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重走长征路,青春心向党——走进于都

党委学工部 河南师范大学学生处 2021-10-11

厚德博学止于至善


7月16日,我校“重走长征路,青春心向党”长征精神调研队抵达了江西省于都县。调研队先后寻访了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赣南省苏维埃政府旧址和于都长征大桥。青年一代重温长征精神,重整行装再出发,在新的长征路上奋勇前进。


于都是一块散发着红色光芒的土地

这里是赣南省苏维埃政府所在地

是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

这里有革命伟人在长征路途中留下的记忆

是长征精神的发源地

调研队来到这里

重温党的光辉历程

感受革命斗争精神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


1934年10月,中央机关、中央军委和中央红军主力在江西于都集结出发,踏上漫漫征途。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园入口处是一座雕塑,正面和背面情景的主题分别为“渡河出发”和“依依惜别”。

纪念广场中间铺设了一幅红军长征路线示意图,北侧矗立着的“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为双帆船造型,象征着中央红军从此扬帆出征。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位于纪念园东侧,馆内的每一个陈列都显示出红军在长征途中气吞山河、勇往直前的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凝聚着伟大的长征精神。


赣南省苏维埃政府旧址


1934年9月上旬,毛泽东从瑞金来到于都,他经常深入群众调研,检查并指导赣南省苏维埃政府的工作。在这个小厅里,他亲自主持召开了贫苦工农座谈会和区、乡、村干部座谈会,同到会代表促膝谈心,了解他们的生活、生产情况,教育苏区干部要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要努力学习马列主义,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这种认真的工作态度贯穿于长征全途,成为了长征乃至后来的战斗取得胜利的保证。这种精神必将伴随祖国一起前进,从而取得更举世瞩目的成就。


于都长征大桥


于都长征大桥是县城滨江路一道无比亮丽的风景线,其原址是当年彭德怀领导的红三军团横渡贡水出发长征的主要渡口——西门塔脚下渡口,1934年10月彭德怀、杨尚昆领导的红三军团就是在于都老重光宝塔脚下渡过贡水河踏上漫漫二万五千里长征路的。

于都长征大桥现已成为当代人民缅怀那段珍贵历史的重要平台,这座桥穿越时间与空间,使当代人民能更深刻的理解军民鱼水情,更为珍惜这来之不易的胜利果实。




成 员 感 悟

参观完长征第一渡纪念馆后,我了解到了更多红军长征背后的困难,被他们不屈的精神所震撼。今天的美好生活是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一定要勿忘国耻,铭记历史,谨记红军精神,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奋斗。


王皓

江西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于都是长征的起点。红军长征时,于都战士17000人,在长征途中牺牲12000人。在纪念园,看到红军战士告别妻子儿女雕塑的那一刻,我的泪水几乎涌出眼眶。这一别,也许就是永别,带着对家人的思念,为了心中的信仰,战士们踏上一条无比艰难的未知道路,最终创造了一个奇迹。作为大学生,我们也该坚定不移走好自己的道路。


王纳

于都的人民真是善良、淳朴,这是我今天一天的感受。纪念公园来自四面八方的人民在此感怀长征而始,追随长征的步伐,我们来到了长征渡口,于都人民全力帮助红军渡江,开启了长征的第一步,崇敬之情在我心中扎下根。纪念馆人员的讲解帮助我们了解长征故事,明白了坚定理想、不忘初心。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栗兰馨


人无精神则不立

国无精神则不强

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

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

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

今天,当代青年重温长征精神

就是要走好新的长征路

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编辑 | 杨   硕  冀明璐  关梦珂

审核 | 陈   辉

出品 | 河南师范大学党委学工部 学生处

往期精彩✎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