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尚志——我的高考

李尚志 许康华竞赛优学 2022-07-17

点击上面的“许康华竞赛优学”,订阅本微信公众号,并点击右上“”分享到朋友圈,每期推送精彩竞赛及培优数学文章。提倡“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为数学的普及与提高贡献一份力量。欢迎国内外的广大数学爱好者踊跃投稿,文章请发许康华老师邮箱:

xkh3121@sina.com;1090841758@qq.com

许康华老师联系方式:

微信(xkh3121);QQ(1090841758)



半世重逢三元塔

李尚志

青山有剑冲霄起,白水痴心绕膝还。

文运通天生俊杰,魁星降世聚群贤。

春光不老寻童趣,白发重逢觅少年。

走遍九州千万里,可留足迹在人间?


我 的 高 考
李尚志


      我1965年7月参加高考。记得我高考的前一天,中学校长下令毕业班都停止复习,班主任带领学生到公园去划船。我所在那只船也许是超重了,摇摇晃晃从船边漫进了水,越漫越多就下沉了。不过水都不深,我们就自己往岸边跳,还是跳到水里。再走几步上岸,衣服裤子都湿透了。走回家去换了干衣服。
       中学为了防止学生第二天早晨高考迟到,让毕业班都到学校宿舍住一晚上,睡到半夜很多人睡不着,爬起来到街上转了一小时再回去睡觉。

内江三元塔: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恰同学少年

       我们班46人考上23人。我是全班第一名,第二三名都未被录取,后来知道是他们的政审材料写了“不予录取”。其实他们都品学兼优,但父亲参加过国民党,有一个的父亲还进过黄埔军校。我们中学是1926年建立的,历史比较长。每十年也要办校庆,每次回去参加校庆,大家都不理那个班主任,因为他比较左,就好比看守柏林墙对偷越的公民瞄得比较准的,“不予录取”是他写的。校长却曾经被打成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就像中科大党委书记刘达那样,努力保护老师和学生。文革后这些同学都考上了大学,成为先进典型,有一个还当了中学校长。1996年校庆,班主任诚恳向这几位被他写了“不予录取”的同学道歉,表示我们班本应有更多的同学考上大学。我们原谅了他,因为他不是罪魁祸首。而且,我觉得一个班主任为了曾经助纣为虐而抱愧30年,这样的惩罚已经够重了。由此我也在想,任何环境下都要坚持良心底线,缺德的事情千万别做,才能内心坦然地活一辈子。有一句话说不要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依我看,虚度年华不必悔恨,昧良心害人才应悔恨。不过现在害人的大多数不悔恨,反而拿去炫耀,我们就只能等待客观规律去收拾他了。

班级文艺宣传队,笛子手李尚志

       高考结束那个暑假,我与几位同学一起去挑砖挣钱。这是我这一辈子第一次凭自己的劳动挣钱。现在记不清楚劳动多少天了,大概是半个月左右,总共挣了4块多钱。充当了我到北京上学火车快车费18元的1/4。最后那天已经是预定开始发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日子。同学们叫我别去劳动,在家等通知书吧。我坚持与他们一起去。劳动就在我父亲当会计上班的附近,前几天都是中午不回家,就在父亲工作单位食堂去吃饭。这一天同学们叫我中午回家看是否已经有录取通知了。我仍不回去。有一位一同劳动的同学回家吃饭,下午再来,还专门到我家去看了一下,还没有通知。下午我父亲又回来上班,同学们让我去问父亲,我仍然不去。心里不知道问了是福还是祸。后来他们有人自己去问我父亲,回来传话说中科大的录取通知书已经到了。于是我们大家都无心再劳动。赶快回城直接到我家。我家很窄,一家七口挤在两间小屋。我回家时外屋已经挤满了来祝贺的人。全内江市都知道了,那一天全市来了四份录取通知:一个北大中文系,我是科大数学系,还有两个军校。我进屋不和任何人打招呼,也不问妈妈录取通知书在哪里,直奔里屋打开平时放户口簿和钱以及信件的抽屉,录取通知果然在那里。纸不算好,装潢也不花哨,素面朝天,与现在的科大风格一样。上面的字却改变了我一生的命运。我没有像范进中举那样疯狂,而是平静得脑袋一片空白。

首批博士答辩现场:李尚志与导师曾肯成

 

首批博士证书,中科大1号

中科大郭沫若奖学金

这样的状态以后又经过了两次:1978年从大巴山考上中科大研究生。1982年获得首批博士。三个改变命运的年份:1965考上科大,犹如石猴攀上须菩提,进了修仙门。1978考上研究生,犹如孙猴子五行山下被唐僧解救出来。1982获博士,犹如孙大圣取经顺利成功。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关注本公众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