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内容已被发布者删除 该内容被自由微信恢复
文章于 2017年4月22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用户删除
其他

十年的时间不能成就一处名胜,却能毁掉一座古城

2017-03-08 亮晶晶 精致小号

古朴,静谧,纯净,自然。这是十年前,我第一次去丽江的束河古镇时的感觉。 


那时的古镇,街道两旁住的都是本土乡民。一扇扇木门经历了风雨的雕琢,暗淡却沉稳。透过木门,可以看到一条一条的蓝色扎染布晒在院子里。那时,我们会偷偷溜进去,在扎染的蓝色棉布下拍照。当地的乡民,大概也还未厌烦我们这些稀奇的游客,任我们在院子里摆首弄姿。

 

那时的古镇,古老的青石板路,被时光打磨得光滑有致,不时有背着书包的小学生蹦跳着穿过。狭窄的路边,还有穿着青布蓝衫的纳西族老奶奶,在街头贩卖一些本地小吃,慈眉善目,带着高原红笑脸与我们合影。整个古镇,伴着青荇,流淌着清澈见底的溪水。虽然慢时光这样的文字还未流行,但却能真切感受到,美好时光在这里凝固。

十年后,当我再次来到丽江束河的古镇,想跟先生一起回味古镇之美,却发现一切都变味了!


我们登上玉龙雪山后,路过这所古镇,却早已不是当年的模样。这里的安静不再,街道两旁充斥着各色酒吧,驻唱歌手的嘶吼声此起彼伏,一家盖过一家,硬生生打破了小巷原有的虫啼蟋鸣。街道也因更多店铺的开张变得拥挤不堪,家家都贩卖着纪念品。而这些纪念品,跟其它古镇上贩卖的商品有着惊人的相似度,如果不提醒自己这是哪里,怎么也看不出这些东西跟束河有什么联系。虽然这里的溪水依然清澈,可那些慈祥的、泛着高原红的笑脸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张张急切邀你进店消费的脸。

 


与当地人聊天的过程当中我们才了解到,原来古镇里的居民早已被疏散到周边郊区,这里的房屋被出租给外地人做生意,成了客栈、饭店、酒吧、摄影工作室,及一切可以赚钱的场所……整个古镇大兴土木,处处修建雷同的酒店、酒吧,而这些外地生意人大多短线操作,基本做2-3年,赚到一笔钱就撤。然后又有下一批外地人闻风而来,痛快接盘,在前者的基础上带来更多所谓流行文化,他们无不呈现着更多雷同的形式和内容,而由于急功近利的动机,客户体验并不是重点考虑内容,因此一切都显得粗制滥造。

 

于是,古镇显得凌乱不堪,原本质朴的自然风光像被贴上了一块块狗皮膏药,有的地方在大兴土木,有的地方却招租转让。相应的,那些追求返璞归真游的旅客也越来越少,街上只有寥寥几批中年旅行团,跟着高分贝导游的喇叭匆匆路过。

 

相比来说,乌镇在众多同质化古镇的情形下,靠着有效的管理,显得井然有序,并不过度商业化。古镇在保留其特色的同时,也借助新事物,让古镇焕发生机,比如创办乌镇互联网大会,乌镇戏剧节等。

 

我也因为好奇和惋惜,问过束河古镇当地人,作为茶马古道上重要的西南边陲驿站,为何不保留这些特色,让游客体会其历史文化的沉淀?当地人只能无奈地两手一摊,说大家都急于靠着这块宝地摇钱,追求快速富起来,因此能把旧房子租出去,改善自己的生活就不错了。

 

我们在心里摇头,无奈。无节制的商业化,只会快速消耗古镇的生命力。相关部门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了游客的旅游体验。这让我回想起朋友之前的感叹,2006年去游览湖南的凤凰古城时,即使是黄金周里,游客也并不过剩。虽然沿街也是各色店铺,而当地的消费却并不比非旅游地高。而如今,清秀的山河依然在,从2013年起整个古城却被圈起来卖起了门票,150元的高昂价格被诟病,3年后,在一片谩骂声中,门票不得不取消。

 

细细想来,我们作为游客本身也有着一丝罪过。哪里热门,就一窝蜂冲往哪里,像蝗虫般侵城掠地,肆意踩踏着陈年的青苔,用自带的利益驱赶着朴实的乡民。而我们留下的,除了手机和相机里的几张照片,和朋友圈的点赞,似乎再也没有其他……

 

旅行,本应是一场心灵的净化与探索之旅。那些充斥着臭豆腐气味和同质化布艺彩陶的店面,是千千万游客一手支撑起来的劣质繁华。他们的存在与游客的买单间存在着不可救药的依赖。也许下一次,当我们要出门走走时,可以先想一想,此行的目的为何,又期望通过此行得到和付出些什么?


·END·
 

精致小号

长按二维码关注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