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 ▋百家姓之--毛氏 家族起源族谱
百家姓溯源
毛
氏
家
族
在中国众多的姓氏中,毛姓的确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姓氏。在各种中国姓氏学经典上,都可以看到有关毛姓起源的同样记载:
《通志·氏族略》载:“毛氏,周文王之子毛伯聃之所封,世为周卿士,食采于毛,子孙因以为氏。”
《姓源》也说:“周文王第八子郑封于毛,《左传》周大夫毛伯是也,后因氏。”
《广韵》说:“毛亦姓,本自周武王母弟毛公,后以为氏。”
同样的记载也见于《中湘韶山毛氏(二修)族谱》一卷:“吾姓系出周姬,文王子毛伯之后,世为周卿,因国为氏。”
这里所引资料基本统一,即毛姓的得姓,始于周朝的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弟姬郑被封于毛。 如此说来,毛姓远古时还是王族的后裔。他们的得姓始祖,赫然是当年中国周朝开国之君周武王的同胞亲弟弟,名叫姬郑(《通志》以为是姬聃,这可能是误解《左传》所致)。 正是因为沾了王族的荣光,姬郑当年才无功也受禄,被封为伯爵。不但如此,他还被被授予司徒之职,并获准建立了一个小小的半独立性的诸侯国──周朝时的毛国(今河北省鸡泽县毛官营村一带)。
当年姬郑所建立的毛国,实际上也就是周成王封给其叔父郑的这地块小采邑,其地一说在今陕西扶风,一说在今河南宜阳。但是,姬郑也就是毛伯所建立的这个毛国,在历史上并没有起过什么大的作用和影响,因而有关它的记载也就非常少,甚至连它何时亡国、为谁所灭,也是一笔糊涂账。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毛国灭亡之后,它的子民为了纪念故国,便以国号作为自己的姓氏。 这便是毛姓的由来。
据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研究院姓氏研究中心的调查,2009年,按照人数来排名,毛姓在中国大陆地区排第85位。
姓氏来源
源流一
源于姬姓,出自周武王母弟毛叔郑的封地毛国,属于以国名为氏。毛氏,本姓姬,是黄帝后裔,周武王母弟毛叔郑之后。黄帝,是古代氏族少典氏之子。少典氏娶有娇氏部落女子为妻,生下了炎帝和黄帝。据考证,炎帝和黄帝不是同一个少典氏国君生的,母亲也不是同一人,炎帝母亲叫妊姒,而黄帝的母亲叫附宝。据古籍记载:一天晚上,附宝看见天上发出一阵阵强烈的闪电,电光围绕着北斗星,一闪一闪地把四野照得通亮。附宝受到了感应,因而有了身孕,怀孕二十四个月后生下了黄帝。司马迁在史记中说黄帝“生而有灵”,就是指的这个传说。黄帝降生地称轩辕之丘(今河南新郑西北部),故名轩辕。黄帝在姬水之滨(今陕西境内)居住成长,便以姬为姓,这样黄帝也就成了后世姬姓的始祖。毛邑本在周朝时的钜鹿(今河北巨鹿),毛叔郑在斯地建有毛国。后迁于今陕西岐山、扶风一带,亦称毛国,再后举国避难于河南荥阳地区,依然称毛国。因为毛叔郑是公、侯、伯、子、男中的第四等伯爵,享受世袭特权,所以又被称为毛伯、毛伯郑。
在毛伯郑的后裔子孙以及国民中,皆有以先祖爵号、封国之名为姓氏者,称毛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毛氏正宗。毛氏族人大多尊奉毛伯郑(毛叔郑)为得姓始祖。
源流二
源于姬姓,出自周文王姬昌之子伯聃(伯明)的封地毛邑,属于以居邑名为氏。在史籍《左传·僖二十四年》中记载:“鲁、卫、毛、耼,文之昭也。”周文王姬昌的第九子姬伯聃(一称姬伯明),受封于毛邑(今河南宜阳),爵位为伯,故世称伯聃(伯明),以封邑取名毛伯聃,在周王室任司空之职,负责土木工程建筑事务,为周成王六卿之一。
在姬伯聃的后世子孙中,有以其封地命姓氏者,称毛氏,亦有称彪氏者。在史籍《通志·氏族略》中记载:毛氏“周文王之子毛伯明之所封,世为周卿士,食采于毛,子孙因以为氏”。
源流三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另据史籍《元史》记载:
⑴.蒙古族毛胜,公元1403~1460年,原名福寿,是元朝右丞相伯卜花的孙子,后归附明朝。后因率明军讨还湖广、巴蜀等处有功,他以英勇善战,以强悍著称,官至左都督、副总兵,封南宁伯,明成祖朱棣特赐予毛氏,其后裔子孙多称毛氏。
⑵.蒙古族毛里孩,原是蒙古族鞑靼部落酋长,与另一首领孛来雄视中原,并屡犯塞下。明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毛里孩以鞑靼部(东蒙古)太师之职率部攻扰固原、宁夏一带,并入据河套地区。不久,鞑靼部内部出现分裂,另一位太师孛来杀其首领马古可儿吉思(蒙古小王子),毛里孩回兵又杀了孛来,更立他可汗。后毛里孩又杀了他可汗,之后遣使入明朝进贡,明宪宗朱见深以其名谐音赐汉姓毛氏,其后裔子孙多称毛氏。不过,毛里孩后来还是屡屡率部侵扰延绥一带地区。
源流四
源于氐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氐族是中国的古老民族,殷周到南北朝时期主要分布在今陕西、甘肃、四川等省,从事畜牧和农业,在两晋时期曾建立有前秦、后凉、成汉、仇池等国。氐族酋长很早即称毛氏,如前秦的太傅毛贵,平东将军、兖州刺史毛盛,梁州刺史毛当,河州刺史和都督河、秦二州诸军事的抚军将军毛兴,毛兴之女毛氏是前秦王苻登之妻,称为毛皇后;前秦高陵氐酋毛嵩、毛受。西魏毛遐,又名毛鸿运,北地郡三原人,世为酋帅,官至骠骑将军、仪同三司,其弟毛鸿宾,官岐州刺史,孝明帝时因毛遐与毛鸿宾兄弟战功卓著,特改北地为北雍州,以毛鸿宾为刺史;另毛鸿显系毛遐乳母之子,劲悍多力,随毛遐,毛鸿宾战斗,多冲锋陷阵,官位散骑常侍,封县侯,后为广州刺史。
这些源出古氐族的毛氏族人,很早即已经在历史长河中融入汉族,今已成为汉族毛氏大家族的成员。[2]
源流五
源于回 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回 族毛氏始见于明朝,据史籍《明史》记载:毛忠,字允诚,初名哈喇,西陲人。曾祖哈喇歹在明洪武初归附,起行伍为千户,战死;其祖父拜都从征哈密,亦战死;其父宝以骁勇充任总旗,曾官至永昌百户。毛忠,公元1394~1468年,初名哈喇,西域回回人,能征善战,为明军将领,常从明成祖朱棣北征。明宣德中出征边外,官至指挥同知。明正统三年(公元1438年),哈喇与都督蒋贵率军征讨鞑靼部阿鲁台所部尕儿只伯,大获全胜,因功升都指挥佥事。明正统十年(公元1445年),哈喇以守边长达十年有功,明英宗朱祁镇为表彰他,特赐予毛氏。第二年晋升为指挥使。明正统十三年又赐其名为忠,从此称毛忠。
毛忠后为甘肃左都督,封伏羌侯伯,成为后世回族毛氏之祖。明成化四年(公元1468年) 毛忠战死于固原。毛氏回 族主要分布在新疆与甘肃一带。
源流六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今苗族、傣族、彝族、高山族、布依族、满族、佤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毛氏族人分布,多为明、清时期改土归流运动中改汉姓为毛氏。
得姓始祖
毛叔郑、姬伯聃、毛贵、毛兴、毛胜(福寿)、毛里孩、毛忠(哈喇)。
郡望堂号
郡望
西河郡:古代该郡所指不一。春秋时期卫国西境沿黄河一带称西河,即今浚县、滑县等地。战国时期黄河在今安阳东,故安阳可称西河,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记载:“子夏居西河教授”是也。魏国时期曾取秦国今陕西黄河沿岸地,置西河郡,则以晋陕间黄河为准,西岸为西河。西汉朝元朔四年(丙辰,公元前125年)置郡,治所在平定(今内蒙古东胜),其时辖地在今陕西、山西两省之间黄河沿岸一带地区,并拥有今内蒙古伊克昭盟东部及晋西等地。东汉朝时期移治到离石(今山西离石)。南北朝时期北魏的西河郡,其北部为羌胡所得,仅保有晋西一带地区,治所在兹氏,即在今山西省离石(今山西汾阳)。唐朝时期亦曾以汾州为西河郡。
荥阳郡:秦朝时期置郡,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原阳市。西汉时期辖地在今河南省荥阳市东北部一带。三国时期曹魏国正始三年(壬戌,公元242年)分河南郡置郡,改治所至河南省荥阳县,其时辖地今河南省黄河南部、荥阳县至朱仙镇一带,包括今开封市、郑州市在内的八县。北魏时期移治到今荥阳县。南北朝时期的北齐改为成皋郡。隋、唐两朝均为郑州荥阳郡。
北地郡:战国时期秦国置北地郡,治所在义渠(今甘肃宁县),统领甘肃旧宁夏、庆阳、平凉、固原、泾州诸府州地。西汉时期移治到马陵(今甘肃庆阳),统领甘肃旧宁夏、庆阳二府之地。东汉时期又移治到富平(今宁夏吴忠);东汉末期其地曾被划入羌胡辖境。三国时期曹魏国沿置,治所在泥阳(今陕西耀县)。隋朝时期的北地郡,治所在今甘肃省宁县。
河阳郡:即浔阳郡,西晋朝永兴元年(甲子,公元304年)置浔阳郡,治所在浔阳(今江西九江)。唐朝时期改九江郡为江洲,唐朝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为河阳郡,至唐朝乾元元年(戊戌,公元758年)又复为江洲。另外,汉朝时期有一河阳县,治所在今河南省孟县西部。
堂号
西河堂:以望立堂。
荥阳堂:以望立堂。
河阳堂:以望立堂,亦称浔阳堂。
北地堂:以望立堂。
舌师堂:战国时平原君有食客毛遂。秦国进攻赵国时,平原君向楚国求援,毛遂跟着平原君出使楚国。平原君和楚王谈判,直到中午也未能达成出兵援赵的协议。毛遂就拔剑胁迫楚王,晓以利害,遂订了楚国出兵援助赵国的条约。回到赵国,平原君夸奖毛遂说:“毛先生三寸舌抵百万之师!”毛氏因以舌师为堂号。
迁徙分布
毛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八十六位,属于大姓系列,人口约三百零七万六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19%左右。
历史迁徙
南北朝时期,毛姓也有少数民族的血统加入,这就是《姓氏·考略》所说的:“又氐酋有毛氏,苻键将有毛贵,见《后秦录》。” 世居北方的毛氏,南迁江南各地,据后来的学者考证,约在汉唐时期。一支毛姓人从中原迁居今浙江衢州,南接福建,再迁江西吉州龙城(江西吉水),其后便在这里发展繁衍。其中的一些人在毛太华的率领下迁居云南澜沧卫(今澜沧县),明朝立国之后,毛太华又率长子毛清一、第四子毛清四北上做官,居住在湖南湘乡北门外绯子挢(今湘乡火车站附近)。十余年后,毛清一、毛清四又迁湘潭三十九都(今韶山),并最终在此定居下来。不久,又有一支毛姓人在毛命传的带领下迁到这里。从此,上述两支毛姓人便在今湖南韶山一带生息繁衍,辛勤劳作,默默耕耘,直到由毛太华下传20代,才出了一位改写中国历史的杰出人物毛泽东,清漾毛氏祖祠自动工以来,得到了毛氏宗亲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共收到温州、福建、奉化等各地毛氏子孙、宗亲、各界人士捐助款,重修浙江衢州毛氏祖祠对于海内外毛氏宗亲寻根问祖,了解毛氏族内文化教育状况,凝聚和团结宗亲力量,弘扬和传承毛氏‘人才辈出、耕读传家、贵而不富’的优良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湖南韶山毛氏宗亲代表在清漾毛氏祖祠大典上表示。
毛姓是由周文王家族分封而来,其分封之地均在长江以北的黄河流域等地,也就是说毛姓早期居住活动之地主要在我国的北方。从史书的记载和毛姓人物的籍地也可证明这一点,最后经中国毛氏研究会多方查证,毛氏祖籍地在河北鸡泽(今河北省邯郸市鸡泽县毛官营村一带)
《姓氏寻源》中毛氏条下有:“周采邑毛即河南籍水毛泉也。”又《路史·国名纪戊》曰:“毛,伯爵;河南籍水傍有毛泉,近上邦。”这说明毛伯所封之地在河南籍水的毛泉。
西周时周文王之子郑从最早的封地今陕西华县转封到今洞南宜阳(即毛泉)的毛国后,便以国为姓,产生了毛姓。因邓封地为毛,故称毛郑,又因其随武王伐纣有功,被封为伯爵,故亦称毛伯、毛伯郑。毛伯(郑)不仅是毛国的首领,还在周王朝中担任司空之职,总管土木建筑工程等事务,他的伯爵爵位可以由其子孙世袭继承。毛伯是位很有军事才能的大臣,他不仅跟随武王伐纣建功立业,在武王逝世,
成王继位后,还多次带兵(主要是毛姓部落)征战。
《元和姓纂》记载:毛氏“周文王第九子毛伯受封毛国,因以为氏。支孙为周卿士,毛伯过、毛伯得并毛公之后也。赵有毛遂,汉有毛公治诗,赵人也,河间王博士毛苌亦治诗,为诂训。”
公元前524年毛氏家族内部发生变乱,周卿士毛得杀毛伯过而代为毛伯,称毛伯得。毛伯得是支持周王子朝的,王子朝在公元前519年到516年执政四年,他被支持敬王的晋军和召伯盈等打败并驱逐出王宫,王子朝只好于公元前516年10月携了毛伯得、尹氏固等大臣带上周朝的典籍投奔楚国都城郢(今湖北江陵县北)。这样,由于毛伯得介入周王位之争,袒佐王子朝,以失败而逃楚,致使毛国被宣布灭亡,其地被并人东周版图,但其后世子孙仍以毛为姓,只有少部分进入长江以南,大部分仍留在北方。
据《左传·鲁昭公二十六年》载:“召伯盈逐王子朝。王子朝及召氏之族、毛伯得、尹氏固、南宫嚣(yin银)奉周之典籍以奔楚。”毛伯得当时亦带了自己的亲属及家将文官迁徙到楚国,以他为首的这部分毛氏家族成员就在汉水流域生息繁衍,其中有一支迁往庐江(今属安徽)定居,东汉时以孝行著称的毛义就是这支的后裔和代表人物;另外有一支迁徙到了巴蜀(今四川),汉代的巴西郡(郡治在今四川阆中县)丞毛植就是这支毛氏的后裔和代表人物。
毛姓的另一支迁徙到了吴国都城吴(今江苏苏州),因为吴国也是周族的宗亲(始封吴者为周文王的大哥太伯),有共同的血亲关系,而且估计毛国和吴国的首领有较好的关系,所以吴国才接纳。从毛氏人吴即被命为吴大夫,后又封公,也可看出这点。可惜好景不长,在公元前473年,吴王夫差因中了越王勾践献西施的美人计,不听忠言而亡国,毛氏于是归隐山林,后代不甚发达。
毛姓再有迁徙到山东的,代表性人物有西汉山东泰山人毛莫如(字少路),他在哀帝刘欣执政时担任光禄大夫,是有名的儒者和清官,后来担任常山太守,有政绩;明代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毛思义,为山东阳信人,官永平知府、副都御史、应天府巡抚。
明末的毛霖,为山东掖县人,他写有一部名为《平叛记》的书,记述其亲眼所见崇祯年间叛将李九成攻莱州之事,颇具史料价值;清代同为山东掖县人的毛式玉,是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官翰林院检讨,他以喜欢收集书画碑刻文字,多藏善本著名;清代中晚期的毛鸿宾,为山东历城人,道光十八年(1838)进士,官至两广总督。有流向山西去的,如唐代山西绛州(今新绛县)人毛若虚,官至御史中丞,以威震朝列,公卿恐惧而载人史册;金朝文学家毛麾,是山西平阳(今临汾)人,大定十六年(1176)特赐进士出身,居中都(今北京),授校书郎,又任太常博士,终于同知沁州军事。清初山西泽州(今晋城)人毛一豸,系顺治三年(1646)进士,任户部郎中、兴安参议等职,为官清廉,曾督饷固原,被康熙帝誉之为“清官第一”。
秦汉以后,毛姓在西河、荥阳形成两大郡望,后来分布全国各地的毛姓都是由二望发展而来的。约在汉唐时期,一支毛姓人从中原地区迁居江西吉州龙城(今江西吉水),其后便在这里发展繁衍。唐贞观进士毛俦在授宏文馆校书郎后不久任岳州太守,成为湖南平江毛氏的开山祖。
迁徙台湾
毛氏人迁台湾省规模较大的是清朝雍正末年(1734—1735),有毛、郭、蔡、李、龙、陈六姓合垦今台湾苗栗县苑里镇等地区,随后又有漳州龙溪毛氏人迁台南县。道光年间(1821—1850),户籍福建龙溪县田里乡的毛士剑以孝友祀台湾府学文庙,其后裔迄今仍盛传于台南县六甲乡。新中国成立前夕,蒋介石在大陆的国民党政权崩溃,于是带走了一批毛氏文武官员和名流学者进入台湾,这些毛氏后裔又有一些迁居于海外各国。
迁往台湾的不只是平民百姓,还有政府派去的官吏。清康熙于1683年统一台湾后,派官员进驻台湾,治理台湾。《新竹县志初稿》中记录了一位广东博罗人毛殿飚,他是康熙甲戌年(1694年)的进士,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由诏安调补到台湾诸罗县任知县。他在任期间,废除陈规陋俗,打击豪绅强暴,修建桥梁道路等,作了许多有益的事
在台湾毛姓名人中清代主要有康熙三十九年(1701)年由福建建宁府建阳县知县调任台湾诸罗县知县的毛凤纶(凤伦),他祖籍盛京奉天府,在台湾的知县任上政绩突出,颇有才干,得到好评,当他43岁秩满时,升任江西吉安府同知而调回大陆。另一位是清朝广东惠州府博罗县人毛殿扬,他是康熙三十三年(1695)进士,四十四年(1706)由诏安调任台湾诸罗县知县。以前在大陆时颇有政绩,敢于改革陋规恶习,与恶势力斗争,到台湾就任后不肯与贪官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苟言笑,但命不长,赴任仅数月即逝世了。
1948—1949年迁入台湾的毛氏国民党文武官员著名的有:原国民党三十七军军长、抗战时任过第十一军团军团长的陆军中将毛炳;原黄埔军校教官、南京文化大学法学教授、河南省法院院长,去台后任“国大代表”和“立法院”立法委员的毛家骐;原国民党政府国防部保密局局长,去台后任国民党中央候补执行委员、“国防部”情报局局长,1956年在台北逝世被迫赠为陆军二级上将的浙江江山人毛人凤;蒋介石夫人毛福梅的侄子,抗战时任过空军总司令部副总指挥、空军第一路军司令及航空署长,1940年即被授予空军少将的毛邦初,任过军统东南特派员兼“中美合作所”东南地区指挥官、厦门警备区中将司令的毛森,他到台湾后担任过“国民党革命行动委员会”的核心成员,由于与当权者政见不合,1968年侨居美国,1992年曾回浙江等地观光,回家乡江山探亲,后来死在美国;原美国空军参谋大学毕业,任过空军驱逐队总队长、空军第四军区副司令、空军军官学校校长的毛瀛初,去台湾后任“国防大学”教育长,“空军总司令部”督察长,空军作战司令部司令,“国防部”常务次长,最后任“民航局”局长。另外还有获得少将及以上的武官有湖南平江人毛贤赛、毛贤琦,湖南慈利人毛云,湖南道县人毛健钧,浙江江山人毛万里、毛应章,浙江奉化人毛景彪,浙江宁波人毛梦漪,江苏宜兴人毛敬希;文官有台湾“行政院”政务委员兼侨务委员会委员长、台湾“亚东关系学会”驻日本代表、国民党中央委员毛松年;任台湾“外交部”专员、中南美司司长的毛起鹇;台湾国民党中央常委、“教育部长”毛高文;出生于台湾本土台南市的“教育部”国民教育司司长、台湾省政府副秘书长、台北市教育局局长毛连媪
迁徙香港
香港的毛氏大部分是从大陆迁徙过去的,如著名学者、社会名流毛以亨,他是浙江江山人,早年参加过辛亥革命,后到法国留学,获巴黎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过上海法科大学、北京大学的教授,还担任过驻前苏联特罗邑领事馆的领事,回国后在内政部任职,抗战时期曾寓居香港,后回大陆,1947年任民社中央候补执行委员,
1948年任过全国监察委员,1949年冬季迁居香港,任香港大学教授,1968年在香港九龙病逝,终年73岁,著有多部著。大律师毛云龙,是广东东莞人,香港大学毕业,后创办毛云龙律师行。
在香港土生土长的著名记者毛孟静,是香港毛氏较年轻的一代,她的祖籍为浙江宁波,不过从出生起大部分时光是在香港,为多家中外传媒机构采访,以敏锐的观察力与尖锐的词锋闻名。她所采写的访谈集成书,颇有影响,另外她还写小说,出版有《毛孟静小小说选》、《危城记》等作品。
移居海外
美国毛氏也是由中国大陆和台湾、香港等地迁移而至的,有的是当年赴美当劳工的华人,其后代发奋图强成为企业家、资本家和科学家等,有的是旧中国社会名流定居于美国,其后代在美生活,有的是留学后而留下从事科研工作,还有一些是台湾军政要人的后代。例如在袁世凯执政时期任“人才内阁”总理熊希龄的夫人毛彦文女士,本为美国密西根大学毕业,获教育学硕士学位,回国后任过上海复旦大学教授,1935年与熊结婚后从事慈善救济
毛氏在海外,尤其是东南亚地区有不少后裔,据新加坡、马来西亚华人抗日史料记载,1942年被日军拘杀的就有华侨毛其贤(33岁)、毛开松(23岁)等人,在日本主要集居于琉球群岛,据何光岳先生考证,有一支毛氏从河南宜阳毛泉迁徙至临海郡(今浙江临海市)后漂海至琉球,其中又有一支继续东迂至玻里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还有一支则南迁而成为毛利人,分布于新西兰各地。现代也有毛氏在日本定居,如写有较著名的《日本虫子》一书的毛丹青,原在北京大学毕业后,1985年分配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1987年到日本,开加入日本国籍,他的日语和中文都很好。
如今,毛氏分布甚广,尤以浙江多此姓氏,约占全国毛氏人口的3%,广西、四川、湖南亦多毛氏,这四省毛氏约占全国毛氏人口的60%以上。
历史名人
最早的毛姓名人当推家喻户晓的谋士--毛遂。毛遂为战国时赵国人,河北鸡泽人(今河北省邯郸市鸡泽县毛官营村)平原君门下食客,历来不受器重。赵孝成王九年(公元前257年),秦围邯郸,平原君到楚求救,他自荐同往。平原君和楚王谈判,不得要领。关键时刻,毛遂按剑而上,直说厉害,说服楚王同意赵楚合纵。平原君赵胜由此叹曰:“胜不敢复相士。胜相士多者千人,寡者百数,自以为不失天下之士,今乃于毛先生而失之也。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毛遂从此脱颖而出,被平原君待为上宾。
东晋名将毛宝为了抵御匈奴而牺牲,是毛泽东的二十七世祖。
到汉元帝时,出了一名画家,名毛延寿。传说,汉元帝妃子太多,于是命令毛延寿等人将宫女们的形象画出来,以供皇上选择;众多宫女都争相贿赂画工,以求元帝宠幸,只有王嫱王昭君不肯干这样的事,结果她未能见到天子。后来,汉与匈奴和亲,王昭君被选中,准备前往塞北为匈奴王之妻,临行时元帝召见,发现其貌为宫人之最,但既已答应匈奴,却也只能忍痛割爱;后来元帝仔细侦查此事,遂将毛延寿等人统统斩首,弃于街市。
西汉时,还出现了两位诗学家毛亨和毛苌。毛亨一说为西汉鲁人(郡治今山东曲阜一带)。据传他为古文经学“毛诗派”的开创者,曾作《毛诗故训传》,以授毛苌,史称“大毛公”。毛苌为西汉赵(郡治今河北邯郸西南)人,据称其诗学传自毛亨,曾任河间献王博士,史称“小毛公”。
元朝末年,毛姓出了位农民起义军将领毛贵(?~1359年)。龙凤三年(1357年)春,他率部连克胶州、莱州(今山东掖县),继由海道攻入益都。夏季刘福通分三路扫北,他率东路军,次年克青州、沧州、长芦、济南等地,立宾兴院,选用官吏;兴办屯田,规定官民田十征其二,以充军需。转而攻克蓟州(治今天津市蓟县),锋芒直指元都,朝廷大震。后被赵均用杀害。
明朝有个藏书家叫毛晋(1599~1659),字子晋,号潜在;原名凤苞,字子久。江苏常熟人。藏书达八万四千余册,其数量几与后来毛泽东先生的藏书相埒。毛晋藏书多宋元刻本,建汲古阁,目耕楼以储之。曾校刻《十三经》、《十七史》、《津逮秘书》、《六十种曲》等,为历代私家刻书最多者。好钞录罕见秘籍,缮写精良,后人称之为“毛钞”,著有《隐湖题跋》,并编有《毛诗陆疏广要》。
拿《明史》与《宋史》相较。《明史》中的毛姓名人比宋史多得多,由此可知毛姓愈到后来愈发达,几成簪笏蝉联,前后辉美之势。兹就《明史》所载其他重要毛姓名人胪举如下,以窥就里:
毛玉:云南右卫军家子,弘治十八年(1505年)进士,任南京吏科给事中,多有政绩,死于狱中,赠光禄少卿。其先祖当为元末从吉州避往云南省,有可能是毛太华之后,因毛太华迁湘时,只有两个儿子随往。
毛伯温:安汝厉,江西吉水人,正德三年(1508年)进士,任御史、大理寺丞、工部尚书、太子太保等职。《毛氏族谱》说“二十一世,传至伯温公,官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可见他与韶山毛姓有渊源关系。这里的“二十一世”,是从江西吉水毛氏始迁祖、宋工部尚书毛让算起的,从毛让到毛伯温(北宋到明中后期),其间约500年。
毛恺:浙江江山(属衢州)人,嘉靖十四年(1535年)中进士,御史,太子太保。
毛文龙:浙江杭州人,年轻时替人看相谋生,习孙吴兵法,好谈兵事。 天启元年五月率军丁将近二百人,涉海三千里,直入虎穴,擒叛将佟养真父子于镇江,一举收复辽东数百里江山,史称“镇江大捷”。后率部撤往鸭绿江口近海的皮岛,随后晋升为总兵。天启六年(1626年),宁远大战时毛文龙袭击永宁,迫使后金回师沈阳。天启七年(1627年)宁锦大战时毛文龙袭击昌城、辽阳,皇太极被迫撤军。他所创建的东江镇巍然屹立于敌后,成了牵制后金远途作战的一颗钉子,长期制约着后金南侵的步伐。
毛士龙:江苏宜兴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进士,杭州推官,刑科给事中,左佥都御史。还有湖北公安县的毛羽健,浙江余姚的毛吉,河南邓县的毛弘,江苏昆山的毛澄,山东掖县的毛纪等等,他们都是进士出身,在朝廷里任过要职。
到清朝,毛姓涌现了好几位有影响的文学家。
毛先舒(1620~1688),清初文学家。字稚黄,又名,字驰黄,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明诸生,明亡之后不求仕进。曾从事音韵学研究,也能诗文,与毛奇龄、毛际可齐名,时称“浙中三毛,文中三豪”。有《潠书》、《思古堂集》、《诗辨坻》、《韵学通指》、《南曲正韵》等。
毛奇龄(1623~1713),清经学家,文学家。字大可,号初晴,又以郡望称西河,浙江萧山人。康熙时,任翰林院检讨,明史馆撰修官等职。治经史及音韵学,所撰《四书改错》,对当时用以科举取士的朱熹的《四书集注》有所抨击。能散文诗词,并从事诗词的理论批评,有《西河诗话》、《西河词话》。又通音律,撰有《竞山乐录》等,著作编为《西河合集》。
毛宗岗:清初小说评点家,字序始,长洲(今江苏吴县)人。曾评刻《三国演义》,将罗贯中原本,加以修订;整顿回目,改订文辞,削除论赞,增删琐事,改换诗文,成为今日流行的120回本。在其修改及评语中,依据朱熹《通鉴纲目》,增强了尊刘黜曹的封建正统观念,艺术分析也多八股文作法,不脱当时评点派的习气。
从以上列举的毛姓名人来看,宋代以前的毛姓名人多出自黄河流域的陕西一带,宋至清代毛姓名人多出自长江中下游的江浙一带。在中国的历史上,毛姓并不是一个大姓,但十分活跃。江山代有才人出,随着姓氏的迁徙,人才重心也在不断变化。
近现代名人
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湖南湘潭(现韶山)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卓越的领导者,政治家、军事家。被视为是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
毛致用,1929年11月生于湖南岳阳。1998年3月当选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第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十四届中央委员。
毛乐,现代演员,蒙古族人,祖籍河北鸡泽(今河北省邯郸地区鸡泽县毛官营村一带),自幼生长在北京,是满清「正黄旗」皇族后裔。
毛人凤,浙江人,国民党军统局(保密局)局长。
毛孩,1977年4月1日生于平顶山市,祖籍河北鸡泽(今河北省邯郸市鸡泽县毛官营村一带),2002年2月,因主演《兵哥》荣获第14届全军电视剧金星奖评选中惟一的优秀演员奖。因主演《炊事班的故事》荣获金星奖优秀演员奖。在第十届中国金鸡百花电影节中,主演电影《永远十九岁》获军人题材的优秀作品《真情三十秒》获得九九年春节联欢晚会语言类节目观众喜欢的剧目二等奖。
毛阿敏,中国著名女歌唱家,上海人。祖籍河北鸡泽(今河北省邯郸市鸡泽县毛官营村一带)。
毛宁(1969.5~),中国著名男歌唱家,辽宁沈阳人,祖籍河北鸡泽(今河北省邯郸市鸡泽县毛官营村一带),1993年春节联欢晚会上以一首《涛声依旧》红遍大江南北,在90年代内地歌坛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毛昱衡,中国围棋第一美女。祖籍河北鸡泽(今河北省邯郸市鸡泽县毛官营村一带)。
毛氏字辈
湖南韶山毛氏字辈:“立显荣朝士文方运济祥祖恩贻泽远世代永承昌孝友传家本忠良振国光起元敦圣学风雅列名章孝友传家本忠良振国光起元敦圣学风雅列明章”。注:毛泽东即为该支派。
湖南岳阳毛氏字辈:“闻志百友寿本一自光时允代尚书第先程绍合昌田宗思祖德崇善可持常铭鼎功昭远英才继启长传家惟孝义世袭佐朝纲”。
湖南平江毛氏字辈:“朝际英贤会家传雅颂章克昌惟孝友经训耀书香祖泽岐丰远先芬似续长时雍徵泰运希圣普纯良”。
湖南益阳毛氏字辈:“世远发兴隆诗书启后英盛代光华谱文明礼乐林孝友传家泽贤能甲第开”。
湖南上湘毛氏字辈:“道万应梦大元添寿志启庆荣华承(仕)世兴朝(家)廷(邦)永(若)续(有)加(贤)官(良)治际熙生逢泰(景)运开(昌)治际熙隆远笃培衍运昌体仁亦炳义远德耀恩光”。
湖南沅江毛氏字辈:“庭达惟丰以廷仲清凤世文(似)登诗书易礼正学昌明克修先德远启家声振兴教育壮志辅仁广毅俊瑞世泽永宏”。
浙江鄞县锡山毛氏字辈:“暨百千万亿仁增贵谦弘贻谋徵燕翼康宁福寿隆子孙承世德思孝显文宗节旅乾坤泰家亨大有同师临成晋益恒观鼎升丰”。
河南阳武毛氏字辈:“锡恩笃祐裕庆广渊燕翼克绍孝绪世传家声丕振世泽长延显宗辉祖百代荣康德正学贤文武安邦秉庚礼智福禄祯祥修道宽厚万勇呈强怀本思泉林嵩书彰训守伟社魁应高尚当先仕登运聚贵相华和宏泰再占圣堂”。
贵州安龙县龙山镇宜拉、河坝、纳荣毛氏字辈:“ 文盛光德成,启肇安治腾; 祥友正国兴,凤显济朝廷。”
毛贵一族字辈:“正大光明家道有成广培先业克振鸿声文华佐理武绍芳勋贻谋笃庆玉树春荣”。
宛南毛氏字辈:
原谱八字 “应清万炳 荣兴鸿祥”
新谱四十字 “文豪永昌 世发运广 继武英道 厚德孝跃 瑞恩庆胜 稼华祺丰 亚仁富敬 益国成栋 建超恒显 明新晓远”
四川省仪陇毛氏一支(60字):千万思彦永,文伯有然成;卿生茂(芳)世宗(大),如正纲常盛 ;熙朝业显明,景运卜祯恒 ;继起储英哲,六合定康宁 ;天仁含性理,河海共星辰;圣贤齐与京,亘古乐太平。
重庆市彭水县毛氏字辈:“诗锦龙凤翊之文,仕在国正福朝廷,鸿基启周昌,德业耀前光,敦厚长吉庆,传家善为良”。
四川省彭山县牧马镇毛氏字辈:柯继承凤丹,宇忠正启洪,永守先业,光昌客家,万代发祥。
家谱文献
江西上饶清漾毛氏族谱四卷,(清)毛光春修,清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木刻活字印本。
浙江江山清漾毛氏族谱三册,著者待考,清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册。
浙江江山清漾毛氏族谱三册,著者待考,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七册。
江西玉山双溪毛氏宗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木刻活字印本八册。
合肥毛氏宗谱,(民国)毛开运等修,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九鼎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另存有三册本。
浙江江山兴贤毛氏宗谱四卷,著者待考,清同治三年(公元1864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上庄毛氏宗谱二卷,著者待考,清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木刻活字印本。
浙江江山棠峰毛氏宗谱,著者待考,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木刻活字印本五册;另存有一册本。
浙江江山邑前毛氏宗谱,(清)毛云鹏修,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本二册。
浙江江山邑前毛氏宗谱,(民国)毛继善修,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铅印本三十六册。
浙江江山邑前毛氏宗谱,(民国)毛春余等续修,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铅印本八十册。已流入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浙江江山龙底毛氏宗谱,著者待考,清朝末期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浙江常山龙川毛氏宗谱二卷,(清)黄庚吉重修,清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木刻活字印本。
浙江常山龙川毛氏宗谱二卷,(清)黄庚吉重修,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木刻活字印本。
浙江常山毛氏宗谱,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三卷。
浙江龙游毛氏宗谱,(清)毛启东等修辑,清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卷。
浙江兰溪毛氏宗谱三卷,(民国)章萼纂修,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木刻活字印本。
浙江兰溪汤溪毛氏宗谱四卷,(民国)镐颍重纂,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木刻活字印本。
浙江兰溪沐澄毛氏宗谱四卷,著者待考,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木刻活字印本。
浙江绍兴会稽达郭毛氏宗谱七卷,首一卷,(清)毛乙笙、毛子芗修,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册。
浙江绍兴会稽达郭毛氏宗谱七卷,首一卷,(清)毛乙笙、毛子芗修,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卷。
浙江绍兴会稽达郭毛氏宗谱七卷,首一卷,(清)毛乙笙、毛子芗修,清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长发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
余姚丰山毛氏族谱,(清)毛云祥等纂,清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永思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七册。
余姚丰山毛氏族谱,(民国)毛启周等续修,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册。
浙江余姚毛氏永思堂族谱,(清)毛廷枋等修,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今仅存第六卷。
浙江余姚毛氏永思堂族谱,(清)毛廷枋等修,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二册。已流入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余姚双河毛氏宗谱二十一卷,著者待考,思成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残存两册。
浙江鄞县西河毛氏宗谱四卷,(清)王谦和、毛履洛等修,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浙江鄞县西河毛氏宗谱,(民国)毛显榆、毛守铫等修,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鄞县毛氏宗谱十卷,(清)姜炳璋、毛异修,清乾隆四十二年(公元1777年)木刻活字印本。
浙江鄞县宝峰毛氏宗谱四卷,(民国)应廷赓、毛履邦等修,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城西锡山毛氏宗谱四卷,(清)毛显常修,清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承启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册。
新南毛氏宗谱,(民国)毛宗斌、周昌祚等修,手抄本二册。
宁波日湖毛氏宗谱,(清)谢辅卿、张传芳等修,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稿本、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册。
浙江黄岩田上洋毛氏谱四卷,(民国)毛宗澄修,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木刻活字印本。
浙江遂昌毛氏宗谱,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二册;另有木刻活字印本三册。
浙江遂昌关川毛氏族谱二十五卷,(清)毛世汉修,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八册。
重编遂安泮圹毛氏宗谱,(明)毛一公等编,明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遂安泮圹毛氏宗谱,(明)毛存礼编,明正德十二年(公元1517年)木刻活字印本。
遂安泮圹毛氏宗谱,(清)毛守勤编,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浙江遂安续修泮圹义门毛氏家谱十四卷,(清)毛际可修,清康熙二十九年(公元1690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册。
复修泮圹义门毛氏家谱二十卷,(清)毛绍睿修,清乾隆二十四年(公元1759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册。
遵修泮圹义门毛氏家谱二十二卷,(清)毛允元修,清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册.
遵修泮圹义门毛氏家谱,(清)毛庆麟修,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册。
义门毛氏家谱一册(为世系图),义门生卒考,(清)毛绍睿修,木刻活字印本二册,补家谱生卒年之缺,详考义门一世至十五世生卒年。
遂安童沂毛氏续修宗谱,(民国)毛文成主修,民国十二年(公元1923年)志事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浙江义乌绣川毛氏宗谱十三卷,(清)毛伯超修,清嘉庆二十四年(公元1819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世系图;另有一册载艺文。
浙江义乌绣川毛氏宗谱,(清)毛仍掬修,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一册,又称毛氏家乘;另有绣川毛氏大宗祠祭与燕颁助款则一册。
广丰菱圹毛氏宗谱,(清)毛鸿翥纂,清嘉庆十五年(公元1810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卷。
暨阳毛氏宗谱二卷,(清)毛元成修,清嘉庆二十年(公元1815年)忠庆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册.
暨阳毛氏宗谱,(清)毛广茶修,清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另有存行传卷二,存世系图等二册。
暨阳西河毛氏宗谱十六卷,(清)毛凤翰修,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文振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记由义乌迁暨阳一支.
暨阳西河毛氏宗谱,著者待考,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木刻活字印本三册。
暨阳西河毛氏宗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宗经堂木刻活字印本五册。
萧山毛氏宗谱四卷,著者待考,清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爵德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记余姚迁萧山一支,为毛奇龄家谱。
毛氏显支宗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顺备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册。
江苏西河毛氏宗谱二十卷,(清)毛可仪修,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永思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册。
江苏西河毛氏宗谱,(民国)毛凤五、薛支仁等重修,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木刻活字印本,记无锡、常熟等地毛氏。已流入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溧水水西毛氏宗谱二十二卷,(民国)毛凤池纂,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敦诗堂木刻活字印本。
江苏常州刘村毛氏世谱,(清)毛颐域纂,清道光二十五年(公元1845年)永思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
无锡毛氏家谱,(清)毛鉴修,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铅印本一册;
无锡毛氏家谱,(民国)毛肇圻修,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铅印本一册。
常熟汲古毛氏家谱一卷,(清)毛桂撰,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撰,民国钱大成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南山毛氏宗谱,著者待考,清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海门毛氏宗谱,(清)毛廷儒修,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四诗堂木刻活字印本。
海陵毛氏重修族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九册,载始祖毛兹公,明洪武间徙居泰州。
太仓镇洋毛氏支谱,(民国)毛华纂,稿本。
云阳新埭毛氏重修家乘,(清)毛圣侯修,清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大雅堂木刻活字印本五册;载始祖毛澹溟,南宋时自义兴琅歼迁丹阳高庄,子庆七再迁新埭.
云阳新埭毛氏重修家乘五十二卷,(民国)毛凤翔修,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铅印本四十八册。
毛氏宗谱十七卷,(民国)毛必等纂,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七册。
韶山毛氏房谱四卷,(清)毛祥迪、毛祥鲲等修,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西河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册。
韶山毛氏房谱六卷,(清)毛际膺、毛祖文纂修,清嘉庆十五年(公元1810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二卷。
中湘韶山毛氏二修族谱十卷,(清)毛祖基编修,清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西河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五卷。
中湘韶山毛氏三修族谱,著者待考,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西河堂活字本,存卷五~卷十三。
韶山毛氏四修族谱十五卷,(民国)毛泽钧修,毛泽启纂,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西河堂活字本。
中湘韶山毛氏房谱五卷,(清)毛玉成纂修,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西河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
湖南湘乡上湘毛氏族谱三卷,(清)毛邦凤、毛有福等修、毛廷飓等纂,清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敬爱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
上湘毛氏续修族谱三卷,(清)毛官觐主修,清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合敬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
上湘毛氏三修族谱二十二卷,著者待考,清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敬爱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七册。
上湘毛氏四修族谱,著者待考,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敬爱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十五册。
上湘毛氏四修族谱,著者待考,民国年间敬爱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
湖南长沙毛氏族谱十七卷,(民国)毛拔修,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西河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七册。
湖南岳阳毛氏重修族谱,著者待考,清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九卷。
湖南岳阳毛氏六修族谱,著者待考,1958年注诗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册。
湖南岳阳毛氏八修族谱,著者毛岳南等人,2012年铅印十三册。
平江毛氏族谱,(清)毛朝杰总纂,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荥阳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三册
平江毛氏族谱,(清)毛朝杰总纂,清乾隆、嘉庆年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卷。
平江毛氏族谱,(清)毛朝杰总纂,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荥阳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十七册。
湖南平江毛氏重修族谱十五卷,著者待考,清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木刻活字印本。
湖南平江毛氏重修族谱,(清)毛翔骏、毛朝绂纂,清嘉庆二十二年(公元1817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卷。
湖南汉寿铁桥毛氏五修族谱,著者待考,民国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石印本,今仅存卷首。
湖南常德、益阳、安化毛氏五修族谱,(民国)传诗堂撰,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铅印本。
四川仁寿毛氏族谱,(民国)毛登鑫纂修,民国三十六年(公元1947年)石印本,今仅存三册。
毛氏宗谱七卷,(清)毛荣文等修,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长发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
毛氏宗谱七卷,(清)毛大昌等修,清光绪十七年(公元1891年)长发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
江西瑞金县毛氏族谱,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残本一册。
宗祠通用联
四言通用联
洁廉世望;
风雅诗宗:
上联典指清朝时期的归安人毛谟,字吟树,嘉庆年间进士,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以清介自持,所到之处以廉闻名。住在京城时,曾靠授徒自给。著有《韵事略》、《说文检字》。下联典指西汉朝时期的北海太守毛苌,为河间王博士,官至北海太守,治《诗经》尤精。以诗授同国贯长卿,人称“小毛公”(汉初毛亨为大毛公)。传授古文诗学“毛诗学”。是时言诗者有齐、鲁、韩三家,毛诗未得立于学官。后三家皆亡,而毛诗得大行。
捧檄以往;
脱颖而来:
上联典指东汉朝时期的庐江人毛义,字少节,家贫,以孝行闻名。南阳张奉慕名前往拜访,正逢府檄送到毛家,任毛义为安阳令,毛义手捧檄文,喜形于色,急忙去告诉母亲,张奉很看不起他。母亲去世,毛义辞官守孝,后举贤良,朝廷多次征召他都不去。张奉叹道:“贤者是不可测的呀!毛义往日之喜,原来是为了孝敬母亲。”下联典指战国时期的赵国人毛遂,平原君赵胜门下食客。秦国攻打赵国,平原君到楚国求救,毛遂自荐跟着去。平原君说:“贤士在世上,好像是锥子在袋子里,它的尖马上就会露出来。你在我门下三年,我从未听说过你的才干。”毛遂说:“我今天请求放在袋子里。如果早一些的话,已脱颖而出,不仅是尖而已。”平原君和楚王谈判半日不决,毛遂按剑而上,直陈利害,说服楚王同意赵、楚合作,对付秦国。
注经世业;
捧檄家声:
此联为湖南省湘潭市韶山冲毛氏宗祠联。上联典指汉朝时期的毛苌事典。下联典指联典指东汉朝时期的庐江人毛义事典。
洁廉世望;
风雅诗宗:
上联典指清泽州毛一豸,顺治年间进士,性廉洁,圣祖以“清官第一”褒之。下联典指战国时期的鲁国人毛亨,为《诗古训》传于家,称“大毛公”,至汉时,毛苌治诗尤精,称“小毛公”。
宜阳世泽;
经学家声:
上联典指战国时期的鲁国人毛亨。下联典指汉朝时期的毛苌。
官奴骂贼;
侍史工诗:
上联典指清朝时期的毛谟事典。下联典指西汉朝时期的毛苌事典。
七言通用联
鸿宾文字第一筹;
子晋典籍八万册:
上联典指清朝时期的两广总督毛鸿宾,道光进士,由编修累擢御史。敢言直谏,不避权贵。胡林翼所谓“言系天下安危,二百年来第一等文字。”同治时官至两广总督。下联典指明朝时期的学者毛晋,字子晋,博学多识,遍搜古籍达八万余册,多宋元善本。家有汲古阁,传刻古书,流布天下,世称毛本。自编者有《毛诗陆疏广要》、《苏米志林》、《海虞古今文苑》、《毛诗名物考》、《明诗纪事》。
好书不厌看还读;
益友何妨去复来:此联为清朝书法家毛怀自题联。
林头研石天云月;
涧底松根刨雪腴:此联为清朝书法家毛庚自题联。
云山槛外如搜卷;
灯火亭前自著书:
此联为清朝书法家毛庚自题联。
洞庭波涌连天雪;
长岛人歌动地诗:
此联为毛泽东《七律·答友人》诗之颈联。原诗为:“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这首诗是毛泽东诗中最为浪漫瑰丽的一首。如果说他的另两首《七律·送瘟神》是悲欢离合的“送神曲”和“巡天歌”,那么,这首《答友人》,则是美幻飘逸的“怀乡曲”和天上与人间的二重奏。如果说《送瘟神》是想像着人间的我到天上巡游,那么,《答友人》则是想像着天上的神到人间巡游。“芙蓉国里尽朝晖”一句,和盘托出诗人对故乡湖南,以至对整个中国的期望,又仿佛是在向未来倾诉,期望着一个辽阔灿烂的世界。新人气象:年年后浪推前浪,江草江花处处鲜。
午日到门听罄远;
春风吹树隔林寒:
此联为清朝时期的经学家、文学家毛奇龄撰联。
泽色绘成新世界;
东风吹复旧山河:
此联为郭沫若赠毛泽东联。
曾折松枝为宝栉;
又编栗叶代罗襦:
此联为唐朝时期的女诗人毛正美诗联。
十言通用联
诗学有渊源,羡一家授受;易经明消长,验四季变迁:典出西汉朝时期的学者毛亨,古文诗学业“毛诗学”开创者。曾作《毛诗训诂传》,简作“毛传”。以授赵人毛苌,故世称为“大毛公”,称苌为“小毛公”。《诗经》经秦火后,唯《毛诗》流传至今 齐、鲁、韩三家诗,先后衰亡佚失。
免责声明:本文只供参考。如果您对本文有任何专业领域的建议,我们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的可信性进行评估,并咨询相关专业人士。温馨提示: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如有侵权或有其它问题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
长按上方图片,识别关注,方便查阅
点赞下方,在看分享,让家人知道根在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