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粤语流行曲(六)|黄霑:不是结束的结束(上)

甘于恩 语言资源快讯
2024-09-11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语言资源快讯”左边显示的名称并非原作者,而是公众号管理者,原作者将于大标题和文末显示,感谢各位读者的谅解!


不是结束的结束





虽然,正如威廉士所说:“文化本是浑闲事”。生活的积累、沉淀与升华,透过时间的过滤,不知不觉,就蜕变成文化。但文化研究,却从来不是单一的学科,涉及的不同学问太广泛。社会学、政治学、人类学、心理学、经济学、历史学等等,几乎都有关联。在博士课程短短几年中,把香港流行音乐的种种元素,逐一作详细分析,是件本文作者知识,学养,精力都不逮的事,因此只能作个概括的研究,未能十分深入。






好像,几出和流行歌曲关系颇密切的舞台音乐剧,如潘迪华的《白娘娘》,罗文的《白蛇传》,《柳毅传书》,张学友的《雪狼湖》都未有触及。流行曲歌迷的分析,也只是采取现成的文字资料,稍加访问印证,而没有作详细的深入调查。又如旋律分析,因为难找出—套公认的标准,所以只能笼统而简略地用一些比较普通的分析方法,拿两三首歌曲研究。这都是本文的缺失,令作者汗颜。希望后来人可以用更严密的方法,来弥补作者这方面的不足。

至于此地音乐工业运作,如唱片公司高层和传媒个别人士有过分密切的交往,酬酢频密,是否会影响流行榜上排位的问题,本文作者虽然在访问的时候,察觉了不少蛛丝马迹,但却因为难以作实在的查证,故此在执笔时,决定不加讨论。
另外,九十年代词人多了一批同性恋人士进入行列,作者有理由相信,香港流行曲词词风突变,与此有关。但作者没有足够的心理学训练,来作这方面的分析,所以唯有不触及这个问题。



本文很多地方,都是作者的主观论调。不过,主观的基础,是客观的事实和数据。本文作者由 1953年左右就开始参与香港流行音乐的制作。可说亲身经历了各时期的转变。眼看香港音乐由盛而衰,心情沉重:希望这篇缺失仍多的论文,可以抛砖引玉,令香港流行音乐从了解自己开始,探索到可以向前的路径。




1.一代一声音


本来,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声音,唐诗朱词元曲清剧,民国时代曲到香港流行音乐,能广泛流传,受到当时的人欣赏传诵,必然因为这些声音,触动了时人心弦,引起了并鸣,而且获得广泛回响。










香港流行曲是个异数。因为历史遗留的现实,地理环境的配合,经济条件的繁荣,政治因素的因缘际会,和人才的巧合汇聚,滋生了这种揉合中西音乐元素,承先启后的现代声音。香港的普及文化,如电影、电视,及时地扶掖了港歌的兴起与传播,令其影响力遍及地球远方角落,创造了划时代的普及化高峰。








可惜的是时代过去,声音会随时间湮没,除了存在人们的记忆和几张尘封的唱片里,下一代未必再有人惹起共鸣了。






刘靖之教授在“香港中乐团”2003年3月主办的“探讨中国音乐在现代生存环境及发展”座谈会上答问说:“香港的领导地位,经济的,人文的,音乐也随之而升降。影响无远弗届与影响微乎其微,与香港整体有关。” 谈的虽是中国音乐,但挪用过来描述香港流行音乐,也十分适当。香港将来流行音乐如何,要看香港整体。整体升,就有复苏机会,否则,机会就少了 。




香港回归中国,虽说是“特别行政区”,实际上已成中国的另一城市,港人的独特个性已经逐渐消失。以后只能变成“大中华”队伍的一员,偶然独唱,也会是大合唱中的单一环节而已。



(此为黄霑2003年博士论文《粤语流行曲的发展与兴衰:香港流行音乐研究(1949-1997)》之最后一章,标题为《结语》,个别体例本刊做了改动)






未完待续




图片 | 网络(侵删)

本期编辑 | 王怡美

本期审读 |聂佳雨

责任编辑 | 甘于恩

投稿邮箱:jnufyzx@163.com



精彩推荐:

粤语流行曲|黄霑:许冠杰流行曲的特点与不足

粤语流行曲(二)| 黄霑:十年乐坛缤纷灿烂(连载)

粤语流行曲(三)| 黄霑:粤语流行音乐新地位的确立(连载)

粤语流行曲(四)| 黄霑:多元与矛盾兼具的粤语乐坛(上)

粤语流行曲(四)| 黄霑:多元与矛盾兼具的粤语乐坛(下)

粤语流行曲(五)| 黄霑:世纪末两大原创运动与粤语歌曲的衰落


(做语言资源保护公众号不容易,每天更新公众号更不容易,而每天提供新语料尤其不容易。很多读者还没养成打赏习惯,提倡每个月打赏一元钱,积少成多,我们的事业就有希望。谢谢各位!)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语言资源快讯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