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父母在,不远游?那是因为你年轻时根本就游不出去!

2017-06-08 枫叶君 精致小号

这些年,我不止一次听到有朋友抱怨,说特别不喜欢家里的兄弟姐妹在朋友圈里发一些信息,诸如“父母在,不远游”、“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之类的话。理由是,自己离家在外,甚至居住海外,本来就不能在父母身边多尽孝心,看到兄弟姐妹的这些信息,总觉得话里有话。


也许有人会说,说说这些古语也没什么不对,都是至理名言啊。不错,再看看其它信息,就看出问题来了。


有个朋友去古巴玩了一趟,回来给妹妹发了几幅照片,结果妹妹回了一句:“哪里都不如家好。”朋友无言以对,草草结束对话。想想,已经有两年没有回国了。


另一个朋友在跟哥哥聊天时,哥哥不是说今天又带老妈出去吃饭了,要不就说,老妈最近身体不如从前了,需要请个保姆,可现在的保姆劳务费挺高,云云。


前一位朋友说,她和妹妹小时候关系挺好,可是大了以后有点疏远,特别是移居海外后,和妹妹的关系就更不如从前。妹妹的一句“哪里都不如家好”,不是简单的一句俗话,在当姐姐的听来,其潜台词是,你在外面,家里只有我来照顾老妈。


而那位哥哥的话,在弟弟听来,那意思就是,老妈这些年都是我照顾的,你在外面什么忙也帮不上。可是碍于情面,又没提钱的事。这位朋友说,钱还真不是问题,甚至自己把保姆费全包了也可以,可是,即便真的那样,当哥哥的还是觉得弟弟远在天边,身边的孝道还是没有尽到。


说来可笑,那位爱发“父母在,不远游”的妹妹,和那位“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的哥哥,小时候读书时都是一塌糊涂,初中或高中毕业后就进了工厂,在自行车盛行的年代,好多年都活动在以父母家为圆心,以10公里为半径的圆圈里,不仅谈不上“远游”,中午午休都可以回父母家蹭顿饭。


可是,上面所提到的姐姐和弟弟就完全不同,两人读书时都是学霸,读的都是国内最好的大学,毕业后分别在京沪工作,而且都是响当当的工作单位。那时,不消说,父母双亲,包括兄弟姐妹,都以他们为自豪,每每在别人面前提起他们,都觉得脸上特别有光。


那位姐姐说,很多年前,妹妹告诉她,有一次和厂里的小姐妹偶然说起姐姐,小姐妹们都羡慕地瞪大眼睛,你姐姐在那里工作?真棒啊!妹妹当初脸上的自豪,她到现在都记忆犹新。


那位哥哥也有同样的经历,有一次趁外出学习到弟弟读书的大学蹭了两宿觉,把这所全国顶尖大学的校园逛了个遍,晚上躺在弟弟的床上,心满意足地说,咱虽然没进大学门,今天能在这里睡上两晚上,也够本儿了!


当时,弟弟感到很欣慰,虽然只是两个晚上的觉,但是心里总觉得多少给哥哥做了点什么。


那个时候,父母身体还都好,退休后不光能经常到北京上海住一阵子,散散心,开开眼界,而且在家的时候,还能帮那位妹妹和哥哥带孩子。据那位当弟弟的说,父母照看哥哥孩子的时间要远远超过照看他自己的孩子,他和妻子在上海工作很忙,又要带孩子,每天都是风风火火。可是,他的哥哥就完全不同,经常一家三口在父母家吃,赶上哪个周末没露面,老妈还特意打电话让他们去,因为饭早就做好。


那个时候,他们很少听妹妹或哥哥说,自己的孩子天天住在姥姥或奶奶家,一天三顿饭都不用管,一直持续到高中,他们自己只要到了父母家,马上就有热乎饭吃。


可是现在则不同了,父母年纪大了,很多时候需要人照顾,于是,他们就时不常地在微信上发些”父母在,不远游”、“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父母留给我们的还有多少时间”之类的话。


和上面的妹妹和哥哥一样,说这类话的人中,有很大一部分并非真的那么遵照古训,实际情况是,他们年轻时能力平平,根本没有办法走出家门去闯世界。可是,人这种动物很有意思,最不缺的就是变通的能力,古训既然在那儿摆着,人到中年后又发现最适合当下的自己,何不拿来一用?这是不是也算是一种“拿来主义”?


其实,兄弟姐妹中的这一部分人,绝大多数在年轻时都得到过父母更多的照应,无论是经济上的还是日常琐事,他们从未离开家半步,很多人可以说一直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下,找工作、结婚都需要父母的参与,即便到了而立之年,也还凡事得到父母的帮助。换句话说,他们年轻时因为能力不足没有得到的,父母通过各种形式,都给他们补齐了。


相比之下,他们的姐姐或弟弟,此时的情况就不比从前,孩子正在求学阶段,他们又身居外地甚至海外。工作的人总是身不由己,不可能频繁地再来回穿梭,可是,父母在一年年变老,健康状况也不如过去。作为不在父母身边的子女,他们内心也是时常流露出焦虑,可是又能怎样呢?只是尽最大可能罢了。


可是,再怎么说,他们也是远在天边,总不如一个电话就能唤到床边的儿女,于是,过去给他们添过无数麻烦的儿女仅仅因为帮了一点小忙便成了老人心目中最孝顺、最贴心的孩子,而那些当初从未给他们添过麻烦,让他们跟别人一说起来就感到脸上有光的远在外面的孩子,如今倒显得矮化了许多。


那些年少时读书好、从家乡走出去的孩子,大多在工作和婚姻上没让父母操心,在父母年富力强时,他们或许会觉得这些孩子让他们很欣慰,可是,随着年纪增大,当年少操的心都成了遥远的回忆了,变得模模糊糊,可有可无;著名大学,体面的工作,在他们眼中已经没有太大的意义。在年老体衰的情况下,眼前的一碗药、一顿饭就渐渐凸显出无可匹敌的现实意义。


在有些父母眼中,身边的孩子才是“指得上”,远在天边的子女即便很有出息,也毕竟是远水解不了近渴。或许,连他们自己也不曾想到,自己年轻时曾经寄予的希望,到了老年时,竟然被默认为“指不上”。


老人们的这种心态,会在生活中不自觉地流露出来,那些身边的子女自然能够领会到父母的心思,于是,在说起“父母在,不远游”之类的话时,心中的底气顿时充足了几倍。


一张人人仰慕的名牌大学文凭,一份人人羡慕的好工作,到了父母晚年,竟然不敌在家的兄弟姐妹的一碗药,一顿饭。这话说早了没人信,可是几十年后便成了活生生的现实。


绝大多数不在父母身边的子女,像我的那两位朋友,也都是知书达理的人,如何能不懂得孝敬父母的道理?只是人在外,身不由己。能做到的,不外乎是把父母接出来住个一年半载,或者自己隔一两年回去一趟,略尽孝心而已。


孔子是说过“父母在,不远游”,这话出自《论语·里仁》,后面还有半句“游必有方”,也就是说,孔子强调作为人子应尽孝道,但是并不反对为了人生的理想和目标外出奋斗。孔子生活的年代,人的活动范围有限,周游列国也不过主要在现在的河南境内,如今则完全不同,出国也是很平常的事了。


兄弟姐妹之间应互相体谅,那些在父母身边的子女多尽些孝心是应该的,如果只把眼前所做的当作自己的功劳,而对远离父母的兄弟姐妹有所抱怨,那便是缺乏亲人之间的相互理解,也显得不那么厚道。


-END-

往期热读:

她是著名作家、学者的女儿,却嫁给了目不识丁的陕西农民

最打动人心的高考,不在今天,在1977年的冬天

童心未泯,为父当如丰子恺




精致小号

长按二维码关注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