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至今让人念念不忘的“合肥四姐妹”到底比普通女子强在哪里?

2017-09-12 枫叶君 精致小号


作家叶圣陶有一句广为人知的话:“九如巷张家的四个才女,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


这句夸赞的话,是送给民国初年教育家张武龄的四个女儿的,她们是张元和、张允和、张兆和、张充和。因张武龄祖籍安徽合肥,所以,张家四女就被人称为“合肥四姐妹”,在民国时期就大名鼎鼎,甚至到今天,也依然为人们津津乐道。


合肥四姐妹:上左为三女张兆和,上右为小女张充和,下左为二女张允和,下右为长女张元和


四姐妹很出名,可是提起她们的丈夫,那就更是大名鼎鼎。长女张元和的丈夫是有着“上海滩第一小生”美誉的昆曲名家顾传玠,二女张允和的丈夫是著名语言学家周有光,三女张兆和的丈夫是著名作家、考古学家沈从文,小女张充和的丈夫是德裔美国汉学家、耶鲁大学著名教授傅汉思


张家的这四位女婿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内,都是一等一的大家。有人说,张武龄的四个女儿嫁的都是最有文化的男人,而且中西兼顾,此言不虚。


张家四女被称为合肥四姐妹,可她们却是在园林满城的美丽苏州长大的。


叶圣陶所说的“九如巷”,是苏州一条不大的弄堂,从十梓街拐进五卅路,左手第一条巷子就是九如巷。巷长161米,宽4米,谈不上幽静,有人经过这里,甚至不会留意到它。可是,知道九如巷的人很多,有人来苏州还特地前来参观,就因为这巷子里曾经住过张家,曾经走出过合肥四姐妹。


九如巷3号院内的老井,水质很好,现在仍可饮用。据说,四姐妹中的张充和最喜欢喝这口井里的水。


合肥四姐妹是民国时期的大家闺秀,成年以后又分别嫁给了艺术界、文化界和学术界的名人,这使得她们终身笼罩在光环之中。这世界从来就是这样,关注名人,也关注名人身边的人。张家四女就是这样吸引了众多的关注目光。


如果用观察普通人的眼光来衡量,合肥四姐妹的确非常出色,但是,以她们后来的名气来做一个返回式观察,就会发现,她们的名气实际上要超过她们的才华。这并非否定她们的才华,而是说,如果从职业生涯考量,凭她们自己,大概是不会赢得现在这样的名气。


因为出身富家,张家四女都受过很好的教育,在那个年代是非常难得的。所以,人们称她们是民国淑女。


1931年,24岁的张元和毕业于上海大夏大学文学院(1951年与光华大学合并成立华东师范大学),后去北京,入读燕京大学研究院。1939年4月在上海与顾传玠结婚。在张元和的履历中,除了从1966年至1970年在台北中央研究院植物研究所担任过四年秘书外,并没再从事其它工作。1972年移居美国。


张元和
32 47552 32 15263 0 0 3386 0 0:00:14 0:00:04 0:00:10 3385p>


关于张元和,人们谈论最多的就是她和顾传玠的婚恋。


由于父亲早年的有意培养,张家姐妹对昆曲都非常熟悉,张元和更是对这门戏曲艺术特别喜爱,演技也相当出色。所以,才有后来她在“大世界“追着看顾传玠的戏,以及“下嫁”给这位昆曲名伶。张元和晚年整理过一些昆曲资料,但是,因为并没有专门的演出环境,因此,她的参演基本上是一种票友性质。


二女张允和毕业于上海光华大学历史系,毕业后在光华附中担任历史课老师,1952年被调到人民教育出版社担任历史教材编辑。


张允和


不久,全国开展“三反五反”运动,张允和因出身问题受到冲击,被逼迫写交代材料,参加批判会。她借故治疗牙病回到上海,后因假期超过规定而丢了工作,从此再也没踏入职业圈。她称自己是“家庭妇女”。


张允和去世于2002年,1952年时她43岁,也就是说,在生命的后50年里,她并没有工作。张允和后半生最多被人提起的是,她在北京昆曲研习社的活动,在红学家俞平伯因年事已高辞去主任委员后,改由张允和担任,后来由张允和的学生、书法家欧阳中石的女儿欧阳启名担任负责人。


北京昆曲研习社是一个群众文化社团,归北京市文化局管,业务范围包括昆曲研究、学术交流、专业培训、传授技艺等,因此,其演出也是部分昆曲爱好者的自发行为。


与大姐张元和、二姐张允和相比,张兆和可以说是真正的职业女性。1932年,张兆和从中国公学大学部外语系毕业后,进入一家中学担任教师,几年后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49年就读于华北大学(今中国人民大学)二部,解放后,先后在北京师范大学附中、二附中担任教师,后调任《人民文学》杂志社担任编辑,出版有短篇小说集《湖畔》等。


沈从文夫人张兆和


小女张充和1934年入读北京大学中文系,后活跃于文坛,发表了不少诗歌、散文和小说。抗战爆发后任职于重庆国民政府教育部,从事古典音乐和昆曲曲谱研究。抗战胜利后,书法功底深厚的她回到北京大学教授书法,同时传授昆曲。1948年与美国人傅汉思结婚,1949年1月赴美定居,在加州大学图书馆工作。


张充和


合肥四姐妹均为知识女性,有极好的家教和修养,这样的姐妹不要说在当时的中国凤毛麟角,即便放在今天,也足以令所有父母感到自豪。但是,她们之所以为后人津津乐道,除了她们自己的才华外,更重要的还在于两个外在原因:家庭和婚姻


四姐妹的父亲张武龄(后取名冀牖)出身于名门王族,祖父张树声是李鸿章的左膀右臂,淮军二号人物,先后担任过江苏巡抚、贵州巡抚和广西巡抚,后升任两广总督,晚年出任直隶总督,为清朝九个封疆大吏之首。


直隶总督这个职位大家一定不陌生,李鸿章、荣禄、端方、袁世凯都出任过此职,这是个什么官职呢?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北京市委书记兼北京军区司令员,但掌管的地方要更大些。简言之,属中央政治局委员这一级,张家门第之高可想而知。


到了张武龄这一辈,他对做官没什么兴趣,但是家境依然极好,坐拥良田万顷,是远近闻名的大地主,据说,每年归到他名下的就有十万担租。


怀抱孩子的张武龄


张武龄是世家子弟,妻子陆英是扬州大户人家,父亲为盐官陆静溪,家住冬荣园,当地人称之为陆公馆。陆英的母亲十分疼她,为女儿准备嫁妆陆陆续续用了十年。据说,陆家的嫁妆从水路运到合肥后,吹吹打打,热闹非常,“送嫁妆的队伍从四牌楼一直延伸到龙门巷,足足排了十条街”。


四姐妹中,最大的张元和出生于1907年,最小的张充和出生于1914年,这是清末到民国初年的大变革时代。动荡的年代里,普通百姓的生活可想而知,可是,因为家境殷实,张家四女从小就生活在富裕舒适的环境中。


张元和是长女,深受祖母喜爱,从小由专门的奶妈照看,吃奶一直吃到五岁。在普通人家的孩子只能在街上撒尿和泥玩的年代里,张元和就有满满一屋子玩具。


与三个姐姐不同,张充和从小就过继给没有后代的叔祖母李识修,李识修是李鸿章的亲侄女。张充和从小就跟李识修背唐诗,学吹箫,读私塾时,李识修请来考古学家朱谟钦,教她古文和书法。朱谟钦是清末民初绘画、书法大师吴昌硕的弟子,功力颇深,张充和的书法功底就是跟着他打下的。16岁时,张充和回到苏州,父亲请来沈传芷、张传芳等名师,教她昆曲,又请有“江南笛王”之称的李荣忻教她笛子。


大学时代的张充和


张武龄出生于钟鸣鼎食之家,却丝毫没有一般官家子弟的坏毛病,烟酒不沾,从不赌博,只好诗书。他思想开明,痴心于平民教育,与北大校长蔡元培等人交往颇深,听从蔡元培“先到上海办学”的建议,以及为女儿求学着想,1917年,张武龄举家迁居到苏州九如巷。


到了苏州,孩子们在亭台楼榭间找到乐趣,张武龄也找到了施展兴学抱负的宝地,他不要捐款,独自出资,先后创办了男校平林中学和女校乐益女中。张武龄还亲自为学校创作了校歌:


乐土是吴中,

开化早,文明隆。

泰伯虞仲,

孝友仁让,化俗久成风。

宅校斯土,

讲肄弦咏,多士乐融融。

愿吾同校,

益人益己,与世近大同。


乐益女中以新理念办学,是完全的新式学校。学校位于明末张士诚皇宫的废墟上,当时叫皇废基,校园占地20余亩,校园内里有花园、凉亭,西式教学楼,宽阔的操场,学校还购置了理化仪器、钢琴、图书、运动器械等教学设备。女学生一律剪短发,学校定期举办运动会,组织话剧演出。


为了给学生提供最好的教育,张武龄请来很多名师,其中就有诗人柳亚子、后来两度出任南京大学校长的著名教育家匡亚明。教绘画的是叶天底,他功底扎实,是弘一大师李叔同的弟子。教国文的是张闻天,后来成为中共早期重要领导人,在长征途中的遵义会议上发挥了关键作用。张允和晚年就曾专门写过一篇回忆文章,题目就叫《张闻天教我国文课》。


乐益女中开风气之先,合肥四姐妹就是这样在健康、活泼的校园中,在名家导师的指导下吸收新思想,学习新知识。


苏州乐益女中校舍旧照


解放初期,张允和在上海光华附中教历史,教材用的是范文澜主编的《中国通史简编》。张允和对这部教材很是不满,于是写了两万多字的批评文章,寄给上海《人民教育》杂志。不想,《人民教育》杂志把文章转寄给北京的人民教育出版社,结果,文章到了叶圣陶手中。叶圣陶当时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看了文章,当即决定调张允和来北京工作,在人民教育出版社担任历史教材编辑。


人世间最难得的是人脉资源,而对于合肥四姐妹来说,丰厚的人脉资源就在手边。


将张允和调到人民教育出版社工作的叶圣陶,是著名作家、教育家和出版家,建国初期曾出任教育部副部长,在张允和就读于父亲创办的乐益女中时,叶圣陶是该校的国文教员。


叶圣陶对张武龄非常敬重,晚年时,已是全国政协副主席的他还对自己的“老东家”仍念念不忘,还嘱咐长子叶至善搜集材料,以便自己给张武龄写一篇详尽的传记文章,以表达对张武龄致力于民国平民教育的敬仰。后来,叶至善还专门为此给张允和写过信。


  叶圣陶


合肥四姐妹出身名门,嫁的也都是最有文化的丈夫。


合肥四姐妹中最先嫁人的是张允和,丈夫是周有光。周有光是江苏常州人,祖上为经营棉纺、当铺的大户人家,家产丰厚。在太平军攻打常州城时,其曾祖父独自供给守城清军经费,城破后投水自尽,周家从此衰落。


十岁时,周有光随家人迁居苏州。因为妹妹周俊人是张允和在乐益女中的同学,周有光与张允和相识。据周有光回忆,张允和与他在苏州、上海交往时,虽然很熟络,但还是普通朋友。


周有光


1932年1月,日军炮击吴淞口,“一·二八”事变爆发,为安全起见,张允和离开上海,到杭州之江大学借读一学期,那时周有光恰巧在孟宪承创办的杭州民众教育学院教书。就在这段时间,张允和与周有光恋爱了。1933年4月,两人在上海结婚。


周有光在大学时主修经济学,兼修语言学。与张允和结婚后,夫妻二人同赴日本留学,1935年放弃在日本的学业回到上海。周有光任教于光华大学,同时在上海银行有兼职。抗战全面爆发后,全家迁往重庆,周有光在国民政府经济部任职。抗战胜利后,周有光回新华银行工作,先后被派驻纽约和伦敦。1949年上海解放后回国,在复旦大学经济研究所任教授。


1948年4月,周有光与张允和在意大利庞贝古城


因为周有光曾经发表、出版过一些关于拼音和文字改革的论文和著作,1954年,他被邀请担任国家汉语拼音方案委员会委员,次年在北京参加完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后,留在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工作,参与制订汉语拼音方案,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汉字改革课程。周有光倡议以“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汉语的国际标准,1982年,国际标准化组织通过投票,确认了这一国际标准。


由于周有光对中国文字改革所作出的突出贡献,学术界称他为“卓越的语言文字学家”。


张允和与周有光婚后一起生活了近70年,两人感情甚笃,可以用相敬如宾,举案齐眉来形容。只要在一起,两人必定每天碰两次杯,上午是红茶,下午是咖啡,这种习惯一直保持了几十年。尽管张允和后半生没有工作,但是周有光依然对妻子敬重有加,称她为“大家闺秀”。张允和也始终深爱着周有光,其情之深,尽在她晚年所写的散文《温柔的防浪石堤》中。


晚年的周有光与张允和


紧接着张允和嫁人的是四姐妹中排行老三的张兆和,她的丈夫在中国更是广为人知,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沈从文。


青年沈从文


张兆和是在中国公学读书时结识沈从文的,那时,沈从文是学校的教员。与张允和与周有光的自然恋爱不同,张兆和完全是被沈从文的情书攻势拿下的。


张兆和学业优异,连体育成绩也很好,并且是出身名门的大家闺秀,很受学校男生的追捧。张兆和总能收到很多情书,她不同意,却也不恼,甚至编成号码,让好友代为保存。


沈从文是湖南凤凰县人,早年在军队里当过文书,后来写小说,二十年代蜚声文坛,与徐志摩、周作人、鲁迅齐名。1928年,胡适出任中国公学校长,邀请沈从文到校任教。沈从文虽然文笔了得,但本身并无学历,更没有教学经验,第一次上课,面对下面的学生竟然口吃起来,成为学校的笑谈。


据张允和回忆,张兆和曾经专门跟她讲过,沈从文在课堂上紧张得说不出来话时的窘相,觉得这个湖南人很好笑。


不想,沈从文也和许多男生一样,看上了这个张家二小姐,区别是他的身份不同,是老师看上了学生。于是,沈从文开始给张兆和写情书,第一封信的第一句话是:“不知道为什么我忽然爱上了你?


张兆和起初对沈从文没什么感觉,在她眼里,沈从文不过是个会写白话小说的人罢了。可沈从文不死心,继续写,而张兆和却不回复。


有一次,张兆和实在忍不住了,就到校长胡适那里去告状。张兆和说:“沈老师给我写这些信可不好!”胡适笑道:“有什么不好!我和你爸爸都是安徽同乡,是不是让我跟你爸爸谈谈你们的事?”张兆和红着脸说:“不要讲!”胡适说:“我知道沈从文顽固地爱你!”不料,张兆和脱口而出:“我顽固地不爱他!”


胡适


尽管张兆和态度坚决,但沈从文依然不放弃。1932年夏,张兆和大学毕业后回到苏州,当时已在国立青岛大学(今山东大学)任教的沈从文来苏州探望,带着好友巴金建议他购买的礼物——一大包文学名著,敲开了九如巷3号张家的大门。


由于张允和的热心劝导,张兆和对沈从文的态度开始松动,默认了沈从文的求爱。自此,沈从文把二姐张允和视为自己的月老。回到青岛后,他迫不及待地给张允和写了一封信,其中就有那句很多人都熟知的,探听未来岳丈口风的话:“如爸爸同意,就早点让我知道,让我这个乡下人喝杯甜酒吧。


张武龄思想很开明,婚事由儿女做主。1933年9月,张兆和与沈从文在北平结婚,新居位于北平西城达子营的一个小院里。


沈从文与张兆和


沈从文一生著述甚丰,脍炙人口的小说《边城》开创了牧歌式写作的先河,成为其文学创作的巅峰,被誉为乡土文学大师。解放后,由于政治原因,沈从文放弃文学写作,转行研究文物,写出了《中国古代服饰研究》、《龙凤艺术》、《战国漆器》等具有极高学术价值的考古学著作,其成就获得学界的高度评价。


沈从文当初为能娶到张兆和而感到兴奋,更为能成为名门张家的三女婿而欣喜,只是当时的他想不到,多年以后,人们提起张兆和时,更多地是称她为“沈从文夫人”。


尽管后来因为女诗人高青子的出现,沈从文与张兆和的感情出现过波折,不过,两人的晚年还是很幸福的,尤其是沈从文当年写给张兆和的那句话,至今读来依然让人怦然心动: 


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晚年的沈从文与张兆和


张家姐妹中,大姐张元和是第三个嫁人的,她的丈夫是昆曲名家顾传玠。


顾传玠是苏州人,11岁即跟昆曲名家沈月泉工小生。到上世纪二十年代初期,顾传玠已是红遍上海滩的昆曲第一小生,在黄金荣经营的“大世界”演出,受到观众的热烈追捧。那时,张元和在大夏大学读书,有空常和同学去看戏,对顾传玠在台上的扮相和演技留下深刻印象,她曾说:“翩翩绝世,书中人未必过之。”


顾传玠(右)剧照


不过,在上海,张元和仅仅是欣赏顾传玠的戏,两人并不认识,也无接触。后来顾传玠因剧团内部问题,退出舞台,去东吴大学附中读书,结识了张元和的弟弟张宗和、张寅和。一天,顾传玠去张家,恰好那时张元和刚辞去海霞女中的教职,从海门回到苏州,正在家中学戏,两人这才相识。


1936年夏,两人在昆山的一次义演中同台演出,感情渐渐拉近。1938年冬,张元和决定与顾传玠订婚,未来得及征询父亲意见,张武龄已在家乡合肥去世。1939年4月21日,张元和与顾传玠在上海大西洋餐厅结婚。


张元和是大家小姐,顾传玠虽然已经离开梨园,但毕竟早年是舞台名伶,在世人眼中依然是“戏子”,所以,当时的沪上报纸尽是“张家大小姐下嫁顾传玠”的报道。不过,张元和与顾传玠十分恩爱,丝毫不在意外面的议论。


张元和与顾传玠


婚后,顾传玠炒过股票,但没赚到钱。因为老家合肥有祖产,张元和总有些固定收入,日子过得还不错。后来,顾传玠到美国考察过卷烟业,还做过一些药材生意。抗战结束后,顾传玠到南通海门考察农场,打算养蚕、养奶牛。可是,随着内战爆发,局势越来越不稳定。解放前夕,顾传玠决定全家迁往台湾,张元和虽不愿意,但还是随丈夫去了台湾,在台中市定居下来。


在台湾,顾传玠办过蘑菇农场,自产过啤酒,虽然不再登台,但也利用一些机会传授昆曲技艺。张元和曾想让顾传玠示范昆曲小生身段,由她记录下来,然而当时顾传玠已经体力不济,所以没有答应。后来张元和一直为此事感到遗憾。


1965年1月6日,顾传玠因病在台湾去世。七年后,张元和移居美国。尽管顾传玠已过世,可是,不管走到哪里,别人都知道她是合肥四姐妹中的老大,张家大小姐,昆曲名角顾传玠的夫人。


合肥四姐妹中最小的是张充和,可是因为她从小跟随叔祖母李识修长大,与三个姐姐相比,国学基础反而最扎实。提起她,就不能不提到民国诗人卞之琳和他的那首哲理性短诗《断章》: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这首短诗作于1935年10月,据传是写给张充和的。


那年,卞之琳25岁,刚从北大英文系毕业,而他苦恋的对象张充和年方21岁,是北大中文系一年级学生。闻一多曾特别赞赏卞之琳是年轻诗人中少有的不写情诗的,可是,自从结识了张家四小姐后,卞之琳的创作风格却发生了变化,也写起了情诗,并且先后到苏州和重庆去探望张充和。


诗人卞之琳


然而,张充和心中的白马王子显然不是卞之琳,1948年11月19日,她与在北大教书的美国学者傅汉思结婚。由于时局紧张,在美国驻北平领事馆的催促下,1948年12月17日,傅汉思与张充和乘飞机离开北平。1949年1月,他们从上海乘船前往美国。


傅汉思与张充和结婚照


傅汉思是德裔美国人,先后就读于斯坦福大学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西班牙硕士学位和罗曼语博士学位,精通多种语言。二战期间曾在美国战时情报局工作。


战争结束后,应胡适邀请,傅汉思来到中国,担任北京大学西班牙语系主任,结识了当时在北大任教的沈从文。那时,在北大教授书法与昆曲的张充和就住在三姐夫沈从文家,傅汉思经常去沈家,便结识了张充和,两人很快陷入热恋。


后来,傅汉思改学汉学,他的中文名字是张充和给起的。回到美国后,傅汉思先后任教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斯坦福大学,1961年起担任耶鲁大学东亚语系主任,为美国著名汉学家。


傅汉思不仅学术精湛,生活中与张充和十分恩爱,几十年没有任何改变。有人曾说,张家小女一生研习国学,最后却嫁了个洋人,可惜了。可是,了解傅汉思的人都说,张充和幸福了一生,傅汉思是她的最佳人生伴侣。


张充和与傅汉思在美国


在偏重应试教育的今天,人们谈起素质教育时,常常显露出临渊羡鱼般的无奈。回望合肥四姐妹的成长之路,可以清晰看到,她们在幼年、少年和青年时代,在开明父亲的引导下,充分展示各自的个性,发挥自身的潜力,身心得到全面的开掘和发展。良好的素质教育,令她们受到最好的知识和文化熏陶,举止优雅,知书达礼,气质如兰,成为世人眼中的大家闺秀,这才有了合肥四姐妹的美谈,一直流传到现在。


不过,一切事物都是有条件的,世上没有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在敬佩张家四女的人品,赞赏她们的学识,羡慕她们的爱情,慨叹她们丰富多彩的人生时,应该也必须承认,在人生的大地上,合肥四姐妹是由一粒粒饱满的花种开始的,她们有肥沃的土壤,有清流的灌溉,结出美丽的花朵虽非必然,但却在情理之中、自然之内、逻辑之上。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不是她们,也成为不了她们。


合肥四姐妹


应该说,合肥四姐妹之所以能在民国时期名噪一时,到后来依然经常被人提起,在民间广泛传播,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她们出身于名门望族。


张家四女出生于清末民初,长女张元和出生于1907年,即光绪三十三年,那一年,东南数省灾情严重,连续出现抢米风潮;小女张充和出生于1914年,即民国三年,那一年,山东乐陵、山西盂县、安徽定远、奉天安东、直隶临榆等地农民不堪税赋重负起事;二女张允和、三女张兆和先后出生于1909年、1910年,这是大清行将就木的年代,两年里,湖南长沙、湖北武穴先后发生抢米事件,江苏、浙江大雨成灾,东北水灾造成的难民达十五万人之多。而四女的求学年代,大致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这一时期中国处于军阀混战之中,社会纷乱,民众苦不堪言。


1926年,在北京街头等待救济的乞丐和流浪儿


可以想见,如果不是因为家庭的原因,在那个动荡疾苦的年代,很难想象四姐妹能够从小接受那么好的教育。


为让四个女儿学习昆曲,张武龄请江南名师亲自上门辅导,须知,昆曲在当时是有钱人的艺术,让四个女儿学习昆曲,其费用远超过今天给四个子女请钢琴家教。在苏州完成中学学业后,张元和、张允和、张兆和先后到上海读大学,最小的张充和后来进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即使在今天,这也绝非容易做到,更何况在那个很多人连饭都吃不饱,普通人家男孩都上不起学的年代。


因为出身名门,合肥四姐妹在求学的时候身边总是有众多的追求者。她们有最大的选择空间,如果愿意选择有钱人家,她们可以毫不费力地嫁入豪门。可是,四姐妹绝不是今天没见过钱的物质女,她们看不上只会炫耀的纨绔子弟,而是选择了人品端正、研究学问、醉心艺术的人,这毫无疑问是受到热衷教育、喜好诗书的父亲张武龄的影响。


四姐妹中,除了大姐张元和选择了昆曲名伶,其他三姐妹都选择了做学问的人。这四个女婿,任何一个在艺术史、文化史、学术史上都是响当当的人物。张武龄地下有知,定会为四个心爱的女儿感到骄傲。


中年三连襟(左起):周有光,沈从文,顾传玠


晚年三连襟(左起):周有光,傅汉思,沈从文


门第意味着资源,就像流过农田旁边的水,这就是荫及子孙。


张闻天曾经在乐益女中教书,是张允和的老师。1959年夏,因为在庐山会议上支持彭德怀,批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运动中出现的左倾错误,张闻天受到毛泽东批判,被归类为“右倾机会主义分子”。


1960年,郁闷之中的张闻天回到苏州,来到自己当年曾经执教过的乐益女中原址,在这里,他曾与侯绍裘、叶天底一起成立了苏州历史上第一个共产党组织——中共苏州独立支部。望着熟悉的环境,张闻天想起当年自己按照组织指示,离开乐益女中秘密前往苏联前,张武龄曾送给自己十块大洋,感慨地对身边人说,张老先生当年的恩情千斤之重啊!


张闻天


张闻天的感慨,叶圣陶一定也有,就像当年他因为一篇文章,将张允和从上海调到北京一样。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那么,胡适呢?


众所周知,胡适是沈从文的好友,对沈从文的才华赞赏有加。当初胡适出任中国公学校长时,立刻就想到沈从文,尽管沈从文并无学历,胡适还是让他站到了讲台上,成为张兆和的老师,顺带着引出一段师生恋。与支持张兆和接受沈从文的爱情相比,胡适对张充和进入北大读书的鼎力相助更让人印象深刻。


1933年9月,19岁的张充和来到北平,参加三姐兆和与沈从文的婚礼。就在这时,传出北大次年夏季招生的消息。大家都劝张充和考北大,因为北大名师荟萃,是求学的最佳选择。


1934年,张充和来到北平,参加了数学、国文、史地和英语的考试,后三门考得很好,作文《我的中学生活》更是拿了满分,可是,数学得了零分。因为其余三门分数高,总分居然超过了录取分数线。可是,北大招生有规定:任何一科为零分,都不得录取。


位于沙滩北街(现五四大街)的北大红楼旧照


胡适当时是北大文学院院长,看了张兆和的作文,当即就说:“这个学生我要了!”他找到校招生办,招生人员据理力争,说按规定不能录取张充和。胡适很生气,和对方拍桌子瞪眼地争执起来,甚至闹到校务委员会。


幸好胡适面子大,加上北大校长蒋梦麟也是张充和父亲张武龄的好友,最后,张充和如愿以偿进入北大。后人开玩笑说,胡适够朋友,帮了好友沈从文的小姨子。不过,张充和与北大结缘,最终促成了她与傅汉思的美好姻缘,这恐怕是胡适所没有料到的。


在现实生活中,出于不同目的,有人强化门第,有人淡化门第,但是,门第就像每户人家的门,是实实在在的,不仅在人生的大转折中看得到它,即便是在不起眼的小地方,也会不时闪现出它的影子。


张家姐妹在上世纪二十年代曾办过一个家庭内部刊物《水》,发表散文、诗歌、随笔等作品,俨然是一个家庭内部通讯。后来因为姐妹各自成家,天各一方,这本刊物就停刊了。1996年,在已经87岁高龄的张允和建议下,这本停刊多年的家庭刊物复刊了。张允和负责接受投稿,进行编辑,打印好后亲自邮寄,成为张家人互通信息、增进亲情的极好媒介。


后来,刊物订阅扩大了,沈从文的挚友、老作家巴金也成为《水》的订户。后来,巴金搬家,还特意打电话告诉张允和:地址有变,请将《水》邮寄到新地址。


巴金


合肥四姐妹的故事流传了将近一个世纪,她们的确是非常优秀的女子,品德贤淑,知书达礼。这一点毋庸置疑。这里只想说,她们的名字直到今天还经常被人提起,她们的故事经常被写成文章、编辑成书,其中的原因并不仅仅来自于她们自己,更来自于她们的家庭,成长环境,以及后来的人生道路。


如果我有一个女儿,我该对她说些什么呢?我会说:我们祖上与李鸿章没有任何关系,你的高祖也没有做过直隶总督;如果你想学钢琴,我可以给你报个学费便宜一点的学校,但就是普通老师,不是名师;如果你有志向,可以报考北大,但是我不认识北大校长,你一定要超过分数线;你可以写微博,但不要指望在你的微博账号变换之后,莫言会打电话向你索要新账号;你可以喜欢汪峰的歌,也可以在家学唱汪峰的歌,但是,汪峰不可能在某个中午,出现在我们家的客厅里;我没有地,也没有房子给你,但可以帮你垫付一部分首付,余下的还要你自己去一点点偿还……


如果还要再说点励志的话,那就是:孩子,你来到这个世界上,就是为了奋斗的;奋斗了,未必有收获,但是不奋斗,就一定没有希望。当你感到贫瘠的时候,心中一定要怀有希望。就像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那句照亮灵魂的经典台词:希望是美好的,也许是人间至善,美好的事物永不消逝


2002年8月14日,张允和在北京去世,享年93岁;2003年2月16日,张兆和在北京去世,享年93岁;2003年9月27日,张元和在美国去世,享年96岁;2015年6月18日,张充和在美国纽黑文去世,享年101岁。至此,风起于民国的“合肥四姐妹“成为绝响。



-END-

作者:枫叶君

前新华社记者,现定居加拿大

著有长篇小说《移民》(新华出版社)

公众号:精致小号


除有特别说明,本文所用图片均来自网络。

往期热读:

昔日放弃锡金,今天我们终于感到痛了

她是著名作家、学者的女儿,却嫁给了目不识丁的陕西农民

令人垂泪的春天:昔日中国乒坛三杰之死


精致小号

长按二维码关注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