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耳边评测】惊喜——达音科 隼Ultra耳机评测

盖梁支座 耳边事 2024-03-19



一、惊喜

已经好长一段时间了,我基本上总是在出差。

旅途中用什么耳机,一直是我的一个大难题。且不说从佩戴、便携、价格等方面的因素来考量,就是声音风格上,其实也挺难选择的。有些耳机声音太淡,会让人觉得乏味;有些耳机过于偏科而不耐听;还有些耳机对前端的要求太高,也不可能总是背着大砖头四处奔波。

相比之前使用的动辄万元以上的旗舰塞而言,我把隼Ultra装进行囊的时候,对它的期望值其实并没有那么高,更多还是觉得这条新上市的耳塞可能会给我带来一点新鲜感,而当我真正认真听了这条售价一千五百多的耳塞时,则切实地感觉到了“惊喜”。

说到这个惊喜,就得重点说一说这个“惊”字。

入烧二十年,其实很难有耳塞“惊”到我,至少很难有耳塞以“正面形象”惊到我。

我对于隼Ultra的惊讶在于,之前听到隼Pro的时候,就觉得那已经应该是“隼”系列的终极形态了,达音科当然具备研发出更高端系列产品的能力,但是在“隼”这个千元级别的系列中,隼Pro的声音形态已经是几近于完备,在其框架中没有明显短板了。

如果在这个基本盘上,不大幅度提升素质、调整声音形态框架,我是很难想象出这个系列的下一代产品还能在哪里找到提升空间。

而隼Ultra则恰恰没有受限于前作成功的藩篱,以更高的声音水平和更丰富的声音架构实实在在地给了我这样的一个“惊喜”。



二、声音素质

既然说到了隼Ultra的素质水平和声音构架,我们就不妨先从这个方面说起。

隼Ultra具有同价位级别耳塞中,非常少见的素质水平,在解析力、动态、声场以及声音的纯净度等方面,都可以与更高级别的耳塞相媲美。

解析力方面,隼Ultra在声音整体内容的完整性和细节的表现能力上都做得非常突出,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受到更加完整的音乐内容,从音乐现场LIVE中舞台上下的内容交互,到SOLO中每一个音符与细节,隼Ultra都能清清楚楚地传递到我们的耳朵里,基本上不会有任何缺失或走形。相对于隼Pro而言,隼Ultra在声音细节处的音色处理尤为独到,几乎每一处细节都是饱满且生动的、有温度、有光泽感的,所以隼Ultra给我们呈现出来的音乐画面在内容层次上比隼Pro要更加丰富。

同样让人满意的还有动态。隼Ultra是一条极具力量与气势的耳机。如果我们以《1812序曲》中的炮声作为示例,那么隼Ultra呈现给我们的几乎是一个堪比大耳机的动态表现,炮声从细致的弦乐中轰然崩裂开来,径直向我们扑来。虽然可能相比高端耳塞,隼Ultra的密度还显得稍欠扎实,但是音乐的力道和氛围感已经基本完整地呈现出来。

隼Ultra的声场表现中规中矩,我们能够感受到歌手或乐器的位置和间距,但整体场面相对紧凑。应该说,隼Ultra的空间感表现在大多数音乐风格中都足够,但如果用来听一些大场面的交响乐则相对不会那么出彩。



三、声音风格

我听到隼Ultra之前,看见一些先听过的烧友说隼Ultra属于一个杂食的风格。

在我听过以后,我觉得这些烧友说得也对,但也不完全对。

隼Ultra属于一个比较狭义上的杂食风格,在大多数常规音乐类型中,都具有非常好的表现力。

比如我们最熟悉的流行音乐方面,隼Ultra的中频扎实、细密,不但能够表现出优质的人声音色,同时对于吉他和电子琴也有良好的表现力。而更加难得的是,我觉得隼Ultra的低频质量非常高,量感控制得恰到好处,再多一点就稍显轰头,再少一点就又有些寡淡。从下潜到回弹、从扩散到收束,隼Ultra的低频一步一步展开,如教科书似地给我们展现出了一个优美、健康、完整的低频表现。这样的低频表现,目前在中低端耳塞中已经非常罕见了,因为低频的展现需要很强的控制力,所以目前的中低端耳塞往往惯于把低频切掉一部分,这样的低频虽然不完整,但也易于掌控。隼Ultra给我们呈现出来的这个完整的低频,在同价位中是殊为难得的。

相比于隼Pro那种平直甚至略有一点干涩(非贬义)的中低频而言,隼Ultra的中频和低频就显得丰润、立体得多。隼Ultra的中频厚度略大于隼Pro,并稍微拉近了一点人声的位置,让我们可以更加直接地感受到歌手传递的感情与意境;同时隼Ultra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低频量感,提高音乐的氛围感和节奏感。

因为我最近一直在旅途中,所以就不妨以梁博的《日落大道》为例。开端的电鼓和BASS舒缓展开,凝炼、深邃的中低频稳稳地给我们展开了一幅旅途中的黄昏画卷;歌手的嗓音真实平稳,细节非常丰富,我特别喜欢梁博在嗓音尾端的那一点气声的尾音,隼Ultra也清晰准确地给我们表达出来,同时也非常精准地表现出了梁博摇滚嗓音中的力量感和线条感,甚至是一些明显的金属味道;后续再次展开的肘风笛中,我们也能感受到隼Ultra在器乐方面,对于中高频的处理,干净、通透中也不乏声音在温度与亮度上的优质表现。

隼Ultra在高频和极高频上的表现是相对保守的,高频更加强调信息量和通透感,而并没有一味地拔高,并且在高频顶端还是进行了一定的打磨,让声音听起来更加圆滑、润泽,而少了一点清脆。如果我们来做一个比喻,我觉得隼Ultra在高频的音色上更像是萨克斯或单簧管的丰盈,而不是笛子或者竖琴那样的清瘦。

所以,如果我们要用隼Ultra听器乐的话,这条耳机可能更适合于各种提琴或者吉他、小号等乐器,而对于笙管笛箫这些传统民族乐器的表现力则相对不足。这也是我们前面所说隼Ultra“不完全杂食”的原因。

如果与前作隼Pro对比的话,我觉得隼Ultra继承了隼Pro在均衡、杂食、耐听的风格特点的同时,一方面大幅度地提升了耳机的综合素质水平;同时也采取了更具自身特点、也更有针对性的调音风格。隼 Pro是一个相对沉稳、保守的声音风格,而隼Ultra的风格则更加开放、热情,可以更加直观地把音乐的情感和氛围传递给听者。



四、搭配与驱动

1、在素质上,隼Ultra是一条潜力比较高的耳机,如果我们用手机直推,也能取得不错的听感,但如果搭配高端播放器,我们才能感受到这条耳机的解析力、声音纯净度等方面真实的实力。所以我觉得还是应该尽量给隼Ultra搭配一个专用的播放器或高端小尾巴

而隼Ultra对前端单纯的驱动力的要求并不很高,基本上绝大多数设备都能给隼Ultra驱动到一个比较完备的声音形态。当然,如果搭配更高推力的前端,我能感受到隼Ultra在声场方面的一些提升,但幅度并不是很大。

2、从风格上来讲,隼Ultra是一个比较“外向型”的耳机,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音乐风格来进行搭配。就我个人而言,我还是会比较喜欢给它搭配一个声音风格相对内敛的前端,来平衡一下听感,比如凯音N7就是个很好的搭配。



五、关于隼Ultra本身

通常来讲,我都会把客观部分的介绍放在前面来写,但隼Ultra在声音方面给我的惊喜实在让我忍不住先说为快,但最终还是要介绍一下这条耳机本身的。

隼Ultra的外观整体上沿袭了隼Pro的设计方案,区别在于颜色改成了镜蓝,而且也取消了背板上的品牌LOGO。

前文我们介绍过,隼Ultra在声音素质和构架上与前代隼Pro相比有很大不同,就是源于隼Ultra采用了达音科高端系列耳塞ZEN PRO一致的第二代ECLIPSE架构动圈单元和磁路结构。

当然,虽然采用了同样的动圈单元结构,我并不认为隼Ultra具备禅Pro的声音等级,在对于声音一些相对深层的表述上,隼Ultra还略显直白与稚嫩,与“老江湖”禅Pro还存在明显“代差”。

隼Ultra采用了导管调音设计,通过更换不同导管来调节声音走向,满足不同的声音喜好要求和音乐风格。黄铜导管主打浓郁柔和、蓝色导管则倾向于均衡通透。我个人认为蓝色导管的适应范围更广泛,黄铜导管在一些非常老式的流行乐或爵士乐中则独具韵味。(文中听感采用两种导管综合评价)

耳机采用MMCX插口的可换线设计和Q-Lock Lite可更换插头设计,兼容了用户的各项使用要求。原机搭配了多股单晶铜镀银线材,我觉得这条线和耳机的搭配度非常不错,一般情况下真的不必更换线材了。



六、总结

最后我们对隼Ultra的声音来一个总结。

首先,隼Ultra是一条具有同价位中高素质水平的耳机,也是一个调音成熟完整的耳机。就其1580的价位而言,隼Ultra无疑是超值的。

同时,隼Ultra在声音风格上热情、开放、张力十足,甚至可以说是“流光溢彩”。它能赋予音乐极高的乐感和渲染力,特别是对于流行音乐、小编制纯音乐都有很好的表现力。

对于很多刚刚开始入烧的烧友和进阶型烧友而言,隼Ultra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它可以让我们非常直观地感受到各个音乐元素的表现。

某种程度上来讲,很难说隼Ultra有什么明显缺点。如果一定要以更高价位的耳塞来对比,我觉得隼Ultra在风格上稍微有些过于外露和直观,而稍微缺乏了一点层次感,也少了一点沉稳,可能对于一些老烧而言,少了一点类似于“回甘”的味道。



七、尾声

关于达音科隼Ultra,我已经讲完了。

我一直觉得音乐与HiFi中并不存在绝对的概念,比如我从不觉得贵的东西一定好,也不认为某种类型、风格的声音一定是好的,更不会认为某个品牌一定好,更多还是需要与自己心情契合。

就比如,在我的旅途疲劳之中,隼Ultra以它的热情、张力、流光溢彩的音乐表现带给我的音乐体验,是我久违了的真正属于自己、属于HiFi的快乐与体验。



往期回顾



【耳边评测】配角与主角——飞傲FX15圈铁静耳塞评测


【耳边评测】坐享其成——ONIX欧尼士Miracle个人音频中心评测


【耳边评测】LETSHUOER铄耳DZ4:“高端”入门塞




关注我们


微信视频号:耳边小公举

哔哩哔哩:耳边小公举

新浪微博:国砖吧_耳边事

酷安、今日头条、什么值得买、

网易新闻:耳边事


官方微信群:耳边小公举

(erbian0220)

(扫码添加好友)


官方QQ号:耳边小公举

(2080243490)

QQ群:国砖吧&耳边事

(628722494)

(扫码加入QQ群)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