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有限度的善良,是不是精致的利己主义?

2017-10-26 雨潇潇 精致小号


夏日的一天,有好朋友来上海出差。很久未见,一起吃过晚饭后仍意犹未尽,我们顺路去黄浦江边的一家甜品店坐了下来。店里生意很好,店外一大片桌椅阳伞,天气还处在暑热的湿闷中,我们自然选择了在户外坐下来,吹吹凉风,顺便看看浦江对面的外滩夜景。


说实话这样的闲适在我平常的生活里也不多见,虽然这里离家不远,可是很少会在忙碌的生活中慢下来,坐下来,静静看看对面的夜景。就在跟朋友聊天时,一位目测四十多岁的乞讨妇女走了过来。虽然穿着破旧,可是依然没能掩饰住她脸上尚且光滑的皮肤,和不见风吹日晒的优渥。她在我们面前驻足了十几秒钟,我跟朋友一直安静地等她离开。可是这位乞讨者倒是坚韧不拔,也可以说脸皮甚厚,看我们无动于衷,张口要到:“妹妹给点钱吧。” 我们再没法安静下来,看样子不打发她走,这夜景无法再欣赏下去。于是我迫切地想要打发她:“我们没钱给你,你走吧。”想不到乞讨者竟然一脸横肉地回说:“你没钱还坐在这?”


我竟然一时语塞了。也可以说,是想骂人了。我有钱,为什么就要给你呢?难道我的钱不是努力工作赚来的吗?为什么要给你这样一个尚且可以自食其力,却不肯劳动而要伸手跟别人要钱,还理直气壮地认为,别人比你有钱就应该给你的人?朋友示意我别跟她计较,于是她骂骂咧咧地离开了。而我更加坚定了自己没有给她钱的做法是正确的。


这样的事情,不仅仅发生在乞丐的逻辑中,也存在于很多普通人的脑海中。有的人想当然地认为,一个有钱的人,ta的钱“就应该”给比ta穷的人花。比如有的人家里有一两个有钱的亲戚,其他人就会想当然地觉得有钱的亲戚应该无原则无底线地接济其他人。



其实,这更多是一种儒家文化下的道德绑架,与400年前的海瑞司法理念相当相似。明朝那个大名鼎鼎的海瑞在判决疑案时,所持的定律即是“与其屈兄,宁屈其弟;与其屈叔伯,宁屈其侄;与其屈贫民,宁屈富民;与其屈愚直,宁屈刁顽。” 这其实是一种非常依赖道德判断而不是理性法制基础的断案准则。乍一看是有道理,可是仔细想想,有钱人一定是坏人,穷人一定是好人?这样的逻辑为什么一定成立?


无独有偶,前些日子朋友跟我说了件事。他的班里有位同学的妈妈生重病,家境又很艰难,因此班里组织捐款。同学们都非常热情,事情完成后,组织者公布了捐款总金额及人数,粗略一算,人均1000多。那位组织者怀着不屑与嘲笑的口吻对我朋友说,你知道xxx捐了多少吗,只有100!现在给个红包还不只100呢,他就捐了这点,还真好意思。我朋友只能嘴里应付着,可是心里在想,谁家没有难念的经呢。人到中年,必然用到钱的地方很多,宽裕的愿意可以多给点,不宽裕的也不能强求,毕竟,这捐款本身就是一种爱心的表达了。


这让我想到了那句话,不要拿别人的善良和给予,当成想当然。其实本质上,别人不捐一分钱,也并不相欠,而捐的每一块,都是一种善意的举动,要用数字本身衡量善良的多少,难免偏颇。

这不禁让人思考,到底什么是善良?


反思自己,曾经我觉得自己很善良。比如,任何乞讨的人,都可以从我腰包里要到钱,背孩子的,残疾的,年老的……那时我经常遭到家人的批评:“你知道那些乞讨的人,其实比你还有钱吗?”可是我不以为然,因为看到那些可怜的人,总觉得自己过得比他们好,因此就应该帮助他们。又比如,路上遇到发传单的,不管有没有用,我都会接过来。因为那时心里总会想着,自己在学生时代也发过传单,知道那种被拒绝的感觉是怎样不好,所以不应该这样冷漠地拒绝别人。前不久听朋友谈论,自己居住的小区,有人建议设立野猫收留点,定期给流浪猫提供食物。


向乞丐施舍钱财,毫无条件地接受路边的传单,单纯去喂养野猫而不考虑其他影响因素,这真的是善良吗?


其实这只是完成了小我“施善”的满足感,而对社会并无大益处。试想,如果每个人都对乞丐如此无私慷慨,那么通过乞讨应付生活、想不劳而获的人就会越来越多;如果每个人都接受了自己不需要的传单,那么被砍掉的树木只会更多,而不是加速帮助这种没落的信息传递方式被淘汰。而对于收留流浪猫的想法,如果只是提供食物,却不同时考虑健康及卫生防疫,那么对流浪猫的收留可能引发疾病传播,同时对社区内的婴儿和小宝宝造成潜在的伤害危险。


因而曾有人说:“通往地狱的路是由善良的意愿铺成的。”这不无道理。


也许太多次,那些因“施善”而满足的内心,只是我们曲解了“与人为善”和“毋以善小而不为”的含义。它并不是告诫每个人,要毫无选择地滥发善心,因为这样很有可能会适得其反。



而从另一方来讲,接受别人善行的人,是否懂得感恩,是一个决定社会整体善良程度的重要因素。如果从弱者的角度,用道德绑架别人的善良,用舆论力量伤害那些“施善”的人,那将是非常可悲的。比如在天灾人祸之时,新闻报道里那些名人的捐款。捐多的大家应该给赞,捐少了却不应该遭到奚落,毕竟捐款本身就是自愿行为,谁又能保证自己有那样的财富和地位时,会做得比别人更好呢?嘴炮谁都会。无怪乎有人感叹,好人都在网上,冷漠都在路上。


曾经有个朋友就向我抱怨,总是接收到同事的各种“小”要求,帮他们做这个,做那个,因为他做来都是得心应手,天长日久,大家便觉得,这些事就应该他做啊。他如果哪次拒绝了,大家反而觉得他好像不称职了偷懒了,因此弄得自己苦不堪言。


而我的一位同事则是树立了“立场坚定”的好榜样,每每同事来要求帮忙,他都会有礼貌地说,这次我可以帮你,同时教给你该怎么做,下一次请你自己做哦。久而久之,没有人会因为一件重复的事来麻烦他,也不会有人觉得他冷漠不近情理。



说了这么多,到底怎样才算合理地为善?愚见为,大是大非的问题上,要考虑结果导向的行为善良。也就是说,善良就是向着好的结果的方向行动,而不仅仅是为了好的意图行动。而小是小非的问题上,应该只对懂得感恩的人行善,不过通常,这是像鸡和蛋谁先谁后一样相互影响的问题,那么,请遵从内心的感觉,这也许就是最合适的善行。就像当年韩信漂母一饭,像漂母那样单纯为了救助一个频临饿死的生命施善,而永远不要考虑后果如何。


而懂得感恩,也许就是为善的第一步。就像朋友之间,我们应该永远记住那句话:“我请你吃饭,不是因为我比你有钱,而是因为我在乎我们的友情。”


作者:雨潇潇,浙大小硕一枚,喜欢文史哲的理科生。工作时跟人和数字打交道,业余时跟书和文字做朋友。相信心态决定生命状态,所述文字都藏在精致小号里,欢迎关注。

除有特别说明,本文所用图片均来自网络。

往期热读:

原来,过瘾是这样一种格局!

先做好自己,再做好妈妈

谈钱到底伤不伤感情?

精致小号

长按二维码关注



点击动图,看世界名著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