涨,河涌放闸,将河道冲刷得干干净净,因此“起龙”后洗洗“龙水”,可寄望整年顺风顺水。这些广泛流传的农谚,很多与农作物生长必不可少的“水”有关,这是岭南水乡的生动写照,也是岭南人“以水为财”地域文化的含蓄表达。
芋头
还有像“春分不湿谷,大暑禾唔熟”“立秋有雨秋秋有,立秋无雨晒秧头”“干冬湿年,黄金满田”“东闪雨重重,西闪热头红,南闪北江水,北闪好南风”“云走东雨鬆鬆,云走南雨成潭,云走西雨凄凄,云走北雨无粒”“晚云向西行,夜雨洒三更”“月晕田基满,日晕天大旱”“朝虹风,晚虹雨”“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等农谚,都是农民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通过观察气象等自然现象总结出来的经验。这些农谚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后,被用以指导农业生产,在农耕文明时期曾产生积极的作用。于今天而言,这些农谚也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预测天气。过去的农业生产催生出多姿多彩的农谚,这些农谚都是农民对农事生产规律的客观认识,也见证了人们尊重自然、顺应天时的传统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反映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农谚蕴含着丰富的传统农耕文化,是农业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过去作为农民日常耕种的指南,有指导农业生产与实践的作用,但于今天而言,这些农谚更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它们从农业生产中走出来,折射出深刻的人生哲理,体现出中华儿女的民族品格和文化精神。如“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是在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耕田方知牛辛苦,养子方知父母恩”“得人恩典千年记,得人花戴万年春”则是劝诫人们要有一颗感恩之心。
养子方知父母恩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一向以勤俭为美德。在农谚中,人们亦视勤劳为美德,轻视懒惰者,反对铺张浪费,信奉勤劳致富。有大量农谚都体现了这一根植于农业经济土壤中的文化心理,如“人勤地生宝,人懒地长草”“人勤荒年有饭吃,人懒丰年饿肚皮”“三秋勤耕田,丰收在来年”“只要人用心,地里出黄金”“人勤无微土”“若要富,耕田养猪磨豆腐;若要穷,朝朝瞓(睡)到热头红”等等。“勤俭人家终致富,膏粮子弟必败家”这句农谚饱含着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勤劳能致富的生活哲理;“有仔唔读书,犹如耕塘唔落鱼”则是耕读文化的生动体现。“好乸生好仔,好禾生好米”这句农谚用好的禾苗才会长出好的稻谷作比较,形象地说明了只有好的母亲才能养育好子女的道理。“瘦田无人耕,耕开有人争”则是比喻有人办成一件事之后,大家都会争着去做,鼓励人们做事要有开拓精神。“万顷良田日食两升米,千间大屋夜瞓半边床”这句农谚意在引导人们食用要有度,不可贪得无厌。
瘦田无人耕,耕开有人争
岭南农耕文化积淀深厚,地域特色明显。走在田野调查的路上,我们发现岭南水乡的翠堤古桥边、婆娑古榕下、古雅祠堂前,处处藏着农谚,许多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农谚被人们口口相传。其中也有不少农谚富有独特的价值,协调着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成为深刻的人生指南。时至今日,虽然很多农谚已逐渐远离我们的生活,但不应被遗忘。农谚所蕴含的优秀传统农耕文化既是乡村文化之本,也是乡村文明之底色。
(本文转自“中国社会科学报”)
往期精彩
广府文化(音频)|岭南的“豪门宅第”:镬耳屋(佛山南海 阿晴)
广府文化 | 劳震宇:但愿妈妈教晓我唱的歌谣继续可以流传下去
本期作者:许结玲
本期排版:贾晶晶
本期审读:贾晶晶
责任编辑:甘于恩
投稿邮箱:jnufyzx@163.com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扫二维码|关注我们
保护母语方言,你我共同努力
做语言资源保护公众号不容易,每天更新公众号更不容易,而每天提供新语料尤其不容易。很多读者还没养成打赏习惯,提倡每个月打赏一元钱,积少成多,我们的事业就有希望。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