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子 ·
一只蚂蚁在一张纸上爬,它想从纸的这头爬到那一头,纸上有很多破洞,蚂蚁不小心可能就会掉进去。它爬得很辛苦。
旁边观察的人看到了,便把纸折了起来。蚂蚁发现,只要它爬一步,就到另一头了。
蚂蚁在平面上,它不知道纸可以折起来,而观察的人知道。
他们的维度不同。
壹
成为家庭语言。这是比较常见的传承方式,家庭中的全部或者大多数成员都使用这种语言,那么孩子从小就学会和使用这么语言,对这种语言有认同感。语言的传承,最容易成功的方式便是婴幼儿从长辈那里学会这门语言。成年之后要掌握一种语言至母语的水平,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 成为社区语言。走出家门后,在生活的社区里依旧能够顺利地使用这种语言和社区里的其他人沟通。同时因为这是社区语言,也能同化为数不多的外来移民。 进入学校教育。这里又分两种情况。
(1) 作为一门课程。有专门的教材,每周安排几节课时,学生们可以学到标准规范的知识,但实际使用情况就不好说了。
其实,到2000年为止国内大多数学校学习普通话都是情况(1),大概只有语文课说普通话。除了几个大城市,国内大多地区使用本地方言授课,也就是把方言母语作为教学语言(大概除了语文课)。所以造成了一个现象,八九十年代上学的一批人是同时能把方言和普通话说得很好的。八九十年代之前,因为广播电视不发达,所以这个时候上学的人主要说方言,普通话说不好。而2000年以后,国家明确必须使用普通话作为教学语言,所以2000年之后上学的,很多都是普通话水平高于方言水平。
4. 作为媒体语言。即广播、电视等都使用这种语言。尤其小孩子从小浸润在媒体中,可以很容易地学会电视里的语言。
也就是说,以上1,2,3,4点,在当今社会,已经比较难实现了。方言正全方位地让位给普通话,全国语言大一统的时代已经来临。方言到普通话的替代,就在三代人之间完成了(爷爷方言,爸爸方言+普通话,孙子普通话,有点像新加坡三代人完成了从汉语方言到英语的转换)。
我们好像已经走到了死胡同,无论做什么都是垂死挣扎。或者正如某些人说说,我们只是方言的遗老遗少,早晚要被扫进历史的垃圾堆。时代的趋势就是语言大一统,要和趋势作对,必然是螳臂当车。
真的是这样吗?
贰
先说工具价值。这是任何语言必然拥有的属性,使用语言可以和别人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要求,理解别人的想法和要求。如果只是满足这种工具价值,那么使用任何语言都可以,在国内,使用普通话就是最优的,因为几乎所有人都能懂,只需要掌握普通话,就可以走遍中国。幼儿不需要分析也能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当他发现说普通话是最优解之后,就会不再讲方言。
其次是文化认同价值。这个东西比较抽象,幼儿、青少年不一定理解。所以文化认同价值,通常仅针对成年人。关键是很难依靠文化认同价值来打动一个成年人学习某种方言。成年人去学习某种语言或者方言,都是出于某种很明确的目的。比如考试、留学、喜欢外国文化、追星,等等,相对人数并不多。一般来说这些成年人已经属于某个文化团体,学习了这门语言,也很少会成为新的文化团体的成员。
那我们如果要传承方言,就要从这两个价值上去着手吗?如果我们逼着青少年学习方言,以使方言传承下去,是不是跟逼婚催生的父母有点像(以使香火传下去)?
我们是不是像那个在纸上爬的蚂蚁?
叁
我们目前所有认为正确的行动、正确的方法,或者我们认为正确的观点,都是基于我们目前的认知、我们目前的智慧、目前的科技水平,以及过去几十年的经验。这其实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并没有从更高的维度去看这个问题。
有一些观点,我们需要抛弃。比如趋势,过去几十年是这个趋势,那将来的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就必然是这个趋势吗?普通话在过去20年间将大量的青少年培养成普通话单语人,以后也是这个趋势吗?需要知道,推普其实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的,但是效果真正涌现还是到了2000年以后,为什么呢?
第一个原因,国内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因为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户籍制度的改变,各地有大量人口流动至大城市,尤其东南沿海的发达地区,高学历的进入各个公司或者院校成为高等人才,落户定居,低学历的进工厂或者开各种店铺工厂,做各种生意,落户定居,这就是20年来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大城市人口暴增房价暴涨的原因之一。人口的大量涌入,使得本地人口比例降低,本地话使用比例也下降。1990年代定居上海的外地同胞还需要学会上海话才能正常生活,2000年以后就没有必要了。京沪穗等大城市爆满之后,溢出的流动人口继续流向新的城市,吴语区里,苏州宁波等城市人口大涨,原因也是移民进入。
但这个趋势在放缓,流动人口不可能永远流动下去。这又有几个原因,一是目前的城市房价过高,让新的毕业生望而却步,无论是高学历还是低学历的新来者,很多都放弃了落户定居的想法,变成挣钱之后去合适的地方定居或者回老家所在城市定居。二是根据国家的发展规划,目前各地都在发展省内重点城市(主要是省会城市),省内的人一般也更愿意去离老家更近的省会城市(最好是不跨文化区)工作生活,落户定居的可能性更高。第三是我国2020年的城镇化率已经超过60%,看起来好像还有很多提升空间,但其实以目前情况来看,能进城的农村年轻人基本都进城(县城、小镇也算城镇)了,留在农村务农的大多是老人,他们很难城镇化,而且很多已经进城的人,户籍仍然在老家农村,所以未被统计进入。根据国家的发展计划,2025年我国城镇化率要达到65%,这批人进的,最大可能是离家近的小城镇。流动人口流动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如果有了好的生活,他们就不会再流动,至少不会大规模的流动。
对于某一个特定的城市来说,如果某一时期有很多外来人口落户定居,会改变当地的语言环境,但一旦人口流动减少(不包含旅游出差的这种,仅指因为工作生活而长期定居),语言社区就会稳定下来。移民一代一般来说必然讲普通话,但二代三代因为和本地人长期共同生活或者通婚,对本地话耳濡目染。三代往后被同化的比例增大,即使不会说,也会对本地话产生认同感和亲切感。当然,如果移民比例过高,就是另外一个情况了。
普通话快速推广的第二个原因,媒体。法律规定,广播电视必须使用普通话,八九十年代正是广播电视大发展的年代,甚至很多时候是唯一的娱乐。很多农村小孩接触不到外地人,电视是他们学习普通话的唯一媒介。即使是现在,三岁小孩由于从小看普通话的动画片,也能学会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广播电视塑造了一个国家共同的记忆和文化生活。
但这个趋势也被打破了,网络的出现和普及,使得媒体出现了去中心化的现象。大家只要想一想自己多久没听广播没看电视就明白了。广播和电视对大家生活的影响变得越来越小。某音某手等各种平台出现,其实这些就是一个个去中心化的私人电视台,只要符合法律,任何人都可以对外传播方言的内容。如果我喜欢宁波方言,我天天刷宁波话的视频,就能学到地道的宁波话。目前的瓶颈在于,相当多高质量的节目、影视剧是以普通话制作的,尤其是爆款的综艺或者影视剧都是普通话,方言制作的内容质量参差不齐,难以吸引更多的观众,影响其传播效果。
普通话快速推广的第三个原因,学校教育。照理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推广普通话,学校就开始教普通话了,但正如上面分析的,那个时候的教学语言还是方言,普通话只是一门课程。而2000年之后规定必须使用普通话授课,这才使得儿童从幼儿园开始就习惯了日常使用普通话。这一点似乎无解,无法突破。偏偏这一点也是很重要的,因为成为学校教育的语言,就使得这门语言获得了高声望。造成了目前大家的认识误区:普通话是庄重的严肃的,方言就是插科打诨用来搞笑的。这一点如何突破?
肆
冥思苦想得不到解决的问题,或许会在别的地方连通,轻而易举的解决,只不过我们目前还不知道这个解决办法是什么,但我们需要明白,我们不应该钻牛角尖,只要能够达到这个目标,一定会有其他的途径。我们需要打破旧的思维模型,思维模型发生彻底改变,原本需要解决的问题可能已经不再有意义。(引自硅谷王川)
我们需要观察科技是如何进步的,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是什么,注意不要拘泥于几十年的趋势,要看更长久的发展趋势,根据我们观察到的趋势,预测将来的科技水平和社会认识(对于方言母语的认识之类)是什么,预测到了那个时代会发生什么,那个时代复兴吴语需要什么,我们只需要为那个时代做好准备即可。
也就是说,我们可能根本不需要考虑最上面说的1,2,3,4这几个条件,就像蚂蚁其实不需要考虑怎么爬过纸上的洞。
先说一个比较乐观的看法。
能够存活到2021年,能够存活到现在这个数字时代的所有方言,都已经具备了永生的可能。任何方言,只需要有至少20个小时的视频对话资料,以及一本词典(收录了常用词、短语和俗语),就可以永生了(根据知乎林怀谷)。20个小时的视频资料,并不难。其实现在某音某手上,某些方言的资料已经不知道多少小时了。这样,即便所有说这门方言的人都没了,后人仍然可以利用这些资料学会这门方言。只不过这个时候的问题就变成了,后人学了这些干什么,和谁去说?这个做法有点让人想起一个词“博物馆木乃伊”,但这并不是一个要被嘲笑的事情。原因后文会讲。
再说人的文化意识。
在工业化大生产的时代,人们看重生产效率,所以统一语言统一文字,大大提高了交流沟通的效率,说得直白一些,就是提高了挣钱的能力,提高了GDP。但是工业化大生产的时代终将过去,随着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以及AI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只需要少量人工,即可以生产出满足所有人需要的工业产品,并不需要人人都参与工业大生产。此时经济水平提高,第三产业将会极度发达,人们文化意识强盛,对于小语种/方言的文化价值也会有新的认知。(这也是现在吴语区和粤语区的方言意识强烈的原因之一,经济发达不需要去外地讨生活,有更多时间精力关注文化,背井离乡者更希望所在的城市改讲自己能懂的语言,方便自己融入。)这时会有更多的人从工业生产中脱离,从事文化产业,生产小语种/方言相关的各种文化产品。在人人都会讲普通话的时代,方言最重要的是提供文化价值。方言创造的文化作品越多,使用者就越对它不舍。凡是参与创作了现代音乐、影视作品的语言,就永远不会消失。(根据知乎林怀谷)
最后说科技的发展。
稍微了解方言学和音韵学的人都知道《切韵》,如果颜之推和陆法言的年代有录音机,有可以拍视频的手机,我们就不需要这么费力地去构拟中古音。现在我们有了这些设备,就可以把方言永久保留下来。这就是科技的进步
一门新科技总要经过长时间的积累,看起来长时间没有进步,不为人注意,但有一天一旦突破某个瓶颈,便会爆发,它的发展不是匀速直线式的,而是指数式的。
1930年贝尔实验室制造出第一台移动通信电话,体积太大,必须放在实验室的架子上;1973年摩托罗拉公司的工作人员制造出了第一台砖头大小的无线电话,到1999年,手机轻到了60克以下。现在的智能手机,几乎人人都有。
20年后,手机还会存在吗?会出现新的形式、新的技术取代它吗?
人类过去一百年的科技进步,超越了过去的五千年。那接下来的100年,科技会发展成什么样子,人类社会会发展成什么样子?
伍
说几个容易想到的方面吧。
自然语言处理的一些东西。比如天猫精灵、小爱,或者siri,目前能处理普通话和粤语,能和人做一些日常的对话。这种能和人对话的机器目前还比较“弱智”,但他们进步的速度是惊人的。在未来几年之内,他们绝对可以成为一种吸取了人类几千年的所有智慧,具有深度搜索和分析能力的超级智囊。只不过成为家庭用品,需要更往后一些时间。这个时候一台机器抵得上几万名博士,你宁愿跟一台充满智慧的机器对话,也不愿意跟一个乏味的人聊天。
针对吴语的产品还在开发中,据我所知目前只有针对上海市区方言和苏州市区方言的,没有全面铺开做其他方言。因为成本问题,针对某个特定的小方言开发人工语言处理功能需要较高的成本,只有开发使用人数多的语言的,才有大的可能收回投资,赚取利润。但如果有一天,这个成本降到极低的程度,那么能处理各地方言的都能制造出来。即使你离开家乡,也可以用家乡话和智能语音助手交谈。配合全息投影技术,完全可以塑造一个会讲你家乡话的虚拟人物在你身边,为你创造语言环境。
这个不光是方言,更有可能是先使用在外语的学习上。比如利用虚拟人物陪你练习英语口语。考虑到学习语言需要环境,如果多设置几个虚拟人物,让他们相互对话,就可以在更自然的环境中学会语言了。(这个功能也适合独居者,可以有虚拟的室友。)
脑联网。目前也正在探索当中。2019年,脑机接口公司Neuralink宣布已经开发出一个系统,可以将三千个微型电子探针植入动物大脑,连接电子探针的芯片在实验中已经可以让猴子通过大脑控制电脑。这个技术进一步发展,将使得人机互联,人人互联,出现一个全新的整合,会衍生出彻底改造现有人类社会架构和生态的全新的应用,这个距离现在短则5到10年,长则最多15到20年。(根据硅谷王川)
当大脑和机器交互的速度比现在人眼的阅读、嘴巴讲话更快以后,人的大脑可能会设置一个接口,人类所有的智慧内容(全世界的图书馆的知识)都可以数字存储,直接存入大脑,成为大脑记忆的一部分。学校教育也许仍旧存在,但目的就不再是学习记忆新知识,而是学习如何使用处理这些数据了。人可能更喜欢通过脑联网沟通信息,因为速度更快,精度更高。
任何语言方言,只要之前有人整理过,有了足够多的语料,就可以加工成某种存储形式的学习材料,当我想学习某种语言,直接存入大脑,就学会了。同时因为存储容量极大,多存储一门语言,根本不算什么。一个人可以不费力地学会任何语言和方言。如果学会一门语言只需要5秒钟,这门语言还有灭绝的压力吗?
到了这个时候,语言的工具价值也不是那么重要了,因为说任何语言,别人都能懂。别人说任何语言,我们也能懂。大家更看重的,是语言的文化价值。只不过,这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我们目前并不知道这一天什么时候会来,只是知道,这一天会来。那个时代的人类(真正地拥有无穷智慧)看我们,应该就像我们看三岁小孩一样。
(其实我并不知道将来具体会是什么样子,我的预测,也是跨越了多个时代的。因为眼界的问题,会显得很愚蠢,就好像农夫以为“皇帝是用金锄头种地,皇后饿了就说‘喂,太监,拿个柿饼来’”一样。)
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