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书研究 | 卢卓群:关于本科“辞书学”课程的教学
由于微信公众号平台推出新功能,“语言资源快讯”左边显示的名称并非原作者,而是公众号管理者,原作者将于大标题和文末显示,感谢各位读者的谅解!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一
辞书的学习和使用 , 对高校学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我在讲“工具书使用法”这门课的时候,联想到如果让学生自己编一下词典,使用词典时体会将会不同,还可以学到一些新东西。于是,我在 1992 年调查了学生入大学后的特点、学习情况与需求、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以及毕业后的工作需要等情况,又对相关论著和《辞书研究》刊登的文章作了调查与研习,并进行课题思考。1993年10月,我让新闻系93 级学生自愿参编《学生常用成语词典》,在两年实践中取得了一些经验。1997年,以中文系96级学生为主的共80人自愿参加了辞书学习与编寨实践这一课题,并编了一本《现代汉语常用虚词诠释与提示》,在内部印行交流。有的学生参与词典编写之后,开始对虚词方面的一些问题作思考、探索, 并写了论文。可见,一部分学生已开始有研究意识。1998 年10月,我在 98 级文科基地班开设了这门课,定名为“辞书学习和编纂实践”。于是, 该门课便从课外的业余试验进入了课堂, 成了一门试验性课程。1999年3月华中师范大学成立语言学系后,于9月聘我为兼职教授。系主任邢福义先生让我为语言学系首届学生讲授“汉语小论文写作”和“辞书学习与编纂实践”两门课程。从此,“辞书学习和编纂实践”成为一门正式课程,并形成了使用性学习、 编纂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三项基本教学内容。这三项内容有时综合地进行,便又形成了辞书的综合性学习,且使编纂实践活动课题化。2001年,这门课程更名为“辞书学”并拟订了课程教学大纲, 在语言学系一直开设至今。
二
为本科“辞书学”课程作教学试验时,笔者注意到了一、二年级学生的种种状况与特点。因此,在拟订教学内容和考虑如何进行教学时,提出了四个原则——实践性原则,针对性原则,适量性原则和基础性原则。
1.实践性原则 不论是讲授辞书使用还是进行编纂,都强调指导学生进行实践,强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就“使用”而言,不只是教辞书的类型、功用和排检法等一般性基础知识与操作方法,还在讲授“汉语小论文写作”课时,按学生文章的特点在课外作辞书使用的具体指导, 有时和学生一起查寻, 有时是我查寻之后再指导学生。这就与研讨问题结合起来了。课外教学指导时间远远超过了规定的课内教学时数, 这也是执行实践性原则的必然结果。辞书的使用是我教学的重要内容,而试验性的编纂活动是辞书学习的实践活动之一。这都是辞书学习的实践性原则的突出表现。
2.针对性原则 为中文系等本科一、二年级学生确定教学内容,要针对他们这一时期的认识水平、知识结构、一般心理状态、年龄段特征、入大学后的情绪变化等。讲课的内容与实际指导要适合他们的需要与接受能力,宜通俗地讲授语文词典编纂的基本知识与操作要领及要求。做编纂作业之后,让学生自愿参加课外编纂活动并自主选择主持编纂、编审、编务等项工作任务,使教学有“弹性”,有较宽的适应面,让学生的不同个性能得到自由发展, 从而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3.适量性原则 这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对于大学低年级学生,不能把辞书编纂基本知识的讲授搞成理论性的辞书编纂学讲解, 也不能把学生的辞书编纂活动搞成专业人员的辞书编纂工作, 否则, 就违背了适量性原则, 也不具备针对性, 在实践中是行不通的。另一方面 , 一、二年级学生入校后, 常常是管得紧, 活动多, 公共课和基础课多, 作业也多, 而课余时间较少, 因而“辞书学”课程的内容安排就要适量,注意不能影响其他课程,使学生可以完成这门课程的学习任务。适量性原则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4.基础性原则 “辞书学”是一门应用型课程,也是一门基础学科。学习辞书的使用与编纂, 可以对学生进行相关资料的查寻、 阅读、收集、整理、分析、概括等基本训练,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思 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我们常说辞书是无声的老师,是案头的顾问,可指示读书治学的门径等。因而熟练地掌握、使用工具书是学生获得最基本的学习与工作能力的重要方面。辞书学课程的教学亦可做到“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叶圣陶语)。教授这门课,就是要教授使用与编纂辞书的基础知识并付之实践,为培养学生的自学与治学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这就是从基础知识的获得和基本能力的培养上实现这门课程教学的基础性原则。
以上四条原则是互相渗透、互相联系的,贯穿于“辞书学”课程的全部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不可孤立地去看待某一条原则。实施这四条原则的目的, 是要求学生掌握辞书学的基本知识, 熟练使用多种类型的辞书, 了解辞书编纂的一般性知识并实践编纂操作过程, 学会思考编纂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以提高编写质量, 并力争把思考的某些结果写成小论文。这也是这门课程的教学总要求。
三
根据教学总要求, 我为这门课程设置的教学内容有:
辞书概说——辞书与工具书;辞书与辞书学;辞书的性质、类型、功用;辞书的产生和发展。
辞书运用一一印刷版和机读版辞书的排检法;查找资料的基本方法和途径;关于专科、专题性资料的查找;综合性使用辞书的个案教学。
辞书研究——古今辞书研究概况简介;关于辞书理论的研究;关于辞书评论。
辞书编纂——辞书特点和编纂;计算机与词典编纂;编纂理论与编纂方法;辞书的结构、体例、书证和语言特点。
关于语文词典的编纂——语文词典的特征和类型;选词与立目;释义与例证;组织与管理。
关于综合性学习一一辞书使用、辞书编纂、辞书研究的区别和 联系;辞书使用与编纂的综合学习;辞书使用、编纂与研究的综合学习;辞书使用、编纂与论文写作的综合学习;辞书编纂与学术著作;综合性学习的相关问题及其处理。
这些内容,根据实践性、针对性、适量性、基础性四条原则和总的教学要求,在课堂上有轻重、有详略地讲授。对实践活动中带有普遍性的典型问题进行课堂分析评述,使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抓基础、重应用,着眼于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是这门课程的教学特点。
为了培养学生对辞书思考与探索的研究意识,对他们在练习编纂辞书或使用辞书的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我都鼓励学生以研究的态度把它们弄清楚,并把某些学习心得写成小论文 (个别学生甚至写出了较长的论文)。我们把这种学习称为“带有研究性质的学习”,简称“研究性学习”。它不同于研究生的辞书学学习与研究,更与专业工作者的辞书研究有根本性区别。此外, 辞书学学习往往结合写作应用、编纂实践、研讨课题等多方面进行,涉及辞书学学习的几个方面和相关问题,故称综合性学习。这样的学习能使学生同时受到多种锻炼
四
我从教学试验中体会到,“辞书学”这门课程的设置对中文系的好处不言而喻。编纂性学习则可让学生在实践中具体了解词典的结构、体例设计、编纂原则、方法、程序、编务以及相关的组织工作。语言学系2000级的同学在《现代汉语代词小词典》“后记”中说:“这次《现代汉语代词小词典》的编写是我们以后进行语言词典编写工作的一个起步和尝试,也是我们对所学知识的一次系统运用。我们在这次编写实践中得到了很多锻炼,也学到了许多知识,包括辞书方面的基本知识,编纂的基本知识;学习到如何收集、整理、提炼材料,如何运用例证材料等等。卢老师还教我们如何利用这些材料写论文,还常提醒我们要以严肃的学风编好词典,可又不能‘编进去爬不出来 ' 。这都是书本上学不到的。这对我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是很有帮助的,我们深深体会到‘获益匪浅 '!” 我以为,这项编纂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品质很有好处,里面还渗透着多方面的思想教育,如集体主义精神、社会责任感、惜时观念、艰苦性、严谨认真务实的学风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等等。在辞书学习与编纂过程中,如有同学提出一些问题,就要指导他们查阅相关资料,进一步收集语料,一起研讨, 以提高词典的编写质量,并引导写作论文。这对培养学生的初步研究能力很有好处,还培养了很多学生对辞书的感情和注重使用辞书的观念,并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生产工具”对社会发展的关键作用,“信息工具”对当今社会生活的重要意义。实践证明,对大学本科中文系、语言学系乃至文科类学生结合系科主要专业 ( 作为编纂的词典内容 ) 开设这门“辞书学”课程很有必要,宜使之成为本专业学科的有机组成部分。
(原载《辞书研究》2004年6期)
本期编辑:张旸
本期审读:张旸
责任编辑:甘于恩
投稿邮箱:jnufyzx@163.com
往期推荐:
辞书研究 | 弗·卡西迪和他的《美国地方英语词典》(甘于恩译)
辞书研究 | 甘于恩:令人忧虑的辞书——评近年出版的几部逆序词典
语言资源保护公众号不容易,每天更新公众号更不容易,而每天提供新语料尤其不容易。很多读者还没养成打赏习惯,提倡每个月打赏一元钱,积少成多,我们的事业就有希望。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