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与景点(音频)|曾雯钊:从西樵山到长兴里:万木草堂与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派(广州话)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由于微信公众号平台推出新功能,“语言资源快讯”左边显示的并非原作者,而是公众号管理者,原作者将于大标题和文末显示,感谢各位读者的谅解!
万木草堂,位于广州市越秀区中山四路长兴里3号,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派(以康有为为代表)所创办的新式教育学堂。现在,在人来人往的北京路商圈之中,草堂“大隐隐于市”,显得清净祥和。在一百多年前,草堂见证了在国家内忧外患之下,有识之士们变法思潮的涌动。
维新思想家们在学堂主要传授中国传统的经典文化,也包括西方的政治、历史等领域,可以说是“中西合璧”,也可以认为是现代教育的雏形。学堂承载了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变法救国的愿望。学堂的建设是维新派在教育文化领域变法的一次新的尝试,意义非凡。
相信我们在看历史书的时候,都会提到“康有为在广州成立万木草堂”。康有为和广州的渊源由来已久。康有为出身书香世家,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1876年,康有为前往南海西樵山的白云洞书院求学,同时也接触到了西方文明。
1891年,应梁启超的邀请,康有为来到广州长兴里讲学,给学堂起名“万木草堂”,并亲自写作《长兴学记》作为堂规。《康南海自编年谱》云:“与诸子日夕讲业,大发求仁之意,而讲中外之故,救中国之法”。康梁等人创办学堂,为的是探索出一条挽救民族之路。
学堂在教学上继承“中体西用”的思想,以中国传统经典为主,西方科学技术为辅。在开设“礼”、“乐”等传统课程的同时,增加“数”、“图”等西学内容。此外,面对强大的变法阻力,康有为“托古改制”,编写《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以重新解释儒家文化,又传播新式思想,为维新派的变法改良运动作理论支持。
学堂的办学活动自1891年创办以来,共持续了八年时间,社会影响广泛。梁启超对康有为在学堂的讲学给予很高的评价。学堂以“中体西用”为其教育理念,不同于传统中式私塾八股文教学的僵化方式。既创新了中华传统文化,又培养了大批新型的变法人才。
当时人云:“南州讲学开新派,万木森森一草堂,谁识书生能报国,晚清人物数康梁。”学堂乃是维新派前辈们的心血,它讲述着那段变法风云。如今,学堂似乎成为了一个“冷门”的景点,但是我们应该永远记得这段历史,记得那些为了中华民族复兴而奋斗的先辈们。
本期编辑:曾雯钊
本期音频:曾雯钊
本期审读:饶晨月
责任编辑:甘于恩
部分文字、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文章版权归语言资源快讯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投稿邮箱:junfyzx@163.com
往期推荐
保护母语方言
你我共同努力
扫码关注,有惊喜哦
做语言资源保护公众号不容易,每天更新公众号更不容易,而每天提供新语料尤其不容易。很多读者还没养成打赏习惯,提倡每个月打赏一元钱,积少成多,我们的事业就有希望。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