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惠:今天我们该怎样孝敬父母(敬请大量转发)三段视频看哭了亿万人!【勤俭是保家法宝,奢侈是败家亡国之因】
征稿声明:
本微信平台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弘扬正能量为宗旨的纯公益平台。
投稿内容:
※身边的真实因果故事。
※挽救人心的感人故事。
※本人忏悔的心得文章。
故事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感恩朋友们传递正能量,踊跃投稿!
邮箱📬
674183005@qq.com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皆解脱
陈大惠:今天我们该怎样孝敬父母(敬请大量转发)三段视频看哭了亿万人!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j0305g8gek7&width=500&height=375&auto=0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c0126w40yr4&width=500&height=375&auto=0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很高兴和大家见面。很感谢主办方的邀请。 我这次演讲的题目是《今天我们该怎样孝敬父母》,这也是我学习传统文化,对弘扬中华孝道,构建和谐社会,一点肤浅的感悟和体会。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一些欧洲学者一直在探讨:为什么四大文明古国中其它三个文明都消失了,唯有中华文明得以传承下来,并保持了五千多年经久不衰?经过研究他们终于得出了结论——那就是中国人特别重视家庭教育的结果。历史证明,这个结论是完全正确的。 家庭教育是伦理道德教育的开始,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续,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扩展。 人从一出生开始,首先面对的就是家庭关系,孩子从父母,特别从母亲身上,学会了如何处理好基本的伦理关系。比如: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五种最基本的伦常大道。父母以自己的身先示范影响子女的品格、气度和性情,担负起子女真善美的引领和追求。 现代社会的很多美德都是以家庭关系中推出来的,好的概念几乎都是从父亲母亲之中浮现出来的。父母的言行和诚信度对子女人性、心性、禀性的培养和人格形成具有很大影响力,是为子女打造做人基础的决定关键。 今天的家庭从过去的三世同堂、四世同堂慢慢的到现在的小家庭化,个人化,人们关注的是一个人的享受,许多年青人失落了中国固有的文化,失落了中国固有的精神,做父母不像父母,做子女不像子女,做兄弟不像兄弟,现在的学校教育,大多讲的是市场,科技,信息,很少强调学思并重,言行相接,如何做人。知识的教育重于生活的教育,功利的教育重于道德的教育,填鸭式的教育重于启发式的教育。重规范化管理,轻个性化发展,重普世科学文化,轻中华人本文化。邓小平曾说:10年改革开放的最大失误是教育。20多年过去了,失误以另外的形式变幻着另外的后果仍在持续发展着。传统伦理道德被颠覆,社会互信不断消解,社会心理日益扭曲,公共责任和核心价值观缺失,特别是一些权力和金钱持有者缺乏高尚的道德支撑,缺乏内心敬畏的法律约束,其严重程度绝不小于邓小平当年的担忧。温家宝总理在一次讲话中直指:“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引发舆论广泛关注。 这里大家看一看今天“教”字的写法,左边是孝,右边是文,这也就是说教育要先教会孝道再教学文化,这样德才兼备才成其教育。孔子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有生也”。这就是说孝道、孝顺父母是一切道德的根本,所有的教育包括伦理教育、圣贤教育、道德教育,都是从孝道引申出来的。教人要从教孝道开始,做人要从行孝道做起。古文讲:“天下之人,不孝不教”,就是说,不懂得孝敬父母的人,不能教化。 孝对一个人的人生非常重要,如果一个人没有学好孝道,他感恩、道义、责任、奉献的人生态度就没有办法形成。一个人假如从小就受圣贤教育,用爱心经营人生,他的生命绝对不会到成年才发光,也绝对不会到退休就结束,而是愈老愈有价值。 孝的教育是维持良好社会伦理的根本,他培养的是人的一种恩义、情义。孝心一开,百善皆开。古人名言:知为人子者,然后可以做人。意思是说懂得自己作为“人子”应尽的孝道,那才谈得上是一个真正的人,才算是一个具有人性的人。那么下面我们就讲第一个问题。什么是孝? (一) 什么是孝?《孝经·开宗明义章》说到:“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这是孝的三个阶段。“始于事亲”是指幼年时期从开始侍奉父母做起。“中于事君”是指中年时期以效忠君王为孝。“终于立身”一说指老年时期应建功立业、留名后世,这是孝的圆满结果。“事亲”是最基础、最重要的层次,否则“事君”谈不上,“立身”更不可能。三个阶段既有着相辅相成的内在关系,又有着层层递进的内在逻辑。就今天来说,让父母生活的好是小孝,小孝为家。让自己的国家和人民因为自己生活的好,是大孝,大孝为国。一个人的孝心永恒不变,并能发扬光大,做到立身,进德,修业,成圣成贤,那你就是至孝了。 养花的人都知道,浇花要浇根。而孝就是中华民族的根,中华文化的根。 今天我们讲传统文化也好,论国学智慧也好,则孝道不能不讲,《孝经》不能不读。 汉朝大儒郑玄说《孝经》是六经总汇(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按章太炎先生的说法:《孝经》是国学之宗。汉朝自惠帝起,所有的皇帝谥号都有一个孝字,如汉孝文帝、汉孝景帝、汉孝武帝,使孝道达到了新的高度。这种谥号特点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唐、宋、元、明、清等朝代都一如既往地把《孝经》放在了重要地位。因为每一个人都有父母,所以《孝经》是一部受到关注最多的书。 《孝经》从“入则孝”开始,详尽地讲解了孝道。例如:听父母之命,养父母之神,暖父母之心,谏父母之过,侍父母之病,葬父母之身,祭父母之魂。并从五个方面向我们对什么是事亲、什么是尽孝作了具体的阐释: 首先“居则致其敬”。“致”就是尽心尽力切实做到,而且做得圆满。就是说对父母要发自内心,完全真诚,没有丝毫保留、虚伪。对父母由衷的尊敬,这样的一种敬意就叫“致其敬”。 二是:“养则致其乐”。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关键是要尽心尽力做到承欢膝下,让父母舒心快乐,没有忧虑、没有烦恼。 三是:“病则致其忧”。就是说父母到了老年,各种疾病随之而来,做儿女的心中不仅要忧心忡忡,问寒问暖,而要尽快为父母检查治疗,尽力照料,护理,争取早日痊愈。 四是:“丧则致其哀”。就是说如果父母过世了,做儿女的要知恩图报,尽其哀情,这是儿女情感的自然流露。 五是:“祭则致其严”。是讲父母埋葬后,要定期的祭祀,庄严、肃穆、恭敬,追忆感念父母的恩德。 如果一个人对父母的居、养、病、丧、祭五个方面都很好的完成了,作为子女的基本责任就算尽到了。 “孝”是一棵从人的心灵深处生长出来的道德之树的根,根正才能大树茁壮,根深才能枝叶繁茂,根蒂牢固才能花果飘香。没有这个根,学什么都不会对社会、对人类有益。 人之根本在孝,本就是本性,也即是人性。这个根、这个本是情感最原始的生发地,一旦触动,便如闪电一般照亮那个地方,最能“摇其心、动其志、利其行”。也就是说最能帮助人回归本性,回归人性,恢复本善。 这里向大家举一个例子:说的是抢劫犯李斌,入狱一年了,从来没人看过他,眼看别的犯人隔三差五就有人来探监,送来各种好吃的,李斌就给父母写信,让他们来,在无数封信石沉大海后,伤心和绝望之余,他又写了一封信,说父母再不来,他们将永远失去他这个儿子。 这天天气特别冷。李斌正和几个在押犯人密谋越狱,忽然,有人喊道:“李斌,有人来看你!”进探监室一看,李斌呆了,是妈妈!一年不见,妈妈变得都认不出来了,才五十开外的人,头发全白了,腰弯得像虾米,人瘦得不成形,衣衫破破烂烂,一双脚竟然光着,满是污垢和血迹,身旁还放着两只破布口袋。没等李斌开口,妈妈浑浊的眼泪就流出来了。这时,指导员端来一大碗热气腾腾的鸡蛋面进来了,热情地说:“大娘,吃口面再谈。”等妈妈吃完了,李斌看着她那双又红又肿、裂了许多血口的脚,忍不住问:“妈,你的脚怎么了?鞋呢?”“是步行来的,鞋早就磨破了。”步行?从家到这儿有三四百里路!“您怎么不坐车啊?怎么不买双鞋啊?”“做什么车啊,走路挺好的,唉,今年闹猪瘟,家里的几头猪全死了,天又干,庄稼收成不好,还有你爸……看病……花了好多钱……你爸身子好的话,我们早就来看你了,你别怪爸妈。” 探监快结束了,指导员进来,手里拿着钱,说:“大娘,这是我们几个管教人员的一点心意,您可不能再光着脚走回去了。”“这哪成啊?娃儿在你这里,已够你操心的了,我再要你的钱,不是折我的寿吗?”李斌撑不住了,声音嘶哑的喊道:“妈!”就再也发不出声了,此时窗外哭泣声一片,那是旁观的劳改犯们发出的。这时,有个狱警进了屋,故作轻松的说:“别哭了,妈妈来看儿子是喜事啊,应该笑才对,让我看看大娘带了什么好吃的。”他边说边拎起麻袋就倒,李斌妈妈来不及阻挡,口袋里的东西全倒了出来。顿时,所有人都愣了。第一只口袋倒出的,全是馒头、面饼什么的,四分五裂,硬如石头。不用说,这是李斌妈妈一路乞讨来的。李斌妈妈窘极了,双手揪着衣角,喃喃地说:“娃,别怪妈做这下作事,家里实在拿不出什么东西…..”李斌好像没听见似的,直勾勾的盯住第二只麻袋里倒出来的东西,那是一个骨灰盒!李斌呆呆地问:“妈,这是什么?”李斌妈神色慌张起来,伸手要抱那个骨灰盒:“没……没什么……”李斌发疯般抢了过来,浑身颤抖:“妈,这是什么?”李斌妈无力的坐了下去,花白的头发剧烈的抖动着。好半天,她才吃力的说:“那是……你爸!为了攒钱来看你,他没日没夜的打工,身子给累垮了。临死前,他说他生前没来看你,心里难受,死后一定要我带他来,看你最后一眼……”李斌发出撕心裂肺的一声长号:“爸,我改……”接着“扑通”一声跪了下去,一个劲儿的用头撞地。“扑通、扑通”,只见探监室外黑压压跪倒一片,痛哭声响彻天空…… 第二个例子说的是,《二十四孝》中有一则“拾葚供亲”的故事。故事主人翁叫蔡顺,是我们河南人。蔡顺父亲早年去世了,他与母亲相依为命,对母亲很孝顺。当时正赶上饥荒,没什么吃的,他就背着筐去采桑葚。有一天,他采了不少桑葚,背了两筐往回走,路上碰上了贼。贼是当时官方记载的说法,实际上就是造反的农民赤眉军。赤眉军一看他背的桑葚分两个筐装,都很好奇,问他,这是为什么?蔡顺说,黑紫色的是成熟的,好吃,有甜味。红的是生的,不太好吃,有酸味。黑的给我妈吃,这个红的我吃,我们没有粮食可吃,就靠这山野果子充饥。赤眉军的这些人认定蔡顺是孝子,他们决定给他两袋粮食,饥荒年代有人给粮食可是不得了的事!而且不是一般人,是强盗给的!赤眉军除给粮食外,又给他一个牛蹄子,说给你妈妈改善改善生活吧。 李斌的例子告诉我们:孝道可以让服刑人员触动他们的天性,启发他们的良心,转变改造为好人。蔡顺的例子告诉我们:盗亦有道。如果你真的是一位孝子,那些社会边缘人物,或是暴力起家的强盗,也会尊重你,甚至尽其所能帮助你。孝道与亲情是人类共同的情感共鸣。 孙中山先生说:“国家讲伦理道德,才能长治久安。”“《孝经》所讲的,几乎无所不包。现在世界中最讲文明的国家讲到孝字,还没有像中国讲得这么完全。所以孝字更是不能不要的。” 我国已故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说:“在人类,中国是最讲孝道、最注重伦理的国家。在众多的伦理教条中,孝总是摆在第一位。在封建社会,许多英明皇帝告知天下以孝治国。” 周文王在当太子的时候,对父母就由衷敬爱。继承王位之后,更是以孝著称,以德治国,五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都尽到极致,成为全国人民的表率,开创了周朝八百年基业,成为我国历史上最长久的一个王朝。汉代的“文景之治”,唐时的“开元盛世”,清朝的“康乾盛世”,之所以能把国家治理的那么好,根源就在于这些皇帝以天子身份行孝垂范,以孝驭官,以孝化民,以孝治天下。 《孝经》在汉武帝时传入朝鲜,梁武帝时传入日本,他们都把《孝经》视作盛典。日本古《学令》规定,学生必通《孝经》、《论语》方可取用。在韩国,不孝者根本不能在社会上立足,更不能做政府官员。 韩国、新加坡等周边邻国,港澳台地区以及世界华人聚居地,孝道文化得到了很好的传承,他们在修身齐家、治国理政、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在近代,毛泽东情深意切的《祭母文》,其孝情、纯情、哀情、悲情不知打动了多少人。 朱德《回忆我的母亲》收入语文课本,使无数人受益。 1966年11月,一位意大利记者采访朱德。 记者问:在您的一生中,对你影响最大的书是什么? “是识字课本。” “对你影响最大的人是谁” “是我母亲。” “你一生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我没能侍奉老母,在她离开人世的时候,我没有在她的床前给她端一碗热水。” 本世纪以来,我们国家越来越重视中华孝道的宣传和教育,胡锦涛、温家宝、李长春、刘云山、回良玉、陈至立,对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传统美德,对把孝道作为德育教育内容都作出过重要批示,发表过重要讲话。2007年3月11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弘扬孝道、共建和谐的专版,把孝道郑重地摆在全国人民面前。2008年,国家决定清明节放假三天,让人民群众祭奠祖宗、追念先烈、感恩和怀念逝去的父母。这一举措,对于弘扬民族文化,传承中华孝道,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0年重阳节期间,北京市开展万名孝星和千家为老服务先进单位评选活动,其规模之大、气魄之大,为全国各地树立了榜样。有的地方提出“以德招商,以孝引资”。有的地方以“教育一代人,受益几代人为”宗旨。编制“孝心教育大纲”。 孝是众德之根,诸善之源,立身之本,齐家之宝,治国之道,是民族认同,民族团结、民族振兴的基础。今天提出的以德治国,建设和谐社会,实则都包涵了中华传统的孝道。 孝关乎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它让人的内心充满温暖,并把人提升到一个庄严和神圣的境界。“百善孝为先”的古训早已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准则。 我们每年的春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其实质都是在演孝。“每逢佳节倍思亲”,贯穿过年过节始终的是浓浓的人伦情义。祭拜祖先,感恩长辈,敦亲睦邻,关爱晚辈,充盈着亲情情结。敬祖意识,寻根心理,报本观念,慈爱心肠,唤起我们对民族文化的记忆,对民族精神的认同,唤起同根同宗同源的民族情,凝聚和睦和谐和平的亲和力。这也是节日的动力、魅力所在。 比如大年正月初一,作为晚辈的儿孙都要给祖宗长辈磕头行礼。有人认为这是作秀,这是封建,不合时宜。“都啥年月了,给父母磕头好意思吗?”你要知道,磕头这种形式为什么能上百年、上千年的流传下来呢?因为给父母磕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礼节和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情感最深重、礼仪级别最高的表达方式。只有当你低下头,弯下腰,折服傲慢,摒弃轻浮,双膝跪倒在亲人面前时,你才能体验到那种毕恭毕敬的崇拜,那种和站着无法相比的神圣情感。那一刻你才会觉得只有那样的跪拜才能表达对父母高堂的祝福。因为那一刻你又似乎变成了一种近似于母胎内婴儿的姿态,那是一种庄严的、神圣的、感恩的姿态。 历来人们都知道磕头是大礼,他不仅是尊敬,也是一种权威。但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住房要下跪,就个医要下跪,吃个救济要下跪,打个官司要下跪,这种带有自卑和自甘屈辱的行为是要不得的,这和为了表示孝敬、感恩,发自内心的给父母磕头下跪是完全不同的行为。今天我们所应追求的是平等、自主、科学、创新、公平、正义等价值观念,人要有尊严地活着。因此:“男儿膝下有黄金,只跪苍天和娘亲”。 |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w0309h36kvq&width=500&height=375&auto=0
究其原因,是亲人的包容让我们太放肆。假如对领导、同事等外人发脾气,很可能损害彼此的关系。因此,我们在沟通中会有意无意地注意方式方法。而“亲人”是比“外人”更稳固的一种关系,我们知道,即使言行出格,他们也不会计较、不会记恨;即使拿他们当出气筒,也能获得宽容、理解、忍耐、体谅。 除此之外,我们对亲近的人心理预期太高了,认为他们应该支持自己,一旦碰到不顺,就容易形成心理落差,觉得“别人不理解我也就罢了,怎么你也不理解”,越想越生气。 当肆意将外人给自己的伤害转移给配偶时,我们没有看到对方默默端来的一杯热茶中包含的关心;当不耐烦地打断父母善意的唠叨时,我们不曾看到老人无言地离开,在屋子里悄悄伤怀。亲人们无怨无悔地承受我们的伤害,因为他们离我们最近,与我们最亲,能用爱包容我们。 有网友曾算过一个与父母相处的时间,大概只有几十天到两百多天,与其他亲近的人在一起的宝贵时光也是有限的。从现在开始,不要把粗暴的态度、不客气的指责留给亲近的人。 试着从下面3方面改变自己: 1.换个角度看问题。 人们都希望自己是对的,对方必须接受自己的意见。站在亲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想想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学会理解他们。假如他们不停唠叨,可以选择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告诉他们,你已经知道问题所在,让他们相信你能解决好。 2.让亲人把话说完。 气头上往往很难把话说清楚,因此,英国历史学家帕金森和管理学家拉斯托姆吉在合著的《知人善任》一书中谈到:“发生争吵,切记免开尊口,让别人把话说完,虚心诚恳地倾听,才能彼此交心,把事情说清楚。”“风平而后浪静,浪静而后水清,水清而后游鱼可数”,待风平浪静后再说,可以避免伤了感情。 3.平息怒气三法则。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在愤怒时会出现“意识狭窄”现象,死盯着负面信息不放。在自己快要情绪失控前,试着停下来不说话,或者离开现场,让自己冷静下来。春秋时的蓝田侯王述曾被人骂上门来。他始终默默面壁而立,直到那人离开,才转身继续办事。降低声音,继而放慢语速,胸部向前挺直,能有效平息怒气。 俗话说,“忍得一时气,免得百日忧”。记住,对亲人让步不丢面子,而是出于爱。 一切财富、名誉、地位,都是外在表象。德行才是根本,厚德载物这句话丝毫不假。为什么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之后能够轻松获得财富?因为厚德才能载物,千金财富必定是千金人物。 |
陈大惠:西方讲的平等破坏了自然本有的秩序我们讲五伦,就是人的五种关系。就是你会做儿子,会做女儿吗?无条件地去爱你的爸爸妈妈,你就是个好儿子,好女儿,没人教啊,不懂啊。所以怎么样呢?不会做女儿,不会做儿子。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是什么呢?长幼有序。长幼有序我们只能简单地讲,时间的关系。什么叫长幼有序?我不知道咱们石家庄河北这边的观众有没有这个特点。很多地方都有,什么情况呢?闺女拍着妈妈的肩膀叫什么?叫老姐啊!哎,母女之间是姐妹的关系,老姐。儿子拍着爸爸的肩膀,哥们儿,这是我的哥们儿,看上去挺亲热,看上去挺平等,西方讲的平等嘛,自由平等嘛。这个平等是很肤浅的,是错误的。为什么呢?他破坏了自然本有的秩序,你说这句话什么意思呢?你从哪里来?爸爸妈妈。爸爸妈妈从哪里来?爷爷奶奶。应该怎么样呢?应该是讲敬畏,我们对长辈一定是恭敬,一定是怀着敬畏的心,有畏惧的心。这个叫什么呢?自然的顺序。 我们今天再看社会,今天社会讲这个西方的这种平等,它是什么呢?它是浮浅的。所谓大家都平等了,一团和气都是朋友了。其实怎么样呢?那是你自己设计,你自己发明的,自然不是这样的。我们今天仔细看,学了这个之后,你就看那个爷爷啊,在家里面,那个爷爷越看越像孙子,那个孙子越看,他越像爷爷啊。他在那儿颐指气使——来,爷爷,我太渴了。我们就常问这个问题:你会当妈妈吗?你会当女儿吗?不会了。怎么不会了呢?长幼有序破坏了,《弟子规》里讲,“长者先,幼者后”,长辈是在先的,所有人间的享受,种种的这些,你都要先给你的长辈啊,先给父母啊,这是对的。反过来,今天我们糊涂了,糊涂了怎么样呢? 我举个例子,有的那个妈妈呀,给那个孩子呀,准备水,倒水,看着表说,儿子呀,要放学了,放学怎么样呢?哎,我得给他凉好一杯水,到时候他回来之后马上能喝到这种温水,你看这个妈妈,这是不是爱呢?错了,错了,她破坏了长幼有序的这个自然的规则。儿子回家了,回家之后怎么样了?那妈妈因为回来,掐错了时间了,着急下班做饭呢,给凉了一杯很热的水,这个孩子下学也早,回来之后呢,这是真事,拿起这个水就喝,一喝烫的,滚烫这杯水,这个孩子初中三年级,16,儿子,拿这杯水一下就泼到妈妈脸上了。妈妈整个这半边脸全部烫掉皮了,儿子这一泼妈妈说一句什么呀——你想烫死我呀。 这么不是人的儿子谁教的啊? 各位,谁教的呀?这么不是人的儿子谁教的啊?你教的,你这个当妈妈教的。你一天一天都在教他。教他什么呢?你是我的长辈,我得伺候你,这是什么呢?这是人生一世正常的,你教的嘛!所以今天我们灾难从哪里来呢?那个老爷爷,老奶奶问我这个问题,我说,各位一筷子一筷子教出来的。什么意思呢?我们在这儿吃饭,爷爷奶奶在这儿坐着,你看爸爸妈妈在这儿坐着,爸爸妈妈根本就不管爷爷奶奶,不管长辈,拿着筷子先给自己的孩子,吃点啊,多吃点啊。你看,一筷子,你是爷爷啊,你是奶奶啊,这不是教的吗? 其实,《弟子规》里面讲的很明白,“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吃饭坐走,一切的一切的享受,要先给长辈呀,这是正常的。你说我就不这样,我是西方价值观,儿子重要。那你是颠倒,颠倒怎么样了呢?两种结果,大家听听有没有道理。第一个长大了不能这样啊,七八岁了,你得教他做人了。你到社会上没人喜欢,没人要这样的人,这么傲慢,这么自私的孩子,怎么能在社会生存呢?他得像个正常人,你一教他,你得给爷爷夹菜,给奶奶,伺候爷爷奶奶,伺候爸爸妈妈。他不同意,为什么呢?从小到大都是伺候我嘛,你凭什么让我反过来伺候你。他会怎么样?他会怨恨你呀!今天我们看到种种的社会新闻,杀父母,杀老师,杀爷爷奶奶,打父母,骂父母,把父母起诉到这个法院去,为什么变成这种情况呢?跟各位讲,人伦第二个伦,长幼有序破坏。谁教的?你教的,当父母教的,当长辈教的。为什么今天学生难管,孩子难管呢?找出来了,答案知道了,就这么简单,丧失了教育,伦理道德的教育没了,你从哪儿来的,长幼有序不懂嘛,不这么教了啊!这是第一种,他会怎么对待我,孩子,学生会怎么(对待),下级会怎么对待我们呢?就是怨恨呢,打骂啊,杀害啊。还有没有别的方式,有啊!他把门砰一关不理你了,再也不跟你说话了,现在孩子们都是这样。认为什么?这是正常的,他到了叛逆期了。谁发明的叛逆期啊,?你看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的文明史,哪儿写着说,这个圣贤,孔老夫子,司马光,范仲淹这些圣贤都有叛逆期,哪儿有?分明是我们教出来的。 技能的教育,那个东西学多了他傲慢 所以,温总理他老人家在这次“两会”上就提出来,我们中国人怎么样呢?不但要过上小康的生活,还要过上有尊严的生活。我就请问,你是市长,你是明星,你是有钱人,大企业家,你的儿子骂你,你的女儿不孝敬你,你有尊严吗?你的学生看到了你,根本不把你当老师,你作为一个领导,下级看到你之后,根本看不起你,你有尊严吗?各位,我们前不久到中山市做汇报,下面坐的都是大企业家。有一个人,听了汇报听了一半跑到会议室边上的仓库使劲哭啊。男的,40多岁,大老爷们儿哇哇在那儿哭,把那服务员吓的说,这是怎么了?后来这些企业家去找我们的老师,晚上十一二点都不愿意走。他为什么哭啊?他说我的奔驰、宝马有的是啊,我资产是很多啊!他为什么这么痛苦啊?他的老婆看不起他跟他离婚了,他的孩子骂他。你说你再有钱,你幸福吗?你有尊严吗?你再有钱你儿子骂你。 各位,我们想一想问题今天种种的问题出在了哪里?出在了教育上。这个教育不是说数理化的教育,那是技能的教育,那个东西学多了他傲慢,谁说的,《弟子规》讲的。“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什么意思呢?你不力行人道,你不把人先做好了,人伦大道你不先去力行,不力行,只知道让孩子背唐诗、弹钢琴,跳芭蕾舞,只会天天在这儿炫耀,最终增长了孩子的好慕虚荣和傲慢。谁教的?父母教的。 他没有受过孝道的教育,才敢跳楼自杀啊 古人怎么样呢?不要说古人,我这一代都赶上了。家里来了长辈,家里来了客人,客人吃饭,我们拿着小板凳儿一边吃去。今天怎么样?这一桌人都围着这个小孩子,他成了皇帝了。所以很多年前我们都听到,小皇帝,小公主,我们不以为然,觉得没什么事。哪里想到,长大了你如果不听他的,他就会杀了你,他就会骂你,他就会恨死你,他就会跳楼自杀。他怎么敢跳楼自杀?他没有学过孝道。《孝经》中国历史上24位皇帝注解过,像唐明皇、玄宗都注解过,用孝道来治国。啊,因为孝是人伦,是人道,是人性。人人都有的东西,它一治它就通嘛,人人都有,多简单啊!所以说,《孝经》里讲了一句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啊!你这身体哪儿来的?父母给的,给你喂大的。哎,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啊,那不是仅仅属于你的,你要先想,你受到伤害最难过的是白发苍苍你的父母,他怎么活?你跳楼自杀,你这不等于把你父母从楼上推下去了吗?他怎么活呀,那不是他也早死吗? 各位,我们现在一到晚上就灯红酒绿,吃喝嫖赌,抽烟喝酒,纵欲伤害自己的身体,要不就以死要挟自父母,大逆不道啊,大不孝啊!违背了你的人性,违背了道德呀,违背人伦啊!天理不容啊。有的朋友说你们这个汇报团太难得了,听说都是免费汇报,公益论坛,能不能到广东一个企业去做汇报?我说,哪个企业?他说,富士康。我说,听说现在是13跳了。是,各有各的苦,我们不是说他们就不委屈,但是你再委屈,你不能走这条路,为什么呢?如果你从小受的是什么教育呢?爱惜身体,因为这样父母受不了。你感冒了,你父母都受不了啊!你就知道你不能那么自私自利,你得想到别人,首先想到父母啊!你跳楼了,你想过你父母吗?他没受过这个教育啊,所以他才敢往下跳啊。 各位想一想,那么恶的人都能教的好,一时糊涂的人肯定能教好啊,就是没这个机会。听说现在全国各地,很多心理辅导的专家都云集到那儿去了,去给他们做心理辅导,还有通过什么方法?长工资,这个你嫌钱少,你别跳楼,我给你涨钱。各位钱这个东西呀,欲望这个东西跟人性不通啊!那不是人性里的东西呀。人性是无条件的爱父母啊。一时糊涂了,明白这个我们就知道,有信心,一定能够达到和谐,前提是理论和方法要讲的通,一讲通了,一做试验,你看我们这些老师都是试验,上台给你证明啊,真能好。 肤浅的平等把敬畏心破坏了 我们大家知道了这个,就知道长幼有序是自然的,是人性。年纪轻的就应该恭敬长辈,你怎么来的呢?你要知道,我们知道这个,这是人道,我们今天你看那个学生指着长辈就骂呀,还有的那个文明一点儿,我看电视里讲啊,指着老师:李老师,你给我道歉,因为你错了,咱们是平等的。 平等。怎么叫平等呢?你今天孝顺你的父母,你给他跪下磕头好像是欺压孩子,不是。将来你也有孩子,你的孩子也给你跪下磕头啊,他也孝敬你啊,这叫真平等。你看,人人都有这个权利,人人都有这个机会啊。不是说剥夺了你的什么东西啊,我们大家明白了这个就知道,那是真平等。你看着好像是我们给老爷爷让座,鞠躬,敬长辈好像是不平等,将来也有人敬你呀,这叫平等啊!而且这种平等是自然的,破坏了它,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把敬畏心破坏了。他不知道恭敬了,不知道害怕了。大家都是那种肤浅的那种平等,怎么样呢,你说有什么不好呢?一句话很简单,你说话将来没人听。做长辈,做领导的,做这个父母的,说话要是没人听了,大家想一想,你这个企业,你这个社会,你这个家庭还想和谐,那不是做梦吗? 趋吉避凶——重新认识传统文化之五 |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敬请我们当代的孩子们,一定要看完这三段视频。别任性了!孩子们,我们也会当父母的!别让父母伤心!!!
恭摘自蔡礼旭老师演讲集《小故事大智慧》
汉朝开国的时候,刘邦分封了一百多位功臣,这都是帮助他打天下的人,让他们都有土地、房屋。经过一百年以后,经史学家调查, 这一百多个功臣当时的家庭状况如何?让人非常惊讶,这一百多人的家产几乎已经完全消耗殆尽,还有人的子孙已经沦落街头乞讨为生,只剩下不到十个人的家族还保持兴旺。其中有一个就是萧何的家族,还很富有。而萧何在分封土地的时候,没有去争取皇城附近的土地,反而去要那些比较贫瘠的土地。用萧何的话说,贫瘠的土地没有人抢,而且子孙若不耕作就没有饭吃,因此他们就会很勤奋、很节俭,所以勤俭持家就能延续下去。一百年以后,他的家风仍旧保持不衰。
商纣王时,纣王送给妲己一双象牙做的筷子。旁边有位贤臣叫箕子,他看到这种情况,心里就想商朝要灭亡了。为什么看到一双筷子,就可以了解到这个国家要灭亡?我们细细来想一想,当妲己拿着一双象牙做的筷子,可能她用的杯子就是犀牛角做的,他饮食所用的是什么碗碟?可能是金子、银子做的。吃着山珍海味、穿着绫罗绸缎、住着华丽的皇宫。所以,当他奢侈的物质生活不能得到满足时,最需要的是什么?钱。钱就是老百姓的民脂民膏,他要剥夺、榨取老百姓的钱财,老百姓就会群起而攻之,要革命把他推翻。一个国家奢侈必亡,相同的,一个家庭奢侈也一定会穷困潦倒,所以奢靡之风绝不可长,这一点一定要谨慎。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欢迎您分享和转载,让更多的人受益和欣赏,让更多的人能接触到善知识,从而走上断恶修善的道路,功德无量! 如果您希望看到更多的好文章,请关注公共号妙音故事集锦 微信号:mygsjj |
分享智慧,功德无量~
欢迎关注【妙音故事集锦】微信平台
微信号:mygsjj
微信名:妙音故事集锦
妙音故事集锦,是免费的公益佛学、修行、传播正能量的悲智佛学平台。让您天天亲近佛菩萨,学习善知识,积累福报,让生命充满慈悲与智慧!
转载是一种动力,分享是一种美德。如果这些对您有点滴的帮助,欢迎转发和分享,将佛法的大智慧带给您身边的每一位朋友!
温馨提示:点击屏幕右上方按钮即可关注妙音故事集锦、将内容分享或转发至朋友圈。
点击右上角分享给家人朋友,带去您的祝福!
征稿声明:
本微信平台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弘扬正能量为宗旨的纯公益平台。
投稿内容:
※身边的真实因果故事。
※挽救人心的感人故事。
※本人忏悔的心得文章。
故事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感恩朋友们传递正能量,踊跃投稿!
邮箱📬
674183005@qq.com
请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一切重罪皆解脱
欢迎大家点击左下角“阅读全文”华藏净宗弘化网。共同学习,破迷开悟,离苦得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