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严歌苓:在《芳华》里回望青春的退役女兵

2017-12-15 枫叶君 精致小号

电影《芳华》热映,让人们在热评名导冯小刚的同时,也将关注目光集中到另一个人身上,她就是小说《芳华》的作者,著名作家严歌苓。


严歌苓的名字有些特别,让人第一次听到就会留下印象。有人觉得她很牛,是自如驾驭文字,讲述传神故事的女神。也有人对她略感模糊,甚至有些陌生。不过,若说起根据她的小说改编的电影和电视剧,几乎所有人都没有了陌生感: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归来》,陈凯歌的《梅兰芳》,孙俪、姜武主演的《小姨多鹤》,赵薇、刘烨主演的《一个女人的史诗》,蒋雯丽、孙淳主演的《幸福来敲门》……


一个作家,有如此多的作品,被搬上银幕和屏幕,呈现给观众,是一种幸运,更是一种成功。这种从文字到画面的快速,高质量输出,在当代中国作家中,似乎只有当年的王朔和现今的刘震云等少数几个作家可与之相比。


不过,与这些作家不同的是,严歌苓的作品大多是在海外完成的。一个曾经在舞台上翩翩起舞的文艺女兵,远离故乡和亲人,却依然能够汲取民族文化的养分,用文字讲述着一个个感人肺腑的故事,同时演绎着自己的精彩人生,实属不易。



1958年11月16日,严歌苓出生于上海,本来可以说一口嗲嗲上海话的她,因为父亲工作调动以及父母离异,和弟弟留在安徽,成了一名合肥小妞。


严歌苓后来从事写作,并且成就斐然,既让人意外,又似在情理之中。她从小活泼好动,能歌善舞,这样的女孩子,在一般人看来头脑并不发达,尤其是四肢的极度灵活,会让人觉得占用过多脑细胞,文学写作需要安静,至少要坐得住;说在情理之中,是因为她有一个作家父亲,很多时候,遗传的强大是不可忽视的。


严歌苓的父亲是萧马,原名严敦勋,早年在上海从事学运,后成为专业作家,在严歌苓出生前一年调入安徽文联工作。萧马写过小说、散文、电影文学剧本等,如长篇小说《破壁记》、《纸铐》,他参与编剧的电影《柳暗花明》当年很有影响。不过,随着后来严歌苓名气越来越大,别人在介绍萧马时,往往会不自觉地在作家头衔后面缀上一句:著名作家严歌苓的父亲。


严歌苓与父亲萧马


如今的严歌苓,不仅是一位中文作家,而且可以用英文写作,她的《赴宴者》就是用英文完成的,描写一群骗吃骗喝的宴会虫的荒诞生活,英国BBC曾将其作为“睡前一本书”整部朗读。


严歌苓的语言天赋是否也有家传不得而知,只知道她的祖父严恩春是一位翻译家,早年留学美国,获博士学位,归国后在厦门大学执教,是《德伯家的苔丝》的首位中文译者,后因政治运动在西北大漠度过20年的牢狱生活,最终因对时局失望自杀身亡。


祖父的一生让严歌苓长久不能释怀,于是便有了小说《陆犯焉识》。张艺谋看中了这部作品,请著名编剧邹静之操刀,拍摄了电影《归来》,由陈道明、巩俐联袂主演,剧中主人公陆焉识的原型就是严恩春。


严歌苓说,父亲曾希望她能写一部祖父的作品,可是,《陆犯焉识》出版后,直到父亲去世,她都没有勇气让父亲读,这件事后来让她懊悔万分。


1970年,在祖国山河一片红的年代里,严歌苓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成都军区文工团,成为一名跳红色舞蹈的小女兵,这一年,严歌苓刚满12岁。


文工团时期的严歌苓


因为西藏属于成都军区管辖,所以,严歌苓有机会随部队去西藏慰问演出,先后去过六次。按照严歌苓的说法,从前的她是个小女生,有搞文艺的女孩子惯有的骄娇二气,可是,频繁的西藏之行,让她接触到令人震撼的自然景观,性情和人格产生了质的改变,变换了观察世界的视角,从此,她的作品中再也没有小女人的气质。


严歌苓与母亲贾琳


在文工团,舞蹈占据了严歌苓的大部分时间,可是在别的女孩子舞得起劲的时候,严歌苓的心里却产生了一丝细微的变化,她觉得自己似乎跳得不够好。她开始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写作,20岁那年,她发表了处女作,童话诗《量角器与扑克牌的对话》。 


1979年2月,对越自卫反击战爆发,严歌苓主动请缨,到越南进行战地采访。战争的残酷,让她对生命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而当一名作家也清晰地成为她内心的追求。当严歌苓把自己发表的第一篇小说《七个战士和一个零》捧到父亲面前时,萧马震惊了:“我从来不知道她有写作才能,真没想到是这样的出手不凡!”


1980年,严歌苓创作了电影文学剧本《心弦》,后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成电影,其中主人公阿妈妮的扮演者,就是北影厂演员,严歌苓的继母俞平。


这一年,严歌苓刚满22岁。此后,她陆续发表了一些小说和电影文学剧本,显示出很强的文学创作才能。1983年,严歌苓退伍,结束了13年的军旅生活。


跳舞的女人通常有着丰富的情感,神经线与爱情有天然的联系,严歌苓也是如此。用她自己的话说,一个女孩子,到了那种环境里,同龄的男孩女孩在一起,手拉手跳舞,那种情窦初开的情怀想拦都拦不住。


15岁那年,严歌苓爱上了一个年轻军官,爱得轰轰烈烈,如醉如痴。可是,在那个年代,军队有铁的纪律,这样违规的行为只能在地下进行。可是,事情最终还是暴露了,更可悲的是,那个军官为保护自己,抢先“揭发”了严歌苓。于是,严歌苓成了勾引者,成了被批判的对象,这对她打击很大,她一度甚至想到死。


初恋的惨败让她不再对爱情心存简单的幻想,她知道,有些感情从一开始就注定是要被背叛的。


严歌苓的第一任丈夫是李克威,著名作家李准的儿子。两人相识于上影厂的楼道里。1986年,严歌苓和李克威结婚,后李克威去了澳大利亚,严歌苓去了美国,1989年,李克威提出离婚,严歌苓虽然内心十分痛苦,但强烈的自尊心让她毫不犹豫地同意了。


或许就像她的创作是在美国爆发的一样,她的爱情也似乎注定要在大洋彼岸开花结果。经朋友牵线,她认识了美国外交官劳伦斯,两人很快产生好感,陷入爱河。1992年,严歌苓和劳伦斯在旧金山结婚。


严歌苓与丈夫劳伦斯


因为和外交官恋爱,结婚,再加上此前的军人身份,严歌苓一度受到美国联邦调查局的怀疑和调查。这段经历直接催生了一部精彩的小说,《无出路的咖啡馆》。


严歌苓有写作天赋,但是正式的写作训练要归功于两所学校,一是中国作协的鲁迅文学院,二是位于芝加哥的哥伦比亚学院。


在美国,严歌苓度过了所有留学生都有过的生活,打工挣房租,补习英语,经历了在国内所不曾体会的孤独和痛苦。萧马说,严歌苓的姑姑在美国多年,经济条件很好,按理说,严歌苓不必像普通留学生那样吃苦,但是,坚韧的个性让她选择了自立。


严歌苓与著名影星陈冲在一起


直到和劳伦斯结婚,严歌苓在美国的生活总算安稳下来。出国之前,严歌苓写了《绿血》、《雌性的草地》等作品,到了美国之后,她的新作品一部接一部问世:《草鞋权贵》、《扶桑》、《天浴》、《人寰》……让很多人想不到的是,她的两部非常有影响的作品,居然是在非洲完成的。


2004年,严歌苓随劳伦斯赴尼日利亚常驻,在这个以脏乱差闻名的非洲第一人口大国,严歌苓发现,他们的房子和家具都是那么丑陋。好在他们有一个宽绰的后院,种些时令蔬菜,总算让她有一丝心理上的安慰。在这段时间里,她先后创作了《一个女人的史诗》和《第九个寡妇》。她说,非洲的古朴和原始,让她有了一种特殊的情感表达方式,也正是这种情怀,让她完成了上述两部作品。


她坦言,如果是在北京这样的现代化城市,她就不会找到如此准确的语言,作品也不会有现在这样饱满的张力。


从文学创作来说,严歌苓是从国内起步,也可以说小有名气,但是,真正在文坛上风生水起,令广大读者注意到她,则是从她的海外创作开始的,特别是2006年《第九个寡妇》的出版,让她有了打开国内市场的能力。从此,她的作品在国内的影响力超过了海外。


从这一点说,就文学创作而言,严歌苓走的是海外包围国内的路子,以其巅峰之作《第九个寡妇》为起点,标志着严歌苓的作品开始征服国内读者,得到国内市场的高度认可。



严歌苓天生具有创作敏感,自己的事,听来的事,经过想象和加工,就会变成打动人心的故事。她就像一个雕刻艺人,找到一条树根,或是一块顽石,想象着它的前世今生,加上飞翔的思想和传神的语言,于是就有了一个个为人称道的作品。


一个女孩因为求职失败,在电话里向严歌苓发了一通牢骚,并狠狠地说自己要如何如何回击雇主。受到这件事的启发,严歌苓写出了短篇小说《少女小鱼》。李安看上了这个故事,主动打电话给严歌苓,希望能拍成电影。后来,张艾嘉担任该片导演,刘若英、虞宗华担纲主演,影片于1995年4月在台湾上演,主演刘若英获得当年金马奖最佳女演员提名。


而短篇小说《女房东》的构思,则最初来自于邻居阳台上晾晒着的一件滴水的睡裙,那半透明的睡裙,让严歌苓的思绪展开想象的翅膀,于是便有了移民老柴对女房东的各种臆想。


2014年,严歌苓出版了《老师好美》,这部描写师生恋的长篇小说,最初创作构想始于严歌苓与姜文的一次对话,姜文给她讲了一个贵州某中学师生恋引发的悲剧,这引发了严歌苓的创作灵感。


而她的另一部著名作品《陆犯焉识》,则直接取材于自己祖父的经历,据此改编的电影《归来》感动了无数观众。



在张艺谋和陈凯歌携手严歌苓,让这位才女作家的作品频频“触电”后,冯小刚也耐不住寂寞,同样有过文工团生活经历的他,希望严歌苓写一部反映当年文工团生活的作品,于是便有了小说《芳华》,写的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部队文工团的故事。严歌苓说,这部小说取材于当年两个战友的经历。有了小说《芳华》,加上冯导的精心加工,也便有了现在的电影《芳华》。



因为作品频频获奖、“触电”,严歌苓赢得了很好的口碑,这让很多读者对她的作品另眼相看,可以说,严歌苓的作品尚未问世,就有人想一睹为快,就有记者想做采访,了解作品的创作动机。这是作家身上的光环所致,也是一种积淀所带来的先声夺人。


不可否认,严歌苓极富才气,但是,她的后天条件和基础也是十分优越的,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她的创作,使得她一步一个台阶,最后走到今天这一步。


她本身出身书香门第,父亲萧马就是作家,这使得严歌苓从小就与文学十分亲近。后来她与李克威结婚,成为著名作家李准的儿媳妇。李准长期担任河南省作家协会主席,中国电影家协会河南省主席,后又担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他的长篇小说《黄河东流去》,于1985年获得第二届矛盾文学奖,他还是多部电影的编剧,如:《李双双》、《大河奔流》、《牧马人》、《高山下的花环》、《清凉寺的钟声》……可以说,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李准是中国影响力最大的电影编剧之一。


严歌苓也承认,在李准身边生活的几年所获甚丰,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创作上,李准都对她产生了很大影响。


从芝加哥哥伦比亚学院毕业后,严歌苓很快与劳伦斯陷入热恋并结合,成为一位职业外交官的妻子,这对于严歌苓安心进行创作无疑是一种保障。尽管因为避嫌,劳伦斯一度离开外交界,但是,严歌苓的经济生活并没有受到影响。劳伦斯后来重返外交界,严歌苓随他常驻非洲、欧洲,从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她的创作灵感,诸如《第九个寡妇》等重要作品,就是这种跳跃式生活结出的硕果。


严歌苓与劳伦斯在非洲


父亲萧马说过,相对于同龄人,严歌苓的阅历是丰富的,数次进藏,战地采访,在部队学习写作,这一切都对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刻影响。


其实,不仅仅是在部队的经历,包括后来与李准的长期接触,以及由此带来的人脉关系,

都为严歌苓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便利条件,例如,1986年,当严歌苓的首部长篇小说《绿血》出版后,28岁的她便由中国文艺界的重量级人物陈荒煤推荐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成为当时最年轻的作协会员之一。而这些条件,远远不是普通文学青年轻易能够得到的。


若论创作的艰辛,写出《平凡的世界》的路遥,写出《白鹿原》的陈忠实,才是真正的草根作家,是从格子里苦苦爬出来的作家,每一步都是自己付出百倍的努力得来的。当然,严歌苓才情过人,也十分勤勉,但是,与路遥和陈忠实相比,她的外在条件和创作环境无疑要优越得多。


一个条件优越的人,常常不必掩饰自己,有什么说什么,是什么样子就呈现什么样子,这在那些条件不够好,需要经常掩饰自己的人身上是弱点, 58 37251 58 21939 0 0 3792 0 0:00:09 0:00:05 0:00:04 4824至是缺陷,但是,在那些条件优越的人身上反而成了优势,因为在旁人看来,他们特别率真,对人对事,不藏着,不掖着。严歌苓就有这种特点。


听到有人拿自己和张爱玲相比,严歌苓就说,我和她不同,我的上海比她的上海更脏更臭。上海脏吗?臭吗?上海人爱听不爱听?严歌苓是不理会的。


在《一个女人的史诗》开头,严歌苓借主人公田晓菲的视角,把一座小城揶揄了一番。严歌苓后来在接受采访时说,这座小城就是合肥。她说:“合肥话真难听,太土了。小时候我会说,现在不记得了。合肥在我的印象当中就是脏兮兮的,不喜欢合肥。”


合肥人听了心里舒服吗?严歌苓不在乎。


采访中,有记者问,你这么有好奇心,去过伊拉克吗?严歌苓答,我去那干吗,找死啊?

这就是严歌苓,柔弱的舞蹈女兵身躯里,藏着一颗女汉子的心。


在鲁迅文学院,严歌苓与莫言、余华、迟子建、毕淑敏同班,对于这些早已成名的同学,

严歌苓似乎并没有多少感觉,用她的话说,“基本没什么来往”。


在电视剧《一个女人的史诗》筹拍之前,记者在访谈中提到男主人公人选,觉得陈坤和欧阳萸的年纪相仿,严歌苓问,谁是陈坤?


不在乎外界的目光,只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这说起来像是一种自信,其实,更是一种资本。严歌苓有这个资本。



精致小号精彩原创合辑:

原来,过瘾是这样一种格局!

点击动图获知为何莫言、杨振宁、柳传志读完叹息,大师远去,再无大师…




精致小号

长按二维码关注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