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与民俗(音频)| 王越:圆锁礼,迈向成人的标志(山西太原话)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由于微信公众号推出新功能,“语言资源快讯”左边显示的名称并非原作者,而是公众号管理者,原作者将于大标题和文末显示,感谢各位读者的谅解!
圆锁礼
成年礼是一种遍布全国、普遍存在的文化现象,是每个人人生征途中一个亮眼的标记。在山西、内蒙古等地,这种成年礼即为“圆锁”礼,是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成人礼”仪式。
“圆锁”仪式在清乾隆四十七年的《太原府志》中就有记载。旧时,人们面对刚出生的孩子,担心其不好养活,出于为家族保有子嗣,保佑孩子健康成长的目的,因此借拜认干亲、寄名神佛来保护孩子,以求上下和睦,家道昌盛。
过去,圆锁仪式十分讲究。首先要在家里的祖宗牌位前摆设一定的祭供物品,像各种糕点、水果,穷人家则摆些馍馍、米饭。然后,点燃供桌上香炉里的香,全家老少开始聚集到祖宗牌位前燃香磕头。其中,被开锁的孩子在祖宗牌位前跪拜时,由舅舅担任开锁人向祖宗祷告,并用钥匙打开事先挂在孩子脖子上的锁。这样,“圆锁”仪式便宣告结束,全家人聚在一起摆设一顿家宴,以示庆祝。
随着时代变迁,“圆锁”礼在现代社会中悄然发生着改变。过去的“圆锁”礼通常都是在自己家中院子里,来帮忙的乡亲在“圆锁”结束后围坐在院子里吃饭。现在则多将“圆锁”礼的举办地设为酒店,又名“开锁宴”。“开锁宴”较之传统圆锁礼有显著变化,内容形式上看,旧时“圆锁”仪式中礼节繁多、冗长,而现在的仪式相对简化,许多家长已不再将圆锁从孩子百天时即挂上,而是在“圆锁”礼的宴会前后才将“圆锁”挂上,更多视作一种文化符号。甚至许多人已不再真正准备“圆锁”,仅通过一次宴会即视作“圆锁”礼的完成。
可以说,这一民俗终究没有逃过被现代文明的冲击。圆锁仪式的文化内涵在消失,剩下的只有仪式二字。这种民俗演化到现代,基本上只剩下一顿热闹的盛宴,仅此而已。
纵观中国社会,不仅圆锁文化,还有无数民俗也同样如此,背后深厚的文化内涵被现代社会淘汰,变成了一种空荡荡的躯壳,甚至还未等人们去留存记忆便面临着消亡的命运。我们应当对此予以重视,即便守不住百年老屋,守不住千年古村落,也要留住一方的乡风民俗。
往期推荐
方言与民俗(音频) | 常俊丽:记住乡愁——非遗过大年,文化在乡村(山西左权话)
方言与民俗(音频) | 武蔚:平口子和腰缠万贯(山西古交话)
方言与民俗(音频)| 常俊丽:河南村“黄河阵”(山西左权话)
图片源于网络(侵删)
本期编辑:王越
本期音频:王越
本期审读:王越
责任编辑:甘于恩
投稿邮箱:jnufyzx@163.com
做语言资源保护公众号不容易,每天更新公众号更不容易,而每天提供新语料尤其不容易。很多读者还没养成打赏习惯,提倡每个月打赏一元钱,积少成多,我们的事业就有希望。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