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 | 甘于恩:词汇的来源系统(中)
第五章 词汇的来源系统(中)
第二节 方言语词
方言既然是汉语的一种地方变体,方言语词便会对共同语的发展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中包括方言语词进入共同语。那么,这里有必要首先弄清楚什么是方言语词。
学界在使用方言语词时,一般有两种意思:一是方言中所有的语词;二是方言中与共同语语词语义有差异的那部分词语。本节取后一种含义,但要注意的是,从古汉语中保留到方言中的词语,如果普通话中不再通用(或只作为词根保留在某些词语中),那么这部分语词也将被视为方言词,如“行”(走)、“衫”(衣服)等皆常见于南方方言。
一、方言语词的定义:所谓方言语词,是指在方言中使用具有特殊含义的语词,这些语词可能不见于共同语,或者虽然见于共同语,但是意义有所差别(与固有词)。因此,方言词实际上包含两大类:词形不同的方言词和词形相同而词义有异的方言词。我们在论述汉语词汇学时,当然涉及的是共同语(普通话)中所见的方言语词。
方言语词一般指共时状态的词语,古方言词由于已经融入共同语,所以是当作普通语词看待的。
刘叔新把本节的方言语词称为“方源词”(2005,278-279页),是有一定用意的,即“方言词”指某一方言的特有构造、特殊含义的词语(如粤语的“钵仔”、“了能”),而“方源词”指共同语中来源于方言的词语(如“搞定”、“美眉”、“打拼”)。邵敬敏(2001)则使用了“普用方言词”的概念(以跟方言词语相区别),他说:“方言词语是指限于某一方言地域内使用的词语,它与普通话词汇的最主要区别在于使用范围大小的不同。”(136页)不过本节还是与通常使用的“方言词”保持一致,不另用新的概念。
按照所来自次方言的不同,普通话中的方言词可以分为这么一些(例引自《羊城晚报》):
1)来自北方方言的:例如东北方言的“忽悠”、“闹心”,西南官话的“搞”、北京土话的“摆弄”、“摆谱儿”、“般配”、“差劲”等。
更让陈忠和闹心的是王一梅和张娜的伤势。(2007年4月27日A13版)
“报告会”遭忽悠 买来教材全过期(2007年9月24日A7版)
2)来自吴方言的:例如吴语的“噱头”、“窝心”、“瘪三”、“阿拉”、“小来来”等: 给父亲一个窝心的空间(2008年6月13日)
30.2公里:阿拉上班最远(2005年7月21日A6版)
3)来自闽方言的:例如闽语的“打拼”、“哇塞”、“美眉”等
不少表演者确实身怀绝学,有真材实料,可是打拼了多少年,就是没有机会出头。
(2009年2月16日B3版)
组合方面,Twins的休整令S.H.E在女子组合领域如入无人之境,倒是变身黑Girl
的黑涩会美眉吸引了不少漏网的眼球。(南方都市报2009-01-01)
4)来自粤方言的:粤方言随着广东经济的发达,其强势地位与日俱增,方言词进入普通话也越来越多,例如“生猛”、“一头雾水”、“埋单”等,再如:
只花“一蚊鸡”,看病拿药全搞掂(2007年6月20日A10版)
广州公厕“爆棚”(1997年1月12日2版)
“走鬼”捅刀险夺城管一命(2007年9月26日A7版)
此外还有来自西北官话的“二流子”等。
二、普通话中方言语词的类别:按照形式的差异,我们可以将普通话中方言词分为以下两类:
1)词形不同:词形与固有语词不同的方言词,在普通话语词中占大部分,形式上容易判定。例如:
忽悠窝心(两个义项进入有先后不同)瘪三哇塞美眉搞掂生猛
2)词形相同(词义有异):这其中有的属于同形同音词,有的属于多义词,例如:
【鸡】①家禽,品质很多,嘴短,上嘴稍弯曲,头部有肉质的冠。翅膀短,不能高
飞。也叫家鸡。②<方>妓女。(同形同音词,增加无派生关系的义项)
“鸡”作为妓女的称呼,已经进入普通话,《现代汉语词典》未收,应补。
【买单】1 金融市场作为买进凭证的单据。
【买单】2 <方>见1709页【埋单】。
【埋单】<方>在饭馆用餐后结账付款,现也用于其他娱乐性消费。原为粤语,
传入北方话地区后也说买单。
【买单】2 与【买单】1 完全没有语义引申的关系,而是由于普通话借入了粤语的“埋单”之后,造成了词语的同形关系。例如:
他从李的一系列表现中看出其中有诈,故委婉推辞,买单走人。(羊城晚报2000年3月21日C3版)
每次我们出去吃饭都由他来买单:现在我们出来聚餐,终于也有人能为我争点面子了(笑)。(羊城晚报2009年3月21日B2版)
下面“正经”的方言义项则属于多义词的范围:
【正经】①端庄正派:∽人。②正当的:∽事儿。③正式的;合乎一定标准的:–∽货。④<方>确实;实在:黄瓜长得∽不错呢!(多义词,增加有派生关系的义项)
也就是说,表示程度的“正经”与前三个义项实际上有语义的连接与引申关系,可以视为多义词。
三、方言语词的影响与使用问题:方言语词对普通话的影响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一是临时涉足普通话,不久就退回方言中去,如“躲猫猫”是一种儿童游戏的名称,来自云南玉溪一带西南官话的方言词,由于“躲猫猫”事件,使这一方言词很快流行开来,不过随着事件的平息,该词很可能退出普通话。二是正处于向普通话的渗透过程中,这时方言词在普通话中的认受度(即接受人群的范围)已经相当高了,不过方言的色彩还是比较浓,如“一头雾水”、“搞掂”、“生猛”。三是方言词的地方色彩已经逐渐淡化,在普通话中稳定下来成为其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搞”。
方言词语影响有大小之分,对于影响较小、使用面较窄的方言词,必须注意采用一定的技术手段,来阐释其意义,以下这个例子在传递语义信息上不够清晰:
顾祖平无事可做,整天东游西荡,还喜欢抽烟和“小来来”,经济拮据,还欠了一
些外债。(新快报2003年5月10日A5版)
这里“小来来”对读者了解文意也构成障碍,原来“小来来”是吴方言词,指“(打麻将)小赌”,《新快报》读者多为非吴语区的人士,报纸对这种特殊的语词不做解释,读者怎么能知道其中的含义呢?
四、方言语词的应用与规范
(一)方言语词的应用:
目前社会上对于方言的偏见还有不少,尤其是将方言与普通话对立起来,限制方言的应用(《羊城晚报》2009年3月18日A23版《说句“早晨” 损失十元》),导致方言的使用空间狭小,年轻一代方言运用能力急剧下降。这是地方文化的损失。实际上方言也有其独特的应用价值,封杀方言是不对的。
1)在社会交际方面,方言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维系地方人群之间和谐交际的不可缺少的工具(《广州日报》2005年12月1日报道中山市一医院医务人员学习广州话,目的是更好地进行医患之间的沟通)。在社会发生重大变故的时候,方言的缺位将产生诸多负面的影响,如四川汶川大地震时方言心理辅导人员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紧急事故(如火灾、轻生、交通灾难等)也需要依赖方言发挥作用。据《现代快报》2009年4月13日B5版《方言无人懂 唱戏找到家》报道,民警通过迷路的老太太所唱的小曲,才找到老太太的家人,但实际上该方言并不是无人知晓,如果能够咨询相关的专业人员,一定可以更快地解开老太太的身世之谜。
2)在地方传媒中,特定方言语词(这里指的是广义的方言语词)的使用,可以更好地拉近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体现出地方的特色。这些语词包括反映地方人文风俗习惯的特殊词语(如回南天、凉茶、冲凉)、独特而生动的语言表达(如搞掂、乱晒龙、烂尾楼、蒙查查)、古汉语遗留在方言中的词语(如平、衫、翼)以及历史传统与记忆的珍藏,如“出粮”(发薪水)、“骑楼”(街廊,靠里则是店铺)、“镬耳屋”(广东地区的一种旧式建筑)、“飘色”(一种融魔术、杂技、音乐、舞蹈于一体的古老民间艺术),等等,这些词语往往难以译为对应的普通话语词。
3)研究方言语词与普通话语词的对应规律,可以更好地为各地的语文教学服务,使学生在语文实践中运用地道的普通话语词。
4)研究方言语词,有利于保留和研究地方文化。方言是地方文化的载体,但是如果我们对什么是地方方言语词都不知晓,那谈何深入地研究地方文化、地方文学。现在研究民俗的,研究民间文学的,不太懂得方言;研究方言的,不太介入民俗研究,这种局面应该改变。
5)时代的发展,也对方言的语言文字应用提出更高的要求,比方哪些是某个地方的特色语词,这对于刑事侦破学具有帮助,公安部门如有一定的语词线索,就容易判定犯罪嫌疑人的方言背景,锁定案发地域,缩小侦破范围;研究方言语词,对于地名的确定、读音,对于方言报站(词语选择),对于方言新闻播音,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二)吸收方言语词的规范:普通话吸收方言语词必须遵循一定的规范,其中较为重要的应是:(1)过于生僻的方言词尽量少用,如“庄上的人有的吃饭,有的搂拾睡觉”,“搂拾”是“准备”的意思,这个意思相当生僻,普通话已有“准备”、“打算”这类的同义词,就不必再借入该词;(2)容易造成歧义的方言词要避免少用,如粤语的“地下”(地面一层)、“打靶”(枪毙);(3)影响较小的方言词慎用,如“甜”在河南某些方言中指“淡”的意思。
第三节 社区语词
“社区语词”这个概念,是香港学者田小琳首先使用的*(见《社区词》,普通话1995年1期),她也用过“地区性词汇”这个概念。《现代汉语通论》则使用“社区词语”一词,但词汇学界还不太普遍接受,也有人归入“文化词”(比方“糖水”)。
一、社区语词的内涵:
所谓社区语词是指仅在某个社区通用,反映该社区独有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的词语。
田小琳说:“所谓社区,指的是社会区域。由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制度的不同,由于不同社会背景下人们使用语言的心理差异,在使用汉语的不同社区,流通着一部分各自的社区词。”“具体地说,同属中国的领土,中国内地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地区(1999年12月20日回归祖国)、台湾省,在词汇方面,除了主流词汇,即大家共通使用的大量词汇之外,还有一些各自流通的社区词。推而广之,海外华人社区也会流通各自的社区词,比如,东南亚华人社区、美国华人社区、欧洲各国华人社区等。”(田小琳,2004,72页)
就汉语的共同语而言,它有不少区域变体,这些区域变体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各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现代汉语通论》第6页把“社区变体”的原因归结为“由于不同社会制度,特别是一国两制的实施”,似乎过于简单),影响自然会有大小的差异,但就身份来说,共同构成一个上位的、抽象的现代汉语。这些区域变体并不是方言,不过也有方言的因素在其中。区域变体不同于地域变体,地域变体主要与地理因素密切相关(也与历史发展有关),指的是语言的地方变体,即方言。
二、汉语主要的区域变体:
郭熙(2004)曾使用了“域内汉语”和“域外汉语”这两个概念,“广义的域内汉语是中国各地(含香港、台湾和澳门)所使用的汉语变体的统称”,“既包括普通话,也包括各地方言”,“广义的域外汉语,是指中国以外的国家或地区所使用的汉语的各种变体的统称,”“既包括通常所说的普通话,也包括汉语的各种方言”。(340页)不过,从对汉语标准语的影响来看,应该侧重于各种区域变体的书面语(各种方言对这些书面语会有直接的影响)。因此,我们研究的汉语区域变体,主要的是它们的书面语形式,以免造成研究对象的交叉错综,不易把握。
汤志祥(2001)则提出“区域词语”的概念,还细分出“共用词语”、“双区词语”、“单区词语”的概念,其实践及理论分析颇有启发意义,但遗憾的是,作者未将其他区域变体的词语纳入视野。那么,汉语的区域变体有哪些呢?我们以为有以下这几个:
1)大陆普通话:
普通话是现代汉语的标准语,是中国各民族的通用语言,又是联合国的六种工作语言之一,在国际上有很高的地位。不过从语言学的本质来说,普通话依然是汉语(具体地说是现代汉语)的一种变体,只是它是一种高权势的变体。
普通话的基础方言是北方方言,这是由历史和现实所决定的,所以普通话中的多数词语来自北方官话,当然也有一些来自大陆其他区域,如吴语区、粤语区、闽语区等。此外,普通话也吸收了一些其他区域变体的语词。
2)台湾国语:
台湾国语的基础是1949年前的大陆国语,其定型的背景是1919年随着五四运动而来的思想解放潮流,直接与语言文字相关的事件是“白话文运动”和“国语运动”,北京音被定为民族共同语的标准音(这是就基本面而言的,不是说每个音皆取北京音);1936年编纂的《国语词典》的定音原则是“字音根据北京语音(即北京音系),但涉及经史等旧籍之字,则参考隋唐以来韵书,循古今音变之条例,斟酌定音。”(《凡例》14页),也就是说,该词典并非所有的字音皆遵从北京音,“从(从容)”读阴平,与古音同(现在普通话定为阳平),“危”定音为阳平,也是根据古音而定的(现普通话定阴平)。此外,早期的北京口语音也被后来的台湾国语所接纳,如“和”读hàn,《国语词典》注为“北京语音。用同及、与。”(436页)同时收录he(阳平)的读音,但义项主要是“调谐”之类。但hàn的读法后来被普通话所舍弃,通用hé。
另一方面,国民党政府定都南京,对于这个时期的大陆国语是有影响的;后来国民党败退台湾,大批的军政人员来自江浙一带,他们的语言对台湾国语的最终形成,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如“系”读阴平,等等。
3)新马等地的华语:
亦称“东南亚华语”。主流是新加坡华语,原因是华语是新加坡的官方语言之一,华人占据社会的主导地位。虽然新加坡华语定普通话为尊,采用北京音和简化汉字,但是在新国与中国建交之前,它与台湾有非常密切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又受到台湾流行文化的深刻影响,因此,新加坡华语除了有本土的语汇外,也接纳了不少台湾国语词(或台湾的社区语词)。
另外,新马泰的华人多来自福建、广东等省份,所以东南亚华语中有一些来自闽、粤、客方言的成分,这是母语迁移带进了当地的华语,如“敢敢”、“肉骨茶”。
4)港澳的书面汉语:
香港1997年、澳门1999年回归祖国,在回归之前,分别由英、葡殖民当局统治,英语和葡语各为这两地的官方用语。回归以后,香港、澳门实现“一国两制”,保留了语言文字的基本面貌不变。
香港以粤地的居民为主,还有少数的福建、客家居民,因此粤语(广州话)成为民间的通用语言,虽然当地实行的是“两文三语”(汉语、英语、粤语)的政策,其中“两文”指的是“中文”和“英文”,但实际上,这里的“中文”与大陆的中文有相当的距离,有人称之为“港式中文”,或三及第中文(中、英、粤混杂),粤语口语的影响甚大。港澳的书面汉语有不少反映当地社会特色的词语,当然也免不了杂有深具粤语特色的外来词(如“车立”、“沙律”等)。
5)海外的其他书面汉语:海外华人社区也出版报刊杂志,应有一定的书面形态的汉语。但目前对这类状况缺乏了解。估计也有一些反映当地社会特色的语词。汤志详(2001)提到:“1990年底我到澳洲作访问学者,开始接触到不同地区的华文报纸。……各种报刊杂志上看不懂的或者似是而非的词语比比皆是,往往使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问题明摆着:各地华语之间的的确确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而这种差异主要是在词汇(包括语义和语用)方面。”(479页)
以上只是就宏观方面来说的,实际上就微观方面来说,区域变体还可以再分(但理论上意义不大),比方同样是大陆普通话,北方汉语与南方汉语还有不同,所使用的某些词语便有差别;南方汉语中,粤式的普通话亦体现出其鲜明的个性。
三、社区语词的主要表现:
(一)大陆的社区语词:
反映大陆政治制度的专名及术语——
四套班子、人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政协(政治协商会议)、无产阶级专政、民主党派、单位(供职的党政机关)、公安、纠风办、预防腐败局、老干(部)局、文明办、国台办、港澳办、五个一工程、竞争上岗、离休、病退、双规、两手抓
反映大陆倡导的思想观念的语词——
五讲四美、两个文明、雷锋精神、钉子精神、毛泽东思想、四项基本原则、四有新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三个“代表”(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讲(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和谐发展观、八荣八耻(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各个时期的历史语词——
抗美援朝、政务院、教委(教育委员会)、三反、五反、三面红旗(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自一包(自留地、自由市场、自负盈亏和包产到户)、文革(文化大革命)、红卫兵、红小兵、串联、武斗、文攻武卫、造反派、走资派、批斗、“喷气式”、三忠于、四无限、忠字舞、老三篇(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红宝书、支左、四旧、清队、斗私批修(修正主义)、政治挂帅、路线斗争、“二月逆流”、揭盖子、捂盖子、和平演变、插队、下放、清队(清理阶级队伍)、一打三反(打击现行反革命、反贪污盗窃、反投机倒把、反铺张浪费)、知青、贫下中农、上山下乡、工宣队、蹲点、革委会、忆苦思甜、忆苦饭、讲用会、返城、补员、批邓、反自由化、资产阶级自由化
反映大陆民生及经济政策的词语——
菜篮子工程、米袋子工程、希望工程、宏观调控、窗口行业、农转非、个体户、万元户、民营企业、钉子户、三峡移民、西部开发、末班车(福利房)、扶贫
大陆独特的社会现象——
独生子女证、计划生育、打拐(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行为)、计生办、老干部、老红军、活雷锋、下海、官倒、走后门、打黄扫非、外汇券、高干子弟、私彩、福彩、体育彩票、顶呱刮、交通协管员、“创卫”、“创文”、县处级、厅局级
大陆特有的缩略语——
老区(老解放区)、两高(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双开(开除党籍、开除公职)、三包(包退、包换、包修)、三好(思想品德好、学习好、身体好)、三农(农业、农民、农村)、三来一补(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及补偿贸易)、五好(爱国守法,热心公益好;学习进取,爱岗敬业好;男女平等,尊老爱幼好;移风易俗,少生优育好;勤俭持家,保护环境好)家庭、中联部(中央联络部)、中宣部(中央宣传部)、春晚(春节晚会)、央视(中央电视台)、博导(博士生导师)、维稳(维持稳定)、关工委(关心下一代委员会)、严打(严厉打击犯罪活动)、奥数(奥林匹克数学)、奥英(奥林匹克英语)、“三合一”(居住、仓库、生产合一)作坊
大陆特有的词语(其他地区有对应的语词)——
下岗、保修、复印、彩电、出租车、避孕套、厕所(大陆保留传统的说法,而其他地区已经分化)、台球、短信
大陆新近产生的词语、流行语——
亮剑、保八(现行词语)、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周老虎、躲猫猫、猪坚强
以普通话语音(或译法)翻译的外来词——
巧克力、鼠标、黑客、博客、里根、贝克汉姆(Beckham)、小贝、南安普敦(Southampton)、新西兰、悉尼、特立尼达和多巴哥(The Republic of Trinidad and Tobago)、比特、掘金、小牛(NBA球队)、詹姆士(James)、诺维斯基(Dirk Nowitzki)、阿泰斯特(Ron Artest)、费德勒(Roger Federer,罗杰·费德勒)、希金斯(John· Higgins)、德比(Derby,同城)
大陆特有的商业机构专名(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者)——
中国移动、中国联通
社区语词不单体现在普通语词上,还体现在专业术语和其他词语(如称谓)上,如教育界的用语“211工程”、“985工程*”“专升本”、“考研”、“保研”、“硕博连读”、“博导”、“成人高考”、“二级学院”等皆属大陆社区词。
(二)台湾的社区语词:
蓝营、绿营、绿委、外省籍、行政院、黑金政治、A(指贪污)、公卖局、地检署、国小(国民小学)、国中(国民中学)、心灵改革、男生、女生、同志酒吧、A片、软体(软件)、陆客(大陆游客)、槟榔西施、捷运、博爱计划、坪、台斤、龟毛(形:指人做事畏缩、不干脆不果断、出尔反尔、拖拖拉拉,如“很龟毛”,亦指这种行为,如“龟毛脱掉”)、“龟毛男”(指那种做事左思右想,瞻前顾后,始终无法拿定主意的男人)、扯铃(空竹)
台湾特有的词语(其他地区有对应的语词)——
拜票、日据时期、国民教育、新鲜人、报准(报请批准)、猫熊(熊猫)、博士候选人(博士生)、手礼(礼物)、企画(计划)、人气(人望)、计程车、化妆间、短讯(短信)、净空(清空)
台湾译法的外来词——
部落格(博客)、骇客(黑客)、雷根(里根)、模里西斯(毛里求斯)、宾士(奔驰)、欧巴桑(老太太)、欧吉桑(叔叔伯伯)、便当(盒饭)、华沙卑(芥末)、彼杂(比萨)、庞克族(崩克)、马杀鸡(按摩)、爱死病(艾滋病)、镭射、多妈多(西红柿)、做秀(表演)
台湾特有的缩略语——
高球(高尔夫球)、班导(班级导师)、冻支(冻结支出)、民艺(民间艺术)、选罢法(选举法和罢免法)、彩视机(彩电)
(三)东南亚华语的社区语词:
鱼尾狮、组屋(新加坡)、波道(频道,新加坡)、拥车证(新加坡)、小贩中心(新加坡)、乐龄人士(老年人,新加坡)、大马(马来西亚,新港澳同)、巴巴(与马来西亚女子结婚的华人男性)、娘惹(华人与马来人结婚后所生的女子)、华校(华语学校,马来西亚)、华社(华人社团)、肉骨茶、如意套、叻沙(一种印度食品)
敢敢(方言词,勇敢)
东南亚译法的外来词——
安华(安瓦尔)、苏哈多(苏哈托)、科伦坡(哥伦坡)、寮国(老挝)、巴刹(街市)、德士(出租车)、淡米尔语(泰米尔语)
(四)港澳的社区语词:
立法局、行政局、行政长官、特首(特区首长)、廉政公署/廉署、乡议会、夹心阶层、打工皇帝、工业行动(罢工、怠工等与雇主抗争的行动)、公屋、居屋、垃圾虫、太空人、三级片、一楼一凤、保养(保修)、高买(超市盗窃)、澳洲(澳大利亚)、金鱼缸(证券交易所,俗称)、放蛇(卧底)、大耳窿(港澳地区高利贷者,尤指赌场上的高利贷者)、洗手间、桌球
港澳的历史语词——办馆
港澳特有的商业专名(与日常生活关系密切者)——
数码通、八达通、东铁、明珠台、翡翠台
港澳特有的缩略语——
两文三语(中英文、汉语、英语、粤语)、港姐(香港小姐)、亚姐(亚洲小姐)、亚视(亚洲电视台)、无线(无线电视台)、廉署(廉政公署)、教署(教育署)、港台(香港电台)、中大(香港中文大学)、科大(香港科技大学)、港大(香港大学)、城大(香港城市大学)
粤语译法的外来词——
朱古力(chocolate)、列根(里根)、雪梨(悉尼)、纽西兰(新西兰)、修咸顿(Southampton)、爱滋病(艾滋病)、做骚(表演)、的士(taxi)、免治(minced,剁碎的)、碧咸(贝克汉姆)、占士(James)、阿提斯(阿泰斯特)、金块(掘金)、牛仔(小牛)、千里达(特立尼达和多巴哥)、阿Sir(警察的俗称)、诺域斯基、费达拿、希坚斯、打吡(即“德比”)、窝打老【道】(Waterloo Road)、荷里活(Hollywood)
(五)境外共同的社区语词:
由于境外的社区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所以词语使用上有一定的共性,体现为具有一些共同的社区语词,例如:
毛主义、班底(班子)、电检(电视电影审查)、非礼(性侵犯)、官式(正式[的])、韩战(抗美援朝)、越战(抗美援越)、警务处(负责社会治安的机构,类似大陆的公安局)、警员(民警)、路肩(高速公路的备道)、女青年会(基督教一青年组织)、太空人(指太太已移居国外,留守港台的丈夫)、院线(连锁性电影院)、星洲(新加坡)、大马(马来西亚)、南韩(韩国)、北韩(朝鲜)、甄试(选拔考试)、邮差(邮递员)、幼稚园(幼儿园)、红利(奖金)、草根阶层(底层的老百姓)、影印(复印)、土风舞(民间舞蹈)、康乐(文娱)、软体(软件)、滑鼠(鼠标)等。
四、社区语词中的同形异义词:
在不同的社区词中,有一部分同形词,意义虽有关联,但内涵却有差异,如果不加注意,很有可能造成误解,例如:
爱人(配偶中的一方,大陆社区词)——爱人(所爱之人,其他地区社区词)
情人(保持不正当关系的男女,大陆社区词)——情人(有恋爱关系的青年男女,
其他地区社区词)
同志(志同道合者,常作称谓词,大陆社区词)——同志(同性恋者,港澳台社区
词,台湾还保留“志同道合者”的义项*)
居民(有城镇户口的公民,大陆社区词)——居民(居住者,其他地区社区词)
单位(工作的部门,尤指党政机关和学校,大陆社区词)——单位(一套住房,港
澳台社区词)
管道(渠道,香港、台湾等地社区词)——管道(输送物品的圆形管,通用词)
机车(火车头,大陆)——机车(摩托车,台湾)
五、社区语词的尚存问题:
关于社区语词的研究,汉语学术界开展得并不充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
(1)社区词和方言词之间的界限:有些词身份不太清晰,如“和头酒”是社区词,还是方言词,这类词还有不少。
(2)社区词和专用语词的关系:有些社区词带有专用性,如“纪律部队”是港澳社区词,在政治或行政管理范畴内使用,其具体含义是:
香港一种类警察编制的政府机构,包含三大纪律部队,即香港警察(HK POLICE),香港海关(HK CUSTOMS),香港消防处(HK FIRE SERVICE)
(3)社区词与其它词(如普通语词、历史语词、术语)的关系问题:社区词与其他词有纠葛,目前词典在这方面还没有厘清,如“串联”一词:
【串联】①为了共同的行动,进行联系(通用)。例:他们串联了几家邻居,一起去九寨沟度假。②连接电路元件的基本方式之一,将电路元件(如电阻、电容、电感等)逐个顺次首尾相连接(行业)。③又称大串联,指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国各地的学生到北京,或各地互相之间交流革命经验的活动(历史语词、社区词)。
前两个义项汉语通用,而后一义项则仅限于大陆地区,词典未予标注,反映出社区词调查研究的落后。再如:
【班房】①旧时官衙里差役值班的地方。(历史语词)②指监狱或拘留所。(大陆社区词)③课室。(香港社区词)
(4)社区词的量化研究:
(5)社区词的发展演变:
(6)社区词的内部差异:就多数情况而言,社区词内部通常不会有太大的差异,尤其是地域较小、交流较为频密的港澳地区,但是社会的因素千差万别,各地的文化难免不同,因此反映这种文化特色的词语恐怕无法完全一致。
从宏观上说,大陆汉语属于同一个社区,尽管政治制度一样,可是各地的风俗习惯亦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判定“广州跟北京、上海都属于同一个社区,社区词语是一致的”(邵敬敏,2001),未免过于主观。例如,广州有“东山少爷”、“西关小姐”、“西关大屋”、“骑楼”、“茶楼”、“握手楼”、“叉烧包”、“糖水”、“祛湿茶”、“裹蒸粽”、“河南”(指珠江南面,海珠区)、“羊城通”、“花尾渡”(同时也是历史语词),北京有“四合院”、“里弄”、“茶馆”、“小红帽”(火车站帮旅客搬运行李的搬运工)、“宫保鸡丁”、“炸酱面”、“二锅头”,上海有“大肉馄饨”、“醉鸡”、“糟卤”、“面筋”,潮汕地区有“粿”、“牛筋丸”、“护国菜”、“虾露”、“潮绣”、“狮头鹅”(澄海特产的一种鹅类)、“红头船”(解放前出国逃荒所搭乘的船,漆红色),海南岛有“东山羊”、“加积鸭”、“鹿回头”、“海南鸡饭”、“海南岛服”,福建有“佛跳墙”、“功夫茶”、“蜜饯”、“馅饼”、“东西塔”,广东和福建的客家地区有“(客家)围屋”、“排屋”(东莞凤岗)、“娘酒”,四邑地区有“碉楼”等,这些都不应该视为方言词,而是大陆各地不同的社区词,反映各地独特的文化习俗和历史,可以归入“次社区语词”。我们在专有名词或简称中,也可以看到这种社区差异,如“华师”在广州指“华南师范大学”,在上海系指“华东师范大学”,而在武汉则指“华中师范大学”,也就是同名异指。
即使是同样通行粤语的省港澳地区,我们也可以发现各自不同的社区词,如广州的“羊城通”、“广佛同城”,香港的“八达通”、“港督(府)”、“六合彩”、“笼屋”、“铁皮屋”、“新界”,澳门的“澳督”、“赛狗”、“土生(葡人)”、“葡挞”(澳门)等;在北方方言的区域里,也可以看到这种社区的差别,如川菜的“水煮”(水煮鱼、水煮牛肉)、“麻婆豆腐”;东北菜的“乱炖”等,都不是通用于整个方言区的。
(7)各地社区词的相互影响:随着全球的信息化以及大陆的不断开放,各类社区词之间势必互为影响和渗透。例如境外不少社区词已经进入了大陆的普通话,如“物业”、“白领”、“婚外情”、“度假村”、“作秀”(表演,常带贬义)等;大陆的社区词也有一些词语成为其他区域通用语词,如“希望工程”、“改革开放”、“一国两制”等,但总体而言,大陆普通话吸收其他区域的词语较多,而其他区域吸收大陆普通话的词语则较少,汤志祥(2001)认为主要是社会体制造成大陆普通话的用语难以进入其他区域,尤其是台湾地区,两岸的交流呈现出不均衡性,亦即台湾的信息进入大陆多于大陆的信息进入台湾,这也跟台湾当局对这方面的信息管制较严有一定的关系。
(8)大陆社区词的微观研究:对于大陆社区词的微观研究做得很不够,比如社区词的行业差异(如政治社区词、军事社区词),社区词的多义性(如大陆社区词“双抢”既指“抢收、抢种”,又指“抢劫、抢夺”),社区词的历时差异,等等。
(9)海外社区词的调查研究:暨南大学方言中心海外方言研究室目前正在进行的海外汉语方言调查,就包括了海外的社区语词。
(10)社区词工具书的编纂与词典的标注:
思考与练习
什么是社区词?你认为社区词只局限于不同社会制度的区域吗?大陆汉语有无社区词的差异?试举例说明。
相关链接
作者:甘于恩
本期编辑:温海怡 罗兰姣
责任编辑:区淑妍
投稿邮箱:jnufy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