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级忙着讨好上级

柴夫斯基 老斯基野驶


答者无意出者有心。关键还在于,阅卷人是谁。


 01 


有个非常流行的心理学理论,叫“九型人格”。


意思是,把人的性格特点进行分类,可以分出9种不同。



其中一种,被称为“助人者”或“给予者”。它具有以下特征:一、觉得为他人奉献很重要。二、不论是否乐意,眼前有谁就照顾谁。三、最后才考虑自己……


一种典型的“保姆式”人格。通俗点儿说,就是喜欢讨好别人。


“讨好”这个词,算不上褒义,但要说它是贬义,也有点失之武断。


有个同义词叫“投其所好”。这里,“投”和“讨”恰恰是两个相反的动作。


矛盾吗?也不矛盾。有些“讨好”本来就是“投资”,你以为人家是真对你好啊?不过是战略性让步,实现资源交换罢了。


但有些讨好,你别说,还真可能是不带目的、纯粹到发光发亮的讨好。


这里面的学问,就不是一两句话讲得清的了。


 02 


历史上,有个靠脸吃饭的奶油小生,叫和士开。他肤白貌美、风度翩翩,与武成帝高湛的老婆胡皇后搅到了一起。高湛死后,和士开权势日盛,《北齐书·和士开传》里就有一段关于官员讨好他的描写:



大意是讲,和士开有次重感冒了,吃药吃不好,医生只好放大招,开了一个叫“黄龙汤”的冲剂。好笑的是,这个黄龙汤其实就是“屎汤”,奇臭难闻。可只有喝了这种刺激性强的东西,才能把寒气逼出来。


这不,为了讨好和士开,这位官员不仅自告奋勇试药,还喘都不喘地喝了个精光,跟喝板蓝根有的一拼。结局便是“士开深感此心,为之强服,遂得汗病愈。”


不得不感慨,医药匮乏的古代,讨好领导还得练就一个百毒不侵的体质。


奈何,树大招风的和士开,最终落了个被人活捉杀头的下场。可怜官员一饮而尽的“黄龙汤”成了一碗空欢喜。

 

 03 


《权力的游戏》里机关算尽的小玫瑰也是如此,她讨好了一个又一个性情古怪的君主,喜欢搞基的、热衷SM的、心智低幼的……随时转变喜好,把每个男人都收服得妥妥帖帖,目的就是不断靠近权力巅峰。这不,日渐失权的太后怒了,用满满一地窖的汽油告诉她:“你这是在玩火!”


当然,也有最终成功的案例,像《肖申克的救赎》里,给监狱长擦皮鞋的安迪。


时至今日,还是豆瓣排名第一的电影!可见这委曲求全的“讨好”扎了多少同胞的心。


这些讨好者的动机都不难理解,为了权力或自由,讨好是用来换取机遇、走上人生巅峰的手段。


但有些,就不那么好理解了。


 04 


不好理解的主要有两类:


一类是明明有能力,也得到大家认可了,却还在拼命讨好的。这得多不自信或多不满足呢?作为吃瓜群众,很难想通,乖乖地做个安静的美男子不好吗?

(直逼3D的绘画技术)


有人就是不愿意。比如,北宋大名鼎鼎的才子丁谓,参加当时的国家公务员考试,拿了第四名。他的德智体美劳放在今天,也可说是全面发展的典范:


写的文章,专家看了,认为能和韩愈、柳宗元相提并论;画的昆虫,小鸡见了,因为太逼真而激动地直扑过去啄。“一举三得”这个成语讲得也是他,在修葺宫廷过程中,他把备料、运输和处理等多个环节有机整合,创造出了一道省时省力的建造工序。


宋代达芬奇啊!


奈何,满身的才华细菌,却热衷于跟好基友寇准玩“塑料兄弟情”,更不加遮掩地讨好宋真宗,成天帮领导搞封建迷信,一个劲儿地败家。终于,越玩越大,太后发飙了。贬官!抄家!想不通,一介能人,偏要落到如此骂名?


另一类想不通的,是上级去讨好下级,高级去讨好低级,能升级的宁可降级也要讨好……这是什么情况?不必多说,举个例子就都知道了,请看下面这对儿。


(十年前大火的CP,如今照样流行)


快十年前,火遍大街小巷的《蜗居》第一次把房价、小三等敏感议题一股脑儿放上了台面。宋思明和海藻这一对儿,就是典型的有钱人讨好平民,其实,走的还是“总裁+穷女人”的玛丽苏路线。


不过,大伙儿照旧看得难以自拔:因为写实啊!可见,这让人想不通的讨好,无论啥时候,都挺常见的。

 

 05 


经济学里有个基本的“理性人”假设: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


这么看,“讨好”一定是跟“理性人”相违背的,因为你算不出“讨好”的成本可以变到多少。有时候,甚至会越来越刹不住车。


刹不住车就不开车了吗?


也不行。“讨好”就像润滑油,用得恰当可以提车速、跑远路,只有过了量才会加速耗油,甚至爆震翻车。


说到底,得分得清,哪些讨好是必须的,哪些讨好是没必要的。


这才是真·理性。


必须讨好的,避无可避,也就成了一门艺术,是有讲究的。没必要的讨好,就成了自嗨,往往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有的人不讲究,就只好砸成瘸腿。有这么一个故事:宋代一个小官吏珍藏着一面古镜,为了讨好上头,便拿去献给宰相吕蒙正。说:“这古镜能照二百里内的范围哦。”吕蒙正微微一笑:“我的脸也不过就盘子那么大,照二百里做啥呢?”小官吏噎住了,这蹩脚的“礼由”听着能上天,但没法自圆其说呀。瞎讨好的结局,当然是悻悻而回。

 


不过,也没脸嘲笑这个小官儿。


长长的历史长河,充斥的基本是这类没技巧、没必要的讨好。


像以前科举考试,明明是选拔人才的手段,出题人也要强行讨好权臣。比如,张居正任首辅那会儿,有地方出作文题叫“敬大臣则不眩”。这个题目取自《中庸》,意思是“敬重大臣就不会遇事无措”。


一次还不够,过了三年,湖北摘《论语》而出题“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因为张大人是湖北人……


听说,当年有考生拿到试题当场怒了:“这TM是道超纲题啊!”


按照现在的套路,你不会也不要紧,至少先写满,把字儿写好看点嘛!


还好,科举考试废除100多年了,用脚趾头想也知道,今天还能存在这种操作吗?


不存在的。


来源:老斯基野驶(ID:lsjyeshi)作者:柴夫斯基

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侵权必究

谁占了时代的便宜?

冯小刚一句话也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