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走读岭南方言系列(之8) | 南都:广东清远石蛤塘土话:仅400余人使用,采录音视频保留语料【转发】

本文转载自南方都市报APP


编者按:岭南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支脉,具有鲜明地域特色,方言则是其中多姿多彩的一部分。方言既是集体记忆与民族文化的载体,其交汇和输出也在对外交流和传播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即日起,南都、N视频推出“走读岭南方言”系列报道,带你了解广东特色方言故事。

在广东清远连南瑶族自治县三江镇的石蛤塘村,至今留存着一门仅本村人能懂的“石蛤塘土话”。在当地通用的客家方言“包围”下,石蛤塘村就像一座方言孤岛,400余名石蛤塘村人成为这门语言仅剩的使用者。

日,南方都市报、N视频记者采访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教授庄初升及石蛤塘村民,了解这门濒危弱势的方言。庄初升介绍,早前,石蛤塘土话已被列为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中的濒危汉语方言调查项目,通过音视频采录及相应的文字、音标记录,留下这门方言的有声语料。

400余人使用的石蛤塘土话

白色的石标高高矗立在村口,“石蛤塘”三个字格外清晰。石标后,连绵起伏的山脉环绕着这座小村,高低错落的房屋依山而建。

这里是清远连南瑶族自治县三江镇辖下的一个汉族村落——石蛤塘村。村里共80多户人家,约400余人。“石蛤塘话”在这个小村孕育而生,是村民们的母语,通过世世代代口口相传,延续至今。

这种独特的方言仅用于石蛤塘村人之间,走出石蛤塘村,全县主要以客家方言为通用方言。

听着父辈们的乡音长大,石蛤塘村人自然而然学会了这门对外人来讲难懂的方言。

“我觉得相比讲粤语、客家话,石蛤塘话还更顺口。”今年38岁的廖先生是石蛤塘村人,2013年,在珠三角务工的他决定回到家乡发展,“那年,我有了第二个孩子,所以决定回乡发展。主要是想亲自抚养教育孩子,父母也上年龄了。”

他告诉南都记者,目前,村里几乎一半的人都在外务工,留下的更多是老人和孩子。

除了石蛤塘话,廖先生还会客家话、粤语,他表示,村里多数人都会多种方言。与村外人交流时,他们使用客家话等其他方言。但回到村里,村民们几乎都用石蛤塘话交流。

在学界,这种方言也被称为“石蛤塘土话”,是粤北地区众多归属未名的土话之一。多年间,庄初升就数次前往石蛤塘村,对这门土话进行调查研究,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文学院副教授丁沾沾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广东连南石蛤塘土话》一书。该书被列入“中国濒危语言志”,2019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庄初升等人调研发现,石蛤塘村的主要姓氏为廖姓,据有关谱牒记载和村民之间相传,廖姓村民的祖先从原来的连州市连州镇河村搬迁而来,已有十几代。除了廖姓外,村中还有沈、赖、邓、陈、刘五姓,但人口极少。

书中记录了一则关于石蛤塘土话由来的当地传说

相传,石蛤塘廖姓的祖先有三个儿子,分别娶了来自瑶族、湖南、广东连州不同地区的妻子。她们各讲各的母语,时间一长,就形成了现在的石蛤塘话。

保留部分独有的乡音

7月,正赶上夏收时节,石蛤塘的村民们顶着蒸腾的热气,在稻田中忙碌。

石蛤塘人有句俗语,“莳田莳到处暑,种番薯种到白露止,好过借米煮。”意思是即使错过了季节,也还是要种植,总比没有收成要好。

庄初升等人调研发现,在石蛤塘土话中,“莳田”就是插秧,这个词的用法与客、粤方言相同。此外,他们也将种田称作“耕田”,耕地称作“犁田”。

同时,石蛤塘话也保留着部分独有的乡音。例如,石蛤塘人用“今朝”代表上午,中午讲作“晏头”,下午讲作“今晏”。

一些字词则继承了古语词的用法,还能在陆游的诗中找到痕迹。例如,石蛤塘土话保留了“㫰”的用法——陆游的《春日》中写道“迟日园林尝煮酒,和风庭院㫰新丝”中“㫰”有晾晒的意思。

遗憾的是,石蛤塘土话的文化功能已经严重萎缩。如今,这种土话更像一种符号,作为石蛤塘人的族群标记。

“作为一种弱势方言,石蛤塘土话不仅使用人数少,文化功能也越来越弱。”庄初升告诉南都记者,这表现在石蛤塘土话几乎没有以方言为载体传承的戏曲、歌谣、民俗故事等。

在村民的印象中,石蛤塘土话也更多是作为对内交流的方式,很难回想起以土话为载体的文化传承。

还有一些改变也渐渐露出端倪,村民廖先生就意识到,两代人在语言使用方面出现了差异。他告诉南都记者,现如今,孩子们在学校讲惯了普通话,有时回到家也自然地用普通话和父母交流。相比之下,他们这一辈人在和父辈交流时,则更习惯用石蛤塘话。

庄初升等人在调研中也发现了类似的现象:成年人在与孩子交际时,尤其是与10岁以下的孩子交际,使用客家方言、粤方言、普通话的现象越来越普遍。

通过访谈与观察,他们发现,因校内学生来自不同村落,石蛤塘村的儿童在学校一般使用客家方言和普通话与人交流。即使是同村的孩子之间,在校时也会因不好意思,更常使用客家方言,而非土话进行交流。一些被送往更远地区学习的孩子们,更是从小就脱离了土话的语言环境。

据调研分析,石蛤塘土话的语言活力在新生代的儿童中已在逐渐丧失。

用有声语料留存土话

如何做好石蛤塘土话的保护与传承?

庄初升介绍,近年来,教育部、国家语委启动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石蛤塘土话被列为该工程中的濒危汉语方言调查项目,并在清远连南瑶族自治县设立了调查点。

根据语保工程要求,在调查过程中,他们找到老年男性、老年女性、青年男性、青年女性4名发言人,通过音频、视频,采录几千个方言字、词、句、篇,保留下这些珍贵的方言有声语料。

“文化应该是多元的。不论是文化的多样性、语言的多样性,都是人类进行革新、创造的源泉。”庄初升认为,做好濒危弱势方言的保护十分必要。即使在普通话的发展中,也离不开方言提供的动力。“当语言越来越少,我们的价值观、世界观也会越来越单调狭隘。”

他表示,虽然很多情况下,濒危方言的衰落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也不能放任不管,要通过调研与呼吁,尽量维持这种多样性。

村民廖先生也意识到了石蛤塘土话的濒危状态,但对家乡话今后的命运仍有信心。在他看来,有人就有传承,“我们都会讲,村里的人会越来越多的。”


本文转载南方都市报APP

本期审读 |  陈灵梓

责任编辑 |  甘于恩

投稿邮箱:jnufyzx@163.com


往期推荐:

走读岭南方言(系列1)| 南都:大鹏话唱的山歌已成非遗【转发】

走读岭南方言(系列2)| 南都:石岐话与台山话【转发】

走读岭南方言(系列3) | 南都:阳江话与电白旧时正话【转发】



做语言资源保护公众号不容易,每天更新公众号更不容易,而每天提供新语料尤其不容易。很多读者还没养成打赏习惯,提倡每个月打赏一元钱,积少成多,我们的事业就有希望。谢谢各位!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