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与非遗(音频)| 杨晓晨:苗族服饰走秀(湖南湘西话)
由于微信公众号推出新功能,“语言资源快讯”左边显示的名称并非原作者,而是公众号管理者,原作者将于大标题和文末显示,感谢各位读者的谅解!
服装,作为人类独有的文化的重要部分,体现了社会时代的文明和穿着者的素养风貌。服装款式变异因历史时期、意识形态、国家民族、科技水平、生活时尚的不同而产生相应的变化。苗族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服装式样及其装饰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堪称大族。
关于苗族服饰《后汉书·南蛮传》中就有五溪(五溪:今湘西及贵州、四川、湖北交界处,因此地有五条溪流而得名)苗族“好五色衣裳”的记载;唐代大诗人杜甫也有“五溪衣裳共云天”的著名诗句。苗族妇女的服装有百多种样式,堪称中华民族服装之最。
Grain / in Ear
所以说苗族服饰是一种苗族人民的符号和象征、一种穿在苗族人身上无声的语言和苗族的图腾与标志,更是一种规则和历史的存根、一种无字的历书、一种无声语言和标志。
苗族服饰以夺目的色彩、繁复的装饰和耐人寻味的文化内涵著称于世。苗族服饰图案承载了传承本民-族文化的历史重任。苗族服饰更是中华民-族所有的民-族服饰里最多姿多彩,样式最多,跨越的时代最久,绣花和银饰最华丽的民族服饰,是我国民族文化的一大特色。
从古至今
苗族服饰从总体来看,保持着中国民间的织、绣、挑、染的传统工艺技法,往往在运用一种主要的工艺手法的同时,穿插使用其他的工艺手法,或者挑中带绣,或者染中带绣,或者织绣结合,从而使这些服饰图案花团锦簇,溢彩流光,显示出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从内容上看,服饰图案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中各种活生生的物象,有表意和识别族类、支系及语言的重要作用,这些形象记录被专家学者称为“穿在身上的史诗”。
总览苗族服装的特征及变换,从古至今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一) 宜林鸟衣启穿着
苗族服装是用兽皮、像牛毛的棕皮毛和禽羽作衣服并加以装饰的,说明了苗族是典型的首先用动植物的羽、毛作衣装的民族,同时表明了人类求美着装要早于追求器物美的旧石器时代。到现代,苗族拳师为了防御敌护身,仍依古制戴牛头皮制的头盔、穿棕片缝成背褂的棕片甲。
(二) 迁徙束带成风习
苗族先民为了便于征战迁徙,又对深衣施以改进,逐渐形成至今的苗族崇古着装。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全身多处束带!即头戴几丈长的帕子,腰捆数圈的腰带(,肩袴数尺长的鞑裢口袋,脚缠长过身高的绑腿,还有背小孩系褓(xid boud)和织带。
(三) 聚珍银装多彩饰
秦汉以后,湘西五溪苗族着装的一大亮点是银装绣饰聚全身。由许多部族融合的九黎族后裔,留中原、进广东的融入汉族,迁广西、海南、贵州与壮民、越人融合的成壮族、黎族、布依族,多数随驩兜进崇山,在川黔湘桂边境开拓新家园的形成湘西苗族。
(四) 归流男女迫分装
清雍正时实行民族同化和民族隔离政策,力推服饰“变革”,迫令苗民一律剃发,“服饰宜分男女”,古老的苗装普遍受到冲击、致变。
(五) 开放变装赶时尚
21世纪前后,着装的民族性与时尚性、中国风及民族服饰与世界时装产生了广泛的碰撞交融,加上广播电影、电视电脑等传媒快速推广,湘西苗族着装变化加快。除了老年男子和中老年女子仍按原来生活习惯穿传统苗装,中青年着装逐渐与全国样式同步。
苗族服饰作为苗族历史意识与乡土情结的一种传达,被誉为是一部穿在身上的“史书”,是我们传统民族文化中的宝贵财富。
文字/音频:杨晓晨
方言点:湘西方言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本期编辑:杨晓晨
本期审读:林虹池
责任编辑:甘于恩
投稿邮箱:jnufyzx@163.com
往期推荐:
国庆特刊 | 快闪!快看!湘西苗语版《我和我的祖国》!【转发】
做语言资源保护公众号不容易,每天更新公众号更不容易,而每天提供新语料尤其不容易。很多读者还没养成打赏习惯,提倡每个月打赏一元钱,积少成多,我们的事业就有希望。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