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梁启超:立宪法议

2017-02-03 梁启超 中国宪政网

梁启超(1873-1929)

有土地、人民立于大地者谓之国,世界之国有二种:一曰君主之国,二曰民主之国。设制度、施号令以治其土地人民谓之政,世界之政有二种:一曰有宪法之政(亦名立宪之政);二曰无宪法之政(亦名专制之政)。采一定之政治以治国民谓之政体,世界之政体有三种,一曰君主专制政体,二曰君主立宪政体,三曰民主立宪政体。今日全地球号称强国者十数,除俄罗斯为君主专制政体,美利坚、法兰西为民主立宪政体外,其余各国则皆君主立宪政体也。君主立宪者,政体之最良者也。民主立宪政体,其施政之方略,变易太数,选举总统时,竞争太烈,于国家幸福,未尝不间有阻力。君主专制政体,朝廷之视民如草芥,而其防之如盗贼,民之畏朝廷如狱吏,而其嫉之如仇雠。故其民极苦,而其君与大臣亦极危,如彼俄罗斯者。虽有虎狼之威于一时,而其国中实杌陧而不可终日也。是故君主立宪者,政体之最良者也。地球各国既行之而有效,而按之中国历古之风俗,与今日之时势,又采之而无弊者也。(三种政体旧译为君主、民主、君民共主,名义不合,故更定今名。)

宪法者何物也,立万世不易之宪典,而一国之人,无论为君主为官吏为人民,皆共守之者也。为国家一切法度之根源,此后无论出何令,更何法,百变而不许离其宗者也。西语原字为THE CONSTITUTION,译意犹言元气也,盖谓宪法者一国之元气也

立宪政体,亦名为有限权之政体。专制政体,亦名为无限权之政体。有限权云者,君有君之权,权有限,官有官之权,权有限,民有民之权,权有限,故各国宪法,皆首言君主统治之大权,及皇位继袭之典例,明君之权限也。次言政府及地方政治之职分,明官之权限也。次言议会职分及人民自由之事件,明民之权限也。我中国学者,骤闻君权有限之义,多有色然而惊者,其意若曰:君也者,一国之尊无二上者也,臣民皆其隶属者也。只闻君能限臣民,岂闻臣民能限君,臣民而限君,不几于叛逆乎?不知君权有限云者,非臣民限之,而宪法限之也。且中国固亦有此义矣,王者之立也,郊天而荐之,其崩也,称天而谥之。非以天为限乎,言必称先王,行必法祖宗,非以祖为限乎。然则古来之圣师哲王,未有不以君权有限,为至当不易之理者。即历代君主,苟非残悍如秦政隋炀,亦断无敢以君权无限自居者,乃数千年来,虽有其意而未举其实者何也?则以无宪法故也,以天为限,而天不言,以祖宗为限,而祖宗之法,不过因袭前代旧规,未尝采天下之公理,因国民之所欲,而勒为至善无弊之大典。是故中国之君权,非无限也,欲有限而不知所以为限之道也。今也内有爱民如子,励精图治之圣君。外有文明先导可师可法之友国,于以定百世可知之成宪,立万年不拔之远猷。其在斯时乎,其在斯时乎。各国宪法,既明君与官之权限,而又必明民之权限者何也?民权者,所以拥护宪法而不使败坏者也。使天下古今之君主,其仁慈睿智,皆如我今上皇帝,则求助于民可也,不求助于民亦可也。虽然,以禹汤之圣,而不能保子孙无桀纣,以高光之明,而不能保子孙无桓灵,此实千古之通轨,不足为讳者矣。使不幸而有如桀纣者出,滥用大权,恣其暴戾,以蹂躏宪法,将何以待之?使不幸而有如桓灵者出,旁落大权,奸雄窃取,以蹂躏宪法,又将何以待之?故苟无民权,则虽有至良极美之宪法,亦不过一纸空文,毫无补济,其事至易明也,不特此也。即使代代之君主,圣皆如汤禹,明皆如高光,然一国之大,非能一人独治之也,必假手于官吏,官吏又非区区少数之人已也,乃至千万焉亿兆焉,天下上圣少而中材多,是故勉善难而从恶易,其所以不敢为非者,有法以限之而已。其所以不敢不守法者,有人以监之而已,乃中国未尝无法以限官吏,亦未尝不设人以监官吏之守法,而卒无效者何也?则所以监之者非其道也,惧州县之不守法也,而设道府以监之,道府不守法,又将若何?惧道府之不守法也,而设督抚以监之,督抚不守法又将若何?所谓法者既不尽可行,而监之之人,又未必贤于其所监者,掣肘则有万能,救弊则无一效。监者愈多,而治体愈乱,有法如无法,法乃穷。是故监督官吏之事,其势不得不责成于人民,盖由利害关切于己身,必不肯有所徇庇。耳目皆属于众论,更无所容其舞文也。是故欲君权之有限也,不可不用民权,欲官权之有限也,更不可不用民权。宪法与民权,二者不可相离,此实不易之理,而万国所经验而得之也。

孟子曰: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此为专制之国言之耳。若夫立宪之国,则一治而不能复乱,专制之国,遇令辟则治,遇中主则衰,遇暴君即乱,即不遇暴君,而中主与中主相续,因循废弛之既久,而亦足以致乱,是故治日常少,而乱日常多,历观中国数千年致乱之道,有乱之自君者,如嫡庶争立、母后擅权、暴君无道等是也。有乱之自臣者,如权相篡弑、藩镇跋扈等是也。有乱之自民者,或为暴政所迫,或为分饥馑所驱,要之皆朝廷先乱然后民乱也。若立宪之国,则无虑是,君位之承袭,主权之所属,皆有一定。而岂有佥壬得乘隙以为奸者乎,大臣之进退,一由议院赞助之多寡,君主察民心之所向,然后授之,岂有操莽安史之徒,能坐大于其间者乎?且君主之发一政施一令,必谋及庶人,因国民之所欲,经议院之协赞,其有民所未喻者,则由大臣反覆宣布于议院,必求多数之共赞而后行,民间有疾苦之事,皆得提诉于议院,更张而利便之,而岂有民之怨其上者乎?故立宪政体者,永绝乱萌之政体也,馆阁颂扬通语,动曰国家亿万年有道之长,若立宪政体真可谓国家亿万年有道之长矣,即如今日英、美、德、日诸国,吾敢保其自今以往,直至天荒地老,而国中必无内乱之忧也。然则谋国者亦何惮而不采此政体乎?吾侪之昌言民权,十年于兹矣,当道者忧之嫉之畏之,如洪水猛兽然,此无怪其然也。盖由不知民权与民主之别,而谓言民权者必与彼所戴之君主为仇,则其忧之嫉之畏之也固宜,不知有君主之立宪,有民主之立宪,两者同为民权,而所以驯致之途,亦有由焉。凡国之变民主也,必有迫之使不得已者也,使英人非虐待美属,则今日之美国,犹澳洲、加拿大也。使法王非压制其民,则今日之法国,犹波旁氏之朝廷也。故欲翊戴君主者,莫如兴民权。不观英国乎?英国者,世界中民权最盛之国也,而民之爱其皇若父母焉,使英廷以畴昔之待美属者待其民,则英之为美续久矣。不观日本乎?日本者,亚洲民权滥觞之国也,而民之敬其皇若帝天焉。使日皇如法国路易第十四之待其民,则日本之为法续久矣,一得一失,一荣一瘁,为君者宜何择焉,爱其君者宜何择焉?

抑今日之世界,实专制、立宪两政体新陈嬗代之时也。按之公理,凡两种反比例之事物相嬗代,必有争,争则旧者必败而新者必胜,故地球各国,必一切同归于立宪而后已。此理势所必至也,以人力而欲与理势为敌,譬犹以卵投石,以蜉撼树,徒见其不知量耳。昔距今百年以前,欧洲各国,除英国外,皆专制也。压之既极,法国大革命,忽焉爆裂,声震天地,怒涛遂波及全欧,民间求立宪者,各国皆然,俄、普、奥三国之帝,结同盟以制其民,有内乱则互相援助,而奥相梅特涅,以阴鸷狡悍之才,执欧洲大陆牛耳四十年,日以压民权为事,卒不能敌,身败名裂,距今五十年,顷而全欧皆立宪矣。尚余一土耳其,则各国目之为病夫,日思豆剖而瓜分之者也,尚余一俄罗斯,虽国威赫赫于外,然其帝王之遇刺者三世矣,至今犹鉏麑满地,寝息不安,为君之难,一至于此,容何乐耶?故百年以来,地球各国之转变,凡有四别,其一,君主顺时势而立宪法者,则其君安荣,其国宁息,如普、奥、日本等国是也。其二,君主不肯立宪,民迫而自立,遂变为民主立宪者,如法国及南美洲诸国是也。其三,民思立宪,君主不许,而民间又无力革命,乃日以谋刺君相为事者,如俄罗斯是也。其四,则君民皆不知立宪之美,举国昏蒙,百政废弛,遂为他族夷而灭之者,如印度、安南诸国是也。四者之中,孰吉孰凶,何去何从,不待智者而决矣。如彼普、奥之君相,初以为立宪之有大害于己也,故出死力以争之,及既立宪之后,始知非惟无害,又大利焉,应爽然失笑,悔前者之自寻烦恼矣。然犹胜于法国之路易第十六,欲悔而无及也,今西方之嬗代,既已定矣,其风潮遂环卷而及于东土,日本得风气之先,趋善若渴,元气一立,遂以称强。中国彼昏日醉,陵夷衰微,情见势绌,至今而极矣。日本之役一棒之,胶旅之警一喝之,团匪之祸一拶之,识者已知国家元气为须臾不可缓,盖今日实中国立宪之时机已到矣,当局者虽欲阻之,乌从而阻之,顷当局者既知兴学育才之为务矣。学校中多一少年,即国民中多一立宪党。何也?彼其人苟有爱国心而略知西人富强所由来者,未有不以此事为第一义也。故中国究竟必与地球文明国同归于立宪,无可疑也。特今日而立之,则国民之蒙福更早,而诸先辈尸其功,今日而沮之,则国家之进步稍迟,而后起者为其难,如斯而已。苟真有爱君爱国心者,不可不熟察鄙言也。

问者曰:然则中国今日遂可行立宪政体乎?曰:是不能,立宪政体者,必民智稍开而后能行之。日本维新在明治初元,而宪法实施在二十年后,此其证也。中国最速亦须十年或十五年,始可以语于此。问者曰:今日既不可遽行,而子汲汲然论之何也?曰:行之在十年以后,则定之当在十年以前,夫一国犹一身也,人之初就学也,必先定吾将来欲执何业,然后一切学识,一切材料,皆储之为此业之用。故医士必于未行医之前数年而自定为医,商人必于未经商之前数年而自定为商。此事之至浅者也,惟国亦然。必先定吾国将来采用何种政体,然后凡百之布置,凡百之预备,皆从此而生焉,苟不尔尔,则如航海而无南针,缝衣而无量尺,乱流而渡,不知所向,弥缝补苴,不成片段,未有能济者也。故采定政体,决行立宪,实维新开宗明义第一事,而不容稍缓者也。

既定立宪矣,则其立之之次第当如何?曰:宪法者万世不易者也,一切法度之根源也。故当其初立之也,不可不精详审慎,而务止于至善。日本之实行宪法也,在明治二十三年,其颁布宪法也,在明治十三年,而其草创宪法也,在明治五年。当其草创之始,特派大臣五人,游历欧洲,考察各国宪法之同异,斟酌其得失,既归而后开局以制作之。盖其慎之又慎豫之又豫也如此,今中国而欲行之,则吾以为其办理次第当如下。

一,首请皇上涣降明诏,普告臣民,定中国为君主立宪之帝国,万世不替。

次二,宜派重臣三人游历欧洲各国及美国、日本,考其宪法之同异得失,何者宜于中国,何者当增,何者当弃,带领通晓英、法、德、日语言文字之随员十余人同往,其人必须有学识,不徒解方言者,并许随时向各国聘请通人以为参赞。以一年差满回国。(又此次所派考察宪法之重臣随员,宜并各种法律,如行政法、民法、商法、刑法之类皆悉心考究。)

次三,所派之员既归,即当开一立法局于宫中,草定宪法,随时进呈御览。

次四,各国宪法原文,及解释宪法之名著,当由立法局译出,颁布天下,使国民咸知其来由,亦得增长学识,以为献替之助。

次五,草稿既成,未即以为定本,先颁之于官报局。令全国士民皆得辩难讨论,或著书,或登新闻纸,或演说,或上书于立法局,逐条析辩,如是者五年或十年,然后损益制定之,定本既颁,则以后非经全国人投票不得擅行更改宪法。

次六,自下诏定政体之日始,以二十年为实行宪法之期。

本篇乃论宪法之当速立,及其如何办法,至各国宪法之异同得失,及中国宪法之当如何,余亦略有管见,但今兹论之,尚非其时,愿以异日。

文章出处:《清议报》1901年6月7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